第593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3      字数:5083
  他转念又安慰自己,德格类他们走了三天了,明军就是发现了,也追赶不及的。想到儿子、族人都已经离开赫图阿拉, 自己却没有力量上马去与明军冲杀、与明军拼到最后,只能在这里等死,让努/尔哈赤难得地有了怅然的感觉。那句英雄迟暮、虎老雄心在、有心杀贼力又不能由已的重重酸涩, 充盈了他的肺腑。他正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呢,守城的老卒送进来明军射到城楼的通牒。要求城里的人在申时以前,必须全部到南城门前站好,若是被明军发现有一人滞留在城里,明日午时三刻就要炸毁努/尔哈次刚刚修缮妥当的祖坟。努/尔哈赤看完这通牒,气血翻涌好悬没有昏倒了。要是现在城里有骑兵在, 他就是把自己绑到马背上,也要出城与明军决一死战。可是城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即使昨天明军一通火炮就把三个城门都轰掉了,他都没有安排人手去修整城门。他抱着的念头就是与进了城里的明军同归于尽,哪里想到明军会用这么卑鄙无耻的要挟手段,要挟城里的人都出去呢?出去被明军砍杀吗?一个声音告诉他,不能出去。要坚持为族人拖住明军的后腿,让明军不敢北上追击德格类和族人。可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为了父祖等祖先的安宁,还是……努/尔哈赤拿着通牒的手在颤抖。抖了好一会儿以后,他唤人给自己穿上大礼服,他要出城看看明军的统帅是谁,他要保住祖坟,他要好好地斥骂这不要脸的统帅,怎么就能想出这样缺德带冒烟的损主意。其实明军的将领们在得知天子下了那样通牒的时候,也是各个都被震的目瞪口呆。还带这样的?拿人家的祖坟做要挟?哎呦,要是城里的人不出来,难道还真的要掘了人家的祖坟?这事儿可好说不好听啊。泰宁侯被将领们的目光逼视着,不得不乍着胆子向天子进谏。“陛下,这个,这个要是城里的建奴不出来,难道真的要挖努/尔哈赤的祖坟?”“你舍不得啦?”泰宁侯被噎得好悬没上不来气,又不是我家的祖坟,我有什么舍不得啊。他扫一眼在一边装鹌鹑的两宦官,立即找到这主意的来源。对了,一定是曹化淳和方正化蛊惑了天子,一定是这俩没卵子的宦官出的损主意。他们自己没有后代香火了,就想掘别人家的祖坟。这主意简直也太没品了。回京以后,一定要与刘时敏好好说道说道,不能让这样的小人再跟在天子的身边。“陛下,这个说出去不大好听啊。”泰宁侯努力劝天子打消这主意。“哼。萨尔浒战役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断了祭祀呢。那些人家的祖坟没有子孙后代照料,最后也是会荒芜的。还有大明十来万的将士能够暴尸荒野、尸骨在光天化日下日晒雨淋的,怎么努/尔哈赤的祖先就矜贵?他们的子孙不能护住先祖的寝陵,还怕什么好听不好听的?”泰宁侯有点儿要抓狂了。“陛下,天下人不会说爱新族的子孙什么的,会说我们不该刨了人家祖坟。”“朕也没想直接就刨他们的祖坟啊。朕这不是给他们机会选择了?就是明儿咱们不得不对永陵开炮,炸毁爱新族的祖坟,也是他们爱新族的子孙自己做的选择。不然他们就儿就出城,祖坟不就保住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泰宁侯与天子辩驳了好一会儿,不仅没说服天子,反而差点儿被天子带到是努/尔哈赤他们做儿孙的,不想保祖坟的沟里了。其余几位本来想给泰宁侯帮腔的,见势不妙也都闭紧了嘴巴。大家都不是御史出身,还是干好自己领兵打仗的活儿,别抢御史的差事、别去天子跟前显眼,能跟天子出征那是要让自家在天子跟前有个好印象、以后有个好前程。但是为别人家的祖坟跟天子过不去,让天子不痛快了,那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嘛。——还不如老实地呆在京营里猫冬呢。努/尔哈赤半眯着眼睛看着雪后的骄阳,直觉得今天的日头格外地炙热,阳光也分外地刺眼。他穿上了全套的大礼服,腰间也挂上了他最心爱的战刀。走出几步后,回头吩咐人抬轿子,他怕自己的体力走不到南城门。朱由校听曹化淳进来禀报,说是城里的人都陆续出来了,而且还派了人过来传信,说他们的大汗要见统军的将领。朱由校不由地咧嘴一笑,“大汗?你确定没有听错?”曹化淳咬下舌尖、迟疑着点头,嘴里却说着:“皇爷,奴婢再去确认?”朱由校差点要伸腿踹曹化淳。“这样的事情你也能听错?”曹化淳赶紧躬身赔笑,“皇爷,奴婢是被皇爷问的心慌了。没错,是大汗。前面的禁军护卫传进来的话就是大汗。”朱由校摆手,“若真的是大汗,那就该是努/尔哈赤了。让泰宁侯带他过来,告诉他进军营的人不能超过十人,该怎么抄捡你去办好了。”曹化淳连连应了,退了出去找泰宁侯了。方正化等曹化淳跑远了,才凑到天子跟前问道:“皇爷,要不要换身衣服?”朱由校看看自己身上的普通战袍,这是英国公叮嘱刘时敏特别准备的,就是不想天子那身衣服在军中太晃眼被暗算了。“换身常服。”朱由校的常服那也是全套的,戴着翼善冠:乌纱折角向上巾,加了嵌有珍珠宝石的金二龙戏珠装饰;黄色盘领(即圆领)衮龙袍,前后及两肩各有彩绣的盘龙一条。在两肩团龙之上又加饰日、月二章纹,日纹在左、月纹在右;里面则仍旧穿着贴身的金丝软甲,能够扛得住一般的刀剑。腰间束带用金、玉镶嵌,靠着圆领常服的带攀,虚挂在两边的胯骨上。大概这些日子都是穿着战袍的缘故,让朱由校感觉很不爽,让方正化调整了几次。“皇爷,已经是最紧的了。”方正化把玉带内侧钉着的副带金属扣,挪移到最紧,使得玉带的围度到了最小,才算是勉强获得了朱由校的认可。方正化伺候好天子更衣,就在心里把乾清宫那些宦官骂了几遍,没人告诉他天子要把带鞓的围度调节到最小啊。至于天子脚上的靴子就不用再换了,那是提根马鞭就能上马的精制马靴。他们这面收拾好了,那边禁军护卫也传话过来,说是努/尔哈赤已经进了军营了。给努/尔哈赤抬轿子的那几个老奴到了军营的门口,就被泰宁侯喝令在军营的门口等着。但是泰宁侯看着强撑着的努/尔哈赤也没难为他,让军卒牵来了一匹温顺的煽马,让军卒帮着曹化淳,把你努/尔哈赤扶上马。努/尔哈赤在见到曹化淳的时候,震惊、诧异,所有的七情六欲都涌在脸上了。这是内宫宦官啊。他曾经去京师拜见过神宗皇帝,对内廷天子跟前的宦官穿着还是记忆犹新的。够品级使用宦官的,除了老朱家的皇帝、就是老朱家的那些王爷了。可大明的王爷是有名的不能沾染兵权,现在军中却还有宦官打扮的人给自己牵马。长生天啊,难道领军的是大明的天子?他的疑问在御帐前面下马的时候得到了解答。曹化淳奸细着嗓子说道:“龙虎将军,你是到京师觐见过天子的。一会儿可不要在天子跟前失仪。”努/尔哈赤心中的猜想得到了证实,在方正化挑开御帐帘子时,曹化淳伸手问他要腰间悬挂的配刀时候,他愣了一愣,还是顺从地解下了配刀递了过去。方正化却继续说道:“龙虎将军,你们女真人有靴筒藏匕的习惯,请你将靴筒和袖袋里的东西都交出来。”努/尔哈赤辩解道:“这是我们女真人的习惯。”方正化撇嘴,“到皇爷跟前,什么习惯都得按着大名的礼仪来。”作者有话要说:1586年,明朝归还□□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贡。第837章 木匠皇帝92努/尔哈赤抿紧嘴唇, 开始后悔自己的要来明军营帐叱责主帅的想法。但他不可能降低身份去做与两宦官争辩的事情, 也不屑去做。故回头去看泰宁侯。泰宁侯便道:“龙虎将军, 你若是忘记了觐见天子该有的礼仪, 就让内官再给你讲解一遍朝臣觐见天子的礼仪?”泰宁侯在跟随天子出征之前,被英国公和定国公俩人提溜着教导,把女真人所有的能搜集到的情报,全都被了一遍,权当自己是来给天子做随军的幕僚。他的那些准备, 如今正好有用了。刚才曹化淳奉天子令让他带努/尔哈赤来觐见的时候,他就与曹化淳商议好怎么对待努/尔哈赤:坚决不承认□□哈赤的什么大金国昆都伦汗王, 一口咬定他是大明的龙虎将军、现在自立为王, 是反叛朝廷逆贼。方正化出来要努/尔哈赤解刀的那句话说的真不到位。应该说大明朝廷的臣子,就应该按照朝廷的觐见礼仪来。努/尔哈赤沉声喝道:“孤乃大金国的昆都汉王。”泰宁侯不干了,立即开始揭老底了。“努/尔哈赤,你忘记自己到京师朝贡了吗?你忘记自己接受过朝廷的敕封了?自立一国就已经是叛逆的诛九族的重罪, 你还接受蒙元的敕封。拿蒙元的敕封做为你不遵礼仪的根据,你这样的糊涂念头,还是赶紧收收。”方正化跟着加了一句, “你这样的叛逆,诛九族、保不住祖坟也是常例的。”努/尔哈赤被气得呼呼直喘,怪不得明军敢把那样的通牒与自己,原来是把自己当做了反叛大明皇朝的逆贼了,根本就没承认自己的大金国。他闭上眼睛,回忆在辽东李成梁那里学到的部分《大明律》, 却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朱由校坐在御帐里,听着他们几人的辩驳心里好笑。方正化比不上刘时敏等人的聪明,但是这补刀的功力却是一等一地好。他原就想用叛逆的罪名除了女真族,免得哪个实力稍强一点儿,哪个就敢嘚嘚瑟瑟地自立一国。方正化伸手向努/尔哈赤继续讨要匕首等物。“龙虎将军,你要是不愿意自己把违禁的东西交出来,咱家可就要让侍卫们上手搜了。那时候就少不得冒犯将军了,要是搜出来东西了,就得捆着你押进御帐了。”□□哈赤要不是这几日身体不好,都恨不能立即抬腿踹倒这个蹬鼻子上脸的宦官了。“你还想让侍卫搜身?”方正化现在哪里怕他,大大方方地点头承认。“咱家不把这点子小事做好,万一在御前有什么荆轲刺秦之类的,咱家岂不是吃不了要兜着走?”努/尔哈赤本就没有要刺杀天子的念头,这一瞬间反而想有了要掐死皇帝的想法了。以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大明皇帝以谋逆的罪名来处理辽东的事情,爱新族是要被全族诛杀。哼,前提得是你大明朝廷有那个能力。他懒得再与宦官正口舌,弄到侍卫搜身那一步也是自己没脸。故而弯腰从靴筒里把匕首抽出来,搁到身边侍卫捧着的托盘里,连袖子里的一并交了上去。虽说自己不能徒手博虎,但是拧断一个十七岁少年的脖颈,也就是瞬间之事儿。曹化淳见努/尔哈赤眼神莫测,提醒一句道:“龙虎将军,你可是为了保住自家祖坟来拜见天子的,可不要打错了念头。”努/尔哈赤侧脸看看曹化淳,微微点头,为了一个不知优劣的少年皇帝,搭上自家祖坟太划不来了。曹化淳、方正化见努/尔哈赤肯配合见,也就不为已甚。俩人在前面领路,带着努/尔哈赤进了御帐,泰宁侯紧紧地跟在努/尔哈赤的身后。英国公世子和定国公世子在御帐里分左右站在天子的下手,见曹化淳等引进来一个须发皆白的异族妆扮的老者,默默在心里比对由二十年前见过努/尔哈赤的人提供的那些描述——虽然这老者如今看着苍老、憔悴,满面病容,明显是勉强支撑着的模样,但也不能压下他那头颅高昂、腰板挺直的武者气概,甚至是王者气魄。与兵部描述的人物形象基本吻合。努/尔哈赤进了御帐,目光就锁住了居中而坐的大明皇帝。从父祖被杀,他就对大明天子只有仇恨、没有了丝毫的敬重之意。这些年来,他在统一女真各部落的征战中,也在时刻关注着大明朝廷动向。大明内部的混乱、爱财的皇帝、贪婪的榷使,只能在朝廷上折子却不能做点实事的朝臣,尤其是杨镐那白痴一般的人物,早早就把要围剿辽东的计划登在邸报上,自己不设伏都对不起他。去年夏天神宗驾崩的时候,他就狠狠地嘲笑了神宗那皇帝做的窝囊——明明是最宠爱的女人是郑贵妃,却不能立自己最爱的女人所出的儿子承继帝位。这种想法,直到他前几日将乌拉那拉氏交给德格类,才感受到自己不能让最喜欢的儿子承继汗位的无奈。至于后来登基的光宗,单看他出阁读书、成亲等事都身不由己,只能乖乖地扮演一个听话无害的太子,还有发生在光宗身上的廷击案、红丸案,光宗在他的心里简直就是父子相传的窝囊废的延续。至于才登基的这个少年天子,反而比他的老子光宗多得了努/尔哈赤几分赞赏。敢在继位的当天就持刀杀死其父的爱宠,可见是个心里有决断的。但是随后不久,他就再也收不到有关天子的任何消息了。这更让他高看了这登基不久的少年皇帝,暗中已经把少年皇帝当成对手看待了。却没有想到这少年皇帝居然只带了这么几万将士北征。看来自己今天是不能活着出去大明的军营了。努/尔哈赤凝视朱由校的这一会儿功夫,曹化淳却在一边大声呵斥道:“龙虎将军,你要跪拜天子。难道你忘记觐见的礼仪了?”努/尔哈赤百般不愿,但是为了保住祖坟还是跪了下去。他这时万分地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修建了永陵,让大明皇帝捏住了要挟的把柄。“罪臣努/尔哈赤叩见天子。”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