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3      字数:4861
  “围三阙一,虚留生路啊。马世龙一边念叨,一边对跟在身边的裨将和子侄做讲解。“你们看到天子用兵了,以后都学着点儿。这样打抚顺,咱们的损失最小,获得的效果最好。”不等天完全黑下来,从东门逃出的建奴贵族和军卒,就被杨麟和马世龙用火炮先追轰、然后再骑兵追砍而剿杀殆尽。等他们收军回来,刘渠已经令人在东门外扎好营盘了。朱由校笑眯眯地给他们解惑,“咱们就在这里等努/尔哈赤回军”“努/尔哈赤能回来吗?”“他本人不回来,也会派个一两万骑兵回来救援抚顺的。没准他还想着用冰城的法子拖延几日,就可以凑足步卒反过来包围我们呢。”“陛下是想先剿杀了建奴回来救援抚顺的骑兵?”“对。努/尔哈赤派回来救援抚顺的骑兵,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咱们趁他们心急顾不得看路,今夜就在东门外十里埋雷。你们夜里都睡的警醒一点儿,听到地雷的爆炸声就赶紧起来。你们现在赶紧去用晚膳,一会儿有的忙呢。”是夜,抚顺的汉人百姓兴奋得奔走相告:“朝廷大军打回来了。咱们得救了,不用再做奴隶了。”这些百姓兴奋了大半夜,黎明时分才睡下去,却被接连的闷雷似的爆炸从梦中惊醒。惶惶不安的百姓关门闭户,在家里瑟瑟发抖。难道建奴这么快就打回来了?第830章 木匠皇帝85也难怪抚顺的百姓会这样想。当初努/尔哈赤指挥旗民攻打抚顺的时候, 就先在城门那儿埋了炸/药。炸毁城门之后, 女真人骑马冲进了城里,与大明的将士短兵相接。白刃战的后果,自然是生性凶猛的女真人站了绝对的上风,投降慢一点儿的将士都被女真旗民砍死了。那些率先丢了武器、跪地投降的,当时是保住了性命, 之后就成了女真人的奴隶,过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女真人在占领了抚顺后, 抢掠了几天, 努/尔哈赤还是下令约束了旗民, 让抚顺回到了之前的有秩序。努/尔哈赤这样的作为, 还给自己招徕了一些人投诚,比如范文寀和范文程兄弟俩。那范家兄弟说起来可是出身名门。范文程那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十七世孙。万历四十三年, 他十八岁的时候(1615年), 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凭此得到大明朝给与士子的所有免税优待。三年后, 努/尔哈赤占领了抚顺, 他就主动登门毛遂自荐,当了一名文书, 被分去黄太吉身边做事。很快成为黄太吉身边的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一次□□哈次出城,黄太吉把他留在了赫图阿拉, 主持四贝勒府的事务,实际是要范文程定制大金该有的规制。范家因为范文程在大金的受重视,一跃成为抚顺城里数一数二的门户。昨天傍晚的出城逃命中,就有范家人一份, 这个以后再说。连续的爆炸声,是大明埋在东门外十里的地雷。为了在雪地上埋好这些名目繁多的子母雷,承担此事的英国公世子和定国公世子俩人,在京畿可没少做演练。如今听得地雷的爆炸声,大明军营的士兵立即整装,各就各位集合了。曹化淳和方正化俩人昨夜与天子一样和衣而卧,爆炸声响起,俩人都乖乖地缩在角落里不敢发出声音。天子的个人物品放在哪里都是有一定的次序的,他们不敢摸黑上前帮忙,免得碰乱的天子临睡前摆好的次序。悉悉索索的声影中,俩人确定天子在披挂甲胄。“皇爷,奴婢点灯可好?”曹化淳大着胆子问。“不用。你俩在帐子里好好呆着,别出去碍手碍脚地添乱。”方正化咬着下唇不敢吭声,这时候的皇爷就像是上满弦的□□,还是别出声添乱了。朱由校出了御帐,见护卫的禁军将领已经在自己的帐前准备好了,立即吩咐他们往军营的东面去。从赫图阿拉回来抚顺的援军,只能走这条路。“陛下,建奴中招了。”暗夜中,马世龙的两眼熠熠闪光,其略微压低的声音里,更显出不同寻常的兴奋。“不知道建奴来了多少援军。你带人守好北边,杨麟你带人守南边,刘渠你和泰宁侯到营盘的西面,小心抚顺城内还有建奴余孽趁乱出来。”几位将领应声而去,英国公世子和定国公世子略激动地站在天子的左右,心里既盼着建奴的援兵都交代到地雷阵里,又盼着他们不快点到东营门前面来,让火炮再显一次神威。可是朱由校他们从黎明一直站到天光大亮,也没有见到一个前来救援抚顺的建奴骑兵。这也太奇怪了。朱由校不敢放游骑出营打探消息,吩咐传令下去,一半的将士先去用早膳,另一半原地待命。等到辰时末了的时候,东边有陆续传来了爆炸声,几十声的爆炸想过以后,英国公世子开口说道:“咱们昨晚埋的地雷应该都炸响了。”定国公世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这回建奴的援军快到了。”他猜测的很对。派回来救援抚顺的女真领军之人是扈尔汉。努/尔哈赤在接到抚顺的告急后,气得虬须怒张,立即要率领全部大军回来抚顺与明军对决。何和礼劝谏道:“大汗,我们不知明军的深浅,还是先回去赫图阿拉整理一下比较好。抚顺那里回头再夺回来也很容易的。”抚顺的守军大多被抽去参与这次南下攻打沈阳了,城里的守军加上衙役也就是一千出头左右。这么点的人手,维持城里的秩序还勉强,对上来攻城的明军是完全不够看的。努/尔哈赤知道何和礼的建议很对,这次损兵折将,当务之急是先要把归附不久的蒙古部落还有朝鲜辖住,还要控制女真族人不要内部起了变乱。但是抚顺就这么丢了?“何和礼,我担心他们会尾随到赦图阿拉来。”安费扬古就说:“明军敢来咱们就带着他们往白山黑水兜圈子,等夏日雨水到了,他们的火炮没法打响了,来多少明军就是给我们送多少战功、送多少奴隶的。”额亦都也劝努/尔哈赤:“大汗咱们不与大明争这一日的短长,就像安费扬古所言,等夏天的雨水到了就是咱们报仇的时候。”扈尔汉却请命:“大汗,抚顺那里还是要派人出救援的。大明的□□再多,现在筑冰城还能挺住半个月的。跟来抚顺的大明军卒,所带粮食未必能够吃半个月的,咱们截断沈阳往抚顺的粮草,或许不用半个月,他们就不战自溃了。臣请命去救援抚顺。”扈尔汉这次南下,旗民损伤的比较厉害,他迫切需要补充春天种地的人手。努/尔哈赤想了想说道:“扈尔汉,你的提议很好。你带一万人立即赶回抚顺主持守城,额亦都,你再带一万人从浑河的另一边绕过抚顺,截断沈阳送来的粮草。”扈尔汉和额亦都应令,领人走了。努/尔哈赤看着和自己一样憔悴的安费扬古,心酸难受。安费扬古只有三个儿子,可是长子和次子都死在辽阳,尸骨无存。“安费扬古,你放心好了,等夏天来到的时候,咱们就能为达尔岱、阿尔岱他们报仇了。”安费扬古起身向努/尔哈赤致谢。“臣谢过大汗。臣知道大汗会为他们报仇的。臣也希望大汗保重身体,以谋将来。”“安费扬古你放心,我没事儿的。”在这些心腹大臣跟前,努/尔哈赤从来都是保持着旺盛的、不屈服的精神头。但是沈阳之行给他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失去了四个儿子一个侄儿,缺少了正值青壮的、可靠的领军将才,让他的心里感觉到从未有过的不踏实和虚弱。何和礼站起来说道:“大汗,臣去巡营。”安费扬古也跟着站起来告辞,要去巡营。努/尔哈赤点点头。待所有人都离去以后,他开始在心里重新审视自己活着的那些儿子。第三子阿拜,不够聪明,只能听令行事。第四子汤古代与其差不多。第六子罗塔拜更不用提,守成都勉强的性子。第七子阿巴泰倒是可以试着提起来练练,看看他能不能替代得了大贝勒代善领军。想到阿巴泰也是英勇善战的可造之才,努/尔哈赤心里略略舒服了一点儿。三十三岁,正是好时候,希望阿巴泰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希望。至于第十子德格类,不仅勇武,智谋也不逊色黄太吉太多,可以多多栽培。数到第十一子巴布海,努/尔哈赤皱起眉头,他听过好几次臣子抱怨巴布海贪婪、小心眼、斤斤计较了。这个儿子他早在看出他的心性就放弃了。再有就是刚刚十六岁的阿济格,只长脾气不长心眼,虽然能上马征战了,但是自己也怕他最后落个张飞的结局。后面那四个就太小,多尔衮虚十岁,虽然聪明可当不得用。多铎刚刚启蒙,没比车辕高多少。希望他俩将来的脾气别像他们的胞兄阿济格。至于庶妃所出的比多尔衮大了一岁赖慕布,努/尔哈赤原就未对他抱有什么希望。但是一下子失去了四个能够独当一面的贝勒,努/尔哈赤决定多给这个不起眼的儿子一点机会,看看他是不是可造之才。最小的费扬果如今还不到半岁。想到这个老来子,努/尔哈赤盼着自己能像李成梁那样活到九十岁。何和礼巡营之后又来见努/尔哈赤。他俩既是君臣、又是翁婿。在努/尔哈赤决定做大汗之前,他们还是最好的兄弟。“大汗,出去走走或者明天跑跑马?”何和礼看着这几天都闷在车里的努/尔哈赤,心里还是很担信他的。“我没事儿的,就是在想到了该用阿巴泰和德格类的时候了。可惜阿济格的脾性太急躁了。”“大汗,阿济格是大妃的儿子,与侧妃和庶妃所出的相比,骄纵一点儿也是应有的。”何和礼明着是为阿济格说情,暗里却把阿济格贬下去。这小子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没少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的。努/尔哈赤立即摇头,“诸英还是元妃之子,我的嫡长子呢,在他这个年龄也没像他这样。”何和礼不再接话,转而赞扬德格类智勇双全。努/尔哈赤点头,“但愿他以后不逊色黄太吉。”“多尔衮也很聪明的。”“他还太小了,现在还不能顶人用啊。”“现在有阿巴泰和德格类等阿哥,大汗一定会长命百岁的,那时候多尔衮正当壮年的好时候。”努/尔哈赤终于露出这几天唯一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不期图长命百岁,能活过李成梁那老匹夫就好。”第831章 木匠皇帝86北方的冬天早晨亮的比较晚, 要到辰初才会完全放亮的。明军全体从黎明的爆炸声响起就站在西北风里, 因为怕被偷偷摸过来的建奴援军知道他们有防备,基本都屏声敛气、不敢弄出什么动静的。等卯时末了,天也蒙蒙亮了,放眼看去茫茫的野地里根本没有建奴援军的影子,从上到下的、所以快冻僵的将士们, 才开始跺跺冻麻木的脚,原地跳跳暖和暖和。听到天子下令说轮流去用早膳, 饥寒交迫到前心贴后心的将士们, 恨不能立即山呼万岁。因为天子会跟着他们吃一样的食物, 所以这些禁军跟着天子亲征的好处之一, 还表现在伙食上,不仅能吃饱、还能够吃好。像昨晚在东门外那一战, 今天早上就又会有马肉加到伙食里。昨天傍晚出逃的人家有乘牛车的, 那么在今天的早膳就给军卒添了一点儿的牛肉酱。东西虽然不多, 也就一人一口的份量, 但要是别的时候,那牛肉可就会全到了将领的嘴里的。东西虽少, 可是人心暖和啊。等他们轮流用过早膳了,将近辰时末了, 再度想起的爆炸声警示建奴的援军到了,所有人立即戒备起来。领军的扈尔汉对地雷不陌生。在明军里呆过多年的努/尔哈赤兄弟,早就讲过这东西该怎么处理。凌晨的时候是他急着要赶到抚顺没有防备,才会中了明军的埋伏。幸好夜间行军的时候, 队伍拉的很开,实际的伤亡并不是很大。爆炸声一起,他就传令所有骑兵往后退,静待天亮。等天光大明以后,他命人砍伐了大树,挑出来几匹老马,赶着这些老马拖曳大树往前跑。搭进去十几匹该淘汰的老马之后,开出了前往抚顺去的通道。援军伤亡不大,与这些旗民的萎靡不振的精神有关。去年初冬的时候,大汗就集结各旗的成年男子,十六岁到六十岁都要出征,还挑选了一些身强力壮的汉人奴隶随行。为了能到沈阳抢到足够的越冬粮食,大金差不多算是倾巢而出了。可是在辽阳、沈阳损失了快一半的旗民,汉人奴隶都损失在沈阳城下了,却什么也没有捞到。如今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空着两手回去赫图阿拉,虽不满但比起留在辽阳尸骨无存的两个贝勒、一个阿哥、还有阿尔岱两兄弟,他们觉得是长生天在保佑自己。转眼间,又被大汗派到抚顺增援。没人心里是愿意去的,但是谁也不敢说出来。扈尔汉在夜间没察觉到旗民的情绪不对,但是跟着他往抚顺走的队伍,稀稀拉拉的拖出了很远。明军的火炮手们早等的着急了,很急、非常急。十里地对骑马的建奴援军来说,放开战马也就是小跑二刻钟的时间。怎么还不到呢?扈尔汉带着队伍趟过了地雷阵以后,终于发现自己带着的队伍不对劲了。他停了下来,命令各牛禄把自己手下的旗民集合起来。一万人的队伍,拖出了二里地去了,太不像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