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2      字数:5299
  努/尔哈赤得到去围攻辽阳城的一万名镶蓝旗兵、还有自己后来派去的三千援军, 都丧生在大明火炮下的消息, 他晃了几晃好悬没摔倒。他的人被旁人扶住了,可是心里从来没有过的惶恐,几乎立即压倒了他的心志。怎么可能呢?大明的火炮在一个照面就把近万的军卒都炸死了。他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他把从沈阳逃回来的几个人, 分别盘问了一遍后,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他和三位辅臣、三个贝勒跟前。大明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如果是真的话, 大金现在该怎么办!退军吗?那些刚收服不久的蒙古部落、刚刚屈服的朝鲜, 很可能脱离控制,甚至偏到大明那边、与大明联手, 让大金重新回到四面环敌的困境。在这个缺少盐铁粮食的冬日里, 打了这么久,死去那么多勇士的大金、却没有任何的收获, 后果是很可怕的。可怕到在座的人不敢想、不愿意面对。可退兵就能躲过危机吗?难!因为他们现在不是居无定所、在深山老林的北边讨生活的、原来的、可藏匿行踪的女真人了。大明能整出十万大军在萨尔浒围攻大金的战局,在死了那么多将士后, 别看熊廷弼龟缩在沈阳城里,他前年还去抚顺城下示威要收回抚顺呢。大明缓过气来, 绝对会找上门去报复女真人的。不退兵呢?一旦沈阳城的守军看到大明援军的火力这么强大,他们怎么肯缩在城里不出来。前后夹击下,女真擅长的快速移动的优势被遏制,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 努/尔哈赤和这几位心腹讨论后, 顾不得丧子之痛,决心派三万骑兵夜袭明军。“依孤看,这些明军是不会进辽阳城的。他们应该直接奔着沈阳来。辽沈之间地势开阔, 正是能发挥我八旗铁骑纵横驰骋的优势。大明的将士一向懈怠,今儿白天他们刚刚得胜,晚间必然会放松,想不到我们能奔过去夜袭。就是他们万一有了警觉,仓促之间也无法面对我们的袭营骑兵。我们要趁着在夜间、大明那群炮手都是瞎子的时候,踹了大明的营盘,一鼓作气打垮援军,得了他们的千门火炮和粮食,再来打沈阳。”大明的军卒之所以被称为瞎子,是因为他们大都患有“夜盲症”。在营养匮乏的明朝士兵中,这个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努/尔哈赤的想法是把女真旗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把明军的劣势也摆得明明白白。明军就是有再多的火炮,也无法解决夜间军卒的视力不良。可是他不知道朱由校对明军火炮手的训练要求,一旦需要开炮但又看不清前面的目标,就先往三百丈到三百五十丈之间轰,然后就可以凭借第一发炮弹的火光,看清敌人的所在。打起仗来一发炮弹的十两银子算什么,炸死一个建奴的价值远远超过十两。而这三百丈的距离是大明的生死线,若是让建奴跨过这条线,一个呼吸间,他们凭借马速就能射得出够得到明军将士的箭矢。而那三百丈的生死线,炮手们都知道那里有给建奴骑兵布下了看不到的拒马屏障,那也是他们能够安心操作火炮的原因。四棱钢锥是这次大明出征的全体将士的安心所在。就是那些四棱的钢锥,朱由校说服英国公、允许他带兵亲征的好助手。而且英国公通过内阁和六部尚书给天子施压,配备的四棱钢锥是朱由校计划的五倍。他还叮嘱随扈的几个总兵、泰宁侯、定国公世子,一定要看守好这些钢锥,最好每次用了多少,就要收回来多少。一旦缺失超过限量,就要八百里加急给朝廷送信,好赶紧让工匠补充。而英国公定的缺额数量是百枚。可把几个总兵和泰宁侯弄得苦笑不得。但是他们也明白英国公是怕天子有失。御驾亲征的好处谁都看得到,坏处谁也都明白,一旦天子出事儿了,他们几个都要拿命抵的。所以每天这四棱锥的怎么撒出去的,就要怎么收回来,倒是完完全全按照英国公的指令办事。至于英国公世子,更是在出征前每天被英国公耳提面命,提醒他宿营前、开战前、一定要布好这些保命的钢锥,一旦天子有失,英国公府就亏大发了。直把世子念得耳朵都要生膙子了,恨不能大军立即开拔,好能逃脱自家父亲的“魔咒”。□□哈赤在定下主意后,立即派出游骑去打探大明将士的驻地,几十里的距离对于女真的健马真的算不上什么事儿。刚刚起更不久,大明将士的安营地点就报到了努/尔哈赤那里。已经准备好的三万夜袭女真将士,立即在大贝勒代善的带领下、跟随哨探的指引,往明军的安营地点扑过去。距离营地十里远,所有人都下了马,把马蹄子用兽皮层层包裹后牵马而行,人含枚马带嚼,力求在接近明营之前不弄出任何动静。大贝勒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他为了一次打垮大明的援军,在距离明军千丈的时候,将三万人分出一半,正面保留一半做主力攻击,其他三面各用五千人助力,一起发动攻击,试图造成大明将士的恐慌。可惜他们没有算计到大明有天子朱由校这个意外之数。偷袭变成了明军炮手反复训练后的一次盲打。三万人基本都葬送在大明的火炮下。努/尔哈赤这一日没有按时攻打沈阳城,他在等袭营的消息。可是沈阳城头上等着的将士却是奇怪得坐卧不宁。他们被建奴压着打了两个多月,不知道多少次在城头与建奴展开争夺战,不知道死了多少同袍、也不知伤了多少手足弟兄,活着的、能上城墙的人,包括一些衙役、府兵,都被编入军伍,承担辅兵的相应活计,辅兵则被提溜到了正常战兵的序列里,一些居家带口、有老婆孩子在沈阳的百姓,则被征调去伤兵营做护理。持续数日的激战有了短暂的停歇,这不仅没让沈阳城的守军得到放松,一些军卒甚至焦虑得不停地嘟囔“怎么还不来呢,还不来呢。”可见其绷紧的心理是多么地脆弱了。熊廷弼本来就瘦削的双颊几乎凹进去,他嘴唇干燥、双眼眍?,唯独双目里的精光摄魂夺魄,令人不敢与其对视。“孟泰,你说建奴今儿是怎么了?”熊廷弼在城墙上巡视一圈后,回去巡按衙门找周永春。他在别人跟前绷得紧紧的,倒是在王安、周永春跟前能够有些许的放松,但是他垮下来的双肩和脊背,更让王安和邹永春对他肃然起敬。“估计是有什么事儿。”周永春对这样的问话也不过心,顺口回答熊廷弼。鬼知道建奴今儿为什么没攻城。“或许是粮草不足要撤走了呢。”王安竭力往好的地方想。熊廷弼接下来的话,显示王安的回答更贴近他心里的愿望。“老夫也是这么盼着的。原以为过了正月该把那些建奴饿走了,没想到他们还真能熬。可要是这么下去,沈阳城就未必能守住了。”这话他不说,周永春和王安的心里也有数。减员太多了,等冰雪消融,大地泛绿,建奴的战马可以啃食青草,沈阳城的难过日子就要到了。王安只好出言安慰他道:“或许到了那时候朝廷就派了援军来了呢。”周永春十指交握,沉声一语打破王安的幻想。“王内相,朝廷最好不要派援军来。城下那些建奴如今如饿狼一般,大明军卒本来野战就不成,现在过来是给他们送人头、送补给呢。”熊廷弼一拳击在案几上,“若是给老夫三年的时间,老夫一定能练出一支不逊色辽东铁骑的军队,能与建奴野战的强兵悍勇。”周永春和王安都知道熊廷弼所言非虚,可是老天会给他机会吗?会给他们机会吗?他们能保住沈阳城吗?熊廷弼和周永春在担心,贺世贤与另几位带兵的将领,已经在准备城破以后的巷战了。他们心里都明白目前的局势,若是兵员再得不到补充,建奴继续攻城,沈阳城挨不到二月底的。从代善带军出发,努/尔哈赤就坐在王帐里,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攫住他的心脏,让他感到呼吸都费力。他和胞弟从小在艰苦中长大,令他对危及生命之事都有着动物般的本能直觉。多少次,他都是靠着这本能直觉逃脱了危险。现在这本能告诉他应该立即回到女真的白山黑水去。可是理智又阻止他这么做。辛苦一辈子建立的基业就这么放弃吗?他不甘心。可是明军能有千门火炮齐射的力量,自己得怎样才能使他们的火炮不能齐射呢?撤军回去,在山野间设伏?那样女真人也失去了马背上的优势。努/尔哈赤王帐的牛油蜡烛燃烧了整夜。四贝勒黄太吉在天光大亮后,到王帐求见。“父汗,儿子带军去接应二王兄可好?”努/尔哈赤看着二十出头的八儿子,年轻人的轩昂气韵、蓄势待发、充满力量的矫健身姿,心里很满意很开心。能挂念兄弟,能为兄弟着想,这才是自己的器重的好儿子。“好。你带一万骑兵去看看,速去速归。”第819章 木匠皇帝74四贝勒黄太吉带着万名女真骑兵向南走了大约二十里, 迎面遇上了昨夜苟且逃得性命的两百多人。这些人都是在队尾, 没有被明军火炮击中的人。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人在火炮响起的瞬间就捂上耳朵,趁着夜色脱离了战场。他们只远远地守着、看着,希望代善能够带军冲破火炮的轰炸, 那他们就立即跟上去屠杀睡梦中的大明军卒、执行大汗踹营的计划。一句话,活着的这些都是心眼灵活的。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 代善率领的三万袭营勇士都在炮弹中被炸没了。失魂落魄的这些人, 在暗夜里等到天亮,等看到大批的明军出来打扫战场, 他们才悄悄地离开。三万的勇士只剩了这两、三百个?!黄太吉在马上晃了晃, 好悬没从马背上跌下来。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明军会妖法不成?不行,得过去好好查看。跟着黄太吉一起来的是努/尔哈赤的第九子巴布泰, 他只比黄太吉小了不到一个月,至今手里还没有什么旗务, 也不怎么受努/尔哈赤待见。虽然他的生母是庶妃,但黄太吉仍然对他和他的胞弟采取拉拢的策略。因为黄太吉的生母在他十二岁就已经过世, 而巴布泰的生母是努/尔哈赤的所有女人里生育最多的,在□□哈西跟前比其他人能够说上话。巴布泰之所以成为黄太吉的跟班,也是因为他自身的问题,脑子不够用不说, 人还特别地怕死, 对阵的时候从来不敢往前冲杀。这才是努/尔哈赤不待见他的原因。巴布泰见黄太吉要去探明大贝勒全军覆灭的原因,忙拉住黄太吉的马缰绳。“八阿哥,昨天三贝勒是万人的骑兵, 大贝勒带的又是三万人,都是一个照面被明军火炮杀没了。可是四贝勒,咱们这只有万人的骑兵……还是回去沈阳请父汗拿主意。”黄太吉用马鞭敲掉巴布泰拉着他的马缰绳的手,耐心地给巴布泰讲解。“巴布泰,咱俩既然出来了,就要查明了大贝勒全军覆灭的原因,父汗才能够针对明军的具体情况拿主意。咱俩就这么啥也不知道地回去,在父汗面前除了挨骂,讨不到任何好,还不如不出来呢。”巴布泰缩缩脖子,他怕死、真的怕死。黄太吉看巴布泰的表情,就知道巴布泰是怎么想的。他在心里叹气,这不像父汗的儿子。可转念又劝自己,要是他和大贝勒一样勇猛,自己未必能辖得住他呢。于是便对他说:“你带着三千骑兵远远看着,发现不对就赶紧回返沈阳。”巴布泰这才放黄太吉带人往前去。黄太吉带着人很快就到了凌晨代善被炮击的附近。忙碌打扫战场的明军很快发现了他们,唿哨一声全员往军营撤退。黄太吉立即命令一千骑兵去追赶。然后黄太吉就看着那几千的明军跑着跑着突然俯身卧倒在地,他诧异之余就提马往前去。□□的战马只挪动了两步,就见呼啸而来的火炮在那千人骑兵队伍里炸开了。炮弹一发连着一发,几乎是眨眼的功夫,那一千女真健儿就血肉横飞。待硝烟散去了,俯卧在地的大明军卒又爬起来往军营狂奔,黄太吉摘下弓箭比量一下颓然放下,这距离如果是给大贝勒可能够得到,自己还是别献丑了。这不太远的距离,让黄太吉有足够的打量大明军营的时间。他没有在明军临时竖立起来的营盘栅栏里,见到昔日里那些黑魆魆的高大炮管,但是炮弹确实是从栅栏里射出来的。同一个位置能够连续不停射出多枚的炮弹,而那些炮弹落下炸开的威力,比自己以前见过的任何火炮都猛烈。黄太吉点点头,这才是没有女真勇士能够冲过炮弹拦截的原因。既往女真人是不怕明军的火炮。一发炮弹下来是能够炸死几个,但是只要往前冲,不等明军的第二发炮弹落下来,骑兵就已经能冲到目标跟前。被炮弹炸死就认倒霉好了,只要冲过去了,就不虞得不到财物和奴隶。女真人还有一个不怕死的原因,就是旗民的家眷都是大汗给养着的,只要是旗民都能按年龄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黄太吉这时候在心里琢磨着明军突然卧倒和火炮随即响起的联系,琢磨着那些个已经穿过明军的火炮轰击、却突然被战马癫狂甩下去女真骑兵。他百思不得其解,遂叫过一个亲卫,指使他下马往被炸死的女真骑兵那里爬过去,去看看被突然癫狂摔下马的女真勇士遇到了什么。那亲卫不敢不执行四贝勒黄太吉的命令,立即下马匍匐在地往前爬。越过被炸得肢体横飞的死者还好,偏有那还在呻/吟、没有断气的,抓住他的胳膊腿喊救命。声音不大、但惨烈异常。那亲卫无奈挣脱了濒死的伤者往前爬,饶是他身经百战见多了死亡,也不禁被眼前的这千名同族勇士的境遇落泪。片刻前,他们还是同自己一样能骑马冲锋陷阵,可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多数就已经阴阳相隔了。那些还在呻/吟的勇士,也都是血流尽了、难免一死的结局。建奴又有万把个骑兵来到营前的消息,第一时间递到了中军大帐。在座的总兵都明白这是来打探袭营那些人下落的。“陛下,把这些人留下来?”杨麟向朱由校提议。“好啊,只要他们进了火炮的射程内,就都留下来。走,咱们出去看看。”朱由校带着人往营寨的北门走。到了营寨门前的时候,极目远眺,恰好看到死尸堆里有一道人影在往营盘的方向爬。他皱着眉问道:“你们看看那是不是有个人再往这面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