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21      字数:5727
  周永春不赞同地说:“咱们的军卒还是不够强悍的,居高临下也要两三个人,才能顶住一个攻上城墙的建奴。要不是他们的云梯有限,咱们的伤亡会更大。”熊廷弼拍拍王安的肩膀,对他竖起大拇指,然后在纸上飞快地写着:“幸好王内相带来了禁军,这些禁军将士两个顶三个辽军。”这句话给王安和周永春看完后,熊廷弼立即将这张纸丢到碳盆里。三人都陷入沉默中。王安是不好说话,周永春是知道辽军糜烂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起点是在万历十九年(1591),李成梁因为杀良冒功、侵占军饷、奢靡无度被言官弹劾罢官。其后的十年间,辽军的那些将领仍是沿习李成梁的奢靡习惯,但是却没有李成梁铁腕治军的能力,使得辽东的边备益发地松弛。等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朝廷不得不起复七十六岁的李成梁时,辽东已经不复李成梁最辉煌时期的辽东铁骑横扫辽东的局面。虽然李成梁强迁了六万余户辽民到内地,放弃了宽甸等六堡,也是当时的辽军再没有足够的能力,守住既往那么大的领土了。为此事,李成梁饱受言官弹劾,但也使得辽东再次出现了安定的局面。论及李成梁的功过是非,在大明二百余年的历史上,能凭一己之力能够安稳边境几十年,也是绝无仅有的。剩下的事情就是造化弄人了。李成梁卒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蓟辽总督薛三才(1612-1617)还在这一年向朝廷奏称努/尔哈赤对大明“唯命是从”。可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转年就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国号为“大金”的女真帝国。再后面就是两年后(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布与明朝有“七大恨”,同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努/尔哈赤所攻占。他甚至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翼侧又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到朝廷已决定增援辽东,才在九月主动撤退。之后的辽东就是大明的烂泥淖。银子投进去了、六七万的将士牺牲了、能征善战的总兵官死了不少,还有大批的军需、军械等,也白白地给努尔哈赤送去了。这几天看着汉人奴隶拿着明军的制式刀枪攻城,看着轰隆隆打到城头的火炮,也是从明军缴获过去的,内心如油煎的人就不止是熊廷弼和周永春了。内中的苦涩,只有在城头生死线上挣扎的领军者才能体会到,外人是难以感受的。这几天守城的辽军将士出乎意料地威猛,一个是熊廷弼铁腕治军收到良好的成效。再一个就是守城的军卒被建奴驱赶攻城的汉人奴隶吓坏了。活着打头阵、死了被吃肉。军卒们不用总兵官多提点,谁都明白一旦城破他们就是侥幸不死,那些奴隶的今天也就是他们的以后。否则这些军卒才不会这么拼命的。周永春看着进来的总兵官贺世贤,起身把火盆边的位置让给他。贺世贤点头致谢坐到周永春让出来的位置,伸长双腿,靴底踩到了火盆边沿,搓了搓有些冻僵的双手,才接过宦官递过来的姜茶。一杯热姜茶下肚,贺世贤好像回过来元气。“熊大人,亏得建奴是先来攻击我们沈阳。这架势要是拿去奉集那边,还不得被他们夺去奉集了。”王安没去过奉集,不知道那边的情况。熊廷弼和周永春却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周永春就说:“建奴是看沈阳城里储备的粮食多,准备拿下沈阳、能过去这个冬天就撤军的。飞白兄,贺总兵,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掀门帘进来的姜弼接话道:“那老建奴这回是打错了主意。咱们将士齐心,就这么和他磨下去,老子还不信那个邪了,等到明年开春,看他们在城下吃什么填饱肚子。吃土去。”周永春见他二人都进来,就知道建奴暂时停止攻城了。他回身对自己的护卫说道:“把食盒提到这里来,咱们都在这里对付一口。”姜弼就说:“陈策和朱万良上城头看着呢。他俩让我来劝二位大人回去歇一歇。多少睡两个时辰不要煎熬坏了,还不知道要打多少日子呢。”周永春劝熊廷弼,“飞白兄,你先回去睡二个时辰再来换我。现在城头无事,我在这里也能眯一会儿的。”熊廷弼摇头不肯。王安就建议道:“要不就搬个屏风过来遮遮风,在这里睡会儿算了。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好招呼熊经略起来拿主意。”姜弼看着熊廷弼熬得通红的双眼、眍?进去的黑眼窝,不等熊廷弼同意,就起身去交代护卫搬屏风来,再拿多几床被褥。六十里外的奉集,总兵官柴国柱见城下的建奴撤走了约有一半的人马,就对同僚李秉成和梁仲善说: “你们说建奴这撤走的人马是不是去沈阳那边增援了?”李秉成点头,“看来沈阳那边的战况激烈啊。”梁仲善跃跃欲试,“城下最多只有万把人马了,我们差不多能吃下来了。”柴国柱立即摇头,“我们这几万人马全出动,吃下建奴这万八的人马倒也是可以。但不可能丝毫无损。对建奴精兵野战,要是能做到二对一的伤亡,我们都是侥天之幸了。可城下的建奴必然与围困沈阳的联系密切。没了这一万人,那老建奴必然会派过来几万人报复。这里就咱们仨,也不说什么虚话。如果单单是守城,咱们奉集的这些人手对上三万五万的建奴,借着城墙的便宜,还可以保持不败。要是出了伤亡,减员两万以上,咱们就不够人手守城了。你俩说是不是?”梁仲善点点头说:“老柴,你说的对。这功劳很可能要咱们拿奉集、拿几万将士的命去换。我看咱们还是以经略的部署守住奉集为上。”李秉成想想,觉得柴国柱说的有道理。也就打消要出去与围城的建奴野战的想法。但是建奴抽走一万的精兵去沈阳,他开始为沈阳那边担心了。“你们说沈阳再加过去那一万的精兵,老贺他们会不会扛不住啊?他们要是扛不住建奴大军,回头建奴全力攻奉集,我看奉集可要悬。”梁仲善笑话他。“你看你那胆子,怎么比老鼠还小。”见李秉成不虞地瞪眼,便补充道:“沈阳比咱们这面的将士多,城墙比奉集更坚实,火炮、炸/药等也只会多不会少,还那熊经略、周巡抚、王监军也都在沈阳城里。以他俩的脑袋,只要是想守城,没可能守不住的。你放宽心。”虽然梁仲善说的有道理,但以建奴的精兵围困沈阳的架势,仨人的心里还是不落底的。柴国柱想想就咬牙切齿道:“万一沈阳失陷了,咱们也要还是要拼命死守奉集。守城总可以闹个一对二,还能多拉一个垫背的。一旦势不可为,咱们就点了炸/药库、烧毁所有的粮食,绝不能给建奴留下一粒米。朝廷那边把晋商都剐了,明显是断了建奴的补给。咱们就是死,也得多拖几个的饿死鬼。”梁仲善和李秉成点头称是。“咱们做武将的,早有马革裹尸的准备。要是能与建奴一对一,老子也不腿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作者有话要说:赫图阿拉古城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距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永陵5公里。“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小山岗。现在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补充努/尔哈次的七大恨:(原文诏书网上有的)1、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2、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3、叶赫由于得到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许嫁□□哈赤的女子,转嫁给蒙古;4、明朝无故杀害□□哈赤父、祖;5、明朝逼迫□□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6、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尚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7、建州根据与明朝的誓约,捕杀越界明人,明反而强令□□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第805章 木匠皇帝60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不是人人都认定或是向往十八年后还做好汉的。“困守”在辽阳城里的石砫宣抚使秦良玉, 并不觉得做女人就比男人差的。秦良玉在万历二年(1574)出生在四川忠州一个岁贡生的家庭。其父秦奎能文善武,把从小就展露卓越天资的女儿和儿子一样地教养。他曾经万分惋惜地说:“可惜你不是男子, 不然以后一定能建功立业。你的几个兄弟不论文武都是不及你的。”那时候的秦良玉非常自信地对父亲说:“要是让女儿掌兵权,就是夫人城的娘子军也算不得什么。”秦奎倒不认为自己的女儿说的有什么不对, 反而觉得要是有机会的话, 自己的女儿会比韩夫人更强。渐渐长大的秦良玉,她的婚事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大难。这时候的女孩子, 甚少不缠足, 更别说舞刀弄枪的了。秦奎因为女儿不同于汉家平常闺秀的教养, 也不忍心女儿被拘在内院不得施展才华,故而在她及笄后难在汉族觅得良婿的情况下, 把目光投向了土家人。结果就是东汉伏波将军之后、家有世袭石柱宣抚使爵位的马千乘抱得了美人归。秦良玉在万历二十年,嫁给比自己大两岁的为妻。婚后给予马千乘极大的助力。可是马千乘在万历四十一年, 因为开矿事宜得罪了太监, 病死在云阳的监狱中。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 秦良玉得以袭任石砫宣抚使。秦良玉从此以大明唯一女官的身份, 出现在朝廷的吏部、兵部。万历四十八年六月的时候, 朝廷诏令秦良玉带着土家“白杆”兵到辽东,助力熊廷弼对抗建奴、重建辽东。秦良玉令其兄秦邦屏、秦邦翰、弟秦民屏率五千白杆兵先行, 接着自己与儿子马祥麟率领精卒三千赶赴辽东。朝廷在秦良玉上疏要将石柱宣抚使交与即将成年的马祥麟后, 允了秦良玉所请,并赐予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任命秦邦屏、秦邦翰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秦家三兄弟率兵在秋天抵达辽东后, 恰好赶上熊廷弼保卫沈阳之战获得了胜利,就命令他们兄弟驻扎在沈阳西南的浑河附近。随后抵达辽东的秦良玉母子,被熊廷弼派去到辽阳,归到辽东巡按御史张铨那里,以增加辽阳的防卫力量。在王安带着天子的旨意到沈阳后,熊廷弼立即实施天子的“坚壁清野”诏令,把辽东驻军都分归到临近的城市里,秦家兄弟被熊廷弼又派去了辽阳城。秦家兄弟到辽阳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着秦良玉给外甥马祥麟娶媳妇。张铨看上了外貌威猛、武艺超强的马祥麟,仔细考核他的文字功底后,深觉这文武全才的年轻人是东床快婿的不二人选。并在亲事定下来以后,给马祥麟取字“瑞征”。婚事就定在腊八。才进入腊月,就传来了建奴南下的消息。张铨作为辽东的巡按御史驻守在辽阳的第一号人物,立即派人去沈阳密切联系熊廷弼,结果得到熊廷弼派来的六千禁军,并再度得到命他死守辽阳的指令。张铨按着熊廷弼的指令开始筑冰城、封城门,到底还是心底存了异念,留了小南门,并派游骑哨探每天向北打探消息。得知十万大军在围困沈阳后,立即就把在辽阳的总兵侯世禄、童仲揆、秦良玉母子、还有秦家兄弟召集到巡按御史府。张铨首先把天子降旨到沈阳、熊廷弼接旨后再度命辽阳死守的指令交代给所有人。然后他接着说:“沈阳虽然在熊经略抵达辽东后重修了城池,但是建奴十万大军一起围困沈阳,我很担心沈阳能不能守住。若是沈阳守不住,奉集也难保,辽阳就会孤木难支,整个辽东将很快沦陷。”秦良玉就问道:“以你的意思呢?圣旨是要熊经略守城、监军也在沈阳,难道我们抗旨出兵吗?把辽阳这几万人马都带去沈阳,若是奉集也能一起出兵,咱们三城这十几万人马与建奴在沈阳城下会战,胜算有几分?”张铨答不出来。实在是萨尔浒之后,明军到底能不能打过建奴,他心里没数。钥匙三城联军能胜了建奴还好,要是败了的话,整个辽东就在没有回天之力了。侯世禄就说:“张大人,沈阳被围,奉集原就是与沈阳成犄角互助而设的,怕是奉集也脱不掉围困。辽阳距离沈阳的这段路,不说建奴能够朝发夕至,辽阳也是处在了危险中。依下官看现在不是出兵与否的事情,得提防建奴是不是有围点打援的意图。”童仲揆也道:“张大人,沈阳被围怕是送不出军报去京师,我们是不是要给京师送了五百里加急?还有游骑哨探也不要再派了,一旦给发现了,那些军卒在建奴的马下是很难能逃出性命的。”张铨知道大家说的都对。他沉思了一会说:“立即派人送八百里加急去京师。城里也要立刻戒严,防止有与建奴勾搭的奸细趁乱生事。”书记官立即捧上纸墨,马祥麟赶紧抢了研墨的活计。张铨亲自动手,一份十万火急的战报须臾而得。侯世禄已经把准备送战报的传令兵叫来做了仔细的叮嘱,等火漆封好了、传令兵走了,苦瓜脸的马祥麟那忐忑的模样,就成了众人的焦点。马祥麟难受得嘴里泛苦水,天,自己娶亲在即哎。这戒严了还怎么娶亲?亲外甥为难了,几个娘舅都在场,自然会有为他说话的。秦民屏就笑着说道:“不妨外松内紧,把图谋不轨的都钓出来。免得战事起了,还要分人手去注意内乱。”张铨立即就明白秦民屏的心意,看看自己选中的女婿,想想万事俱备的婚事,妻子霍氏给女儿细心打理的嫁妆,心道要是防备充足了,利用好自己嫁女的机会,应该能够钓出来城里的奸细。“这样的话,腊八那天就要各位辛苦了,不仅不能饮酒,还得在城里的要紧处都派上足够的人手。”秦邦屏站起来说道:“既然是外松内紧,明处就不能多放人。像粮仓、军械库、城头的火炮、还有炸/药等处,不妨多派几千人。”秦良玉见张铨没有暂缓婚事的意思,就站起来说道:“八千白蜡军和六千的禁军去防卫这些重要的地方,至于辽东兵就做钓鱼的靶子可好?侯总兵、童总兵可要辛苦二位了。”侯世禄和童仲揆有什么不肯的,几人仔细商量了以后,立即就把腊八那天的各处防备重新做了部署。既不是秦良玉不相信辽东兵,也不是张铨不信任侯世禄和童仲揆,就是侯、童二人自己都不敢为麾下的士兵做担保。辽阳的驻军不如沈阳多,在遴选的时候熊廷弼又让禁军把把沈阳、奉集“淘汰”下来的军卒都带到了辽阳。张铨无奈接收了这些军卒,要不是非常时期,他都想向朝廷奏上一本,好好弹劾熊廷弼这操淡的恣意妄行。——难道辽阳城就不重要了吗?军卒是这样,城里的居民也同样不能让人放心。一些从建奴处逃回来的辽人,都说自己在建奴处不是喂马、就是种地,再就是挨打了。再多的就什么都问不出来了。现在这些人都扎堆在辽阳城里。还有辽阳周围的民户,因着坚壁清野的策略,这几天也都陆续进城了。天知道混进去的奸细有多少。果不出张铨的意料,在新娘子辞别父母的时候,就有人大喊:“起火啦。起火啦,快来人救火啊。”张铨看看妻子,见霍氏仍不动神色地在继续叮嘱女儿,他示意管家出去问问。等把女儿送出门,管家回来向他报告:“是厨房里的帮佣在恶作剧,已经扭送去大牢了。”霍氏是很能沉住气的,见张铨有些坐立不安就劝他道:“那么详尽的布置,就是抓不干净城里的奸细,也能够清掉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