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19      字数:4337
  第766章 木匠皇帝21事情并没有到此就结束了。第二天, 内阁收到了御史顾慥弹劾熊廷弼的折子。折子内容写的很犀利,用刘时敏整理出来的白话就是“熊廷弼出关一年有余, 诸事没有规划;蒲河失守,隐瞒消息不上报;带着兵器的战士不用于作战,只用来挖沟,尚方宝剑在手不求有补国事,只是供自己作威作福。”御史冯三元也同时上折子弹劾廷弼八件没有谋略的表现,三件欺瞒皇帝的事。还在折子里明确地表示不罢免熊廷弼, 辽地最终将无法保住。御史张修德上奏章弹劾熊廷弼的修筑城墙等举措, 破坏辽东重镇襄平。兵科给事中魏应嘉也上折子弹劾熊廷弼在辽东所为。方从哲前一晚已经得到刘时敏转告新君对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态度,也得知了新君的处理意见, 就利用首辅的权利, 直接把几人的封还。这一下子可就算是捅马蜂窝了。姚宗文没想到自己好容易主持的弹劾熊廷弼行动, 居然被内阁首辅封还了折子。他立即把弹劾熊廷弼的矛头指向了首辅方从哲。朝臣应者云集。弹劾的内容集中在方从哲应该为萨尔浒战败负责,应该为光宗死于红丸案负责,应该为这几年他做首辅期间朝政败坏、官员缺失、吏治不清负责,桩桩件件指责的言外之意就是首辅方从哲已经是大明的罪魁祸首, 是坏了大明根基的十恶不赦之徒, 应该族诛以谢辽东那几万死亡的将士。同时被拉出来弹劾的还有前辽东经略、正在诏狱待审决的杨镐、另外就是仍在兵科任职的给事中赵兴邦。已经在三个月前做出了定论的萨尔浒战败案,又被别有用心之人掀开了。弹劾熊廷弼的奏折被方从哲封还了, 但是弹劾他自己的,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得让内阁主事把弹劾自己的折子放在专门的箱子里,一个不缺地送去司礼监。刘时敏在养心殿收到这些弹劾首辅的折子, 依着天子的吩咐,把弹劾这些人的折子登记在一张大纸画就的表格上。然后发现这些人弹劾的内容虽然不同,总结起来还就那么几条,上折子的人间隔交叉弹劾意见,很明显是有谋划的行动。“朕算是明白太/祖为什么喜欢廷杖了。这些人明显就是勾结在一起,为邀名不顾朝廷利益呢。”朱由校啧啧有声。“时敏,等登基大典完成后,朕立即把这些人打一顿如何?”刘时敏摇头,“皇爷,那就成全了他们想记入史册的痴心妄想。”朱由校点头,“说的有道理,但是不打他们一顿,真是难消心头这口气。这些人整天政事不干,只会张口咬人。贬官,他们回乡就编排朝廷的不是。你看看杨涟、左光斗居然也掺和进来了。这可让朕失望了啊。你去催催户部尚书,看看他那里献田、隐户统计弄出来没有。”刘时敏躬身行礼,然后去户部找李汝华。他隐约揣摩出来天子的意思,是想要看参与弹劾的官员是不是有违法之事。方从哲受不住四面八方针对他的弹劾来向朱由校递交辞呈。“陛下,老臣闲适在野十五载,本已无意仕途了,但不得不应召重回朝廷。这七年殚精竭虑,与神宗是未能清扫了建奴威胁的不合格首辅;与先帝,唉,先帝遗命老臣保李选侍,老臣愧疚。”朱由校冷笑,“你愧疚什么?要不要为孝和太后报仇,朕自有主张。难道你认为李选侍不该死吗?”“陛下,她到底是你的庶母。”方从哲不甘心。“自然重不过此身的生母份量。”朱由校凉凉地回答方从哲。心里纳闷李选侍死了几日了,早凉透了,方从哲这个首辅到现在再与自己纠缠李选侍之死,有什么意义吗?“陛下,先皇一度要封李选侍做贵妃、皇贵妃的,其心愿是要保李选侍的。忽视父亲的心愿亦是不孝。”“呵呵,那李选侍按照宫规早该死了。是先帝昏聩,纵容其不法罢了。”“子不言父过。陛下。”方从哲对着朱由校殷殷劝解。“朕是文盲,不懂你说的这些话。朕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方从哲被“文盲”噎得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处。陛下,你就是以文盲自居也多少像样子一点儿,你拿着杨涟和左光斗的折子,看得津津有味的,哪里是一个“文盲”能有的做派。朱由校从方从哲的表情看出他的内心所想,立即把手里的折子倒过来。把老先生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陛下,老臣如今继续恋栈首辅的位置不去,对朝廷百害无一利。请陛下允许老臣辞官回乡。”“不准。内阁还缺人干活呢。你可别给朕玩生病那一套啊。户部的献田隐户表格,你填写了没有?”方从哲立即没了生气。“陛下,这天下秋闱得中的举人,有几个没接受献田和投靠的。”“那就是说取消举人的减免赋税田亩数目、和免徭役的人口数,就能够增加太仓的赋税了?你这主意好。就这么干了。”方从哲吃惊地瞪大眼睛,身子从椅子上往下哧溜。嘴里还强调着:“陛下,臣没有这么说。”“那你是不想太仓增加银两、朝廷不增加赋税了?”方从哲眼睛一闭晕死了过去。太医再度来到乾清宫的时候,方从哲已经清醒了。“陛下,老臣实在是不堪这些弹劾的烦扰。去年萨尔浒之战前,老臣病休在家。辽东援军缺少粮饷,老臣数度请神宗下拨内帑金。百万的缺额啊,而太仓、太仆、工部合出五十万两,此外五十万两,不能不仰望于内帑。可是神宗只拨了十万数。”方从哲黯然泪下。朱由校是一点儿也不同情他。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方从哲在野的时候交游广阔,抨击时政很厉害,难怪东林党的老前辈、首辅叶向高看好他,把他引为潜在的东林党。反复向神宗推荐他。而他起复后的入阁,违反了廷推的程序,但神宗坚决用他为阁臣,不能否认叶向高多次推荐的作用。至于叶向高不得不从首辅的位置请辞,他成为首辅也是因缘际会的事情。“朕知道你艰难,可是这天底下就没有得了名、居高位,不付出相应代价的事儿啊。”方从哲被噎得咳了几声。“陛下,不是老臣想做首辅的啊。老臣那时候也举荐了沈鲤沈仲化的。但是神宗不允。吴道南又因科场弊案请辞。臣多次上疏神宗不理不睬。灾荒,不拨内帑金,亦不发帑。发临德仓粮,也是收效甚微。榷税矿监扰民,老臣奏请了多次,期望能够‘停征改折’,以兹赈济灾民。想以一时的权宜之计,来安抚地方的动荡不安,进而弭平地方严重的盗情,然神宗仍是未置可否。至于补充京师六部和地方缺失的官员,老臣更上了无数的折子。神宗每次都说‘好建议’,就是不批准。”神宗这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是拗在福王不能为太子的根症上。朱由校从一边的盒子里翻检出记录姚宗文的数个弹劾折子内容,展示给方从哲看。“朕的好首辅,你先别抱屈。沈鲤沈仲化是东林党万心所向之人。这人听说已经辞世几年了,就不再说他了。这姚宗文是你给他起复的?这两天来势凶猛的弹劾浪潮,就是他从辽东回来引发的。还有你推荐的那个汪文言,”朱由校从御案上一个纸袋里抽出汪文言的身世来历,递给方从哲看。“你看看你起复、推荐的都是什么人哪!这汪文言是狡胥奸吏,负案在身,先投到王安的门下做门客,朕收了王安的外宅,他就游走在杨涟和左光斗魏大中之间,被他们引为知己。还能混到你这个首辅推荐他做中书舍人。一个姚宗文、一个汪文言,还不算未曾到京就任就鼓动弟子弹劾你、看好首辅之位的。”方从哲看完汪文言的简历愣住了。“他怎么是这样的人!和他自己说的、还有杨文儒、左共之推荐的都不一样啊。”“君子可欺之以方。”“陛下,你是文盲吗?”“是啊。这是王安说的话,朕记住了一句半句而已。”方从哲捂胸,为了不被天子气死、不被朝臣再指责弹劾,这首辅绝对不能做了。“陛下,老臣定要辞了这首辅了,实在是有心无力扛不动了。”“嘁,不就是姚宗文和刘国缙弹劾熊飞白被你封了回去嘛。要是朕允了你辞职,以后他们看谁不顺眼儿,就弄一帮子人再行今日弹劾之事,这朝廷岂不是由那些只会呱呱叫的小人做主了。”方从哲心气顺了一些。“中涵呐,”朱由校突然称呼方从哲的字,把老先生吓了一跳。“朕加封你做太傅好不好?”方从哲赶紧摇头。“那你就和孙景文一起来做帝师如何呢?”方从哲的眼里立即涌现出跃跃欲试的光彩。作者有话要说:双十一之后,你的钱包里还剩下啥?为余额不足的你及时送上暖心感恩节活动↓↓↓2018/11/14-11/18:长评有奖:活动期间,在任意v文下留下千字长评的用户,均可获得5瓶营养液(活动结束后统一发放营养液 )!2018/11/13-12/02:充值有礼:无论你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只要参加,并符合活动规则,就能获得晋江币!累计充值还能参与抽奖!即日起至12月31日,支付宝新用户即可领取8元红包!点击领取>>霸王票抽奖:活动期间,每投出价值1元的霸王票就获得火鸡一只,积攒10只火鸡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姜酱讲江:这个感恩节,看姜酱,抽晋江币!点此参与>>第767章 木匠皇帝22朱由校看着方从哲眼里涌现出来的跃跃欲试光彩, 忍不住在心里喟叹。这就是一个面上秉公行事、内里热衷名利、能力一般、官运却奇佳的心性懦弱、没有强硬主见的人。但这人最大的好处是心正,行事虽然有点儿老好人的做派, 但总的来说还是以朝廷大事为重。可是拘泥于心性,不适合做主官。做一部尚书都不适合,但是做首辅还是最合适朱由校的。因为他不需要主意正的首辅,能够领着几个有能力的阁臣,处理日常琐碎的事务、遇到大事儿不敢担的首辅,最是对他的脾胃了。方从哲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他名义上无党无派。但他曾任国子监司业、祭酒, 门生众多,在士林中也是极有拥护者的一个大山头。实际上, 在他出山以前, 他的门人、担任给事中的亓诗教就已经组织了齐党。由于亓资历较浅, 为了能够达成扩张势力,就力推方从哲出山。他的起复、入阁、乃至首辅,实际是各方较量后,达成的一个妥协。朱由校放出诱饵, 如愿看到方从哲上钩, 把几个老家伙都推到帝师、太子太傅的位置上,都七十岁以上的人了, 还能活几年呢。但是这几年若是能让他们顺着自己的导向做事儿,把一些能干的、心思正的人提到内阁、六部、六科的重要位置上,才能够逐渐把持住朝廷的走向。“方首辅啊,这些弹劾你就当是夏日的苍蝇, 嗡嗡嗡的虽然讨厌,但是都入秋了,也烦不了多少日子了。有朕信你,他们又能奈何你什么呢。等朕行过登基典礼,朕就会处理这些人的。”方从哲被安慰到了,但他的老好人性子有发作了,开始为杨涟、左光斗求情。“陛下,杨文儒和左共之虽然也弹劾老臣了,可他们还是东林党里肯做实事的人。就是移宫之事等,杨文儒也起到重要作用了。请陛下还是为朝廷多留有用之人。”“朕知晓,但是朕早已说过了,这朝廷以后没什么齐楚浙党东林党了,只有一个帝党。他俩还参与东林党这样的活动,未免不把朕的话放在眼里了。”“但是,但是还是请陛下放过杨文儒和左共之。”方从哲爱才,不忍看杨涟和左光斗丧命。在他的眼里,新君就是为了自己心里快意,不顾先父遗愿,庶母也要亲手杀死的狠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