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15      字数:4567
  而袁绍因为公孙瓒插手他与袁立之争,把对袁立的怒火发到他的头上。实际是袁绍看好公孙瓒占据的冀州、青州、幽州(的大部分)。战争现在青州挑起。袁绍把原配生的嫡长子袁谭派遣为青州刺史,与公孙瓒的部下田楷开战。田楷和刘备联手抵抗袁谭,可惜屡战屡败,步步后退。袁绍在上了上风以后,凭着袁家在朝廷有“四世三公”的名头,请朝廷派出使臣赵岐为他们调节。调节的结果是袁绍的势力进入了青州。吴夫人又制了一个小沙盘。在公孙瓒后退的地方,标识上他的好友刘备和刘德然。然后给周瑜和孙策做解释。“这二人都是宗室,是公孙瓒幼时起的朋友,听说还是公孙瓒师从卢植时候的同窗。那刘备已经传出仁德的名声了,想来也应该不是一般的人物。”孙策和周瑜是很信吴夫人的,公孙瓒能从婢生子成就到今日的势力,与他交好的人绝不会庸碌之辈。到了六月的时候,袁绍击破了由黄巾军分化出来的黑山军。斩首数万级。又与黑山军张燕大战于常山,张燕军势甚盛,有精兵数万,战马千匹,两军激战十余日,双方死伤累累,兵皆疲惫不堪。于是罢战,各引兵而退。吴夫人在沙盘上重新标注了袁绍的势力范围后,把问跟在身边的孙策和周瑜。“你俩看出什么没有?”“北边快都归了袁绍啊。”“但袁绍损兵折将,实力应该是大打折扣了。曹操会不会对袁绍用兵?”吴夫人笑笑,“他肯定会对袁绍用兵的。等曹操要是打完了袁绍,就该南下打刘表了。”“阿娘……”孙权做完作业,赶去母亲的房里,打断大兄与母亲的说话。两年的时间,孙权长高了很多,扯了吴夫人的袖子央求。“阿娘,大兄去扬州,带上儿子吧。”孙策板脸,“你要留在家里照顾阿娘和所有人的。家里不能没个顶事的儿郎。”孙权被孙策责备,怏怏不乐起来。吴夫人揽了孙权哄他说:“家里总要留一个儿郎顶门立户的。要不把你大兄留家里,你去找阳翟侯袁公路讨回你父亲的旧部?”孙权低头,明白自己替不了孙策出去做事,不甘心地嘀咕:“阿娘总是偏向大兄说话。”孙策瞪眼,这个弟弟还是不晓事的糊涂模样,偏还是难以纠正他讲歪理的习惯。要是阿娘肯放手给自己,好好打他几顿,看他还敢不敢强词夺理了。十二三岁了,当自己还小么。孙策沉着脸,训了孙权几句,只告诉他自己有话与母亲交代,又把孙权撵了出去。等孙权走的没影了,吴夫人才轻声与孙策说:“长兄如父,再没有人比你做的好了。阿权这喜欢与人强辩的毛病,实在是有点儿顽劣,好在这二年有你一直在纠正他,才变好了许多。假以时日,他必是能彻底改过来的。”孙策见母亲这样说,也没了继续说孙权的心思,只与吴夫人挑着重要的事情交代。“阿娘,儿子与张纮说过了,家里的事情都托付与他照顾。你若是有什么事儿,只管派人去知会他。弟弟们跟着他读书,你也能轻省一点儿。”“好。都听你的安排。”“阿嫒的婚事?”“阿嫒的婚事是你阿翁定下的,如今阿嫒还小,我再留他两年,等你倒出手有空了,再送她回吴郡与弘咨成亲。”“也好,这些都听阿娘的安排。我将孙河留下来可好?”“不必了。本来部曲就少,我还留了十几个做琉璃的。你带着吕范、孙河和其他部曲一起去吧。你放心,江都这里暂时不会有战事。且你不是还托付了张纮么。”张纮是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孙策闻名去拜访他,俩人相谈甚是投机。孙策把自己的志向告诉给张纮后,又把自己准备去找袁术讨回父亲旧部的安排也告诉给张纮,希望能得到张纮的指点。孙策把张纮当成师长对待,打动了张纮,终于使他开口。“若是你能够从袁立哪里讨回你父亲的旧部,争取到你舅舅吴景的支持,把吴郡的还有会稽的兵马都收拢到麾下,那么下一不就可以扫平荆州、扬州,不仅能为你父亲报仇,也可以凭依长江谋取更进一步的功业。如今的虽然艰难,等你拥兵在手需要人的时候,我一定去帮助你。”孙策对张纮拜了又拜,把母亲和弟弟托付给张纮照料。孙策辞别母亲,带着吕范、孙河以及百十个部曲去寿春求见袁术。袁术因为孙坚是执行自己的命令而死,倒是很快就召见了孙策。孙策见到袁术就痛哭流涕地跪倒,口称伯父不断提及以前见到袁术的旧情。袁术被哭啼的孙策打动,立即亲自搀扶起孙策。“伯符,唉,若是你父亲还在世,见到你如今这般英武模样,定会很骄傲江东又多了一个少年将军,这乱世多了栋梁之才。”“多谢伯父抬爱,谬赞小侄了。侄儿愿意效法先父追随伯父,我要完成先父的遗愿,先领兵荡平荆州。伯父,你将我父亲的旧部交给我统领吧。”袁术虽然很看好高大英武的孙策,宛如孙坚在世。但他还真的舍不得立即把孙坚的旧部交还了。孙坚的旧部都是骁勇善战的精兵,黄盖等人也是不可多得的战将呢。于是,袁术便推诿道:“我已任命你的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孙策被袁立推拒在外,没办法只好去找自己的舅父吴景。孙策带着孙河、吕范投靠了吴景,开始在丹阳召募士兵。有一次遭到泾县祖郎的袭击,幸得程普的护卫冲出包围。后来有赶过来周瑜会合,众人一起讨伐山贼祖郎,打跑祖郎后,孙策共召募到了数百人。隔年,孙策带这数百人去见袁术。袁术见孙策到底还不是徒有其表的人物,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孙策接会自己父亲的旧部后,才按母亲的交代与袁立说起昔日的婚事。袁立百般推挡不肯承认。孙策则道:“若是伯父说无此事,那我母亲就要给我娶亲了。” .第663章 663、武烈皇后9要与孙家结亲的事情, 还是袁术反复斟酌后主动提起的呢。他那时刚与袁绍决裂开打,孙坚是他账下不可或缺的、又见孙策是少年英才, 只是嫡长女年龄尚小,没立即定下来罢了。可随着孙坚的猝死, 他早把这主意收起来了。因为孙家的门楣太低。他袁家四世三公、自己如今是左将军、假节、阳翟侯,实权的扬州刺史,孙策本人再优秀, 就是恨不能自己的儿子是孙策这般的人物, 他也不想把女儿低嫁了。孙策如今这样说话,真是恰恰好啊。袁术立即顺水推舟地说道:“等你的婚事定下来, 娶亲的时候可别忘记告诉我, 我一定会送份厚礼去贺。”袁术这般直接否认的结果,孙策心里是早有防备的。从去年袁术不肯立即把他父亲的将士还给他,他就没有看好袁术会承认那婚约的存在。不认就不认,哼,哼!孙策面色如常地给袁术行礼后, 退了出来。他急匆匆地往外走, 再不想在袁术的府邸里多呆一刻。可才出了袁术办公事的院子, 就被一个守候着的青衣小婢拦住。“孙校尉, 我家夫人请你到后院相见。”孙策停住脚步,瞥了那清清秀秀的小婢一眼, 像没有听到一样往府外走。那青衣小婢没想到孙策会是这样的反应,小跑几步赶到孙策身前。她大概是想拦路,可又被孙策吓人的眼光瞪的改了主意, 往边上缩了两步,想伸手去拦孙策继续前行,却在孙策吓人的眼神中缩回手。差事在身,小丫头吓得快哭了。可她不得不顶孙策的吓人目光,跟在孙策的身边小跑着、把自己主子交代的事情说了。“孙校尉,是,是我家大小姐请你过去。”青衣小婢结结巴巴地说了实话。孙策冷哼一声,“不去。”“孙校尉,我家小姐从听说你来了寿春,就盼着见你一面的……”小丫头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说不下去了。她一个做婢女在继续说下去,有什么用呢。就是大小姐见了孙校尉一面,又有什么用呢。就是夫人都不曾说过要给小姐做主、给小姐争取的。在孙校尉去年来讨破虏将军旧部的当天,侯爷就回内院与夫人说起过、他不准备承认与孙家有婚约之事,当时自家夫人当时没有反对侯爷。后来倒是自家的大小姐,因为夫人说漏嘴了,从夫人那里知道了要与孙家毁约的事情……自家小姐当初得知孙校尉来寿春多高兴啊!她还与自己说过,她见过孙家的长子、次子与兄弟们练武。还说早几年侯爷就常与夫人夸赞孙家的长子是麒麟儿,说孙家的次子是犟种。夫人还说孙夫人是个有才学的、和悦的人,夫人还赞过孙夫人,说她把孙家大姑娘、二姑娘都教导很和人……小姐那时有多高兴,后来知道侯爷要不认婚约就有多伤心。然后小姐就一直派自己盯着前院的动静。自己陪着小姐好容易偷偷见着过来见侯爷的孙校尉,也没能与孙校尉说上话。之后小姐与夫人恼了多少天,就是连春节都没过好,也没见素日疼爱小姐的夫人,答应小姐去劝说侯爷改主意。唉,可怜自家小姐对孙校尉的一片痴心了。孙策大踏步走出袁术的府邸。这样的结果以及内宅会出现的反应,阿娘都曾经与自己讨论过,甚至还打趣过自己——“也许袁家的大小姐偷偷见了我儿这般的英俊气度,会坚持婚约呢。就是可惜袁术的夫人,在婚约这事儿上做不得袁术的主。那袁术是最重门阀的人,不仅要门当户对、还要有姿容才干都好,才是他能考虑婚事的。他当初要是不为了逼迫到头上的危险,要仰仗你阿翁的才能,嫁嫡长女这样的事情,没有与四世三公相仿的出身,他是不会许婚的。阿娘还说那袁术要是重信义、重诺言、有长远眼光的人,在自己父亲战死后,就不会由孙贲在丧事上奔走;也就不会扣了父亲所有的军将士卒,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对孙家不闻不问,装作父亲的死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一般。阿娘说的很对,袁术那就不是一个有长远大气象的人。孙策的心里越发地气恼了。他开始迁怒刚才出面阻拦自己的青衣小婢,气恼不知道是哪个出的主意,还约自己去内院相见?老天才知道是不是大小姐呢。也许还可能是阿娘提醒过的陷阱呢。有些心思不正的人,就爱行使一些见不得人的腌臜手段,把他人骗去后宅内院,然后来一个捉奸啦、猥亵内宅女眷的猥亵事儿,好泼一盆脏水到他羡慕嫉妒恨、不能光明正大处置的人身上,让人跳进扬子江都洗不回来被玷污的清白名声。自己是要做大事业的人,可容不得名声有半点瑕疵。要自己一辈子顶着一个私闯他人内宅的名头,顶一个品德不端的帽子扣在头上,那自己还怎么招揽那些品德优秀、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管他是谁、管他真假,坚决不能去别人的后宅内院。宁肯自己想多了,也绝不能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不然万一是袁术还给自己一些将士后悔了、然后气恼了,要找光明正大的机会打罚自己一顿或是干脆地除去自己呢?阿娘说过害人之心不可常常有、防人之心不可一日无。至于以前见过的那张宜喜宜嗔的美丽笑颜,在袁术这个做父亲的否认婚约、看不起自己出身的时候,就失去了让自己再见她的兴趣。阿娘说过,婚姻是和两姓之好,是需要俩姓人家的祝福,来不得半点的勉强,才能让准备过一辈子的夫妻二人,在开始的时候少一些阻碍。阿娘还说过,漂亮的女子千人一面,只欢喜年轻时候的美丽皮囊,等年老色衰的时候分道扬镳,再去寻觅新鲜皮囊的男人,免不了是属于灵魂浅薄浮躁的人。自己要娶一个像阿娘那般有才学的美丽女子,然后好好待她、让她一辈子都高高兴兴的,才不会像阿翁那样,后来让阿娘伤心……孙策定下主意,快步往军营而去。娶妻的事情就让阿娘做主好了。刚才去拦孙策的青衣小婢,这时候正惴惴不安地站在自己小姐跟前,细声细气地禀报呢。“孙校尉的脸色很不好,就硬硬地给了小婢两个字‘不去’。婢子还与他说了是小姐请他的,他也没改了主意随婢子进来见小姐的。”“嘶啦”一声,小婢吓得一抖,眼看着小姐把手里的绢帕撕开了,眼看着一颗又一颗泪珠砸到自己眼前的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