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12      字数:5198
  “安太医,你放心在梁山住着吧,这山上的老小头疼脑热之事等等,就都交给你了。若是需要什么,就派人过来与我说,或是与柴进柴大官人、蒋敬蒋先生说都好。”安道全因为有张顺的熟人底子,又有吴用和蒋敬一路与他普及梁山的人情事务,早想明白这是梁山给他面子、好好地先来“请”他。要是自己敢不识抬举,张顺不会对自己下黑手,可那吴军师和萧先生未必就不会了。他见扈三娘对自己客气,马上就更恭敬地谢了扈三娘的关怀,顺便表表自己救死扶伤、鞠躬尽瘁的决心。扈三娘笑安道全是个很识趣的人,招柴进与安道全相见。柴进见扈三娘将人交给自己,忙出列与安道全相见。又引着安道全与众将领相认,方领着他坐去后勤那组队列里。扈三娘对吴用等人说:“吴军师、蒋先生、张将领,你们一路辛苦,事情办的圆满顺利,今日将建康府的这一路的报告详细写了,交去裴督察那里后,可以休息三日。”吴用和蒋敬应声领命。张顺则愁眉苦脸地抱拳请示,“大将军,末将口述可好?”“行啊,你说让裴督察记录。裴督察辛苦你了,记得让张将军抄两遍。”裴宣站起来应命。张顺听说要抄两遍,立即就苦了脸。可他心里高兴着呢,自己总算是在大将军跟前露脸了。扈三娘见余者也都没什么事情,就命令散了旬会,各自回去准备朝廷即将到来的第二波围剿。柴夫人已经过来聚义厅,接替了因孕回家休养的崔氏。扈三娘很快感觉到柴夫人的组织、协调能力,都在崔氏之上。没多少日子,柴夫人就把聚义厅主管的职责,不声不响地担负起来。往来聚义厅办事的将领,看着跟在柴夫人身边的传话丫鬟、小厮,都不觉地放轻了声音。扈三娘到了梁山这么久,终于得到了一个合格趁手的总助。而孙二娘再被敲打了一顿后,扈三娘看她已经背下来了军律,也弄明白与萧让的妻子、李应的妻子同事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性,就让她担负库房主管的职责。为此扈三娘还专门叫了萧让、李应过聚义厅来说话。言明孙二娘也属于上山的好汉一份子,萧夫人、李夫人做的很好,但不如孙二娘泼辣、能拉的下来脸挡事。萧让、李应各自在家里不知道听了妻子抱怨了多少回,哪里不知道管库的烦恼。梁山各寨过来领东西的将领、军卒,都想自己可以在额度外多领一点儿。以前因乐大娘子与顾大嫂是妯娌,乐大娘子常常要挟那些不守规矩的,说要告诉给在督察的顾大嫂。乐大娘子回去休养以后,接上来的孙二娘,能叉腰骂的那些妄想多拿一点儿将领、军卒都灰头土脸地守规矩,二人对扈三娘选了孙二娘,只没口子地称赞选对了人。尽管扈三娘压制着晁盖,没有派兵去攻打曾头市;后来又把吴用派去建康府请神医安道全;也没有发生原著里,为救卢俊义围攻大名府的事情。但是大宋枢密院还是调兵遣将,要对梁山进行的第二次围剿,就在春暖花开这适合用兵的季节来到了。领兵的主帅是浦东巡检“大刀关胜”,听说他不仅长相与祖先关羽相似,也使的是一口青龙偃月刀。先锋是郝思文,关胜的结义兄弟。后军为兵马保义使“丑郡马”宣赞。步军太尉段常督运粮草。关胜一路率领山东和河北的精兵一万五千人,已经往梁山泊迤逦而来。朝廷要再度派遣大军来围剿梁山,本就是梁山高层诸位将领们都能想到的。呼延灼带的第一批来围剿梁山的八千步卒,基本全被梁山俘虏了。但这些军卒,真就赶不上那同被梁山缴获的三千良马,对朝廷的打击严重。在缺少战马的大宋,单看这三千匹战马,朝廷不会就轻易地放过梁山。从呼延灼逃离梁山战场,扈三娘就命蒋敬督促设在汴梁的奢侈品店铺,加倍关注朝廷的动静。关胜前脚在枢密院领了勘合,后脚这消息就被专人快马送回了梁山。扈三娘一手支在桌案,一手拿着传回来的情报,心思却飞了出去。这就是梁山泊必走的剧情吗?岂不是以后还得有卢俊义上梁山、征辽、征方腊了?她略显烦躁,花了小半晌儿,把北宋二十四道还有的周边国家,用白娟画成了大幅地图。然后叫了近卫进来,指挥他们将地图挂在书房的墙壁上。这图让人看着就想呵呵。从梁山所处的位置,往北溜达就是大辽和日渐崛起的金国。西北就是西夏、回鹘、黑汗,正西有黄头回纥,下面就是大片的吐蕃各部,西南的大理也有宋的六分一。这么看来北宋实际占据的位置,还不到清朝的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五分一。唉,就这么点点大的地方,崛起的金国虎视眈眈,大宋可说危机四伏。偏皇帝还不着调,一天只知道写字绘画。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压着打的冷兵器时代,稍微疏忽一点儿,游牧民族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就会杀到汴梁的城墙根底下。百十年的蓄积的财富,就会被强掳一空。晚膳后,左右两寨的带兵将领、还有吴用、公孙胜这两位军师,被武松奉命请到书房议事。他们望着挂在扈三娘身后的巨大地图,吃惊地呆在那里。呼延灼上前问道:“大将军,这堪舆图?”“有什么奇怪的吗?这就是大宋的二十四道和周围的各国情况。”当然奇怪了,大宋的枢密院有堪舆图,他受命出兵讨伐梁山泊之前,曾经被允许仔细看过一次。但是没有扈三娘身后这幅详细啊。河流、山川、乃至各州府都有标注。就是大辽、金国乃至西夏、回鹘、黑汗,黄头回纥、吐蕃各部、西南的大理都有标注。“大将军,这地图准吗?”呼延灼满眼都是不相信。扈三娘一笑,“准不准的,用用就知道了。这是仙人传授与我的,大概是仙人从天上看到的吧。”睁眼说瞎话!武松手扶戒刀、面无表情地守在书房的门口,在心里褒贬扈三娘。今儿是轮到武松带着近卫值岗,他眼看着扈三娘一笔一笔画出堪舆图,然后用炭火烤过,显得不是那么新了而已。扈三娘把才收到的大宋前来围剿的带兵将官、将领配置、军卒人数那情报,让几人传递着看了。呼延灼上前一步说道:“大将军,末将与关胜是旧识,或许能说服他上山。”第605章 扈三娘41扈三娘看着呼延灼, 突然觉得这人有点儿傻, 还傻的挺离奇的。大刀关胜好好的做着在籍的朝廷命官, 就是与你再有交情,也不可能凭你几句话就放弃了大好的人生前程、正面的人设啊。功名利禄、封妻荫子, 梁山能给关胜什么?这样的呼延灼, 难怪会被宋江的义气忽悠了。唉, 扈三娘为他叹息,这也是一个适合做将,而没有当帅的基本素质的。“呼延将军, 我担心他会缚了你,交与朝廷请功。” 扈三娘把最坏的结局拎出来,劝导呼延灼要全面考虑劝降的事情。呼延灼摇头,“末将与关胜的交情,他就是不听劝说, 也不会将我交与朝廷。”嘁,你还真自信啊。难怪在原著里率领八千精兵,最后还能被坑的孤家寡人、只得上梁山呢。呼延灼这么有热情, 扈三娘也不好彻底否决他。“关胜肯降是好事儿, 梁山也还有自己的麻烦。他带了一万五千的军卒, 梁山难以吸纳得了这么多人的, 会造成补给困难。”公孙胜说道:“那么就用选用二号炮弹?”二号炮弹的杀伤力是最强的,在座的早被公孙胜科普了各型号炮弹的差异。听了公孙胜的建议,俱在脑海里勾勒出梁山泊前面伏尸万余具、染红了湖泊的景象。不仅都有点儿回避扈三娘,看着公孙胜的眼神也变得莫名起来。扈三娘站起来, 把身后的地图让出来,用手指点划身后的绢布。“你们看这堪舆图。这几年的金国,起势咄咄逼人,这一万多军卒若是将命丢在梁山泊,不如送去对付辽国、金国。二位军师可有什么好法子?”吴用咧嘴,公孙胜也咧嘴,大将军这想法……二人认命地抱头苦思冥想。秦明问扈三娘,“大将军要收关胜吗?”扈三娘思索了一下说道:“关云长被后世推崇为‘武圣’,关胜乃其嫡系子孙,若不杀得他心服口服,他未必能甘心归附梁山。只是这不可避免的一战,我不想让跟他过来的军卒丢命罢了。”扈三娘在所有人脸上扫了一圈,“你们可有什么好计策?”公孙胜起来说道:“大将军,贫道认为不如用一号炮弹,迷晕士卒,然后再看怎么用送去边军吧。”扈三娘心疼,“公孙先生,一万五千人,得多少炮药,银子啊。”武松在近卫久了,多少知道汴梁那边每旬都会送回来盈利,再从公孙胜监管的作坊运走新的东西。蒋敬前几天还眉开眼笑地来报账,说正月赚了多少,二月嫁娶的人家多,又赚了多少呢。他看着舍不得银子、也舍不得人命的扈三娘,不由就拧着眉沉思。一丈青到底想做什么?对朝廷的军卒怎么还爱惜起来了?花荣站起来对扈三娘说:“小可认为那一万多的军卒,想顺当送给边军,太难了。要是成为溃军、流民的话,可能性还比较大。那就会误了大将军的一片慈心。”林冲附和花荣跟着点头。他心里也不愿多造杀孽,但扈三娘的想法一看就是妇人之仁了,闹不好会祸害了更多的百姓。没人赞同扈三娘的提议,都认为“那这一万多的军卒,不杀不召降,送到北边是不可能的。”扈三娘也知道自己若是把辽、金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大转变,说与这些人也未免惊世骇俗了一点儿。她在心里叹息了一下,让林冲、秦明做好带军迎击关胜的准备,然后草草地散会了。众将散去,扈三娘独自留在书房里对着地图沉思,心里盘算着距离宋徽宗赵佶退位的还有多少年。她自言自语地说道:“已经是宣和三年了啊。”武松在门外放重脚步跺地,轻叩门扉,扈三娘的沉思被打断。“大将军,林冲林将军求见。”“请林将军进来吧。”林冲领先,武松跟在其身后。他垂目站在门槛内侧一步,以尽近卫的保护职责。这个站立位置是孙新交给他的。孙新同时还告诉他,“大将军武功高强,山上没人能是她一个回合的对手。她不喜欢我们这些好汉站在她身边和身后,你站在门内就足够了。”为此武松还在心里吐槽扈三娘,都做了梁山的大头领了,还不如孙二娘爽快呢。居然和柴夫人一样,都喜欢在身边带着几个大丫鬟传话。林冲显然是没回到右寨就掉头回来了,他进门先对扈三娘抱拳行礼,“大将军。”扈三娘回礼,对林冲说道:“林将军坐吧。你这是为何事回来?”林冲走到自己平常惯坐的位置,撩起衣袍的下摆坐好后,方甚为关切地前倾身子回答:“末将才观大将军今日有话未说,似乎颇有为难之意。是不是有关辽、金,不知末将能否为大将军分忧?”武松嗖地把头抬起来,眼睛在扈三娘和林冲之间转来转去,抿唇看扈三娘等她说话。扈三娘双肘放在桌案上,十指交握,沉吟片刻道:“是因为辽、金在困扰。大宋想收回幽云十六州已久,金国近几年崛起迅速,我担心朝廷很有可能与金国合作攻辽的。”武松在心里说“哪又如何?”,好在他还记得自己该守的近卫军规,又看了扈三娘一眼,垂下了眼皮。“大将军是在担心什么?”林冲不解地问。“担心唇亡齿寒抑或是前门拒虎、后门引狼入室吧。”“所以大将军不肯杀关胜带来的那万余人?”扈三娘点头。林冲沉默了一会儿才试探着建议道:“大将军,这万余军卒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若是能收得这万余人归心,来日大将军也有人可用。不如就派人率领这些军卒,去祝家庄旧址驻扎,也可算作梁山泊一个屏障。”扈三娘轻轻摇头,“难题不仅仅在供养这些军卒。俘虏太多,梁山短期内很难同化了这些官军的。既没有合适的将领,也足够的人手去教导、规范这些降卒。呼延灼那八千官军,是拆散了编入梁山各寨子,同期的还有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那些人,这已经接近梁山的最大容纳量了。短期再混入更多的官军,若是有不甘心在梁山的,闹出炸营等事件,就得不偿失了。”林冲听到扈三娘这样的顾虑,也是合在道理上。他面带愧疚地站起来说道:“大将军担忧的甚是,末将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武松抬眼看看扈三娘,又看看林冲,张开嘴又立即闭上。扈三娘注意到武松是有话说的模样,就开口问他。“武都头,这书房里再没有别的人在,你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吧。”武松见扈三娘这么说,就踏前一步,对二人抱拳行礼。“大将军,林将军,我想说大将军身边的近卫都识字,武艺也好,放到别的山寨,统领百十号人物也是能够的。且这些人都是忠于大将军,可放心使用的。”扈三娘微微一笑,“武二郎看得倒是通透。这些近卫本就是作为将领培养的。现在把他们放下去管百人,他们以后管千人的时间就要延后了。”“管千人?”武松最近在与花荣学习,数术进步也很快,他立即就算出来一个令他吃惊的数字。“那大将军不是要有十万的军卒?”扈三娘点头,“不止十万。还有你们这些比近卫更强的将领呢。”武松看看林冲,直言不讳自己的短处,“末将与林将军相差太远。”林冲面带微笑安慰武松,“不急,以后你也可独当一面的。”武松点头,“我现在领这百名的近卫尚好,最多也就再加三百左右操练好的军卒。若是像林将军那样指挥三千、五千的,是再不能够的。”林冲哈哈一笑,“再有三五年,你也可以的。大将军,武二郎的提议也很有道理。不如先选出一半的近卫,再从各寨子抽调一些什长提拔上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是遇到炸营或者是官军想复归朝廷,我这些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将军苗子,折损了一个半个都会亏得吐血了。”林冲和武松见扈三娘这样说,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就有些讪讪地沉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