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11      字数:5593
  第594章 扈三娘30针对八千俘虏军卒的洗脑工作, 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扈三娘既然决心要把这八千人留为己用,自然要选派得力的、能说服韩滔和彭玘的人去劝降。她可玩不来宋江劝降那一套。反复思考以后,她选了知道她图谋的林冲、花荣、吴用和晁盖, 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们几个粗略地提了提, 吴用立即就领会了扈三娘的意图, 明白了扈三娘指派他们去完成这项工作的想法。林冲和晁盖一起去劝降韩滔。对林冲如何上梁山的事情,吴用已经安排了看守韩滔的军卒先吹风了。韩滔也知道自己如今被俘, 死生都在梁山的一念间。“韩将军, 林冲这厢有礼了。”林冲对于吴用安排自己去劝说韩滔归降, 倒是很认真来做。韩滔起身回礼。还好梁山昨夜没有把他捆绑起来, 给了他一定的自由,关他的屋子里也有马桶。但是打了半天的仗, 就给两碗不见米粒的米汤, 一夜下来,韩滔已经是萎靡不振、饥肠咕噜、又饿又渴了。他扎紧腰带,可再怎么扎紧也止不住饿得难受。刚才差点把军卒端给他洗脸的那半盆水喝了。“韩将军, 这是我们梁山的二头领, 晁盖晁将军。”林冲待二人斯见后,继续说道:“晁将军是因为劫了梁中书给蔡京的生辰纲, 不得不落草上了梁山, 而某家却因为高衙内混账而被陷害成持械入白虎堂。唉,不说了,要不是高俅无耻,某现在还是禁军教头……”晁盖令人给韩滔上茶。韩滔闻着茶里干果的香气, 禁不住饥肠咕噜得要伸手按住,好不发出声响了。林冲继续说道:“韩将军,昨日还是有一些军卒脱逃了。你和八千士卒都被俘的消息,不日也就会传回了朝廷。你也知道那些文官的惯常做法,一旦你战败被俘的消息到了汴梁,少不得就有人拿你内眷去问罪。你可有什么打算?”韩滔念及就要遭难的家眷,想问一句那你们梁山能看在我家内眷的份上认输,让我把你们这些山匪捆回东京?他无奈地苦笑着,看看林冲,再看看晁盖,等他们的下文。晁盖插话说:“韩将军,我们大头领扈大将军爱惜你是人才,想留你在梁山听令。若是你肯归附梁山,梁山会派人去迎取韩家老幼。当然啦,也少不了你的一个头领坐席、将军称号的。”事到如今,韩滔还有什么路子可选。为了家人,他也只好归附了。他起身拜道:“若得梁山取家眷来此,小可愿意投效梁山,听从扈大将军的号令。”有吴用帮衬花荣劝降彭玘,事情也进行的很顺利。吴用他们也应了彭玘提出的迎取家眷投靠梁山的心愿。吴用美美地在萧让的记录本上签字,看着李小娘子把自己的报告交给扈三娘。“军师,你安排伶俐稳重人,即刻下山,往陈州接韩滔的亲眷,往颍州接彭玘的亲眷,不得有误。”吴用应了,又问扈三娘,“大将军,彭玘和韩滔想拜见你呢。”扈三娘摇头,“你让他二人放心去安抚军卒,过几日等他们内眷到了梁山,再一起见面不迟。”吴用吃惊,“这样不好吧?他们都降了我们梁山了。”扈三娘一笑,“军师,快去做事吧,他俩那里我自有忖度考量。”待吴用离开后,崔氏和花氏带着小娘子们围去扈三娘身边。阮小娘子开口问道:“大将军为什么不即刻召见降将啊?”扈三娘指着崔氏道:“崔娘子给她们解释可好?”崔氏温婉一笑:“大将军是要拉开与降将的距离、给他们威慑吗?”蒋敬尽职尽责地又开始担当了起居注史官的角色,他几乎要竖起耳朵听了围在扈三娘身边的小娘子们说话了,这时候他恨不得所有人都像。在他的心里,扈三娘应该立即召彭玘和韩滔来见才适宜的。扈三娘点头,“此为一。二是梁山将才多多,唯独缺少帅才。你们知道是何故?”花娘子说道:“定是因为他们既往就只顾着舞刀弄棒、甚少注重读书,更别说兵书了。现在空有一身武功,也只能落个听别人号令的。”扈三娘抚掌大赞,“花娘子说的对。可是秦将军在家里时常读书?”花氏点头,笑着补充道:“他也敦促我哥哥读书呢。”崔氏就说:“那是大将军给他留的功课,逢五逢十要考校他的。”崔氏停停又问扈三娘,“大将军要考校彭将军、韩将军是否能为帅才吗?”扈三娘点头,“为帅之人的养气功夫得到位,若是一点儿的委屈和荣辱都忍不下来,怎么能在争锋相对的战场也保持冷静、正确的判断。”阮小娘子若有所思后发问:“大将军,我爹爹和叔叔们现在读书来的及吗?”“来得及啊。进境快,就早点能够成为独领一方将军。进境慢,就晚点。要是不读书,就永远没独立领军的机会了。”阮小二和俩兄弟听着阮小娘子回家转述的扈三娘之语,都有些蛋疼。村里是有免费的学馆,他们当初也去读过几天书,奈何兄弟们的心思都不在读书上,也就只识得自己的名字。更多的字,还是借助军律认识的。不敢不认得,裴宣领着那些督察抽着默写。阮小二沉默一会儿说:“小五、小七,你俩得空也别在营里混玩了,过来跟你侄子学认字。只有好处的。”阮小五和阮小七都咧嘴,不太想学。阮小二到底和俩兄弟不一样,他是有儿子、女儿的人,想事情就多一些。见俩兄弟还是不开窍的模样,就恨铁不成钢。“你们莫要犯懒。那李俊和张家兄弟没来的时候,水寨我们说了算。你们看看现在,我们仨都要听令行事的。差哪里了?不错,李俊识字,他们仨还对及时雨有救命的恩情。但宋江已经死了,现在是大娘子跟在扈三娘身边,我们就比他们更得大将军信任。要是我们识字、够帅才,说不得大将军把水寨就交回给我们管了。”阮小二这话说到俩兄弟的心底,哪个人不想当说了算的那个?阮老娘看着仨儿子都老大不小的了,才想要跟着刚总角的大孙子学认字,就在一边嘟嘟囔囔。“早些年,你们爹活着送你们去村里读书,那时候不好好读。现在几十岁了,也该娶媳妇了,倒是捧起书本来。小二啊,你做哥哥的,还是先帮着你俩兄弟娶了媳妇是正事。”阮小二想想也对,原是家贫,小五、小七好赌。现在扈三娘做了大头领,直言非年节赌博,直接二十军棍。自己俩兄弟也该攒下点家底了。他放下书本,叫了浑家把小五、小七的婚事当场托付了,然后夫妻俩一起送女儿回聚义厅。“爹爹,你也多学些吧。”阮小娘子一手与母亲相拉,一手拽着父亲的衣袖爬山。今儿个轮休,但她还是觉得回去聚义堂好,也许晚上大将军还会讲一段书呢。阮小娘子早已把扈三娘关于元帅的那段话,轻轻细细地对父亲说了。他知道父亲对李头领掌总了水寨,心里是一直不舒服。“爹爹,你得空也多读书啊。秦将军和花将军还日日读书呢。大将军还留了功课给花将军,逢五逢十要考校他的。”阮小二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心生喜悦,点头应道:“你放心,爹爹会好好去读书的。你在大将军身边也多学一些。”看着女儿进了聚义厅,阮小二心里涌起一股激情,这感觉是他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他决心听女儿的话去读书、奔着大将军希望的、早点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努力。当梁山把那八千军卒都收复的差不多,韩滔和彭玘的家眷也都接到山上安置好的时候,林冲收到二龙山的大当家鲁智深的求助信。林冲把信拿去聚义厅交与扈三娘。待扈三娘看过了,他才说道:“大将军,鲁智深与末将是莫逆之交,又曾救过末将的性命。这三山欲与我们梁山同打青州之事,还请大将军斟酌。”扈三娘看着林冲欲言又止的模样,明白他心中所想,这人总是不肯把他的想法直接说出来,一定要别人去猜、去问。“林将军,你的意思是要与三山合作攻打青州?”林冲点头应是。“大将军,还有一点就是那呼延灼也是一员猛将,如果能够收到将军的麾下,一能增加梁山的实力,二也能令原来归他所属的军卒更安心。”扈三娘点头,命亲卫先去传秦明、花荣、孙立来。秦明听说要攻打青州,忍不住就红了眼睛,立即对扈三娘说道:“大将军,那青州知府与末将有仇,末将请战做先锋。”花荣往后缩了缩脖子,当初秦明一家被慕容知府诛戮,还是宋江做扣自己有参与的。孙立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与公与私,我都陪秦将军一道走趟青州,请大将军允了。”他与梁山好汉原无交集,当初想投靠梁山心切,借着因师兄栾廷玉在祝家庄任教头,混进了祝家庄。可也因为师兄栾廷玉最后折在三打祝家庄之役,使得其它好汉对他总有若有若无的疏离。若不是有弟妇顾大嫂得了扈三娘青眼、兄弟不会到扈三娘的近卫队里,自己夫妻也不会被扈三娘重用。他看扈三娘的模样是要打青州,赶紧站出来请战。“花荣,你的意思呢?”扈三娘看花荣往后缩,就点名问他“大将军,花荣请命为先锋官。”扈三娘沉吟一下说道:“既然你四人都想攻打青州,萧让,让近卫敲钟召集所有的将军,来聚义厅议事。”作者有话要说:三山指的是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见《水浒》第五十七章 。因宋江已死,白虎山与宋江有师徒名分的孔明孔亮,故而不敢向梁山求救。而鲁智深则与林冲有救命之恩,在宋江死后,由他出面比较恰当了。第595章 扈三娘31梁山的将领在钟声刚刚消弭就全部来齐,离得远的还跑的气喘吁吁的。裴宣点过名后, 扈三娘示意林冲上前, 把青州的事情与所有人简略讲了。在听了呼延灼走青州, 与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这三山对上, 二龙山的大当家鲁智深向梁山相求合作, 所有人立即都摩拳擦掌准备去打青州。不打不行啊, 山上刚刚增加了八千的精壮军卒, 还有三千匹良马。人吃马嚼的这一笔大支出, 每五日一次的头领聚会,都要领受蒋敬的碎碎念, 念叨山上的粮草支出, 念叨任何人不许浪费。虽然念叨的人心烦,但看扈三娘沉静地听着, 谁都明白蒋敬是得了扈三娘的支持,故而对粮草这一块的消耗,每个人都是心中有数的。再一个就是军卒必须在实战中锤炼。每日操练只是看着好看,真要是由着加入的军卒与原来一样,顺风打仗个个勇武, 逆了、败了先就四散溃逃,甚至把自家后阵冲垮了,才是大麻烦呢。扈三娘见众将积极请战,就与晁盖说道:“那就麻烦晁天王和裴宣坐镇梁山,吴军师与我一起去青州。公孙先生,你把火炮、弹药都准备充足。林冲、秦明你们负责点兵, 一定要让所有的军卒都能轮着上战场实战一番。这次打了青州,朝廷应该很快就会派大军来围剿梁山。蒋敬,你做个满足山上一年吃用的计划,粮食、药品、布匹、盐酒铁等,哪一样都宁多不少。安排好人手,去周围采购。”被扈三娘点名的几人都立即站起来应声接令。晁盖等这别人都坐下以后说道:“大将军,这次末将带人去青州可好?”扈三娘摇头,“梁山是我们的基础,须得稳妥能镇住的人看护。除了晁天王你,再没有更适合坐镇的人了。那呼延灼武艺高强,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与他仿佛,青州这一役想把这些人都收入梁山,恐怕会有一场恶斗。”晁盖立刻明白扈三娘要亲自下场的目的了。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勤练不缀的武功,是连扈三娘的亲卫将军孙新也比不过的。只好在心里叹息了一下,向扈三娘保证一定会看好梁山,不会出任何乱子。一番布置后,林冲和秦明担了正副先锋官,点了千人的马队,带了三天的粮草,午膳之后就带着孙立、燕顺、彭玘领先开拔了。扈三娘率领花荣等十几位将领,统着中军的一千马队、三千步卒,紧跟着也下了梁山。最后是柴进、朱仝、李俊和张横统领的后军,千人的军卒,携带着辎重火炮、□□和粮草等物。等扈三娘率军到了青州,刚接近梁山先锋营盘,就远远看到林冲携同一个胖大威武的僧人在前面,后面跟了一串的好汉,由梁山先锋营的几位将军陪着过来了。扈三娘猜测那僧人该就是大名鼎鼎的鲁智深了。许是林冲在起跟前打了好底子,在林冲介绍了之后,鲁智深很恭谨地上来行礼拜见扈三娘。“久闻大将军威名,今日得见,洒家这厢有礼了。”扈三娘看林冲给自己打眼色,就知道他与鲁智深谈的差不多了。便赶紧还礼,给足鲁达颜面。“大师客气。多谢大师对梁山的看重。若蒙大师不弃,还望大师能够移步梁山。”鲁智深满意扈三娘的态度,立掌当胸笑着应道:“谢大将军。”算是应下了上梁山之事。林冲接着又给扈三娘介绍后面的人,只见此人高大威猛,脸上老大一块青记,尤其夺人眼球。“大将军,这位好汉是青面首杨志杨制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功之孙,曾与梁山错失交臂。”扈三娘赶紧还礼,口中赞道:“杨家满门忠烈,三代抵抗辽军,卫护大宋的百姓,令后人崇敬、钦佩。”杨志听扈三娘推崇、称赞他的先人,心里很熨帖,急急再拜下去就带出点儿惭愧。“旧日曾经过梁山泊,也蒙山寨重义相留,是杨志愚迷不肯,到错过与众位英雄相会。”扈三娘立即说道:“久闻制使威名,如雷贯耳。单是林将军就极为推崇你的。你且记得杨家的儿郎几时要去梁山泊,梁山泊都会敞开尚在大门欢迎的。”林冲知道扈三娘要招徕三山这些人,尤其是鲁智深、杨志和武松。他早私下劝通了鲁智深去梁山,共谋大计。且他与杨志早先相识,二人武功当是在伯仲之间,英雄惺惺相惜。现在见扈三娘开口,立即接着加了一句:“杨制使一并与鲁大师同去梁山吧。”“敢不从命,以后还请哥哥多多照拂。”杨志抱拳谢过林冲,才退了回去。林冲再引荐过来的人,是一个雄壮威武、煞气外溢的年轻汉子。只见他前面额发掩映齐眉,额上套着金银两色的灿烂界箍,身着青色底子的斑斓袄,腰间系着半掌宽的革带,左右各挂了一把戒刀,青色绑膝,足踏鹿皮快靴,衬得整个人越发显得宽肩厚背窄腰,身高体壮。尤其是其飞扬的神采,恣意桀骜的神态,那如寒星精光湛湛的双目,还有那两道如刷漆般浓黑的弯眉,在一众好汉群里鹿伏鹤行、卓尔不群。就是他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那汉子眼见扈三娘在看向他了,不等林冲说话,就上前一步抱拳作礼,开口来做自我介绍,在场的人都听出他那发自丹田而出的、浑厚有力的气韵,知道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在下行者武松武二郎,敢问一丈青扈三娘一句,你为何削了我哥哥及时雨宋公明的大好头颅?”这句话从武松得知他那好义兄宋江罹难,就想找扈三娘问问了。他信自己义兄的人品,他不信江湖的传言。但他知道自己若是想在梁山与扈三娘动手,那势比登天还要难。说不得自己连扈三娘的面都见不到。所以在杨志建议鲁智深与梁山合作去取青州,他立即就表示赞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