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11      字数:6257
  戴宗见扈三娘要派李俊去拦李逵, 上前一步对扈三娘请命:“大头领,让末将去追李逵吧。在江州的时候, 他在末将手下做了多年的牢子, 与别人桀骜, 在末将面前也还算驯服。李俊怕是辖制不了他。”扈三娘对裴宣说:“裴督察,你来给戴院长讲讲这里面的道理。”裴宣上前先对扈三娘抱拳行礼, 然后才对戴宗说道:“戴院长,这事儿不是由谁去追李逵的,道理在于他若是把梁山的军规戒律放在眼里了, 哪怕是任意挑出来一个童子军,拿了大首领的令牌去追,他也应该回来的。”戴宗听罢心头发凉、暗暗里叫苦,只能盼着李逵见到了去追赶他的水寨军卒, 能够立即回心转意,好好地跟着李俊回来,乖乖领了三十军棍也就是了。要是不回,可就麻烦大了。扈三娘轻描淡写处理了李逵的事情, 然后所有的人,都按着日程跟着扈三娘去看火炮试射。说句实在的, 李逵要是不出来蹦跶这么一下,梁山的很多人都快忘记有他这一号人物了。自从扈三娘做了大头领,让裴宣重新修订了军规戒律后,扈三娘把所有人粗暴地划成三部分,作战、后勤(含预备)、督察。裴宣的位置先定在总督察, 监督山寨所有人的行止。待秋高气爽、到了公孙胜测算的良辰吉时,从扈三娘开始,各人都可以在拜过后山的英烈祠后,得到相应的将军等称号。而前面提到的童子军,就是梁山满了十周岁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要加入的。五岁就上学的孩子,先加入童子军的预备役。十五岁以后童子军转为军卒的预备役,按个人能力等综合评定,分去梁山的那三部见习。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萧让、蒋敬、吴用邀请了几位不第的秀才、举人上山,教导山上的所有人读书识字。而山寨里数术颇好的一些人,以蒋敬为首,承担教导算数、数学。蒋敬看乐大娘子教了一阵子算筹后,为着算筹不如算盘简便易用,把算盘在童子军里推广,美名其曰还可以用做护身的武器。寨子里每个人都很忙。除了那些六十岁以上、自认是再无一点儿能力的人,可以从容地白吃白喝。当然这样的人,寥寥无几。只要略微还有一点儿的能力,就会去后勤帮忙,比如说看五岁以下的孩子,陪这些孩子玩耍,是这些年龄大的老人家抢着要做的事儿。一些被被淘汰下来的年老羸弱、不适合继续做战兵的,则去后山养战马、去后勤的伙房、菜地等处。陆地练兵归了林冲、秦明、花荣三人教导。几个月下来,鸳鸯阵已经初步见了端倪,成效斐然。水军归李俊指挥、教练,还有张顺、阮家三兄弟这几个做头领,与李俊一起教导军卒,也都很认真、很卖力的。山寨最忙的人,蒋敬要算是其中的一位了。他不仅要管着所有人的读书、数术的普通学习,还要给山上所有数术学习有天分的人开小灶。因为扈三娘给他看了一些图纸,那些要制造出精密的□□、火/炮、火/枪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量的计算。另一位就是公孙胜。他每天守在锻造熟铁、铜、□□那片作坊。那是梁山的重中之重的禁地。严禁任何人无令牌进出,也严禁任何人带进、带出任何物品。为了保密,公孙胜严格按照扈三娘的指令,每部分的零件都按照标准生产,以后由使用的战兵自己进行组装。哪怕生产环节发生叛离了,也不虞有泄密的可能。当然略微重要一点儿的部分,由公孙胜动手去装。而最紧要的部分,还是由扈三娘自己动手去做、去装配。对此公孙胜是彻底地服了扈三娘。要说不是天授,就扈三娘这样偏居一隅的女子,怎么能做出这些大杀器。第一架火炮完全是由扈三娘和公孙胜俩人组装完成。扈三娘特意选了晁盖和吴用离山的日子来试炮。公孙胜充当炮手,他在扈三娘仔细调验后,做出一幅莫测高深的模样,连发了三炮。等硝烟散去后,梁山众好汉看着千米之外被火炮夷为平地的山石堡垒,脑袋转得快一点的都知道,在这样的火器面前,既往崇尚的武功等能力,要在火炮面前退避三舍了。秦明忧心忡忡、满腹心事地来找扈三娘。“大头领,是不是有了这火炮以后,就要减少操练军卒的鸳鸯阵、还有他们个人刀枪对战的能力?”扈三娘摇头,“秦统制,这火炮只适合用在双方的军卒接触前。至于接触后,还是要靠鸳鸯阵、还有你们的刀枪发挥作用的。”“不能用火炮把敌军都炸了?”秦明问的这话是代表那些没见过火炮的将领。大宋朝廷也有火器,不过都是在边关和东京,管理的非常严格。秦明自己也没接触过,所以怎么也对阮小二那些人说不清楚。至于林冲,他的职责就是教练京营军卒的刀枪,也没有摸过火器。而林冲听说的那一点儿有关火器的闲话,也是不足以安稳了梁山好汉们的忐忑。“我也想啊,可是现在还是做不到的。”扈三娘看秦明的样子,想着与他有同样想法的头领不会少,就只好多解释几句。“一则现在的火炮打的还不够精准,总有人能在炮火下存活,骑着马冲出来。二则还有阴雨天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下大雨的时候,火炮可能没法使用。最重要的是一发炮弹多少银子啊?我们梁山现在还烧不起钱。等我们银钱足了,凡是对阵就先火炮炸个百十发甚至更多。你让那些头领都定下心神,好好去操练军卒。我们目前拥有的火炮数量,只能在攻城、还有两军对垒前先用一点儿,以图击溃对方的士气,打乱对方的针脚罢了。”“大头领,要是能打乱了敌对的士气和阵脚……”剩下的话秦明不用说了,扈三娘也知道他的意思了。“所以要多做些火炮,二来也需要调/教出能开炮且射准的炮手,这都要数术学的好的。你明白吗?”秦明立即领会扈三娘的意思。“大头领放心,末将会督促军卒,好好跟着铁算子学习的。”秦明获得扈三娘的解释了,底气充足地去聚义厅给其他将领讲解了。然后汇同林冲、花荣一起去校场,继续督促军卒练习鸳鸯阵。所有人都很忙。只有李俊不得不放下手里的正事,和阮小五带着十来个军卒,骑马去追李逵。再说李逵上岸以后,他把小舟随意地丢弃在水边,仰天长笑了一阵子。多日来龟缩在小院子里的郁闷,都随笑声发散了开去。然后他“呸呸”了两声,自觉吐出了所有的晦气,大踏步往西北疾走,要赶到晁盖和吴用的前面去。还别说,李逵真的就从荒郊野外超越到晁盖等前面了。李俊和阮小五带着十来个军卒,一路骑马沿着大路追赶,很快追上晁盖三人,却没有见到李逵。李俊勒马拦住了三人的去路,跳下马和阮小五一起给晁天王、吴军师、还有雷横问好。不等他发问,晁盖就急急问道:“小五哥、李俊,你们这么急着赶来,可是山上发生什么事儿了?”李俊知道晁天王更信阮家兄弟,往后略避了一点儿的身子,让阮小五出头回话。阮小五见晁天王发问,就上前回答。“好叫哥哥们知道,李逵那厮下了船以后,往东南水寨那边去,骗了岸边一个当值的军卒,抢了小舟离山了。大头领令我们把他追回。你们可见到他了?”吴用“哎呦”一声,叫了一个不好。“哥哥们,兄弟我担心李逵抄去我们前面了。”晁盖是很相信吴用的判断,他立即着急起来,也跟着叫不好。李逵灭了扈家庄的满门老幼,不犯到扈三娘的手里,还能苟且偷生。“刚刚真该把他送回山上的。”晁盖说这话,雷横就猜出晁盖对李逵心里有偏。他劝说晁盖和吴用等人,“不若我们继续往前赶路,看到他就劝他回去?”李俊与雷横不熟,阮小五还欠了雷横和朱仝的情呢。他向雷横抱拳解释道:“雷都头,你上山的时日浅,还不知道那一丈青的军规戒律,比朝廷的律法还严格许多。偏那铁面孔目裴宣做起事情来,是一点儿的情面和往来都不顾及的。李逵犯了私自下山、造骗警戒小船这两条的过错,这一场军棍的好打,怕是他挨不住的。若是再有别的事情,怕大头领说的多日的要杀人立威,他就逃不掉了。”然后又压低了声音,对雷横道:“且他之前还杀了扈家庄的老老少少,一丈青与他有着灭门之恨呢。”雷横听了阮小二这话忍不住跌足顿道:“晁天王,吴军师,还是看看怎么把他弄回山吧,不然可怎么好。”吴用对李俊说道:“我们仨走的慢,让军卒让几匹马出来,咱们分两伙往前去赶他。总是在一起相处了这么多天的兄弟,且公明哥哥活着的时候,他对公明哥哥也是言听计从的。能劝回去自然好,不然咱们不看僧面看佛面吧。”阮小五忍不住问吴用,“军师,要是李逵那厮不肯回山上,怎么个不看僧面看佛面?”第589章 扈三娘25吴用被阮小五的问话噎住了。他情不自禁地摇头叹息, 对阮小五说道:“小五啊,李逵与一丈青有灭门之恨, 他要是不肯回山, 你勉强他回去, 说是裴宣督察军律,可你说裴宣会轻饶他吗?”“那军师的意思是放他与江湖, 从此再不回山了?”阮小五这么问,吴用更难答了。要不是吴用早就知道阮小五的性子,非得认为这是故意来扫自己面子、与自己作对的了。李俊也为自己有这样的部下、不拐弯的脑子儿闹心了。他抢先替吴用答道:“李逵不回梁山能去哪里?他在江州, 众目睽睽之下杀了那么多的人呢。再算上扈家庄的人命,官府抓住他非得千刀万剐了他,不然难以警戒后人,也难以平民愤。他肯回就是一顿军棍, 不肯回,我们也得绑他回山缴令。”李俊盯着吴用把“缴令”二字重重地说了,然后抱拳对晁盖说:“晁天王,吴军师, 大头领派了差事予末将,末将倒也不好把差事推诿到你们身上。我这带人往前去堵截李逵, 你们慢慢走,也好两不耽搁。”李俊曾在宋江身上废了诸多心计,才终于营造出三救宋江之恩,得了水军第一头领的位置。现在扈三娘干掉了宋江,踢下晁盖做了大头领, 他正愁没靠过去的缘由呢!逮住李逵,往聚义厅一送,就在扈三娘跟前露脸了。要是把马给你们仨?想的美啊!如果你们弄个李逵抢马脱逃了,是不是要让水寨、让我李俊、还有阮小五,背负放走了大头领灭门仇人的锅呢?晁盖看李俊坚持,且这人原是一心一意地跟着宋江的,一向与自己疏远。他也不好再坚持说我们帮你们截堵李逵。他扯了吴用和雷横让出路。看着李俊带人跑出一段路以后,把这十几人分成三伙,各自纵马而去,心里明白李逵是逃不掉的。他不是活着被捉回去,也会被李俊斩杀了。晁盖暗地里希望李逵能够识时务,乖乖跟着李俊回去,还少点儿过错,少挨几下军棍。水寨跟来的这十来个军卒,都是原来就跟随李俊的人。十来个人分成三伙了,都有点忐忑不安,李逵那板斧不是闹着玩的。李俊眼睛一瞪,“怕鸟?那厮就是力气大些罢了。你们随便两个一起上手,那厮也就怂了。他是没什么本事的。小五,我们俩各带俩人往左右去搜寻。你们余下只管缀住晁天王仨人。李逵必会来寻他们的。若是看到李逵也不必与他动手,派人报信给我们。”军卒齐声应了,按着李俊的吩咐行事。晁盖看李俊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心里的那些不痛快就翻涌出来了。幽幽叹息了一声说道:“李俊这厮才上山多久的功夫,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吴用也耷拉下眼皮皮了,“唉,以后别再说这些有的没的了。大头领派了他下山,他哪里会不借机好好表现。由他吧。以后有的是机会呢。”雷横听着这俩人的感慨,知道李俊是把晁盖、吴用得罪了。混久衙门的他也不开口相劝,默默跟着二人往前挪步。李俊带人往西兜了两圈,终于发现了匆匆往前赶路的李逵。他在心里暗骂李逵,沧州在梁山东北,他往西北去,是不识路还是要逃离梁山啊?!他派一个军卒去传唤其他人过来,自己驭马上前招呼李逵。“黑旋风,大头领勒令兄弟追你回山呢。”李俊突如其来的一嗓子,把闷头往前赶路的李逵吓了一跳。他抬头看看是李俊反而放下心来。“哈哈,是混江龙啊。哥哥我去沧州逛逛就回去。你当没看到我就是了。”李逵不以为然,底气是李俊从来对他都很客气。可他忘记了,现在不是他的公明哥哥还活着的时候了。李俊绷脸,“黑旋风,大头领下令了,你让我骗她说没见到你?一旦戳穿了,哥哥我不是要和你一起挨军棍?!赶紧回山了。”李逵立即就恼了,沉下黑脸瞪大眼睛运气。“喂,混江龙,你这是要和爷爷我过不去啦?你问问爷爷手里的板斧应不应你?”“嘁,你这鸟贼,你给谁做爷爷啊!给我当孙子都不要你呢。和你好说让你回山,你如果抗令不尊,可别怪我下手捆你回去。”李逵把长斧一扬,摆出个要应战的局面。混江龙策马绕着李逵兜圈,三五圈之后,远处传来马蹄声、高喝声,却是阮小五带着人过来。“李逵,你私自下山,还骗了军卒你有令牌,大头领要你回山呢。”阮小五对李逵的厌恶,明晃晃地摆在了脸上。“阮小五,谁给你的胆子和爷爷这样说话?”李俊看阮小五气得要上前开打,高声喝止了阮小五。“咱们这么多人,溜腿也溜晕他了。别让他那斧子伤了人。”阮小五听了李俊的指令,立即服从退了开去。他看着李俊带人策马兜圈。没一会儿,李逵色厉内荏地了,他举起的斧头肉眼可见地往下落了三分。李逵现在真的是骑虎难下了。他盼着李俊再劝说自己几句,哪怕是一句,他也有一个台阶下了。就这么自己开口说要跟着李俊回去,这个脸他丢不起。可是让他往前冲,他也不敢。这么多人军卒,他要是伤到了一个,其他人定然不会让他有脱逃之机。这些人的刀枪怕是立即就会落到他身上的。正午的阳光,白花花地当空笼罩着这十几人。李逵与骑马的军卒对峙越久,心里就越发慌。没多大一会儿,李逵就被身边转来转去的战马弄得撑不住了,他大喊一声,抡起左手的斧子就要往前冲,却不料身后飞来一箭,正正地扎到他的左肩膊。痛得李逵哇哇大叫,斧头脱手丢了出去。这斧头甩的,距离他前面的目标,还有三尺多远呢。可被李逵斧头对着的军卒,还是被吓白了脸,策马窜出了挺远。其他人见李逵没了斧头,立即持枪拿刀地围了上来。本以为李逵会徒手与众人搏击一番,哪想到李逵没了斧头立即怂了,乖乖受缚了。李俊让军卒把李逵缚到马上,一众人骑马回转梁山。待得到了金沙滩,李逵下马就是一阵干呕,好悬没呕出苦胆来。这一路军卒把他捆得结结实实再按到马鞍上,还把他手脚从马肚子底下绕圈上了几道。这一路的颠簸尚且是小事,李逵提心吊胆、最怕的是一旦发生马失前蹄扑倒了,他无法躲开,说不得就骨断筋折了。两个军卒架着李逵上山,阮小五气李逵在自己值岗的时候整事儿。看李逵那走不动的模样就出言讽刺他。“黑旋风,你怎么也算是一个好汉,这就连道都走不了?你俩松手,让他自己往上爬。哼,孬种。”李逵从早饭后开始折腾,三四个时辰滴水未进,早没了与阮小五犟嘴的精神。他看着在沙滩上等着的阮小七给阮小五拿来吃食,越发觉得自己肚子饿了。阮小五那里会搭理他饿不饿,自己大口吃着,还督促李逵赶紧走,自己好去聚义厅缴令。李俊离开后,东南水寨按规矩就都交到了阮小二的手里,凡事都由阮小二负责。阮小二心里念着闺女反复说给他听的、大头领要抓够分量的、违了军规戒律的头领杀人立威,就没敢离开水寨一步。他勤勉地督促军卒操练,看着午时到了,去追李逵的人还没有回来。一边吩咐把李俊等人的饭食留了下来,一边又打发人送信给阮小七,让他带人去沙滩等小五。李俊看阮小二不仅派了军卒来接替,还让阮小七送了饭食。他先向阮小七道谢,更换了军卒,陪同督察的人一起押解李逵上山。自己则与阮小五狼吞虎咽往嘴里塞。“小七,你赶紧请回吧,不用陪我们去聚义厅了。”阮小七点头,自回他驻守的水寨去了。从大侄女被选去大头领身边,寨子里的人如今对阮家三兄弟都客气起来。等李俊和阮小五带人到了聚义厅,往里送信后,阮小娘子出来了。才几个月的功夫,阮小五就觉得自家侄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说不出来具体是哪里,就是觉得侄女比原来镇子上有钱人家的闺女还有气势。阮小娘子绷着脸道:“大头领说了,把李逵李头领直接送去督察那里,交给裴头领按律令处罚。”待军卒架着失了神的李逵离开,她才对李俊和阮小五微微福身,笑着说:“李头领,五叔,大头领请你们先用了午膳,然后就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