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7      字数:4318
  张瓒想想确实是这样,“唉,怪不得父亲想着联姻啊。”“那是啊。那些勋贵跟着太/祖打下了大景的江山,所以只有勋贵才是与大景同存的。咱们文官不过是来了又走罢了。只要旭儿他们这代,仍能够立足朝堂,或者比大哥现在更进一步,咱们这辈人就算不愧对父亲,张家也算摸得上官宦世家的边了。”让张钰说心里话,大哥最开始就该留在翰林院,没别的问题,就是个性的缘故。平时说的再好,改改改的,遇到事情了,还是勉强不来的。几日后,张瓒调去翰林院,成为翰林院掌院张玉书的副手。这是贾代善没想到的,他以为吏部郝尚书会把张瓒按普通的翰林学士安排呢。实际内里却是圣人因太傅肯及时致仕,给张家后人的关照了。郝尚书还不想虚领贾代善的人情呢。“荣国公,你不用谢我,是圣人的意思。”与张瓒调动的同时,是贾敬被调到鸿胪寺做了少卿。贾代善长出一口气,对这个堂侄子,他有对张瓒一样的惋惜感觉。但有自家次子比着,那才是更没办法的呢。随着天气变冷,踏入了一年最冷的年根。荣国府陷入一种诡异的气氛中。大奶奶接手管家,但是管家回禀议事的地方仍在荣禧堂正院的后花厅。贾母给贾赦的说法,“你媳妇本就是懈怠走动的人,每天过来走两次,对她只有好处的。”而对赖在贾母身边的贾瑚来说,早晨练武以后就能看到母亲,不用特意跑去东院,时间就宽松了一点儿。罗嬷嬷就在私下底劝说张氏,“奶奶,到正院理事也好,太太震慑着那些媳妇子,有什么事儿,就在太太眼皮子地下,派个丫鬟去问问也容易的。再说了,以后你和世子爷还不是要搬去荣禧堂住的。”张氏知道不管别人怎么个说法,婆母定下议事的地方不变,自己只有听着的份儿。她也是个聪明的,在瞧出婆婆对贾琏比对另几个孩子上心,就每天让乳母把孩子抱去正房,等晚上请安后再抱回去。罗嬷嬷对张氏的做法,大加赞扬。“奶奶,小少爷就是搁在东院,一上午也是不得见。您歇晌后早点过去,也能看小少爷的。”要叫罗嬷嬷说,张氏就该把孩子放在婆婆那里。可惜张氏想不明白,她也不想费力惹张氏伤心了。就看瑚哥儿是张氏带大的,现在与太太好的,比太太带大的又差到哪里呢。而刚刚几个月大的粉团子贾琏,开始长牙了,他是最喜欢到祖母的正房来的,每日最喜欢的就是祖母喂他喝水,但凡能赖在祖母的怀里,他是不跟别人抱的。贾赦看长子和次子都与母亲的亲昵,也只能叹息自己和妻子白留了贾瑚在身边了。张氏却认为:“夫君,我们要是没留了瑚儿在身边,瑚儿会不会与我们似陌路一般?”贾赦承认妻子说的有道理,长子与自己夫妻的关系,还是比自己与父母亲要好的。进入腊月,张氏要与店铺、庄子关账,贾赦怕管事耍滑、张氏出错,尽力抽出时间陪着。贾代善几次早回来,都看到贾赦在帮媳妇忙碌,他忍不住就对妻子抱怨。“恩侯,不好好在东宫办太子做事儿,怎么分心管府里的这些事情了。”贾母瞥他一眼,冷冷怼了一句,“国公爷,让我说张氏才是好福气。”贾代善想与妻子辩驳几句,什么才是男人该干的,却见妻子起身走了。就把贾代善晾那儿了,一晚上也没搭理他。第502章 红楼贾母51贾代善被妻子怼的很不爽, 他忿忿不平之余,怪责到儿子贾赦身上。“恩侯,你这从战场上得来的实职三品将军,难道是用来料理这些杂事的吗?府里的管事呢?”贾赦看父亲的黑脸,不知道父亲为什么生气。但老父责问,他还是要恭敬地回答。“父亲,张氏刚刚开始管家,府里的铺子、庄子,千头万绪, 人事冗杂。有儿子做帮手,她能顺利一点儿。再则有儿子在场, 那些管事也不敢随意欺骗的。”“哼,你倒是做得好丈夫。”贾代善仍旧不开脸。贾赦不知父母亲前面闹了不愉快,他顺口回答,“父亲,张氏嫁我为妻, 儿子自然要护她周全啊, 怎么能让别人惹她不高兴。”这样脱口就说的回话,无不显示着贾赦这个做丈夫,帮着、护着妻子是出于天经地义的心意。贾代善越发憋闷了,摆手要贾赦滚。他知道妻子是借此事儿,在向自己发泄不满。唉, 自己不是已经向她道歉了嘛。怎么还不依不饶的, 真是小心眼儿。二更了, 贾代善远远看了一眼在内室闭目打坐的妻子。他看过妻子带俩孙子练剑、练拳,剑法、拳法的套路,还都是他教会妻子的,可经妻子略加改动之后,简简单单的一套剑法、拳法,去芜存菁,威力大增。爱孙在他回京后,曾绘声绘色向他说起祖母和父亲的比试,贾代善初始认为是长子哄着他母亲高兴的,问过老大,才知道孙子所言非虚。妻子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武功了?她日日打坐,练的是什么呢?难道是道家的内息吗?“夫人,”贾代善把丫鬟都撵了出去,出声打断妻子。贾母不意外贾代善会有此举,她抬头看看贾代善,皱皱眉头不想与他说话。“夫人,为夫已经和你道过歉了。”“那又如何?”贾母收势,看着贾代善等他说话。贾代善觉得妻子就是不想与自己说话,让张氏管家,难道不可以细细教导她吗?非要扯了老大进去,让外人知道,难道老大不丢脸吗?!他深吸气,告诫自己不要发火,要好好劝导妻子。“夫人,你不可以把府里的事情就这么交给张氏,拖得恩侯要分神来帮她关帐,处理归内宅主母做的事情。恩侯是朝臣,是三品将军,有东宫的政务要他去做呢。”在贾代善的心目中,这些事情就不该贾赦沾边的。“国公爷,是恩侯自愿涉入内宅事务的。你忘记多年前,他找你要把瑚儿抱回去的事儿了?他那时候就已经涉入内宅之事了。而且,我已经和他说过了,如何教导张氏管理好荣国府的事情,由他自己去做。我当初教导张氏规矩,他不是舍不得嘛。”贾母不卑不亢慢慢陈述自己的观点。贾代善只觉得怒气上涌,他竭力压抑道:“让恩侯一个大男人,掺和到内宅事务,成何体统。”贾代善忍不住加重语气。“是不成体统。可国公爷,恩侯以前涉足内宅之事,您是支持他的,您没忘记?现在他不过是重操旧业罢了,不值当您动气的。”贾母还是不温不火地慢慢说话,终于看到贾代善气得掀动胡须了。哼,小样的,外患解除了,该议议你们当初办的那些不公正之事了。“当初……”贾代善略卡壳。“当初不是老大与你不如老二亲近,我才让老大他们把瑚儿抱回去的吗?你现在可以把琏儿抱过来啊。”“国公爷,我现在与老大夫妻也还是不亲近的。所以,我才不要抱琏儿过来呢。不用让人家母子分离,琏儿留在他母亲身边。我不要。”“你到底想要如何?”贾代善心里的火,一拱一拱的,快压不住了。“公平,我要个公平。国公爷能给吗?给的起吗?荣国府历来是把嫡长孙放在祖母身边的,为何国公爷打破了荣国府这规矩?”贾母双眼凝视面色难堪的贾代善,等他回答。为什么?这让贾代善怎么敢拿当初的想法来回答,说自己因妻子与长子关系不睦,担心妻子害了嫡长孙性命?——那纯粹是想激怒妻子呢。贾母等了许久,等不到贾代善回答。她继续问道:“或许国公爷认为我不配教养嫡长孙?还是国公爷有其它的什么想法,不妨直说。”“夫人,我没有这样的想法。”贾代善为自己辩解。“国公爷没有这样的想法,却支持老大把瑚儿抱回去。国公爷当初怎么没把老大抱回给妾身?”“夫人,你知道为夫也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实是我……”贾代善难说出来自己与母亲也是平平,这事儿简直是没法解释、越说越乱,解释不清楚。贾代善万分后悔当初支持贾赦坏了规矩。他只能转弯委婉劝说。“夫人,瑚儿现在与你是很亲近了。你又何必纠缠旧事呢?”“瑚儿与我亲近,是我打败了他老子。是我自己有能耐,是我自己打出来。而不是按着规矩给我的公平。国公爷只看到瑚儿现在与我亲近,没看到当初你帮老大把瑚儿抱回去,妾身在京城勋贵官眷里丢失的体面,没看到妾身在张家、在张老夫人跟前丢失的脸面。张家的嫡长孙就是在张老夫人身前长大的,为何到贾家,你们父子就要改了呢?”贾代善哑口无言,他沉默片刻说:“夫人,你说我该补给你怎样的公平?”“昨日因今日果,恩侯是咎由自取。他当日舍不得张氏,如今他仍旧替张氏操劳,你随他去。”贾代善铩羽而归,直恨与妻子讲不通道理,气得他连夜搬去梨香院。贾母在他身后嗤笑一声,早该搬过去了。现在危局已解,只要贾代善活着,荣国府就不会面临破门抄家的局面。京城连着几场大雪,京畿的贫穷百姓人家,开始有房屋被压塌之事。朝廷出面赈济遭灾的百姓,寺庙、道观等开始收留遭灾的百姓、施粥。贾母提醒府里的管事备好柴碳,余事皆由贾赦夫妻去做。贾代善借此机会还了一部分欠银。贾政看父亲多日不到正房,每天早出晚归的,不是在朝堂,回府就是在梨香院。且日日沉着脸,吓得珠儿都不愿意去给他请安了。“大哥,父亲是怎么了?”贾政潜意识里认为贾赦应该知道。贾赦摇头,他心里明白应该和自己帮张氏关帐有联系,但这也不该是导致父母亲生气的原因。“老二,这些事情你不用管了,我去与父亲谈谈。你明年回金陵考试,预备好了?可需要大哥帮你做点什么?”贾政笑笑说:“谢谢大哥,都准备好了。过了上元节就动身。到时候珠儿要拜托大哥管教了。”“好说,好说。就是先生陪你和珍儿一起去,我担心族学会耽误他俩的功课。我准备每个休沐,把瑚儿带去张家,把珠儿也一道带上,你认为如何?”贾政立即给贾赦施礼,“劳烦大哥费心了。”“无妨,你放心去考试。府里的事情有我呢。”贾赦在弟弟跟前吹了大气,府里的事情有他。但他很快就忙不过来了。张氏再度有孕。大概是因为初初接手荣国府所有的家事,压力太大的缘故,整个人妊娠反应激烈,到了吃什么吐什么的地步。贾赦不安,他打怵去和母亲商量,请母亲接手管家之事,他去找父亲问主意。“父亲,您说让母亲把管家之事再接回去,可好?张氏孕吐太重了,她那样是没法在管家了。”“哼,就你会心疼媳妇?你母亲当初不是照样管家呢。”贾代善正很不忿的好不好。梨香院收拾的再好,可还是不如正院热闹。自己不想冷冷清清的,可是俩孙子,不,是三个孙子都愿意黏在妻子身边。尤其可恨的是俩儿子都白养了,谁也不来帮自己,哪个都不知道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贾赦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父亲,朝廷还允许请病假呢。”“内宅归你母亲管,你向你母亲请假去。”贾代善没有好声气给贾赦。“父亲,儿子不是怕母亲拒绝,才向你求助,等你帮忙嘛。”贾赦很明白不能这时候犯倔,拉了父亲一道,母亲再生气也会给父亲面子的。不然自己过去,很可能被母亲再削一顿的。贾赦终于磨叽到贾代善答应帮忙了。“夫人,张氏有孕,还得夫人接手管家之事。”贾代善讪讪地回去正院,先开口与妻子说话。“好。”这就应啦?这么简单容易就答应啦?!贾赦狂喜,立即给母亲作揖,“多谢母亲,多谢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