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7      字数:4339
  张氏知道奶娘是为自己好,劝的也都在理上。她艰难地点点头,哑着声音说:“嬷嬷,你放心,我不哭。”“这就对了。嫁人了和在娘家是不同的。爷们愿意哄着你,是个情趣。要是他厌了,烦了,怕是你的眼泪反会让他离你远远的。”张氏叹气,她自己怎么会感觉不到丈夫的变化呢。“嬷嬷,你说大爷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张氏不甘心地问罗嬷嬷。“大爷以前是怎样待奶奶的,老奴不知道。只知道大爷待奶奶很好。不过这几个月下来,老奴觑着大爷的心情,是不愿意见奶奶哭的。”是啊,张氏想到丈夫早膳后说的话,分明是在责怪自己,不该在到婆婆那里站规矩之后哭脚疼,不该在婆婆抱走孩子后哭母子分离。“嬷嬷”张氏叹气,“嬷嬷,我倒愿意自己永远不长大的,也不用嫁人的。这嫁了人,脚站疼了,不能哭;瑚哥儿被抱走了,我这当亲娘的,是连伤心都不应该有的呢。”“奶奶啊,你心里怎么就别不过这个劲儿呢。女孩子长大了,都要嫁人的。在娘家是娇娇女,是亲娘的心头肉,到婆家就不同了。”罗嬷嬷不知道张氏的奶娘,既往都怎么劝导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也在她身边长大了,实惠她都得了,却还在纠结过去那些能不能的事儿。“大舅太太的昭哥出生的时候,您已经记事了。你看过大舅太太、可为了老太太把昭哥抱走哭过吗?”张氏摇摇头,或许大嫂子也是舍不得昭哥而哭过的,但她也不会给自己见到的。“奶奶,你再看看敏姑奶奶,与在家未嫁的时候,可是一样的?奶奶上回去见敏姑奶奶,她的哥儿不也是放在婆母那儿,她不就处理好家事儿就去婆母那儿?!奶奶还是个大爷把事情说开,一起去和太太认个错。”罗嬷嬷见张氏还能听进去,就继续劝她。“太太那人,看着就是极要强的人,你低头了,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再不会有什么为难你的。太太也是大家子出身的,只要你以后多恭敬、孝敬她一点儿,她原来都没有难为你,以后也不会和你过不去的。”“好,我听嬷嬷的,等世子爷回来就和他说。”罗嬷嬷打发张氏睡下,叫了值夜的丫头进来守着,吩咐丫鬟张氏起夜的时候,要俩个人搀扶好,有事情就叫自己,都安排妥当了,才去外间炕上睡了。贾赦踏着月光到府里的校场。偌大的校场,只有零散的几个气死风灯在摇晃。十几个丫鬟婆子,沿着校场门墙站了一排,鸦雀无声。溶溶月光下,贾赦远远地见母亲仍在练那套剑法。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轻灵中夹了一点儿的飘忽,不细看还会以为是力量不够的缘故。贾母早看到贾赦过来,她懒得停下来理睬他,只按自己对这套剑法的理解,补足这套剑法中衔接呆板的地方。反复多次,始终觉得还是有点差强人意。等贾母把自己揣摩过的都演练几次后,缓缓收势了,才有丫鬟上前来说:“太太,亥时正了,该回去歇息了。”“好,回。”贾赦迎过去,“母亲。”“老大啊,你站那儿看了好一会儿的,可是有什么事儿?”贾母上午就发现贾赦是有事儿,只不过他不说,自己也不着急,横竖现在没什么要命的事情会发生的。“母亲,儿子既往错了。”贾赦顾不得周围还有许多丫鬟婆子了,他怕错过今晚,自己真的没有勇气认错了。贾赦往路中间一跪,磕了三个头,方才继续说:“母亲,儿子既往不晓事,让母亲受委屈了。”贾母笑笑,“老大,你快起来。是不是这几日太累了,竟大半夜的说起胡话了。”贾赦在想不到母亲会是这样的反应,他愣住了。“老大啊,你不起来,我可要回去洗漱睡觉了。”贾母虽是这么说,还是伸手把贾赦扯了起来。“起来就对了,来来来,一边走一边说给亲娘听听,你做错什么啦。”贾赦身不由已地站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亲娘何时有这么大的力气了。他顺从贾母的力道转了方向,往正院走去。“母亲,儿子做错了很多事儿。”伸头缩头都是避不过的,贾赦只想快快说出那些积压在心底的话。“母亲,儿子不该在张氏初嫁过来,站规矩脚疼的时候,在心里怨恨你搓揉媳妇。”“嗯。为什么不该呢?”“这,”贾赦卡壳,憋了一会儿才说:“她脚疼是因为她裹脚的缘故,不是母亲故意针对她。”“老大啊,张氏哪里站过多少规矩啊。她早晨请安后,就与你妹妹一道读书写字去了。晚饭的时候,你父亲抱怨她在,和你二弟都不好会正院吃饭,她充其量只伺候了几顿中午饭就孕吐。母亲说的可对?”贾赦汗颜。“是,母亲说的很对,是儿子那时候孟浪了。”“你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吗?”贾母轻悠悠地问。“儿子让母亲受委屈。”贾赦突然觉得自己和老二一样笨嘴拙舌了。“不仅仅是你亲娘委屈了,你破坏了母亲在内宅的权威。新媳妇进门,那个在娘家都是娇娇女,婆婆通过立规矩,让新媳妇明白在婆家和娘家的不同,做小姑娘和做媳妇的不同,才能让新媳妇迅速地、积极地接受自己的身份变化,用新身份去思考问题。张氏少了这个环节,你看她现在,是不是还以未嫁姑娘的样子去想事儿、做事的?”贾赦发现母亲说的很对,他只能点头认同。“恩侯,国有国规,家有家法,你破坏了这个规矩,你就要承担后果。等她的脚能行走了,她就得接过管家的事情了。以后就要靠你自己教导张氏,教导她转换身份去想事、做事。”“母亲,儿子……”贾赦张口想说话,“嘘,你先听我说完。”贾母在唇间竖立了食指,示意他先闭嘴。“恩侯,母亲再问你一句,是什么让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呢?你想好再说,或许明晚再说才好。”母子俩这时候已经走到正院门前了。“恩侯,回去睡觉。你明儿还要上朝,这些事儿,都不急的,你想好再来说”第497章 红楼贾母46“恩侯, 母亲再问你一句,是什么让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呢?你想好再说,或许明晚再说才好。”贾赦被赶回自己的院子, 他看看时辰,将亥时末了, 这时候张氏应该安歇了。他只好默默回书房,脑子里始终回响的是母亲问他的那句,是什么让自己意识到做错了。“是什么呢?”贾赦翻来覆去地想,最后他发现自己不能面对的是, 母亲没有把持内宅的管家权的想法, 再一个是母亲的武功比自己的高强。多少年来,在他内心的隐秘处, 始终都有母亲为了换取管家权, 把自己交换给祖父母的印象。而母亲在妹妹出嫁以后的安排, 打破了他这种想法的基础。怪谁?怪祖母吗?贾赦不肯承认。父亲也是在他的祖母身边长大的, 父亲与自己祖母的母子关系, 也没见有什么明显的隔阂。难道那是因为父亲没有兄弟, 没人与父亲在自己祖母跟前争宠?争宠!这个词出现在贾赦脑海的一瞬间, 他先是哂笑,自己又不是几岁的娃娃, 怎么会有争宠的想法。然后他很快不得不承认, 这个词用来形容自己与老二在母亲跟前的关系, 是非常贴切恰当的。就像母亲前年说过的, 自己待老二不如瑚儿待珠儿有气度一样, 没有嫡长子对嫡次子、嫡支待旁支的气度。是自己小心眼了,是自己的心胸不够!贾赦认识到这点儿,心里越发地苦涩。小时候,每次看老二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自己最开始也是想凑过去的,到底是什么阻止了自己对母亲的孺慕、向母亲的靠近,怪谁?怪祖父母吗?祖父母把自己视若掌上明珠一般地宠爱,即使没有为尊者忌,贾赦也不肯承认祖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么多的嫡长身份的人,都是在祖父母跟前长大的,怎么别的人就没有自己母子这般生分关系呢?自己与父亲也没有生分啊!是母亲对自己冷清、不屑、没有母子之情,还是自己偏听了祖母之言,对母亲不孝造成的?贾赦越想越难受。这一夜他翻来覆去没怎么合眼,第二日仍是按时到东宫点卯。太子看贾赦眼下的青色模样,就知道他昨夜不顺。午膳的时候就屏退左右,留了贾赦说话。贾赦把母亲的问题告诉给太子,请太子帮自己分析。“恩侯,孤昨夜想了想,要是前年不得你母亲的提醒,不舍了东宫的那半数为自己狗苟蝇营的属臣,孤现在还能不能在东宫都难说。你认不认这点?”贾赦点头表示承认。前年母亲把自己拘在家抄帐时候说的那些话,是扭转了东宫颓势的关键。“恩侯,孤觉得荣国公夫人与太皇太后比较像,都是有眼光、有胸襟、有手段、不输男儿的头脑巾帼。要是你纠结在荣国公夫人为了管家权舍了你,孤认为没道理的是你。各家各府什么时候移交内宅的管家权,各有不同。若是你祖母拿管家权与你母亲做交换,你认为你祖母提出这样的条件,是合适的、是对的吗?”贾赦在此事中极力回避、遮掩的就是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中,祖母对自己的影响。可太子的话,让他不得不正视祖母的那些说法的不妥当处。“还有,在小师妹和你母亲的婆媳关系中,小师妹处于弱势的一方。恩侯,孤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二十多年前,荣国公夫人面对你祖母的时候,她也是处在同样的位置。荣国公可有像你那般行事?”贾赦惭愧的不知说什么好。“时过境迁,孤昨夜反复想了又想,孤与你前些年的那些话,对荣国公夫人有失公允了。”贾赦沉默了好一会儿,果断地站起来说:“明允,我这就回去与母亲请罪。”太子点头目送贾赦离开。贾赦是如父皇所说的、自己依赖其为肱股,与荣国公相比,差距的甚远。那自己作为储君呢?与荣国公夫人前年干脆利落的断尾求生,舍掉东宫半数属臣的大手笔相比,自己是不是也差了很远?太子想起圣人后来对荣国公夫人那番指点的评语,深深地感到小师妹就是内宅的普通女子,而荣国公夫人确实是与太皇太后一样的天边皓月。贾赦这个时候回府,让荣国府的人都大吃一惊。他到了正院,守着院门的婆子说:“大爷,太太在午休呢。”贾赦说道:“无妨,我去正堂等着母亲起身。”贾赦让丫鬟给自己准备茶具,学着母亲的做法,用心地慢慢冲泡,闻着老君眉的茶香,他舒服地赞一句,是这个味道。喝到嘴里就觉得差了很多,他失望地搁下了茶盏。未时三刻,贾母被丫鬟准时唤醒。“太太,现在起吗?大爷来了,在正堂自己泡茶呢。”“好,收拾起来。”贾母看贾赦平静的面色下,眼眸里是遮掩不住的紧张,遂把伺候的丫鬟都撵了下去,自己重新烧水泡茶。“恩侯,昨晚的问题,你想明白了?”贾母的神态仿佛是问中午吃饭没有一样平常。贾赦愧疚,他站起来走到长案的对面,恭敬地跪下说:“母亲,儿子错了。”“嗯。我早知道你错了。”贾赦尴尬,母亲您这样说话,让人可怎么往下说。“恩侯,你想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吗?”“母亲,儿子是带了成见看母亲了。不该相信母亲会为了管家权,与祖母交换了儿子。”贾母的眼泪瞬间涌满了眼眶,心里的酸涩,揪得她扭劲地疼。她微微点头,示意贾赦继续往下说。“母亲,儿子是在前年您吩咐儿子抄写帐本、让张氏抄写往来礼单的时候,才相信母亲有让张氏接手管家的打算。是儿子糊涂,没想到二弟和妹妹没成家前,让张氏管家的不妥当。”“还有呢?”贾赦咬牙,低头说道:“母亲,儿子不孝,不该以小人的龌蹉心思,诋毁母亲教导新媳妇,就是在搓揉张氏。”“就这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