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5      字数:5135
  贾代善深以为然。“就怕他们不肯分支啊。”圣人今儿训斥吴尚书,让贾代善受了不小的刺激。“端看国公爷和敬儿舍得不舍得了。金陵那些人不过就是要祭田罢了,舍了祭田,他们也就松口了。”“可那祭田也不是小数目。”贾代善真的有点舍不得。“比起国公爷不受牵连、比起爵位不受牵连,那些真还就是小数。就当破财消灾了。”贾母心想,金陵的那些族人天高皇帝远的,真不是什么好约束的,能甩了就甩了吧。“国公爷,要是金陵的那些族人,没了宁荣两府撑腰,或许不会再不将律法放在眼里了。这对他们未必就是坏事。要是有谁欺负到他们头上,您和敬儿看着同一祖宗传下来的,还能一点儿也不帮忙?”“这分支可是大事儿,我与敬儿的好好商量商量。他那嫡长房才是族长的。不过京里的这些族人,可以先约束了。”贾代善和贾敬商议以后,把在京里的这几房族人整饬了一番。连宁荣两府的奴才都被处理了一些,外院的管事、内院的管事媳妇,都知道国公爷、太太在撵人。小错了就撵去庄子上,大错打了板子再撵,再严重一些的就发配去北边的庄子、或者发卖去矿上、盐滩了。后街的族人,也谨慎起来,为的是族长贾敬开祠堂说的那些话。“不把族里的名声放头顶的,族里也不会给他留脸。除族不是摆着好看的。”圣人很快知道了这些,“老贾啊,你对族人管的倒严啊。”“唉,圣人,老臣也是被吴尚书、吴家那些不争气的子弟吓着了。树大多枯枝。京里这些族人都在眼前,还能照管到。金陵就隔的远了,臣就想着什么时候,把金陵也那边清理清理呢。”“让贾敬回去吧,他是嫡长房的,东宫也没什么事儿。”圣人可记得宁府呢。“圣人虑事周全,老臣就转告敬儿去金陵。”圣人发话了,贾敬立即向太子告假,和贾代善密议了两日,定下了对金陵族人的处置方法。隔日的功夫就带人南下了。三月底的时候,林府一大早的就派人来传话,说是贾敏在凌晨的时候,生了一个六斤的胖儿子,母子平安。荣国府得了喜信,都为贾敏高兴。贾母立即叫张氏拟了礼单,到了洗三日,带了俩儿媳妇过去林府。第467章 红楼贾母16对于王氏, 贾母始终含着警惕的心理, 这人的心思太毒!就因为王氏在前面的“节点”里,曾为着姑嫂的一点儿斗气, 竟然敢下药让贾敏落胎。不说做嫂子的, 得让着小姑子一点儿,可嫁人了就代表是成人了,怎么好和一个“毛丫头”计较呢。况且俩人的年岁又没差多少, 管好管歹地糊弄个三、二年的时间, 熬到小姑子出嫁了, 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儿?!这时代, 出嫁的女儿一年回娘家的次数都是有定例的。唉, 这人的心劲,太可怕。奈何自己过来的时候, 王氏不仅进门了, 还已经生了一儿一女。无缘无故地休妻,那不是人干的事儿。所以对王氏, 每天早晨请安之后, 就打发她回自己的小院带孩子。至于晚上的请安,免了。一要少见面,二要不沾边。现在的荣国府,俩媳妇早晨过去婆母那里转一圈, 连杯茶水都混不上,就被打发回去了。张氏曾经在婆母跟前抄了去年、今年两年的往来礼单,还在婆婆的指导下, 拟了今年春节往来的礼单,知道婆婆不是有意要晾着儿媳妇,给儿媳妇难堪,就每天高高兴兴地转回自己的院子,看书弹琴自在消遣。王氏曾想过像以前那般,留下来表示孝心、伺候婆婆用膳,贾母就是一句——养了这许多的丫鬟呢,你们回去管好自己的院子就好了。晚上贾政带着贾珠来请安,贾母基本也不留饭,“回你们的院子,自己小家去吃吧。”贾代善、贾赦父子俩通常是没个准点回府,贾母就安排贾瑚回去张氏身边吃饭。贾母不在儿媳妇身上找事,主院也少了人来人往,相应地就冷清了不少。内外管事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贾母得了空就自己打坐,或者去贾代善的书房寻摸几本、未读过的书来看。荣国府的内宅出现前所未有的平和、安宁,投桃报李的,贾代善在年后又破费了一次。就是贾赦,也从祖父、祖母遗留给他东西里,挑了上好的两件玩器,捡了一个三月三踏春的日子孝敬给贾母。一盆玉石盆景,贵在几颗寿桃都是天然的材质打磨。材质好、寓意好,贾母直接就摆在自己起居间的博古架上。还有一件羊脂玉的如意,一等一的质地,不逊与贾代善送的镯子,贾母放在枕边压枕。心里说:原身你要是能看到就看看吧,贾赦这人就是顺毛驴捋的性子。你琢磨那么久他手里的东西,看看,不用吭声要,他就恭恭敬敬送上来孝敬了吧。洗三也是个大日子了。林家在京没什么亲族,过来的也就是三、俩个与林海交好的翰林院同事的内眷。贾母一大早就到了林府,与文定侯夫人略略寒暄几句,婆媳三人就被带去见贾敏。贾敏也是一个好命的,她嫁进林家,林老夫人就交了中馈与她,自己在西边的院落安静养老。贾敏进门不久有了身孕,吃什么吐什么的时候,林老夫人又把家事接过去,让她能好好养胎。丈夫是才貌双全的探花,婆婆把她当女儿待,小日子过的比做姑娘的时候还滋润。贾敏怀孕的前几个月妊娠反应比较大,待到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过了反应期,怎么吃都觉得饿,生生把自己从一个纤细的娇弱模样,吃成往壮硕肥婆发展的方向。正月里贾母见她不停嘴地吃,提醒过她,可她控制不住。等贾母在二月份打发人去看她,回报说姑奶奶又胖了两圈了,贾母毫不犹豫地换了贾敏的奶娘。这奶娘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林家老夫人身上还有侯夫人的诰命,为了换回贾敏的奶娘,贾母还特意过去文定侯府与她商量。“都说孩子在娘肚子,一人吃二人补。可敏儿胖的太多,孩子太大,她又是骨架纤细的人,到生的时候为难就不好了。”好在林家老夫人也是讲道理的,俩人劝了贾敏一通,换了她贴身服侍的,才扭转了她的吃喝不忌。可胖上去的肉,如今就那么明晃晃地黏在贾敏的脸上、身上呢。哎呀,要是看了细弱的林妹妹有这样一个娘亲,不知道会崩塌了多少人的心。“母亲,大嫂、二嫂。”贾敏很兴奋,见了娘家母亲嫂子进来,就立即半坐起来招呼。孩子偏大,又是头生子,贾敏还是遭了些罪才生下来。但看着健康结实的长子,贾敏就满心满脸都是兴奋。嗯,应该说林府都在兴奋中,林母和林海母子俩,比贾敏还兴奋呢。“你好好躺着吧。”贾母抱着孩子,细细端详,这小人儿的模样真是漂亮,父母亲的底板本来就好,到这小人儿的身上,组合的更上一筹,真让人越看越爱。贾母抱着外孙儿,给俩儿媳妇看了一眼,就让人带俩儿媳妇出去喝茶。“母亲,怎么让嫂子们都出去?”贾敏很是不解,自己与二嫂关系不睦,与大嫂的关系好呀。自己还想着与大嫂多聊几句呢。“这屋里有小孩子,进来的外人越少越好。你让奶娘把孩子看好,别谁都抱孩子、谁都能进来看孩子的。”贾母说着话,就把还在酣睡的小婴儿,放回到贾敏身边的摇篮里。“你皱着眉头想什么呢?好好养身子,出了月子赶紧起来走动。胖成这样子,小心你女婿厌了你。”贾母提醒放纵吃了几个月的贾敏。贾敏的兴奋给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她摸摸自己胖出几个圈的脸,抱着母亲的胳膊在轻轻抖着,“娘”。这是把贾敏说哭了?贾母有点儿后悔,轻拍拍她的肩背,“不许哭啊。”贾敏把脸从母亲的胳膊上抬起来,满脸笑容,宛如盛开的一大球芍药花。“母亲,我没哭,我高兴着呢。您看他长的这么好,我胖就胖了呗。等出了月子,我每天多走动,再少吃点,很快就会瘦回去的。”这心态可真好啊!换个一般的小姑娘,谁能接受自己肥成这模样。“你个促狭的。居然装哭吓唬母亲。真是顽皮。”贾母用手指点点贾敏的额头,继续说道:“你要是想快点瘦回去。自己喂仨月半年的奶就好了。”“真的?喂奶会瘦的快?”贾敏有些吃惊地问,说起话来还是在娘家的那娇憨、活泼的可爱模样,哪像个做了母亲的人。“我做什么要哄你。”屋子里只有母女二人,什么话都可以说的。“你问问奶娘每餐吃的什么就知道。你自己喂奶,还可以促进恶露排出的。也别总躺在床上,是不是下来走动走动。”贾母说,贾敏听着点头,笑嘻嘻说:“母亲,我有喂他的,就是不大够吃的,还得奶娘帮着。”“白天多自己喂,夜里让奶娘帮着吧。你也得好好养着。”“嗯,我都听母亲的。”张氏原就与贾母关系不近,贾母把她和王氏一起撵出来喝茶,她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可王氏可就不同了,从她进门,婆婆对她向来比长嫂亲近三分。可这一年来的光景,眼看着婆婆待大房比二房亲近了。要说婆婆待大房比二房更亲近也不对,但明显待二房不比以前了。先把俩孩子都送了回来,以前还偶尔让自己拟几个回礼的单子,让自己去看看针线房换季进的布料等,如今管家理事的活儿,是一点边不让自己沾手的。到底是哪里惹了婆婆的不快呢?王氏想了许久也想不出来。其实她心里还有一件挺懊恼的事儿,从妹妹那里拿来的东西,都谋划好了要在婆婆的寿宴上、给那讨厌的小姑子一个教训,可惜婆婆不办寿宴了。然后过年回门的时候,婆婆让自己和张氏,也在初二回去,根本就未与贾敏打照面。贾敏怀孕前几个月,婆婆还打发人去送吃食、送东西,自己当时想着安稳点儿,等着贾敏回来祝寿的时候,人多事杂……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点下手呢。刚才看贾敏笑得得意的模样,王氏就觉得胸肋胀痛。这贱人,她倒是得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夫婿。王氏与贾敏是属于生来就不对盘的人。贾敏人漂亮又有才华,父亲是圣人的心腹,在京城的勋贵女眷圈子里,是属于招人奉承、众星捧月那类的人。王氏在诗书上没下过什么功夫,相貌与贾敏比起来是春花秋月、各有擅长。俩人差了几岁,虽同为金陵老亲,交际圈子也不重叠,偶尔遇到也是相安无事。前几年王家在与贾家议婚,王氏对年长自己几岁的贾家大公子,是心头万千的满意。太子伴读、以后还有侯爵……不想被张家横插一脚,抢去长房能承爵的世子夫人位置。等王氏好容易按下心里的各种不舒服,听从父母之命嫁给荣府次子,甫进门就发现贾敏和张氏姑嫂俩人诗词唱和,好的如胶似漆。自己生生地被排斥在外,甚至还有对自己不通诗书的鄙视……“大嫂,你在想什么呢?”王氏不想任由自己再想不愉快的事情了。张氏一愣,顺口答道:“没想什么啊。”“你说母亲和小姑会说些什么啊?”王氏笑颜如花接着闲聊。张氏诧异极了,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从王氏进府算起,几年的时间里,她只与自己说过见礼的客套话。她也不想与王氏接近。丈夫曾经与王氏议亲的事情,是她嫁进荣府后才听说的。回府和娘亲说起来,娘亲只说恩侯那般好男儿,京里传出来想与他结亲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姑娘呢,还不是个个都盼着有这样的风声了,其他人就望风而退了?及至婆婆待王氏比自己亲近,娘亲也只说,恩侯待你好,你又不是与婆婆过一辈子的。他们都是金陵出身,彼此联络有亲,亲密一点儿就亲密去吧。而现在王氏拿出一种与自己极熟稔的态度要聊天,张氏本能地回避她。只把目光定在茶水里,像失了魂魄在里面一样。这样的张氏,让王氏心里更恨了。哼,抢了我夫婿的贱人……洗三礼没什么稀奇的,都是常见的那一套,稳婆念些欢喜词,孩子被水一击哇哇大哭。观礼的女眷说些赞扬的奉承话,按次序往洗三盆里丢些金银锞子等,这些是属于稳婆额外得的赏赐。主家高高兴兴招待来客吃一顿洗三面,客人欢欢喜喜地拿了主家馈赠的回礼告辞,然后就等满月礼再见了。第468章 红楼贾母17八月底的时候, 太子妃生了一个女儿。圣人虽然失望, 但流水般的赏赐,还是送去了东宫。还筹划等孩子满月的时候, 在宫里举办盛大的满月宴, 以庆贺东宫有了嫡出的郡主。圣人还把太子叫到养心殿,好好地安慰了一番,像先开花后结果这样的话, 也由圣人嘴里说了出来。太子把圣人的赏赐, 都抱去毓庆宫后殿、给还在做月子修养的石氏。石氏如今仍旧是一幅很端庄的模样, 但至少对着太子是笑模笑样的了。她见太子把圣人的赏赐都摆进她的月子房里, 半躺在床上笑着说:“多谢太子爷了。臣妾很遗憾这次未能给太子爷添上一个嫡子。”“不急。父皇都说了先开花后结果, 我们明年再生嫡子就是了。”太子的话说的很真诚,太子妃闻言, 脸上的笑意加深了一些, 神情也轻松了许多。她是个很聪明的人,从那晚太子过来问话, 她就醒悟了自己与太子之间是存了误会。果不其然, 自己在太子跟前,弃掉养了十年的端庄,太子就开始与自己亲近起来。她有时候都在猜想当初指婚后、到石府教导自己宫廷礼仪的那几个嬷嬷,是不是别有用心。可惜自己在宫里没什么权势, 不好去拘了那几个嬷嬷查问。这样的话也不好说与太子。唉,先留着吧。太子的日子过的也难。听说东宫的属臣放弃了有一半了,才换回与圣人的冰释前嫌。贾赦给太子送贺礼, 从小姑娘的发饰、项圈、手镯,一直到小衣服、包被等,林林总总的装了一个大箱子。“明允,这些都是我和张氏预备的。未必有宫里的好,可也是我俩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