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4      字数:4634
  唉!王氏觉得心累,摊上这样的丈夫,眼错不见的一会儿,他就能招来“祸事”。大房掌家,他凭什么提议要省着花呢?过几年等长子娶亲、长女出嫁了,肚子里这个也能带出去了,还是回吕宋去吧。真不敢留他在京城的,以后几个孩子还要依靠大房的那一对儿女呢。真是愁人啊。但愿大房不认为他们要觊觎管家权才好!太上这几日也在和圣人数银子算账。自从圣人那日说了出去走走,太上就动了心了。他想去江南看看,想去辽东看看,要是再往北走走更好。还有扶桑、吕宋、暹罗、安南。圣人一边听太上的计划,一边拿纸笔记录。等太上都说完了,圣人点头称赞。“父皇,安南往最后排排好。前面这些地方,辽东眼看着越来越冷了,您不妨先去暹罗再去吕宋、然后去马六甲海峡那边。父皇就当是巡视大景的海疆了。明年秋天上冻之前,回到京就好。到时候您也好盯着内务府那些人,看着他们筹备长泰后年的婚事,别让他们委屈了长泰。让老荣国公陪您一道走走可好?儿子看他萎靡了许多的。”太上也是这意思,有贾代善陪着,也有个人说话。算来算去,银子就有点紧张。圣人有些不好意思,“父皇,都怪儿子,前阵子给科学院那边拨的银两太多了。儿子看看在哪儿块,能再紧紧。”太上瞥了儿子一眼,“算啦,余额从朕自己的私库走吧。科学院那边你就不用紧他们啦。等他们的蒸汽机车做出来,朕往辽东可以坐火车去。”圣人连连点头,“父皇的安排甚好,蒸汽机车已经在试验了,三年内是应该往辽东铺设轨道了。”太子看看兴致勃勃计划行程的皇祖父,想想自己最近在跟着父皇学习处理朝政。非常想去又有些舍不得,那纠结的小表情变来变去,逗得太上忍俊不止。“长泰啊,跟着你父皇好好学习。等你六十岁以后,把帝位禅让给你儿子了,有机会四处走的。”要六十岁以后啊?太子的脸色像吃了苦瓜。太上转头吩咐圣人,“明允,你要好好教导长泰,朕明年回来,要考问长泰的。”“好,好,父皇,您放心,儿子就用您当初教导儿子的法子。”太上同意了行程,圣人就开始筹备太上出行随扈的队伍。御林军要带够人,随行的太医,御膳房的御厨、四司八局也得抽人随扈圣驾。至于圣人西六宫以及慈宁宫里的那些女人,带谁不带谁,就得圣人自己来定了。太上看着儿子一边拟单子一边和太子讲解,心满意足之余就说道:“慈宁宫就带王嫔和牛贵人,四司八局都不带。摆那么大的排场,花费太多了。”圣人就说:“父皇,要是您只带她们俩伺奉您,不要四司八局的内侍宫人随扈,就不用动用您的私库填补了。”太上坚持只带必要的随驾人员,把圣人理好的单子,删删减减的只剩了一小半。他可没忘了梦里第三次去江南,结果因为没银子差点没法回京的事情。皇家父子确定了所有随行人员后,在家没窝了多久的贾代善,就被圣人召到了文渊阁。“老国公啊,太上要去吕宋那面逛逛看看,您随扈太上皇一起巡视南洋,可好?”好,当然好啦!圣人能记得荣国府,明年儿子出孝后就好起复。贾代善赶紧站起来,要跪下谢圣恩。圣人一扫旺财,旺财动作极其迅速地架住贾代善。“老国公,圣人免了您行礼呢。”贾代善出了文渊阁,就去太上的慈宁宫。太上看着明显萎靡的老伴读、难忍伤感的模样,就对贾代善说:“陪朕四处走走散散心吧,明允也担心你呢。”一句话说的贾代善好悬当场就掉了眼泪。“你看看你,你看看你,哪里还像个将军了。男子汉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的。朕要像你这样,那年二皇子往东宫投天花,朕早就气死、窝囊死了。”贾代善就回道:“所以你是老圣人,臣是老国公啊。中间差着那么许多呢。”太上听了贾代善的话不仅不恼,反而笑起来,“老贾啊,你这是看能出门放风了,就精神了吧。”“太上也和老臣是一样嘛。天天拘在这京城里,那里有塞外跑马舒畅啊。”“是啊,闷久了,骨头都生锈了呢。”君臣说笑一番,彼此的心情都好了许多。说快也快、说慢也慢,毕竟圣人一声令下,各部都会调动有大量的官员听令行事。在钦天监选择的适宜出行的日子里,太上选了最近的一个。时隔多年,太上再度离京,去巡视南洋的领域。圣人带着太子、文武百官送到离京十里的地方。太上拦住送行的所有人,自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天津卫去了。太上要在天津卫乘海船出发。第445章 铁血帝王41太上带着老荣国公去南洋了, 太子又没了贾瑚做伴, 他不能去荣国府上, 每日跟着圣人练武、观政、看折子,倍感寂寞。各部推荐出来的、要预备给太子练手的东宫属臣, 太子在召见几次后,就意兴阑珊了。“父皇,他们拿我当金猪儿哄呢。”背着推荐给他的那些东宫臣僚, 太子向圣人抱怨。金猪儿是圣人和皇后所出的嫡公主,大名金珠,乳名金猪儿,还不到八岁,是宫里最小的一个,又是个女娃娃,哥哥姐姐都哄着她、让着她。要不是皇后下得了狠手立规矩,抹得下脸去管教, 那绝对是一个敢上乾清宫揭瓦的公主。圣人笑笑, 这些东宫的属臣,他放手让重臣们推荐,六部九卿的私心就试出来了。也不能说推荐的人选不好,就是基本上都属于尚待历练、多数在二十年之内、顶不了一摊事儿的优秀坯子。这些老家伙啊。私心眼是一点儿也不掖不藏的, 不就是怕在十年八年内,自己效法太上禅位, 他们被东宫的属臣取代了呗。圣人捏着东宫属臣的名册, 把自己对这些人的了解, 他们的优缺点,一个一个讲解给太子。“内阁等推荐给你的这些属臣,都是可造之才,二十年后会是朝廷的得用之臣。”太子撅嘴抱怨,“父皇,儿臣是想要一些能和儿臣讨论事情的,像贾瑚那样的人。”“那你要让他们看到你的能力啊,认可你是成年人了啊。”圣人从御案那几堆奏折里,挑出一份递给太子。“长泰,这几份你拿去和你的属臣研究研究,看看怎么处理才好。”太子接过奏章,翻看一看,上面的字都认得,每句话也都读懂了,可怎么处理,自己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父皇,儿臣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好。”“把这份折子给他们看,然后让他们在日落前,各自上交一份处理意见,记得要拿到文渊阁给父皇看看。”太子一下子就懂了圣人的意思,翘着嘴角无声在笑。“谢谢父皇。”把他们的处理意见,拿给父皇看,他们是不敢再搪塞自己、哄自己了。圣人看着这样的太子,安慰他道:“不急不急,你有十年的时间,来学习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对一个储君来说,重要的是学会辨人识人用人,挑选出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把这些事情处理好。”太子看着御案上那几叠尚待处理的奏折,瘪瘪嘴,“父皇,这些好难啊。”这些事情听皇祖父讲很容易,轮到自己拿主意真的好难啊。“这些事情,父皇也是要斟酌着来做,还要召集内阁反复商议的。你看这份,”圣人拈起辽东总督上的折子。“这是父皇要辽东总督做的未来十年的辽东计划。你看看他的计划,分析分析他的计划是否合理,能做成的几率有多少,朝廷要增投多少银子进去。”太子仔细看过以后,发现这份折子的内容,比刚才那份还难。“长泰,你要做的事情,是把眼光放长远些、再长远一些,是这种规划大景五年、十年发展方向的。你要想的是二十年、三十年后的大景,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些内阁老臣啊,他们是越老越活回去了,对自己没信心了,害怕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儿。才挑了那些会干出来哄你玩的属臣来。呵呵。”圣人把六部九卿的那点小心眼儿说给太子。“父皇,儿臣也不想您禅位的。还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应该还是不应该?”“这个要辩证来看的。这世上就没存在绝对应该的事情。父皇在登基以后,就没有立即撤换掉那个重臣。只要那些朝臣在其位,能谋好其政的,就没有撤换的必要。”太子点头,若有所悟。“长泰,你皇祖父禅位,父皇是在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后,顺承太上圣意登基的。不像史书所说的那些,每次皇位更迭,争从龙之功的各派人马,打的血流成河。那样登基的帝王,为了酬谢有功之臣,为了拥护他的臣僚,必然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圣人牵着太子的手,走到那大大的黄铜地球仪之前。太子看着上面被朱砂染红的区域,深深浅浅的红,代表不是一次染上的颜色。嗯?好像比上次看又大了一点儿哦。“长泰,父皇监理朝政那年,你皇祖父把西北这边平定了,界限在这里。”圣人用手指在西北的疆域上,轻轻地划着描绘出轮廓。“我们以后要在东北、西北继续向外。西边一直到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这安西四镇一定要收回。”太子顺着圣人手指看着圣人划下的空间,觉得心潮澎湃。“海参崴这里,还有这些地方,也都要移民过去。”圣人的手指划出一个弧形,从北边一直划到海里,囊括了扶桑的全部岛屿。“父皇,这里很冷的。”太子皱眉,那么冷的地方,恐怕没人愿意居住吧。“长泰,不能光看地面的冷,不好居住。等科学院研究出新的、更好的机械来,在这大片土地下,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就能挖掘出来了。”“宝藏?父皇,是什么宝藏啊?”“你记得《易经》的记录吗?‘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太子点头。“儿臣记得翰林王学士讲授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提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在范晔的《后汉书?郡国志》中,也有记载延寿县的‘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说是这石漆可以润滑车轴。在宋代,石漆做成石烛,一支可顶蜡烛三支。宋朝还用这样的猛火油倒在沟渠里,阻遏蒙古骑兵的进犯。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他把这些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统称为石油。说这石油是‘生于地中无穷’,并将‘大行于世’。”“是啊,石油是生于地中,但不是无穷的。”圣人把地球仪旋转了一圈,“就这么大一个球体,又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石油的。如何会无穷?倒是大行于世是非常可能的。”太子认真看着圣人,等着父皇给自己讲解。“长泰,现在的蒸汽轮船烧的是煤炭,蒸汽机车也在试验中了。要是以后用石油来替代煤炭呢?”圣人慢慢说着话,引导太子思考。“自从黄河上游中游的百姓,获得煤炭供给,不再砍伐树木烧饭取暖后,黄河十几年的治理,终于收到了成效。石油比煤炭的火力大。如果石油替代了煤炭,轮船会跑的更快,百姓做饭取暖也会更方便。”“父皇,用石油制成的延州石液,替代松烟墨,也可以少砍一些林木的。”“是啊,所以这大片土地下面的宝贝,不能不要啊。”“父皇,这片地下一定有石油吗?”“有没有石油,要等科学院的那些学士去勘探。咱们父子就负责把这片土地,纳如大景的版图里。”“还要迁移百姓过去,占住。”“对。让百姓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让我们的军队守护好这片土地,这里以后就属于大景的。”太上不在紫禁城,留在西六宫和慈宁宫的太妃太嫔太贵人们,都自觉地呆在西边那一片,就是逛花园子,也只去慈宁宫的花园,等闲没人去御花园。圣人的后宫多年来只有一后二妃,在徒丌、徒丕离宫立府各自成亲、宝珠下降尚了驸马后,那二妃在后宫里的影子,都不曾出现了。二人都不想出来碍了皇后的眼,影响了自己孩子的以后。偌大的紫禁城,仿佛就是圣人和皇后,带着他们所出的三子一女在居住了。三个皇子太子每天跟着圣人练武、观政,徒旦、徒丞都在上书房读书,安安静静的。宫里的喧嚣吵闹,都是金珠公主一个人折腾出来的。而金猪一个人的闹腾劲儿,抵得上前面的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了。这不,圣人才踏入坤宁宫,就听见皇后在责备金猪呢。“金猪啊,你是皇家的公主,是姑娘,你的行止得有个约束,得像个皇家公主的样子,你不能像野小子一样爬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