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4      字数:4396
  “徒亘,老荣国公交出军权,辞了兵部尚书, 贾家就是退出了内阁了。你把贾瑚弄到内阁里听政,你父皇与内阁的议事是何等地的重要、如何能与你和贾瑚在慈宁宫的学习等同?你这样的做法, 你可想过兵部尚书缮国公会怎么想?其他阁臣会怎么想?外戚从来止步在正三品的, 你是要打破祖宗的成例?”太上甚少责备太子, 圣人更是引导为主,其他人捧着太子还来不及呢。太上的这几句话,就把少年太子说的眼圈都发红了。“皇祖父,孙儿也就有贾瑚能说说话了。”太子小声为自己行为辩解。太上怎么会听不出来孙子的声音里所含的委屈呢。太上站起来,走到太子跟前,拍拍太子尚未长成的肩膀。然后牵着太子的手,领他在自己的身前坐下。太上缓和了表情,慈爱地和太子说着心里话。“小乳猪啊,你父皇的那个位置,就意味着孤独,意味着少了亲近的人,意味着少了几个能说得了心里话的朋友啊。”太子咀嚼太上的话,想着父皇与荣国公,想着皇祖父与老太傅、老荣国公,他极快地低下头,不让皇祖父看到他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皇祖父,孙儿错了。”太上欣慰,能听懂道理就好。儿子正在盛年,慢慢教导太子来得及的。“你是想着以后叫贾瑚做兵部尚书吧?”太子点头。被太上猜中了心思,他更难为情了。太上微微摇头,他理解这个年龄的少年郎。太子的心里是开始舍不得太子妃的父祖,一下子从重臣被边缘化了吧。唉,还是年少啊!虽然大方向明白,但做起事情来就免不了儿女情长了。“徒亘,你不要为太子妃觉得委屈。要不是你从小就喜欢太子妃那姑娘,贾家未必有这么体面的、交出军权的机会。荣国公能原位袭爵且还做了兵部侍郎,已经是你父皇额外恩赐了。你看看你那几位母舅,一直就是在四品郎中的位置上。三十年内,若没有大的变故,无论是你父皇在位还是你登基主事,都不会让贾家重握实权的。而贾瑚再好,最多只能是兵部侍郎。你明白吗?”太子这回倒是很干脆地点头,清朗的声音就如同他纯净的心思一般。“皇祖父,孙儿也没想让贾瑚能像老荣国公那样,早早做了兵部尚书的。怎么也得等他五十岁以后,历练够了的。”“你明白就好。你要记住:荣国府对我们皇家是重臣、是亲臣、同时也是信臣。这样的臣子,我们要用也得把握好分寸地用。既不能让他们孳生了不该有的心思,也不能让他们折了体面、心生委屈。你去吧,去和你父皇认错,去和你父皇好好学处理朝政、用人。你父皇啊,用人有道,谁看着都是最心慈手软的……”太上说着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一将功成万骨枯,大景今日的辉煌,成就了万千黎民百姓富裕生活的背后……仁帝啊!当初朝臣怎么就选了这么个“仁”字,做了成贤的年号呢!太子去了文渊阁,见圣人正若有所思地抚摸那黄铜所制的大地球仪。“父皇。”太子才被太上教训了一回儿,心里明白皇祖父说的对,知道是自己办错了事儿,可就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徒亘啊,你皇祖父给你选好了用什么字吗?”太子摇头,起字不起字的,对自己来说好像没什么用,起了也没有臣子敢叫。不对,皇祖父、父皇应该会叫,有字应该比乳名好。字怎么也比父皇母后给自己取的乳名好。“皇祖父没提给儿臣取字的事情。”“怎么了,这是在哪里受了委屈了?过来和父皇说说。谁敢给朕的太子委屈受,朕就不让他儿子好过,哼,灭了他的三族。”圣人心知肚明,微笑着调侃太子。不让太上皇的儿子好过?还要灭太上皇的三族?太子噗哧一笑,这一笑如暖阳融冰,使他俊美的面容熠熠生辉。圣人看儿子笑的灿烂,拍拍儿子的肩膀,“少年郎多笑笑才好。遇到什么不痛快的事情,去校场耍几套棍法,使劲往地面砸,累了一身汗出来,发泄发泄就好了。”太子扭捏了一下,心里的不舒服去了好多,仰脸笑着看圣人承认错误。“父皇,儿臣这几日带贾瑚来文渊阁听内阁议事,是儿臣做错了。不关贾瑚的事情。”圣人见太子这么说,含着笑看着太子,直把太子看得低下头去。“徒亘,你的错是你的错,贾瑚的错是贾瑚的错。父皇当初为何散了东宫的属臣,就是从人性的深处来说,人会不知不觉地、下意识地、把某些人划入属于自己保护的领域内。这些人犯了错,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冲上前挡着。你现在把贾瑚的错误揽到你身上,就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了。”“父皇,确实是儿臣叫了贾瑚的。”“是啊,这事儿是你叫了贾瑚的。别人把贾瑚看成了是你的人,如果他做了一些不是你授意他做的事情,最后会不会也算到你头上呢?”太上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如今是贾瑚一个人,如果父皇给你配置了东宫的属臣呢?以后属臣犯错,你会怎么处理呢?”太子抬头,他不理解父皇为什么要提东宫属臣。“父皇,您要给儿臣配置东宫属臣吗?”“你要学会看人、用人,有属臣的东宫,就是一个微缩的小朝廷,你可以在那里更好、更快地学得看人、用人的能力。”“可父皇您,您最后都散去了东宫的属臣啦?”太子满脸的疑惑。“你和父皇的情况不同。你的太子地位没有任何威胁。你不仅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练习,还不用担心出错,你皇祖父还帮你看着呢。”“那,父皇,儿子可以要贾瑚做属臣吗?”太子看着圣人的脸色问话,显出信心不足,很没有底气。“当然可以啦。怎么突然间畏缩起来了?”太子抿唇。“父皇,儿臣要是做不好,您会不会……”太子才被太上皇说几句,立即就对自己产生疑问了。“怎么突然胆怯起来啦。朝臣常说伴君如伴虎,你觉得你皇祖父、父皇是吃人的老虎吗?”太子摇头。皇祖父常年笑眯眯的,自己都没见他板过几次脸。父皇更是朝臣、百姓口里的仁君。圣人转着地球仪,指着地球仪的一块块区域说道:“这一大圈里的人,都是朝廷要护着、护好的。要是人人都没有规矩,你想过这么一大片的地域,会成什么样子吗?”没有规矩,会成什么样子?“会天下大乱吗?”“对。没有规矩,天下就会大乱的。那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说的王子,也含有你皇祖父、朕、还有你在内的。只要我们有任何小小的地方不守规矩,下面的臣子就敢在更多的地方钻空子、更大的地方不守规矩。最后会导致朝纲不振帝室倾颓,史书就会把王朝的覆灭,归结为帝王的各种不守规矩的行为导致的。”“父皇,御史会弹劾儿臣和贾瑚吗?”太子现在心里没底了,他不敢想象要是御史弹劾自己,自己在朝堂上该怎么面对众臣了。“去看看那叠折子。”圣人示意太子。“父皇都留中未发。”太子匆匆浏览了一遍,还真的就是质询为什么要让贾瑚听阁臣议政的奏折。“父皇?”太子捧着那叠折子不知道怎么办好。“无论谁违反了规矩都要受惩罚的。错了规矩,就会被御史弹劾,被史官记录在册。”太子瞪大眼睛。圣人引了太子到一边泡茶,太子看着圣人分茶、洗茶、冲水,手势简单美妙,缕缕茶香从父皇的递给自己的茶杯里飘逸出来。太子下意识地接过来,深吸一口茶香,脱口而出赞到,“好茶。”“喜欢就让旺财给你包一点儿。”“谢父皇。”太子知道皇祖父和父皇都喜好大红袍,喝多了,他也觉得大红袍不错。圣人惬意地品茶。“徒亘,你观政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这些质询的奏折。父皇给你三天时间,你自行从朝臣里挑人,组建东宫的属臣,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好这些质询的折子,能做好吗?”第435章 铁血帝王31太子的动作很快,一夜的功夫就拟了一个东宫的属臣名单。太子是在圣人与六部九卿议事毕, 递上此奏折的。“父皇, 儿臣尊父皇旨意,初拟了东宫所需要的属臣职位, 请父皇裁定。”东宫官员的架构基本是抄袭了唐时期詹事府的设置, 左右庶子中允、舍人等等, 圣人捻着太子的折子,粗略数数竟然需要百多号人。其中只定了贾瑚是左庶子兼领左卫率。余者都是空缺。圣人把太子的折子给阁臣传阅。“太子已经订婚,观政之后当有属臣, 协助太子学习处理政事。众卿看看太子的东宫属臣设置是否合适?空缺的人员,还要卿等举荐贤才。务必要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切以能完成辅助太子处理朝政为首要。”看完太子的奏折,内阁臣工都觉得牙疼。这东宫的属臣设置就是一个小朝廷啊。换言之,按照这折子的要求, 完善了东宫属臣,朝廷等于了有两套处置朝政的班子。他们这些五六十岁掌了各部重权的老臣, 是日日被提醒着取代自己的后来者预备好了。吏部郝尚书已经接近致仕之年了,他作为首辅,不得不站出来说话。“圣人, 东宫添置了这许多人, 与朝廷官员完全重叠, 这俸禄支出就要增加不少的。”这些人朝廷的进项是不少,可开销更大, 户部花钱也是算着花的。“郝尚书, ”张瓒现在是刑部尚书, 他看了太子的折子,想着前几日御史质询贾瑚之事,开口说道:“太子设置詹事府,学习处理朝政是应有之义。户部再紧张,也不能从储君这必须的费用里减免。这是关乎大景未来的大事。”好吧,张瓒这只认律法条条框框的人开口了,要是不想自讨没趣,谁也不想跟他辩驳。张瓒看没人反对,继续说道:“圣人,太子即便设置了詹事府,左右庶子等人既要辅助太子,就要令其前来旁听内阁议事仪程,学习内阁理事常例。”好啦,大家都知道张瓒是在为这些天的、御史质询贾瑚旁听内阁议事出手了,当别人都不知道贾瑚使你外甥和东床快婿么?!太子一见事情立即有人帮忙了,赶紧对内阁重臣作了一个罗圈的揖礼,“请各部尚书为孤推荐能吏干才。”太子的礼是那么好受的吗?所有人都立即起身回避立即回礼。户部尚书就说:“圣人,张尚书的提议甚好。臣等今日突闻此事,仔细考虑两日,再推荐可造之才与太子可行否?”圣人点头,质询贾瑚之事的折子发于内阁去批复了。张瓒把贾瑚叫去张府,问了始末,把事情的处理结果告诉给贾瑚后,又沉声责备他。“瑚儿,提醒过你不要再去文渊阁旁听,你一错再错,以后万不可再随太子这般胡闹了。”贾瑚赶紧对大舅舅兼岳父行礼,“大舅舅,瑚儿是知道自己错了的,但瑚儿没法开口拒绝太子啊。”贾瑚明白自己不该去文渊阁旁听政事,但他更为难的是如果用朝廷法度、规矩等,去拒绝了太子,那么他这个伴读,慢慢就会与太子越行越远,最后很可能就白费了十年的功夫了。张瓒想教导外甥几句该按照规矩礼法做事,话到嘴边却颓然收回。贾瑚走的是伴读近臣——而后信臣——最后重臣的路子,说不得很多时候就得用佞臣的做法。“唉,”张瓒叹气,若是贾瑚顺着太子胡来,以后太子有什么不好,外甥是得不到好;要是贾瑚劝谏太子了……唉!想想外甥女还是太子妃,张瓒就无法再责备贾瑚了,只得忧心忡忡地为贾瑚指点迷津。“瑚儿,往后做事你要好好把握分寸。不可为之事,不妨提醒太子御史会弹劾的。观太子尤其爱惜脸面,御史弹劾或许能阻他一阻。”“是。谢舅父教导。”“东宫配置属臣以后,我会要求都察院、御史台看得紧些。也好避免太子被属臣带歪了。”贾瑚赶紧连声向张瓒道谢,“劳大舅舅费心了。”“去吧,你舅母要给你裁制秋衫,赶紧过去度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