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3      字数:4454
  是啊,成贤是把东宫的属官都散掉啊。可是不对啊,自己明明是把成贤圈禁在东宫啦。酒劲上涌,太上分辨不出哪里是梦里,哪里是现实,昏沉沉地坠入梦乡了。第430章 铁血帝王26太上皇圣寿节之后, 圣人就把太子选妃的事情提到议事日程。圣人觉得这事儿得先和太上皇沟通一下,看看太上的意见,再问问皇后的意见,最后才是太子的意见。“父皇, 儿子准备给太子选妃了, 你看什么样人家的姑娘, 比较合适啊?”太子就眼巴巴地看着太上皇, 眼里全是祈求。“明允啊, 你那太子可早看好太子妃人选了,你可别给朕装糊涂, 说你不知道啊。”太上皇冷嘲热讽。这些日子他看到圣人, 脸色就是臭臭的,说话也没有好气色的。因为他觉得六十年唯一的一次醉酒,就是因为这儿子——这让自己在孙子面前失了颜面的儿子, 太不可爱、太讨厌了。圣人知道太上的心结,当作没听出来, 涎着脸皮说道:“父皇,太子个小人家家的, 懂得什么啊。就是儿子,许多朝政还得向您请教呢,依靠您指点迷津的。太子妃的人选, 自然要听你的了。”“朕说选谁就选谁?”圣人对这样趋向不讲理的太上皇, 只耐心地笑着哄:“父皇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在政事上是高瞻远瞩, 在识人鉴人方面也是火眼金睛的。不提给儿子储备的六部九卿的重臣, 单看给儿子选的皇后,就知道父皇挑选的太子妃,也绝对会蕙质兰心、人中骐骥的,与太子定也能珠联璧合、琴瑟和鸣。”圣人这一串话,刷新了太子对父皇的认识。虽然父皇常哄着闹小脾气的皇祖父,可这样的说话,是不是有点儿拍马屁的嫌疑哦。太子这么想着,脸上就带了出来。圣人一拍太子的肩膀,“朕还不都是为了你?!”太上一把就把孙子拉过来,“明允,莫欺负朕的爱孙。哼,当着朕面就欺负太子。打疼了没有?”太上此时就是一个护着孙子的老祖父。太子赶紧说话,“皇祖父,没疼,没疼。父皇就是拍了一下。”太上皇横了圣人一眼,圣人赶紧表态,“父皇,你说选谁就选谁。”太上叹口气,对圣人说道:“小乳猪喜欢老贾的孙女儿,老太傅的外孙女。这孩子呢,也是想着全了徒家和贾家祖孙三代的情谊。贾家掌了太久的军权了,该让他们体面地退让下来了。”圣人点头,“贾家是该把军权让出来了,不然再有二十年,朕担心亘儿要指挥不动军队了。”太子在一边捏着手指,等着父祖的宣判。他那忐忑不安的小表情,落在圣人眼里就是妥妥的一怀春少年啊。“亘儿啊,你认为贾家会舍得放弃军权吗?”太子仰脸望着圣人说道:“父皇,若是荣国公和世子不舍得军权,父皇也好早做打算的。”“你舍得吗?到时候太子妃和你一哭一求的,嗯?”“父皇,儿臣先是太子的。贾家不肯放手军权,皇祖父和父皇就该像收回北静王府的军权那样,就是西宁郡王的军权,也都该换人了。”圣人点头,“你有如此觉悟,也该上朝观政了。父皇也是十六岁就跟着你皇祖父开始上朝的。这太子妃人选,朕再问问你母后的意思,要是你母后没不同的意见,就这样吧。”太子兴奋的两颊绯红,羞涩地向圣人道谢,“儿臣谢父皇。”当圣人和皇后提起太子选妃的事情,石氏笑着说:“明允,亘儿早就喜欢贾家的小姑娘的,看你和太上是什么意见了。”粘在圣人身边的太子,一听皇后这么说,就高兴地对着皇后就行了一个掬礼。“儿子谢母后成全。”石氏早知道儿子的心思,她觉得贾家的小姑娘挺适合。小姑娘长得漂亮讨喜,一双眼睛确实如儿子说的那样,看着就是笑模样。性格也温柔大方,学识在京城的姑娘堆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确定了太子妃人选,皇后顺便就问圣人,“明允,太子良媛选谁家的呢?从三品到五品官宦人家选吗?再低了我怕学识、教养不如意了。”圣人看儿子,“太子可还有中意的人儿?”太子红着脸摇头,他见过的宗室以外的小姑娘,就只有贾瑛一个的。石氏就说:“既然这样,母后就斟酌着给你选了。”太子扭捏了一下说:“母后,晚两年再选良媛可以吗?”石氏点头,接着说:“可以啊。总得你十八岁以后才会让你成亲的。”圣人看着太子问:“你是想东宫只有太子妃一人?”太子羞红了脸,有点迟疑地说:“父皇,不可以吗?皇祖父都后悔了。”石氏赶紧说道:“亘儿,母后不想你有那么多人,但也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一夫一妻的。就比照你父皇在东宫的时候,选两个良媛。”圣人看犹疑不定的太子就说:“生育是一道难关,你皇祖母连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时人寿命虽然增加,活不过五十岁的人太多了。父皇自是盼着你能够长命百岁的。万一你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再为了子嗣而匆匆选妃嫔,你是太子,可对得起社稷?”“父皇,贾瑛与母后一样,也是武将人家出身的。”“这与什么人家出身关系不大。关键是看自己是不是平日里喜欢运动,另外一个就是看运气了。你皇祖母生了父皇后就撒手而去,你四皇叔的母妃也是这般。宫里宫外还有更多的、母子皆亡的例子呢。你母后是运气好,你们四兄妹都平安长大了。”太子看看父皇,看看母后,他觉得父皇对陈妃和黎妃,是一种有没有都可以的态度。可父皇现在这么讲……“父皇,迎良媛进宫,就只是为了子嗣吗?”“是。”圣人回答的干脆利落。“你母后进宫前,你大哥二哥已经出生了,黎妃之前还生过一个女儿没站住夭折了。不然她只生一个女儿,就是为了你姐姐下降好看,前几年也不会给她进妃位的。皇家的妃嫔位置,只奖给生育有功的妃嫔。”太子若有所思,圣人给了石氏一个眼神,石氏带着所有人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圣人和太子。“亘儿,大了,有些既往的旧事,父皇也该告诉你了。你这个太子和父皇做太子的时候是大不同的。因你皇祖母早逝,宫里贵、淑、德、贤四妃同掌宫务。除了贵妃无子,淑、德、贤妃膝下都有儿子。”“淑妃是六皇叔的母妃吗?”“是的。因淑妃插手东宫事务,被你皇祖父发现了,把她降位为惠妃。这是看在她的长兄那时候在西北镇守,还有她生育了两儿一女的份上。而后禁足的惠妃更变本加厉……”圣人把当年的宫中发生的事情和太子一一细说,太子脸色就一直跟着圣人的话,变来变去的。等圣人讲完了,太子沉默了半晌,方幽幽问道:“父皇,要是您没有识破那假冒的内侍呢?”圣人苦笑一笑,“你皇祖父最厌恶男风了。你说他会不会对那时还是太子的朕,产生不好的想法?”太子沉默了一会儿,艰难地点头。“皇祖父会非常失望、非常难受的。”更多的,太子不想说、也不敢想。“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若是再加上东宫的属官,在你皇祖父西征的时候,与朝堂官员争锋夺利,你可以相像父皇最后的下场。呵呵,绝对是没有好下场的。”“会像皇祖父醉酒那时候说的圈禁吗?”“会的。朕要不是散去东宫的属臣,向你皇祖父表明对社稷无急迫之心,你皇祖父也不会相信朕的。”太子沉默一会儿,又问道:“父皇,要是皇祖父不册封那么多妃嫔,是不是就没有这些事儿了?”“亘儿,被废为庶人的二皇子比父皇小了四岁。那些年,就是父皇打个喷嚏,你皇祖父都会紧张,甚至杖责内侍。偌大的大景皇室,只有父皇一个皇子。南直隶有作乱的宗藩,北直隶有虎视眈眈的宗室,还有忧心社稷继承的重臣,你皇祖父承担了莫大的压力。”“皇祖父也很可怜啊。”“身在帝位有帝位的不得己。若是你母后只生了你一个,说不得父皇也得多次选秀的。”“父皇不担心内宫倾轧?”“比起内宫倾轧,坐在帝位的圣人,更该担心的是皇室的后继,是否有足够的继承人选、是否有合格的继承人选。要是只有一位皇后,所育的子嗣数目也有限。一旦出了意外,帝位落到幼帝头上,朝政要是被王莽之类的人把持,离丢江山就不远了。”太子点头,“父皇,儿臣懂得,社稷为先。您放心,儿子不会像皇祖父那样,也不会像皇曾祖父那样。”“你明白就好。如果你不是太子,你想一夫一妻都随你。但太子则必须要有三五个儿子,才好应对意外的发生。你母后会给你选择合适的太子良媛,她们会依礼在太子妃前面进宫的。”第431章 铁血帝王27皇家不声不响地确定了太子妃。圣旨颁布了以后, 满朝的文武勋贵都有一种就应该如此的模样, 恭喜荣国公的人站了大多数。和贾代善关系不错的,闹着要他摆酒。贾代善皆以世子在外,等世子回来再摆酒推脱了去。贾代善这话还真的就不是推脱, 与册封太子妃圣旨同时下来的, 还有圣人召贾赦回朝的敕书。贾代善就是面上的欢喜无限, 心里则是在盼着儿子回来,好与儿子细细地商议一番荣国府的未来走向等事宜。荣国府的现常驻人口只有五位,分别为荣国公夫妻、张氏、贾瑚、贾瑛。贾赦常年在外征战, 贾琏跟着外放的二舅舅张钰去了暹罗。贾政到吕宋以后, 从军营的小小文书起步, 一丝不苟做下来, 待三年义务役满期,贾政的做事认真早得到军营的认可。他衡量自己从科举晋身的可能太小, 就不肯回去京城, 再埋头到四书五经里。不管史氏来信如何地催促, 他打定主意留在吕宋,竟是私下就把自己从义务役改成自愿役。这些年靠自己累升成了七品书记官。前几年他还把妻子和女儿接去了吕宋。而贾珠则跟在外祖王学士的身边读书, 偶尔在休沐的时候回来荣国府, 和祖父母吃顿饭就又匆匆回去外祖家了。贾瑚这个挂名的常驻人口,也只在休沐的时候,才回家住一晚。贾瑛被选为太子妃的圣旨下来后, 贾代善抓到贾瑚就说:“瑚儿, 你该娶亲了。不然你妹妹没法出嫁的。”贾瑚一愣, “祖父,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子得听父母亲的安排啊。”贾代善一拍脑袋,嘁,自己是老糊涂了,这娶孙媳妇的大事儿,对贾瑚说是做什么啊。于是他摆摆手,“行啦,去看看你母亲,把这事儿和你母亲说说。”贾瑚窘囧地离了荣禧堂,到了张氏跟前,还没缓过神呢。张氏慈爱地看着长子,招呼丫鬟给贾瑚拿点心吃。“这个是你妹妹才琢磨的桂花糕,你尝尝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贾瑚搽手,拈起一块,甜,太甜了。“不错,挺甜的,这味道太子爱吃。”贾瑛就羞红了脸,帕子在手里绕着,团的不成样子了。“母亲,你看哥哥啊。”贾瑛跺脚不依。“瑚儿,你也别说你妹妹,你也该娶媳妇了。”张氏温柔地搂着女儿,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贾瑚正要咽下桂花糕,听了这话一下子噎住了,然后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呛咳。惊得张氏一边给他拍背,一边喊丫鬟给大少爷倒茶,让贾瑚喝点茶水顺顺。贾瑛忙忙给哥哥倒了茶,怕烫了他还特意用两个茶杯折水,试过温度才交给贾瑚。贾瑚喝了几口水顺气以后,才心有余悸地说:“母亲,你和祖父一样的说法。可这事儿,得等父亲回来吧?”贾瑛看哥哥缓过来了,又给他到了一盅茶水,“哥,你慢点喝,别再呛着了。”“谢谢妹妹。”自家这妹妹心底太好了,都不带记仇的。这么好的性子,便宜徒亘了。张氏把所有人都撵了出去,揽着女儿对儿子说:“你祖父的意见是什么啊?”“祖父让儿子回来和母亲说。”张氏抿嘴一笑。“瑚儿,你大舅舅家的表妹,你看着可好?与你年岁相当,人才好学识也不错,又长的漂亮,性子也和你妹妹一样温柔。”贾瑚玉面绯红,“婚姻之事都是父母做主,母亲看着好就好,儿子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