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3      字数:4867
  贾莹一看父亲回来,丢下琴就扑过来,“爹爹,爹爹。”贾赦抱起女儿,胡子扎的贾瑛嘻嘻笑着躲闪,一边奶娘抱着的贾琏,看见贾赦回来,“啊、啊”地大叫。贾赦放下女儿,张氏这时候也看到跟着丈夫进来的太子和长子了。“哎呀,太子殿下。”张氏在东宫见过太子,赶紧给太子行礼。陪在张氏左右的人,也都赶紧行礼。“世子夫人不必多礼。都平身吧。”小太子还挺像样的。“孤听瑚哥儿说他的弟弟很可爱,今儿过来看看瑚哥儿的弟弟。”贾瑚过去抱自己的小弟弟。贾赦把女儿放下来,“来,瑛儿,见见你太子哥哥,给太子殿下行礼。”徒亘就见到一个粉粉嫩嫩、娇娇柔柔的小姑娘,漂亮的桃花眼,像含了无尽的笑意,高高兴兴、大大方方地来给自己行礼。这是太子第一次见到除自己姐姐以外的小姑娘,他略略有点儿窘,却很喜欢小姑娘漂亮的、充满笑意的桃花眼。“平身。你不用称孤太子殿下的,像世子说的称孤太子哥哥就好。”徒亘把原预备给贾琏的玉佩给了贾瑛。贾瑛接了玉佩,笑着说:“谢谢太子哥哥。”徒亘庆幸自己除了准备了玉佩,还准备了一个拨浪鼓。贾瑚从奶娘那里把弟弟抱过来,“太子,你快看我弟弟,可爱吧?”白白胖胖的孩子,含笑的桃花眼,像年画上的童子。“嗯,是很可爱。”可还是比自己弟弟差了一点儿。徒亘掏出拨浪鼓逗贾琏,贾琏流着涎水去抓,徒亘把拨浪鼓给贾琏玩。玩了一会儿,贾赦说道:“太子,该回宫了。”徒亘有点儿不想走,“世子,父皇还在荣国府住过呢。”“今儿不行,知道你过来的太多。改日没人知道你出宫,就留你和瑚哥儿一屋睡觉。”太子被贾赦哄住了,恋恋不舍地与张氏告别,还请贾瑛进宫玩。徒亘坐在车上对贾瑚说:“你妹妹和弟弟的眼睛长的好像啊。”“是。我像父亲,妹妹和弟弟像母亲。”“他俩看着总是在笑。”贾瑛和贾琏的眼睛,让太子的印象很深刻。“是啊,喜庆吧!我祖父说了,看着妹妹和弟弟这样的眼睛,就让人心生欢喜。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嗯,荣国公说的对,他俩的眼睛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的。”跟在马车边上的贾赦,听着马车里太子和自己儿子的对话,轻轻咧咧嘴角。这样甚好,这皇家和朝廷的事儿,就没有父亲算计不到的。太子去了相府又去了荣国府,太上知道了就是一笑。问起张太傅的病情,太子回答的有板有眼,太上看太子的心思不在读书上了,索性让贾赦带太子和贾瑚去练武。“老贾啊,你又在想什么呢?”贾代善搁了茶盏,甚是懊丧,“太上,老臣以后不陪您下棋了,我这都输了几盘了。”“唉,老贾啊,你要是不陪着朕,朕就真的是孤家寡人啦。”太上是真的感觉寂寞了。在他梦里的前世,他这个时候去了江南。几次劳民伤财地下江南,虽解决了一点儿事情,但还真不如儿子这士绅一体纳粮来的爽快。百姓吃饱穿暖了,什么白莲教、弥勒教的,都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了,再不用日夜担心有邪教鼓动百姓造反了。“太上,你别不知足。我老贾也想把手里的事情都交出去,天天进宫陪你下棋,教导太子和瑚儿练武。哼!”这样的话也就是贾代善敢说罢了。“老贾啊,兵部的事情,你还得帮明允压着,你看太傅不都在内阁守着呢嘛。”太上觉得自己的抱怨是有点儿没道理了。“那个,我就是闲的,闲的。”“唉,太上,既然太闲,不如把这几十年治国理政的想法,都写下来吧。让圣人、太子还有皇家的后世子孙,既能学到您的思想、缅怀您的功绩,还能学到治理朝政的法子。”太上一想,对啊,这可是惠及子孙、名垂千古的正经事。第423章 铁血帝王19圣人望着眼前的堪舆图,和六部九卿商议怎么往鹿儿岛移民。靖海侯和胡枭占了鹿儿岛的全境, 把奄美群岛到九州之间全部肃清了。而且把岛津家族和进攻大景海船的青壮男子都赶去矿山挖矿。现在摆在内阁面前的, 不仅要尽快往鹿儿岛移民, 还有圣人坚持要加派总督和各级官员, 不让胡枭和靖海侯军政全部兜揽。年轻气盛的景仁帝,露出了比太上更重权欲的一面。圣祖爷收复了西南诸省。太上平定了西北的连年祸患,平定了藩王之乱。可景仁帝登基才几年, 先吕宋, 再琉虬,现在又是鹿儿岛。在开疆辟土方面,大景的帝王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了。让内阁舍弃鹿儿岛, 看靖海侯和胡枭送回来的那些黄金就舍不得。移民,从哪里移?总督的人选谁合适?各级官员又要派出去多少?内阁玩命一般在文渊阁和圣人昼夜商议着移民, 最后确定了划定先移山东、安徽、河南三省数县, 整村整县,连带县令一起。张瓒自请去鹿儿岛做巡抚,内阁讨论后, 竟然还真的同意了张瓒的自请。只是鹿儿岛暂时没有合适的总督, 张瓒要暂时代领总督之职, 负责全鹿岛的军政。张瓒得偿所愿, 他可没想到张太傅在顶着“中风”的名头没回朝几日, 这回给他气得差点真的小中风。“矩臣, 你连县令都没有做过, 你如何能做得来堪比一省总督的鹿岛巡抚?”张瓒心里坚持, 人却规矩地跪在老太傅的床前,愧疚说道:“父亲,您致仕在即,儿子这些天反复内省自身。发现即便儿子能够变得圆滑一点儿,可儿子看圣人如今行事的模样,需要的是能干的地方大员,而非只会引经据典、口头笔头功夫的朝臣。去鹿岛是儿子的机会,若万事顺利,儿子往后回京就可以任一部尚书。就是没机会回京城,也能做一方总督。做不成,儿子在鹿岛就是巡抚。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后,再不济就回翰林院、国子监,混到致仕罢了。若是维持现状,在刑部继续蹉跎下去,儿子这辈子是无法再进一步了。”太傅听了张瓒这番说法,慢慢消了气。长子的聪慧与执拗是相伴的,他的状元也是实打实考出来的。且张瓒这回的自荐,真的是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在为自己做了长远的打算。有了治理鹿岛的履历,再回京师,确实有实力可往内阁一搏了。老太傅缄默许久,知道长子是明白了他自己的短处,也起了尽快弥补的心思。他长叹一声,说道:“随你了。”太傅心里也明白,自己夫妻俩都再活十年是很难的事情。若是长子能在鹿岛磨练出来,以后有贾家帮衬再谋起复,会有一番作为的。打发走长子,太傅一夜辗转反侧。隔日他就去见了太上和圣人,直言长子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自己欲陪同长子去鹿岛三年,帮衬长子把鹿岛安稳下来。太上犹豫,“太傅,你的身体可吃的消?”太傅仰首,“廉波老矣尚能饭,老臣如今能吃得很呢。”圣人也犹豫,奈何太傅坚持。圣人最后指了一名太医陪着太傅去鹿岛,算是定下了鹿岛的最高管理层。太傅走了以后,太上摇头叹息,黯然对圣人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若是老太傅早知今日,必定会让张瓒早十年就去地方历练的。”圣人赞同地点头。“父皇对儿臣的心,用的比太傅还多呢。若不是有父皇在慈宁宫坐镇,儿臣再不敢在东洋、南洋一起这样做的。”太上皇深有感触,“扶上马再送一程,说的就是朕和老太傅了。”圣人补充,“还有荣国公。朝廷差不多的老臣,应该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他们没有父皇的魄力。”“荣国公早些年是舍得贾赦去西北。明允,辽东那边你可是要派贾赦去?”“是的,父皇。儿臣觉得贾赦经过西北的历练,让镇国公领军,带贾赦一道去辽东,再调了理国公世子一起。等胡枭把鹿岛稳定了,戴梓做出蒸汽船以后,海陆夹击,一举解决隐患。”“李准那里你欲如何?”“父皇,朕要移福建、广东之民去南洋。而交趾郡的交趾布政使司,朕准备调湖广总督过去。安南都护府、安南都统使司的力量也待加强。朕要在安南那里填充汉人,先把把广西汉人移去一部分,熟苗也移过去。安南那里必须要同湖广一样地安稳,才能保住京畿和辽东的米粮补给。”太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方幽幽说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等你平定四海疆域。”张英请得了特旨,陪同长子一起去鹿岛三年。在朝臣的眼里,就是首辅要去安定新得的疆土,去管一省的军政事务。圣人在张加父子离京之前,特招了张太傅和张瓒到文渊阁谈话。“张大人,这幅海图你带去,交给靖海侯和胡枭。让他们在稳住鹿岛的情况下,向德川幕府讨还历年倭寇对大景的劫掠损失,还有大景收回琉虬付出的战船、士卒的损失。至于鹿岛你要记住,从此往后那就与山东、浙江一般,是大景的一个省。在军政各方面,你都要多听听太傅的建议。若是胡枭和靖海侯想要向北推进,你莫要阻拦。”“圣人,那鹿岛的原来居民怎么处置?”“男子都送去矿上,交给胡枭和靖海侯。女子及五岁以上孩童送去吕宋,吕宋那面会有安排。”张瓒心里有点不落忍,他呶呶嘴唇没说出内心的想法。圣人把他的表情看在心里,想着张太傅要同他一起去鹿岛,心里多少有点儿把希望寄托在张太傅身上了。“张大人,你莫要有什么不舍之心理。大元被占、琉虬被占,为收回大元、琉虬丧生的士卒,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朝廷都要供养的。还有江浙沿海那一带的百姓,你只想想倭寇作乱,家破人亡的又有多少百姓。哪一个倭寇不是扶桑的百姓养育长大的?你过去了要是善待那些百姓,可就是给他们养育报复种子的机会,让倭寇有了接班人,以后再来祸害大景的百姓了。”张瓒汗颜,立即把对鹿岛原住民的不舍抛弃开来。“圣人放心,臣定将圣人的话记在心里,不辜负圣人的期望。”圣人点头,然后站起来走到老太傅身前,抬手恭恭敬敬就是一揖礼,慌得老太傅赶紧回避并要跪下还礼。圣人擎住欲跪的老太傅,深情说道:“太傅教导朕多年,而今又为大景的江山社稷长远计,不畏高龄奔赴鹿岛,受得起朕一礼。朕在京师等待太傅三年后平安归来。也盼着太傅能提前返京。”圣人此举把张家父子感动的够呛,张瓒知道是自己履历不足,圣人派了自己父亲来协助,是想助自己能做实做好总督事务。他惭愧之余,更是暗下决心,要处理好鹿岛的军政所有事儿。李准又获得了朝廷增派的十余艘新战舰,全部是配备了最新射程的火炮、侧舷炮。正赶上得了大元岛上的荷兰人、还有萨摩藩岛上的荷兰人,都被俘虏做了劳工、发回国内要赎人的消息、来找场子的一批荷兰战舰驶到。李准在马六甲占据主场优势,以逸待劳,充分发挥了新战舰的优势,全歼了来犯的荷兰战舰。这样刺激的喜讯,过了大半月才传回了京师。圣人兴奋之余,立即找太上商议,决定给李准靖南伯的爵位。太上转动着地球仪,看着圣人在那一片画的红色框框。“明允,唐的疆土而今也不如大景了。”“父皇,您在忧心什么?”“朕怕疆域太大,一时顾及不到,出了乱子,祸及根本啊。”太上忧心忡忡。“父皇,中原虽好,若是遇上黄河泛滥,单是赈灾就会用去几年的积蓄。”圣人每对着太上,随着时间流逝,越发地从心底里敬佩、崇敬。而且自己那些政事企图,只能和太上交流、沟通。“父皇,朕想趁着父皇定了西北这十年,把南洋、东洋都安定了。过几年,若是西北出现犯边的情况,朕将厉兵秣马,全力再横扫一次西北,不再留鞑靼喘息的余地。”太上提醒儿子,“辽东疥廯之痈,你得先镇了辽东。不然高句丽和鞑靼勾连起来,扯后腿啊。”“父皇,朕缺人,缺百姓啊。”圣人喟然长叹。“你是要往辽东移民?”“是,再有十年,二十年,朕就用百姓填充完了这一片。再不虞有不安之境。”太上没想到儿子拼力让百姓生育,是为了填充这片辽阔的大地。是啊,什么样的占领,也不如有自己的百姓、自己的军队,生活在那里,驻扎在那里。太上明了儿子的想法,知道儿子一步步都有章程安排,欣慰地说:“若是朕仍在位,这时候就只想守成了。明允,当你有守成之念的时候,就是你该传位给新的帝王的时候了。这一条写去传承纪要吧。”“是,父皇。”圣人知道太上在写一生的理政札记,他看过一点儿,是太子拿过来让他解释的。从那短短的几篇文章里,他看到太上为大景帝国倾注的心血。“明允,老三、老四、老五也快选妃了,你有什么打算?”“朕和礼部说了,五年不选秀。不如让皇后办些赏花会等,看有合适的闺秀,就一起选了王妃。”“他们也该封爵了。”“父皇,朕想封他们为郡王。就是徒丌、徒丕,成年以后也是郡王。徒旦、徒丞才能是亲王。嫡庶总要有所区分。还有亲王有一侧妃,子女可得封。郡王就没有侧妃了。庶出的,以后都不能再得朝廷册封了。”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