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10:01      字数:5456
  换了怀抱,小乳猪的哭声戛然而止。睁开眼睛看看太子,又抽噎几声。圣人心疼的不得了,赶紧上前,伸手欲抱孙子。“来来来,小乳猪,到皇祖父这里来。”小乳猪搂着太子的脖子,看看圣人,犹犹豫豫地伸出手,美的圣人赶紧把孙子抱过来。太子接过奶娘递过来的湿帕子,给孩子搽脸。“怎么哭起来了?”圣人问太子妃。“到点就想父皇了。”太子妃笑着解释,圣人听了很高兴。哄着孙子说:“等明年,天暖和了,想皇祖父了,就让人带你过去,可不能这么哭,看哭坏了嗓子。”小乳猪抽抽噎噎,委屈的不得了。圣人示意魏九一眼,魏九从身边跟着的内侍手里,拿过一个不倒翁。五颜六色的,一下子就抓去了小乳猪的注意了。魏九把不倒翁,放在圣人身边的茶几。小乳猪伸手一扑棱,不倒翁摇摇晃晃,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小乳猪的小手,把不倒翁扑棱来、扑棱去地歪着,他看着歪来歪去的不倒翁,忘记哭了。玩了好一会,太子见小乳猪开始打蔫了,把小乳猪从圣人怀里抱出来。太子妃看孩子的主意力,还在不倒翁上,就把不倒翁塞到小乳猪怀里,让他抱着。几乎是一瞬间,小乳猪就闭着眼睛睡着了。“这是刚才哭累了。”圣人心疼地说,然后回头吩咐魏九,“以后记得提醒朕,早点用晚膳,早点过来,省得让孩子哭。”魏九赶紧地应了。太子把孩子交给太子妃,“孤还有政事,要回去和圣人处理。”太子妃点头,抱着孩子给圣人行礼,看着丈夫和圣人离开了。这一晚,圣人和太子忙的快到宫门落钥匙了,才把当天的折子处理完。父子都知道,一是年底的事情多,二是上月积压未报上来的事情,祭天后,应该就不会再这么忙了。“赶紧回去吧。明儿还有早朝的。”“是,父皇也早点安歇。”梁九接班,吩咐跟着太子的人小心,等人离了乾清宫走远了,回去服侍圣人安歇。这两天有太子这个特别助力,给圣人帮手,虽还是忙碌,但已经好了很多。圣人换了寝衣,双手叠放在腹部,合上眼睛。梁九轻轻地落下床帷,在床头留下一盏小灯。然后给守夜的几个小内侍,打了一个手势。几个内侍见状,立即各自站去各自该站的位置,寝宫里一片寂静,落针可闻。透过床帷,昏暗的烛光,像一团朦朦胧胧的光球。圣人侧眼看看,又闭上眼睛。理智告诉他应该睡觉了,可他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着白天的事儿。——太子对自己圈禁二皇子的事情,没表示任何不满。他不追着要严惩二皇子,也不因二皇子行事的阴狠歹毒,就不为二皇子的考虑了。这时候还能想着二皇子娶亲的事情,甚至连原指给二皇子的侧妃,也想着了该怎么办。真真是面面俱到的周全兄长了。当得了一个仁字啊!可惜了二皇子,被那些心怀祸胎的奸人挑唆的,对这样的好兄长,也还能下去手去祸害!不然,就是再一代的兄友弟恭。以后的宗令,也可以让他在福亲王之后接手的。唉!不想这令人失望的孽障了。还是朕的成贤好。对这样的自家兄弟,也以德报怨。让自己这做父亲的,欣慰放心,不虞以后太子会与兄弟们同室操戈。可要是对外人也这样仁义,说不定要栽跟头,吃苦头的。还是该让太子狠心起来才好。圣人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内阁在之后的几日里,连着讨论、太子提出来的新经济模式。这种撬动一点,盘活全局,改善现有百姓生活状况的提议,立即得到内阁所有阁臣的支持。贾代善强力支持,这个能增加军中士兵的肉食供给的改革。明摆的事情,吃肉多一点儿,士兵的身体会更好,力量会更强。至于百姓的日常饮食里,鸡蛋猪肉等荤食的添补,能减少食用的粮食、增强体力等好处,尤其是减少溺毙女婴的影响,不用太子去说,所有的人,都早认识到了的。而鸡粪、猪粪能够增加土地肥力,增加粮食的收成,也是不用太子多加描述的。内阁讨论的重点集中在鸡蛋、猪肉能否运送出来,对现有的经济平衡模式,会产生怎样影响的预估上了。太子在内阁讨论最热烈的时候,幽幽地加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银子不够,多养猪。圣人和几位尚书,静默了一下后,立即爆出哈哈的大笑。圣人大声赞道:“好,好,修路,养猪。”张太傅率先向圣人拱手,“恭喜圣人啊,徒家有如此后辈,定能与圣人一起,创出“文景之治”般的兴盛朝局。”其他几位尚书也纷纷恭喜圣人。笑过之后,圣人提出先选择几个村做试点。阁臣都认为,若参与的家庭数目太少,最后示范效果、可能会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否决了圣人的提议。最后君臣达成一致的意见,选择二到三个中等县城做试点。条件要满足靠近官道、或靠近运河,便于将农产品运送出来。具体选哪几个县城,这几位都在地方历练过的阁臣,各推自己宦游过的地方。各说各的理,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半点不见平日里的君子风采、阁臣气度了。圣人拍板,让内阁阁臣,把提议入选的几个县城,各自的优缺点,形成书面意见报上来,祭天后决定。工部呈上的水力纺车的事情,也被通过了。工部将在京畿成立纺织局,利用京畿的水力优势,先试验一年看看。张太傅指出粮田和棉田的比例,不能因纺织局需要大量棉花,就减少了粮田。太子看看圣人的眼色,站出来说话,“听说向南有一年三熟之地,朝廷是否要派人去考察,是否有此地。若真有这样的地方,朝廷将不再有缺粮的忧患了。”第377章 废太子81太子的话,激得内阁都兴奋起来, 一年三熟, 真有这样的地方, 真的是从此不惧灾荒了。可这些人都是历事多年的人精, 片刻的激动后,就立即恢复了冷静,追问太子这消息是否确切。太子在阁臣们的、颇有压迫力的目光盯视下, 稳稳说道:“孤既往在一本描写海外异域的书里看过, 十三行与夷人接触多,也曾经听夷人说起过,海外有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地方, 父皇那儿还有传教士赠送的地球仪。”圣人示意梁九把地球仪搬来。太子抚摸着遥远记忆力里的地球仪,慢慢地旋转了一下子, 深吸一口气, 平静自己的心情,继续说道:“我们在这里,向东、向南是大片的海域。”太子指着粗糙的地球仪, 慢慢地引导阁臣和圣人。“在我们的认知里, 天圆地方, 在西方那些传教士带来的书里, 却是我们站着的地也是圆的。还有什么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说、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太子拨动地球仪, 使它旋转一周, 把地球仪稳住, 语速更慢了。“孤想不管它什么心说, 如果是这样,地球在自己转动,太阳不动,就有了昼夜更迭。如果地球同时围绕着太阳转动,就有了四季轮替。”太子手指指着地球仪的中间地带,“这一片地方,就是夷人所说的土番居住的地方,没有国家没有朝廷,只有土番。这里是四季如夏,一年三熟的。孤想,不管真假,派人去探看一下,如果是无主之地……”太子后面的话没有,阁臣们也都懂得,那就是开疆辟土的不世功绩啊!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圣人。圣人的目光巡视了众人一番,凝重的声音,缓慢说道:“传旨鸿胪寺与十三行,着他们携手,尽快探明此事。”几位阁臣都有些兴奋、又有些慌乱,这世界上还有地心说和日心说,这太冲击他们的头脑了。不过好在这些人不是追求学术的学者,几个人抛开地心和日心,他们现在的目的是治世,是与圣人一样地期冀着——找到能产出更多粮食的地方,让百姓能吃饱、穿暖,让国家能增丁,让国家更稳定。当阁臣迈着虚浮的脚步,兴奋地离开养心殿之后。圣人起身走到太子跟前,把那地球仪旋转了几圈。“成贤,西人之学,听听则罢。我们治国,还是要用千年传承下来四书五经等经典。”“父皇说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太子答的诚恳,一本正经。圣人想想,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就是这样的。夷人的枪炮优于我们,我们要学,要拿来用的。戴梓那里听说进展很快,你什么时候过去看看。”“好的,父皇,儿臣就安排时间过去。”圣人看看梁九抱过来的奏折,揉揉眉心,“等祭天之后吧。”父子俩合作,总算在祭天大典前的几日,把前面一个月积压的事务都处理完了。因皇太孙降生之后,圣人曾命人全面地修葺天坛,在皇太孙百日的时候,进行过一次祭天。这时隔不久的再次祭天,修葺的工作量就不是太大。即便如此,宁亲王领的天坛内的清扫、修葺等事务,早在圣人和内阁说了要祭天,钦天监还没选定日子的时候,他就开始率领工部的匠人,对天坛进行了新一番修葺。工部的匠人,还有内务府的人,也都是忙得一个人赶两个人使唤着,堪堪在福亲王、宁亲王去查看的时候,准备好了所有的一切。福亲王和宁亲王领着配合礼部、太常寺准备祭天的事务。二人对祭天之事非常认真,检查起来,那是不容有丝毫的差错。福亲王亲去牺牲所,仔细地查看为祭天准备的牲畜,看着他们洗涤干净准备祭祀用的牲畜,吩咐饲养的人,这几日一定要养好了,别出了差错。宁亲王则看着工部匠人,在他眼前又检查了一遍三座望灯台,每根灯杆是不是足够结实,悬吊的灯笼如何,还有特制的蟠龙通宵宝蜡。祭天的时候,每个灯笼要插4根这样的蜡烛,每根蜡烛长四尺,粗一尺,并且铸有凸龙花纹。这蜡烛可燃烧一整天,不仅是燃烧的时间长,而且点燃之后,不会被风熄灭,既不流油,也不用剪蜡花。圣人接到俩位亲王万事皆顺利妥当的禀报,带着太子,提前二天住去天坛,进行最后的斋戒。礼部齐尚书带着礼部的主要官员,指挥着内务府的人,在圜丘坛,依礼设置了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色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翰林院张掌院出手的祝文,已经写好在祝版。太子跟着圣人,在祭天的前一日,进行最后的检查。先阅祝版,至皇穹宇进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笾豆,去神厨视牲,检视已经宰杀好的28头牛犊,33只羊,34口猪,2只鹿,12只兔子无误,然后父子俩回到天坛的斋宫,略微休息,寅时初就要起身的。祀日的前夜,天坛里忙碌异常。由太常寺卿率领太常寺的诸位官员,安排好神位、供器、祭品,礼部指导内乐府陈设乐器,御史台的御史陈中丞,全程监督,最后礼部陈侍郎再进行最后一遍的检查。所有陪祭的官员,也在天坛留宿,寅时初刻就要站到规定的位置的。日出前七刻,早已沐浴更衣妥当的太子,里外皆新,最后外罩蓝色四爪五龙蟒龙袍的祭服,跟随同样身着蓝色的五爪九龙袍祭服的圣人,在天坛斋宫的太和钟鸣响的时候,步出了斋宫。当圣人步出斋宫站定,钟声停止,鼓乐响起,此时圜丘坛的东南燔柴炉开始燔牛犊,西南悬天灯已经点燃,烟云缭绕中,神秘庄重的祭天大典正式开始。太子跟在圣人三步后,亦步亦趋。在圣人从圜丘坛的东门进去,到圜丘坛的中层拜位,太子率领陪祭的官员,踏着“始平之章”的乐声,从圜丘坛的西门进去。至于中门,那是留给皇天上帝行走的。在圣人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叩拜、上香时候,太子等陪祭的众人,在中位跟着叩拜。等圣人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的时候,太子跟去上香叩拜,之后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从燔牛犊开始的燔柴迎天神,跟着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撒馔、送帝神、望燎的祭天过程,每一步都需要配合着祭祀乐章。“始平之章”之后依序对应着“景平之章”、“咸平之章”、“奉平之章”、“嘉平之章”、“永平之章”、“熙平之章”、“太平之章”,最后在圣人观看焚烧祭品的时候,奏起“佑平之章”,整个祭天大典终结。在行初献礼的时候,配合“奉平之章”要舞“干戚之舞”,这是武功之舞。128名乐舞者手持斧头、盾牌、长弓,跳干戚舞,舞姿威武刚劲,象征四海平定,江山统一到司祝跪念祝文时,乐声暂歇;在行亚献礼、终献礼的时候,配合“嘉平之章”、“永平之章”,都要舞“羽龠之舞”。这是文德的祭祀舞蹈,文德舞舞者则手执羽毛及古乐器,载歌载舞,舞姿优雅,进退有序,寓意天下太平,民众吉祥。圣人虔诚地祝祷,将酒水奉献给天地,将祭酒一滴不剩地饮下,三叩九拜,每一次的跪拜,圣人都虔诚得眼前好像有神灵一样……整个过程,太子跟着圣人,每一步骤需要的三叩九拜礼,太子也都虔诚地跟着跪叩行礼。他记得多少年前,自己是不信鬼神,不信来生,不信一切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者。可如今他知道,这些都是有的,都是冥冥中存在的。望燎之后,“佑平之章”的乐声终结,圣人最后又看了一眼燎炉,带着太子离开天坛。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看得见头,望不见尾。如同来时一样,父子二人又徒步走回紫禁城。父子俩疲惫地回到宫中。太子送圣人回到乾清宫,亲手服侍圣人换下祭服,真诚地对圣人施礼。“父皇辛苦了。”圣人摇头笑,“徒亘是社稷的未来,为他的平安,祈福祭天、感谢上苍,是朕这做圣人、做祖父,应该做的。虽辛苦点儿,他平安地出花了,以后也不用再担心了。你也回去,换洗了,好好睡一觉吧,晚上就不用过来了。朕若得空了,晚膳后去看小乳猪。”“是,父皇。”太子行礼后,带着自己那二十来个内侍,回去东宫。他先在书房的院子好好地梳洗了,洗去身上的烟火味道,然后才回去后面见石氏。“明允,你辛苦了吧?”太子妃在守着刚睡着的儿子,见了太子进来,赶紧站起来迎上前。祭天不仅男人累,太子妃主管着宫务,也不轻松。这些天为筹备祭天的事儿,内务府抽调了一些人出去,宫内做事常常捉襟见肘的,颇为吃力的。“还好。睡了多久了?”太子看着握着拳头,鼓着嘴的小乳猪。石氏笑着,柔声说道:“才睡了没多久。”她看着太子眼下的青色,遮掩不住的疲惫,心疼地说:“你也睡会儿吧。”“好。”太子换了外衣上炕,把小乳猪往怀里搂搂。小人儿略微呶呶嘴,皱皱眉头,仍旧沉睡。太子拍拍小乳猪的屁股,软软肉肉的、热乎乎的小人儿,比以前是瘦了不少,但胖回来的也快。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情,太子就立即陷入黑甜的梦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