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9      字数:5292
  “母妃, 二皇子几个打四皇子的事情,您可知道?”淑慧太妃不以为然地说:“这宫里带长眼的、有耳朵的, 稍微留意一下, 想不知道都难。”“母妃,就坏在这事儿上了。儿子昨晚想见圣人,结果圣人让太医给老四看伤, 把其他几个罚跪在奉先殿。今儿一早下朝, 儿子就去养心殿等着, 听说圣人因为这事儿, 上书房的师傅们叱责了一顿, 翰林学士都贬官了。”淑慧太妃这才急起来, “哎呀, 岂不是你舅舅他们, 也都要跟着流放了?”“是,而且是流放去西南。”“天。”淑慧太妃叫了一声,跌坐在椅子上,瘫倒成一团,顺着椅子往下溜。“母妃,母妃,赶紧请太医去。”宁亲王正值壮年,动作快,母子距离又近,他上前一步,伸手架住太妃。“别,别,别请太医。”淑慧太妃好一会儿,才凝回了精气神儿,眼泪如山间倾流而下的洪水,顷刻间就打湿了手帕。“我的儿啊,可怜你几个舅舅,从出生就没有挨过什么辛苦,如今却要被惠妃牵连,流放去西南。”宁亲王也不知怎么安慰母亲好,赵家的事儿,是镇北侯一力担了。因着圣人认定镇北侯戍边,劳苦功高,又不知京中事情,才免了赵家的死罪,给赵家的女眷留了体面。这时候又爆出几个皇子不友爱兄弟的事儿,自己去以敬重礼法为首务的圣人跟前求情,是太难太难求下来了。“母妃,母妃,是儿子无能。要是儿子……唔……”淑慧太妃伸手捂住儿子的嘴,“长宁啊,母妃宁可你就这样,好好地活着。咱母子俩都好好地活着,就够了。”太妃知道自己儿子想说什么,圣人凭何能继位?他出身不如自己的儿子长宁,人也未必比长宁聪明,只是他母妃恰巧过世了。太皇太后能舍了圣人,这样好摆布的皇子,立自己的儿子吗?“可舅舅们?”宁亲王与舅家的关系甚好,往来也亲密。“母妃,儿子拿这个亲王爵位,去换舅舅们……”“想都别想。”太妃立即拒绝了儿子。“你要是敢去圣人面前说,他立即就能把你降为郡王。有你这个亲王外甥,你明天派了心腹人,陪着你舅舅他们去西南吧。帮他们安顿好,每年再多派人,勤走几趟。有你在,你舅舅们,也不会太受罪。”“是,母妃,儿子这就回去安排。”“你把赵家的族产都接了吧,或许什么时候大赦,或者圣人又要用到镇北侯了,也许会赦免了他们,允许他们回京呢。”“母妃,赵家的族产,儿子怕弄不到手。”“能弄到多少是多少。”淑慧太妃站起身,唤了贴身的心腹,吩咐她拿银票过来。“这些,你都拿去用。他们要是不回来,你也可以拿那些东西的出息,填补他们。都是好位置的铺子,好出息的庄子。赵家几百年的心血啊。”“是,母妃,儿子这就出去办。母妃,您是不是请太医来看看?”“不啦,太后现在扒上圣人了,我要是敢病啊……”宁亲王心里明白,母妃一直与太后不和,唉!“母妃您多保重。太后那里,您先放放吧。”“好,好,去吧,去吧。”淑慧太妃看着宁亲王走了,眼泪又留了下来。太子妃刚出月子还没几日呢,圣人的旨意到了东宫,要太子妃接掌宫务。太子把自己去年整理的东宫账目搬过来,把总账、分类明细账建立的方法,记账的要点等等,详详细细地给太子妃讲了一晚上。“卿卿,宫里的帐乱着呢。你就是去找禁足的德妃、贤妃对账,也对不清楚她们以前记的那流水账。让四司八局按这个做帐的方法,把前面账册的余数,记到新账本上,以后按新法记账。至于他们之前的流水账,都封存了。孤看看怎么找几个老账房,仔细把帐本料理清楚了。”太子妃跟着太子,学了一晚上的新式记账法。人要是聪明啊,那常常是一点就透的。“明允,你这法子好。帐本多了一些,可一个总账下,各个分类的明细分账,甚至一物一人一页。这内务府和四司八局,以后就是想互相推诿,也推诿不了了。”“卿卿聪明,就是这意思。内务府的奴才,个顶个地手脚不干净,换多少遍人,也都是用不了三年五年的,又养出了一群蠹虫。这宫里抛费,你明天看了就知道,甚至没有帐本记的五分之一呢。全让那些奴才们捞走了,最后还给咱们这些做主子的,挂上一个不会管事、奢靡的名头。”第二日,内务府和四司八局的管事,每个人都是抱着自己的老账本,来到东宫,向太子妃交账。太子妃却没有立即接手,只按照太子教授的法子,让他们把各项事物的余数,抄到新账本上,老账本留在东宫封存了,自己有空再慢慢看、慢慢核对。一时间,所有的管事,都在心里哀嚎,天,这样记账,对账不再是麻烦事。什么东西每年、每月、每日购进多少,进价多少,谁领用了,领了多少,是一目了然。天!岂不是以后没法再偷油了。想说不会这么记账吧,太子妃又教的明白。而且人人都看明白了,太子妃说的记账法子——只要会写字、会算数的人,就能达到太子妃的要求。剩下的能做的,只是纷纷跟太子妃说,老式的记账法子,用了几辈子了,也都是非常习惯的,而且一直用得好好的,还是不用换法子吧。太子妃就一句话,要是不想换记账的法子,那就换人来记账吧。那些本想趁着宫务交接、摊平以前亏空的人,傻了眼。有那欺太子妃年轻的,想先给太子妃看一堆流水帐,把太子妃整治个头昏眼花。有了下马威,不怕太子妃以后不服软。可万万没想到,把所有的流水账抱到了东宫,不仅没吓到太子妃,只想想以后查出的亏空,该怎么补,就吓白了自己的脸,吓软了自己的腿。六福被太子留下来,协助太子妃。他早已经得过太子的提醒,今天交账的时候,内务府和四司八局的管事,会现在出现了这种情况。他眯着眼笑着,看昔日这些脑满肠肥、耀武扬威的大管事们,集体出丑。等差不多了,六福才上前对众人说:“太子爷令太子妃这样记账、管账,各位有什么不满,太子爷留话了,他今日都在养心殿里批折子,诸位可以去养心殿找太子爷。”去养心殿找太子爷?圣人也在呢。找死去吗?!内务府和四司八局的管事,只好按着太子妃的要求,在东宫建立分类明细账。最难的是司库局,在东宫捱到日中了,见太子妃怎么也不答应沿用旧日的记账,只好慢慢地一边建立分类明细账,一边暗自琢磨怎么把库存和账目,还有怎么才好把以前的亏空,都抹平了。六福把每个人的茶盏,都挪到另一边的长条案子摆放。就是砚台,也是粗苯厚重到不会带翻的。想磨墨,不用自己动手。东宫有内侍磨好了的,每次还只添加一个砚底,有专人负责给添墨汁的。等大家都建立好分类账,三德子和六福,拿了印泥,在旧账本上,请原主错页按手印、盖私章。三德子和六福,也跟着按上手印、盖上私章。新帐本,也是同样的法子。所有人都看得明白,就是以后换个帐本来对账,是行不通的事情了。六福加了一句,“以后各宫、各处去领东西,回头也要在各自宫里的、同样的帐本记账,免得说咱们这些人克扣了谁。太子爷说了,领东西的人和记账的得分开,最好是对头,才让人放心呢。就是内务府这面,以后管库的人,记账的人,也都要隔几个月,就调个个,互相换换的呢。”三德子敲着那些旧账本,笑嘻嘻地说:“太子爷说了,要是那个司局近日着火了,烧了东西,可要按贪污、掩盖罪行处理了。那赔补,可是不能缺少了一点儿的。”司库局的管事,差点当场瘫在东宫里了。第344章 废太子48太子爷在养心殿, 替圣人批了一下午的折子。因着有一些事情,是只有圣人自己才能决定的,太子先把这一类分出来, 送去给圣人。等太子把余下所有的折子都批完了,抱着折子给圣人的时候, 却发现他送去的那些, 一点没动, 原样放着呢。圣人见太子忙完了,笑着指着那叠折子, “成贤, 这些也是你来批。”“父皇。”太子吃惊地瞪大眼睛。“成贤,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这样的事情, 都已经能自己处理了。现在你做, 父皇给你看着, 要是你能做好了, 父皇就是哪天闭眼了,也能放心了。”太子一听圣人这话,立即诚惶诚惶地说:“父皇,你可要比太皇太后活的久,儿子的心里,才不会发慌, 才觉得不会害怕的。”“呵呵呵, ”圣人笑的开心, “父皇要是能活到太皇太后的年纪,可是徒家最长寿的男人了。”“来,过来。和朕一起,把这些折子都处理了。”这些折子涉及的事情,真不是太子能拿了主意的。圣人一点点仔细地给太子讲,为什么要太子的叔祖父孔布政使和吴巡抚俩人互怼;为什么要接受吴尚书的致仕;为什么要让李家在江南监管盐政;为什么去年要史侯一家去戍边;下一个十年,哪家去接西北的军权,最适合;哪一家去接西南的,甚至东南沿海的,也略略提了几句。“成贤,在这个位置,”圣人拍拍自己坐的龙椅扶手,“凡事都要想到十年、二十年以后。然后把今天、明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才能守住祖宗,传下来的这江山基业。”圣人讲的口渴,伸手去端茶喝。太子站起身,给圣人端来半盏白水。“父皇,空腹就不要喝茶了,该用晚膳了。”梁九觑着了这空,就凑上来,对圣人说:“圣人,太子殿下年轻呢,禁不得饿的。”圣人一看要错过了晚膳的点,赶紧叫人上晚膳。晚膳后,父子俩一起往慈宁宫走,当父亲的边走边继续讲解。最后圣人说道:“成贤啊,父皇往日看那些折子,从来不觉得疲惫。可闲下来这一个多月了,却是一个也不想再看了。”“父皇,那儿子就先拟草,您先这么对付看着。哪天你愿意看了,儿臣倒出空儿,还要去工部的火器局,看看那些火器,都改良的如何了。”圣人点头。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太子现在使不了读心术,也就无从知道了。太后的精神头甚好,兴致颇高。虽然惠妃暴毙,德妃、贤妃、甄嫔都被禁足,过来给她请安的人,就剩了闷闷的成嫔。但她看到了淑慧太妃无助、憔悴的模样,她就觉得四十多年的郁闷,散了一半去了。太子对太后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不能苟同。事情是惠妃策划的,而太后的娘家、圣人的母族,都是被惠妃给扯进去的。现在因淑慧太妃和惠妃是同族,所以在赵家全族被流放的人里,有淑慧太妃的兄弟、子侄,她就这么高兴。唉,这女人啊,脑子有问题。所以即便做了继后,大行皇帝也都不正眼瞧她,真是有道理。还是太皇太后说她的那句话精准——白瞎了那张脸了。太后喜滋滋的,待圣人父子给她请过安了,拿出一个册子说:“圣人,去年你说今年要多留几个秀女。过年的时候,我就和那些来拜年的诰命,就说了这事啦。这次的秀女,我看了二个多月了。昨天、今天又过去储秀宫,仔细地看了两回。我给你挑了二十几个,家世好,人也漂亮的。最大的不超过十八岁,最小的也有十五岁以上了。我都用了印,已经册封为贵人了。明儿你要有空就过来,再看看余下的那些,看看还有没有好的,值得留的。”圣人听了很高兴。太后因为自己长的好,等闲的清秀模样的姑娘,都入不了她的眼儿。而太后的出身也好,她说刚册封的贵人家世好,那就不是一代二代的、暴发户出身的人家。于是就笑着说:“好,母后费心了。正好明儿没朝会,朕辰时末过来。侍奉母后,一起再去储秀宫看看。”太后帮圣人挑了那么多人,现在看圣人高兴,她觉得自己没白忙,很欣慰。圣人明天还要和自己再去看看,可见是厌了宫里现在这些人了,甚好,甚好。“圣人,东西六宫空置的宫室,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你看看怎么分派了这些贵人住吧。”太后把手里的册子交给圣人。虽然宫务交给了太子妃管,可这安排圣人的、新选贵人的住处,还真的不适合太子妃,这个儿媳妇去做。圣人收了册子,也没打开看,留的都是些什么人,继续和太后闲话。“母后,明天看看人,再分谁和谁住到一个宫里去。”太后点头,“把投缘的放一起才合适。”太后看着坐在一边,看自己个圣人说话的太子,就又对太子说:“太子也留几个吧。”太子晃头,“皇祖母,孙儿过几年再说添人的事儿。”太后笑,“真是亲父子,行事也是一般模样。圣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宫里也就是一皇后、二个贵人。”这话圣人听了高兴,谁说太子像他,都能换到圣人赞同的笑脸。大公主得讯,过来给圣人和太子请安,圣人略略问了几句,吩咐大公主要听太后的教导,要孝顺太后,然后就带着太子离开了慈宁宫。太子回去东宫,六福先在书房里,和太子讲了一通白天的事情。太子沉吟一会儿说:“六福,你带几个人现在去找莫九。让他立即带人,去把司库局的人,先都看起来。明早清点司库局的库存。”“是。太子爷。”太子回到石氏的寝殿,见石氏抱着的小乳猪尚未入睡,瞪着眼睛,几个奶娘站在一边守着。石氏见太子已经洗换过了,把小乳猪往他怀里一塞,从屋里立着的人一摆手,“都下去歇着吧。”太子抱着孩子,在屋里地下慢慢走着,边走边拍边晃。“小乳猪啊,天晚了,小孩子要早点睡觉,以后才能长高的。”没一会儿,小乳猪就开始磕懵眼儿了。再一会儿,睡熟了。太子把孩子放好,这小子,出生的时候,体重一般,估计也就六斤多点,现在差不多翻番了。只要睡着了,打雷都不会醒的。太子妃看着儿子睡了,长出一口气,“这孩子,一到晚上,就不跟奶娘了。才刚几个奶娘,换着去抱他,谁抱都哭。我抱了小半个时辰了,怎么也不肯睡,就是在等你呢。”每天晚上,小乳猪都是由太子抱着哄睡的,这已经是习惯了。太子笑,“这小子,知道天黑了,要亲娘亲爹抱,才安心吧。孤手掌大,孩子被孤抱着,觉得安全了,就肯睡呗。”太子妃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她点点头,问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