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9      字数:3297
  二哥儿说话,口齿清晰,已经能表达简单的意思。石氏伸手接过来,花瓣已经捏的变形,二哥儿的手指也染了色。石氏把二哥儿搂过来,那帕子轻轻给他擦手指的花汁。“二哥儿,喜欢花花?”白白嫩嫩、干干净净的漂亮小男孩,和石氏又亲昵,也难怪石氏喜欢“花花。”二哥儿指着花瓣,和石氏说话。石氏笑着摸摸二哥儿的脸蛋。陈良娣站在一边看着儿子,她没想到石氏对自己的二个儿子,这样慈爱、大度。嫡母该有的关怀,一点不少。她原做好了太子妃入东宫后,自己被打压的准备。可没想到,太子妃根本就没搭理过自己,连一个多余的眼风都没有。但是对这两个孩子,那是早晚必要看看,或是派人过来看。伺候二个哥儿的嬷嬷和丫鬟,比原来都更上心了很多。而俩个孩子和嫡母也非常亲近。陈良娣一时也说不清,这样子,是好还是坏。酉初的时候,太子起身,招呼所有人回去吃晚饭。石氏站起来,才迈出几步,就哎呦一声。“卿卿,怎么了?”扶着石氏的太子关切地问道。“我肚子疼。”石氏一言未落地,跟着的顾氏立即问道:“娘娘,这是要发动了?”第333章 废太子37太子扶着太子妃站住。须臾,太子妃又笑了。“奶娘, 没事儿了。”一大群人配合着太子妃慢慢地往回溜达。石氏要先回了寝殿, 顾氏想让她先吃饭。太子知道石氏想的是什么, 对身边跟着的内侍说道:“给太子妃备水。”小内侍应声去了。顾氏着急, “太子爷,这时候不能再洗澡了。”“拿水冲吧。”石氏握紧太子的手,冲太子展颜一笑, 眼里都是你懂我的喜悦。晚膳已经送来了, 石氏到底还是先吃了个半饱,才得以去冲澡。春杏和夏荷连带顾氏一起,帮太子妃洗了头发, 又好好地冲了几遍水。顾氏一边帮太子妃洗头发,一边嘀咕, “姑娘, 这时候不该再洗的。”石氏只是笑,她知道奶娘是为她好,但让她一个月不洗澡, 今天还不好好冲冲, 忍受不了的。“奶娘, ”春杏拉拉顾氏, “太子爷都允了的。”“男人哪里懂这些的。”顾氏到底因太子爷允了的, 不再嘟囔了。可还是等太子妃把头发都擦的差不多干了, 才让石氏出了房门。圣人听说太子妃发动了, 点了高院判, 带了几个精擅妇儿科的太医,去东宫候着。太医和稳婆早在产房外等了好一会儿。高院判先给太子妃诊脉,然后又有一个太医上手诊脉。都诊过了,高院判才对太子说道:“还早,可能要等到下半夜,或明晨呢。还是多走走吧。”于是太子开始扶着石氏走路。顾氏想上去搀着自己姑娘,被萧嬷嬷一手拉住。“别过去。太子愿意着呢。”顾氏讪讪地把腿收了回来。圣人在乾清宫等信,听说要等到下半夜的。想在屋子里看会儿书,看了好一阵子,不知道自己看的啥。想想,还是过东宫去看着吧。圣人一边走一边想,要是皇后还在,哪里用自己过去啊!产房就设在东偏殿里。太子扶着石氏,一圈圈地在院子里转悠。俩人一边转一边聊天,别人看着,似乎不像要生的模样。只有太子和石氏知道,每次疼痛的间隔,越来越近了。而且每次疼的力度,也重了起来。这个时间和力度,太子是靠石氏掐自己手臂的间隔和力量来推测的。石氏走累了,太医就过来诊脉,歇歇,吃点东西,还得继续溜达。“明允,咱们以后不生了,就生这一个,好不好?”“好。这事儿听你的。”“不行,还是得多生两个。”石氏觉得小孩子太难养大了,只生一个,太不保险。像东宫的大哥儿,去年秋天那场病,多吓人啊。还有娘家侄子、侄女,也都有夭折的。但愿肚里的这个,像陈良娣生的二哥儿一样,白白胖胖的,结结实实的。“行,都听你的。”石氏嗔了太子一眼,这人!成亲一年了,石氏把原来未嫁时候的担心、焦虑,都抛的没影了。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福分不够,不能和太子长长久久地白头到老。“明允,要是一会儿,万一遇上保大保小的,你一定要保住咱们儿子。”“保你,有你在,可以再生儿子。”石氏觉得自己的眼睛有点湿了。“保儿子吧。”石氏知道在皇家,保孩子才是正经应该可能的事情。可太子就是这么说一说,太子的心意,自己就领了。“明允,你像圣人带你那样,把儿子带大就好了。”“卿卿,你忘记那些小内侍,早几年,就开始给孤下药了?孤是太子,不是皇帝。这孩子要是没亲娘护着,可不好长大啊。”太子挺着胳膊上传来的疼痛,等这波疼痛过去了,才柔声对石氏接着说:“你要好好的。这么多太医、稳婆,都守着呢,一定会母子平安的。”太子凑近石氏的耳边,继续给她鼓劲,“你还练了那么久呢。”是哦,石氏惶惶不安的心情,似乎稳定了一点儿。“卿卿,差不多了,咱们进去吧。”太子估摸着石氏的阵痛间隔,差不多是一刻左右了。“好。”太子正想扶着石氏进产房,院子里的人呼啦啦都跪倒了。原来是圣人过来了。太子扶着石氏立住,想给圣人行礼。圣人忙出声,拦住太子夫妻。“明允,怎样了?”“父皇,儿臣正要扶石氏进去产房。”“去吧,去吧。石氏,莫担心害怕。”“是。谢谢父皇。”太子把石氏送到产房门口,顾氏、萧嬷嬷和春杏、冬梅上来,把石氏接了进去。高院判带着几个妇儿科的太医,已经换了罩袍,在产室隔间的外头侯着。太子朝高院判几人一拱手,吓得几人差点要给太子跪下。太子赶紧止住几人,开口说道:“请诸位费心。”几位太医赶紧连连应了,看着太子退出去,关上门,隔绝了视线,才略略平复下来。太医院的这几位,对太子的印象都很好,源于太子去年组织编写《妇儿百日篇》,不仅仅在编写的过程中,向他们咨询的时候有礼,而且最后付印的时候,只要是对那百日篇有过建言的,名字都刊印在上面。太子仁心,又不居功自喜。能让自己名扬天下的储君,哪个人,都是心怀感激的。“父皇,”太子把媳妇送进产室,然后就到圣人跟前扮演孝顺儿子。“夜已深了,高院判说可能要等到明早呢。父皇您先回去歇着吧。”“无妨,朕陪你一起等吧。”太子笑笑,请圣人去自己的书房院子里坐。圣人想想说道:“就到前殿吧。书房那里,远了一些。”太子随着圣人在前殿坐下,让人取了围棋来。父子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摆着棋子。“成贤,你倒是沉得住气啊。”圣人看着还能稳稳地捏着棋子,和自己对弈的儿子,开口揶揄。“父皇,有您在,儿子就什么也不用担心的。”“噢?是这样?!”圣人心里一暖,“可石氏生产这事儿,父皇心里也没底啊。”“父皇,”太子立即换了一付焦急神色,“父皇?”眼底都是不敢相信的神色。圣人看儿子真急了,又有点心疼了,原来这孩子不是能沉住气,是把自己当依赖、当靠山,以为自己这父皇是无所不能啊!“成贤,莫急莫急。没事儿的,那么多太医呢。祖宗也会保佑徒家的嫡子嫡孙的。”太子放松了一些脸色,眼睛略垂,赌气地说:“父皇好好的,做什么要吓儿臣。”“看你,看你,都是做父亲的人了,还是这幅小儿模样。朕该把你现在的样子画下来,以后等你儿子长大了看。”“父皇,是儿子和你最亲最近吧?”“哦?这是什么意思?”“儿子和父皇最亲最近,父皇可要在所有人跟前,维护儿子的形象。”太子诚恳地看着圣人要求,那眼神,让圣人想起太子小时候。“成贤啊,你小时候也常常这样看着朕。好,答应你了。”“父皇最好了。”太子笑起来,那是种从心里往外的笑,深深地感染了圣人。赤子之心啊!圣人在心里这样评自己的儿子。然后吧,又发愁,这么大的人了,怎不见长点别的心眼儿。这么相信自己这个做父亲还好,要是对别人也是这样,以后可怎么办?那些朝臣和勋贵、宗室的,个顶个,心眼子多的啊,拔根眼睫毛,都能当吹火筒的人。就是后宫这些人,心眼儿也一个比一个多,一个比一个狡诈的。得想个法子,好好练练儿子,多少也得长点心眼啊。等圣人低头再看棋局,发现自己那条快成形的大龙,被太子断了。心疼的啊!收拾起精神头,全力下棋,最后险险地赢了太子三目半。“父皇!儿臣本该能赢的。又是父皇赢了。”太子不满意地嘟囔着。“成贤,你这棋力,增强了很多啊。假以时日,会有赢了父皇的那天。”“真的吗?儿臣怕是这辈子,都赢不了父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