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7      字数:4818
  圣人却拒绝了。“抚养为守卫徒家江山罹难的遗孤,是咱们该做的。万没有养着养着,把人家闺女变成妃嫔了。倒不如给个封号,选个好人家,好好嫁出去做嫡妻。往后提起来,也是一桩佳话。”太皇太后拗不过圣人,勉强把人留下来,也不过是个不得圣人欢心的、枯守一生的可怜人。最后祖孙俩商量了许久,封了个末等的郡主,每年也有三百户的食邑。太皇太后想来想去,把郡主嫁给娘家的二侄子,也算是一个好姻缘了。太后缓过劲了,拉着嫂子和弟妹的手流泪。“姑母走的时候说,要郑家儿孙以后长进。唉,我就想着为他们再谋个三五十年的清闲日子,怎么就不成呢?!我在这里熬了快四十年了。”妯娌俩赶紧劝慰太后,要是太后有点儿什么,郑家就只有长房的镇南伯一人了。那可真是即时要跌去二流人家了。好一会儿,才劝好了太后。太后恹恹地说道:“我父亲当初就不想我进宫,说我差姑母太多。唉,这几十年了,我要是有个亲生的儿子,我也会和姑母一样的。哪里会这样,哪里会这样,差姑母这么多。都是那个狐狸精,霸着先帝爷。”可不是的,太皇太后当初也只是贤妃罢了,却最后能成为赢家,扶持了儿子登基,又扶植了孙子。承恩公夫人对自己这太后小姑子是满腹的怨气。往圣人那里塞个人,她能弄到姑妈,把自己叫进来骂。前几年吧,自己嫡孙女,多好的太子妃人选。要是郑家只出这一个,圣人怎么着,都要给郑家面子,留她在东宫了。可太后偏要把婆婆的娘家人,都弄来。白添了笑话,一个也没能进东宫。唉,什么事都干不成。真应了姑母说的,蠢!白瞎了这张倾国倾城的脸。可承恩公夫人又不能不哄着她,多少也陪着诅咒几句、作古了几十年的太皇贵妃。郡主在一边叹气,要不是先帝爷宠爱太皇贵妃,元后哪里会郁郁而终,小姑子怎么会有机会做继后。还是陈家的女儿有福气啊,先帝爷那么宠爱太皇贵妃,就宠幸了陈贵人几次,就能生得了圣人。不,应该说圣人有福气。陈妃不死,太皇太后也不会立他的,当时宫里可不止他一个皇子。郡主的心里也不舒服,郑家老二年少的时候,看着端正模样。可大起来,学文——连秀才都考不上;学武——从小给婆婆娇养着,半点辛苦吃不得。除了吃喝就是玩,混到四五十岁了,一事无成。要不是太皇太后走前留话,不得分家,前年婆婆去了的时候,二房和三房,就得从承恩公府里搬出去。外面看着郑家两代外戚,可等太后走了,自家就什么也都不是。大房还有个镇南伯的爵位,唉。圣人说了再不让郑家和陈家的女儿进宫,太后没了心情,郑家等人也没了心情。备好的午宴,也都是勉强对付了一点儿。一场借赏花给东宫送人的好打算,就这么地惨淡收场了。贾代善和梁九一起去养心殿给圣人回话,圣人仔细看了贾代善的笔录。点点头,说道:“郑家的蠢货和陈家的蠢货搅合到一起了。老贾啊,明儿你把这几个也都好好问问。”“是。”贾代善七八岁的时候,就进宫做伴读,和圣人这么些年相处,圣人从未把他当臣子看,他自己是处处不逾越那条君臣之线。他看圣人实在难过,于心不忍,开口劝慰。“圣人,十个手指有长有短,龙生九子,也各个不同。莫为那两家,有不争气的烦恼。”贾代善的话,圣人听得进去。他点点头,说:“等太子大婚后,郑家那几个就不用留了。梁九,你和贾尚书去处理。”圣人顿了顿,“陈家,陈家的那几个也不用留了。”“是。”二人赶紧应了。贾代善犹豫了一下,张张嘴,又没说话。“老贾,你有什么就说。”“圣人,太子大婚后,就要听政了。微臣是怕以后会有更多的、针对太子的人,不得不防。可防得了一年,怎么防得了十年?”贾代善忧心忡忡地对圣人谏言。忙了这一天的审问,贾代善现在已经不是去天牢前的想法了。他再没想到,郑家和陈家,能谋划了慢慢来的法子。他有点害怕,贾家父子两代人,做了圣人父子两代人的陪读。自己那时候,圣人已经登基了。如今赦儿,也是陪太子读书,二者是天壤之别。太子不能登基,贾家怕是也要覆灭了,贾家是和太子捆绑到一起了。“老贾,你放心,朕不信自己的儿子,信别人吗?”“圣人,昨天的事情,是太子自己破了局。不然要是那假冒的内侍撞死了,在东宫豢养娈童的事儿,太子可说不清的。再来几次类似的事情,所谓三人成虎,臣虽看着太子长大的,知道太子被圣人您教导的品性高洁。人证摆在眼前的时候,也难免会动摇了。”圣人点头,“老贾,你说的对。你放心,太子的事情,朕会更加小心仔细着。这些人不能轻饶了。也给后面再想打歪主意的人,都提个醒。”贾代善见自己的话,都说到了,看时辰已晚,匆忙与圣人告辞,退了出去,赶在宫门下钥之前,离了宫。“成贤啊,你在想什么?”太子刚才在想,郑家是圣人的祖母娘家,也是圣人继母的娘家。圣人说郑家那几人不用留了,说的轻描淡写的,是与郑家血缘远了。可陈家,是圣人母亲的娘家,涉案的有圣人的母舅,也有圣人的表兄,圣人犹豫了一下,也不留。换自己,能不能狠得下这个心呢?“父皇,儿臣有些害怕。”“怕什么,有父皇在呢。”“儿臣怕,要是有人,一次只说一句半句儿子的坏话,日积月累,堆沙成塔,父皇会不会动摇了?”“怎么会!这宫里,别看那么多人,只有我们父子是最亲的。”“父皇。”太子感激地叫着圣人,满脸都是依赖、孺慕地扯着圣人的袖子。“好啦,好啦。父皇不傻,不会被别人离间了我们的。”圣人拍拍坐在自己跟前的儿子。烛光下,太子看起来比白天多了三分沉静。“父皇,那陈家?”“成贤啊,陈家那几人,为了荣华富贵,来害我的儿子,就已经没把我当他们的亲人了。朕不迁怒与郑家和陈家的其余人,已经是看在太皇太后和母后的份上了。”“父皇,谢谢父皇。”圣人笑了,“做父亲的维护自己的儿子,怎么都应该的。等你以后有了嫡子,就能感受到了。”太子点头。可庶子和嫡子不一样看待,恕他还不能认同。“父皇,儿臣明天还过来和您一起吃饭。”“好,好,早点歇了吧。”贾代善回府就交代赖大,“你明天带人去接大公子。告诉他先不要进宫,让他在家等着。我有话和他说。”第305章 废太子9废太子9莫九带人到一等承恩公程家,程家刚刚吃过晚饭。各房的女人都在跟自己男人, 嘀咕着白天在太后的慈宁宫花园的事情呢。承恩公还是认识莫九的。这莫九原是他姑母挑的, 跟在圣人身边的伴当, 是有一身的好武艺。因和贾代善一起护卫圣人的时候, 受伤比较重,才退出圣人身边的。这是个圣人信任的内侍,不过这都晚上了, 来自家为何?是圣人改了主意了?“给承恩公请安。”莫九懂事呢, 这些明面上的礼仪,他要是敢错一点儿,这些勋贵就敢告到圣人跟前。到时候, 依着礼仪行事的圣人恼了,自己少说要被敲几十板子。承恩公不敢受莫九的全礼, 还了半礼, 恭谨地请莫九就坐。“莫九这时候来,可是有什么事儿?”“是要问几句话,烦请承恩公叫二房的父子三人, 三房的父子三人, 还有您的次子。”呵, 这一下, 承恩公府里, 除了承恩公, 就剩了没成亲的孙子辈的男丁了。承恩公见莫九脸色不好, 不敢多问, 赶紧打发小厮去喊人来。片刻的功夫,七个人就过来。莫九笑着对承恩公说:“他们牵连进了柏树胡同豫风堂的案子里了,咱家受了圣人的手谕,要带他们回去问话了。”承恩公吓得脸都白了,今天满京城都是抓人的。有好事的包打听,去刑部大牢问新鲜,被御林侍卫队都给关进去了。更别说哪些喜欢小倌像姑的,且与柏树胡同豫风堂的像姑,有丝丝缕缕勾连的。想花钱保人的了,人没保出来,自己个儿陷进去的也不少。“老二,老三,你们与豫风堂有什么牵扯?”承恩公不明白了,自家子侄是不上进,但是家规严啊。姑母做了太皇太后,让父亲重新修了家规,沾上嫖的,初犯:一律是三十板子、跪祠堂三天;再犯,加倍;三次,家族除名。这么些年了,家里这些男丁,除了多收几个姨娘、通房的,还没谁,敢冒除名的风险,去嫖、或者养外室等,更别说沾染小倌、像姑了。被他这么问的老二、老三,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他们已经提心吊胆,挨了一整天了。还以为到了晚上,没来抓他们,就没事儿了呢。到了大房,一见内侍打扮的宫人,爷几个就知道,这是事儿发了。老二、老三立即跪倒在承恩公面前,哭叫起来。“大哥,父亲母亲可叫您看顾兄弟。”“大哥,您可不能不管我们了。”三房有个小子机灵,趁着别人哭,想往外跑,才到门口就被一脚踹了回来,躺在地上动不了了。正堂里的哭声、叫声,立刻就没有了。“莫九,这,这是?”承恩公被吓白了脸,“莫九,给句实话?”承恩公与莫九认识几十年,从开始他对莫九也算得上尊敬。莫九就凑到他跟前,低低地说了二句。然后扶住身子打晃的承恩公,“圣人宽大,看着太皇太后,只要他们几个去问话。你明白吗?”承恩公白着脸点头,“明白,明白。”“那咱家就回宫复命了。”郑家的那几个人,绝望了。内侍当着承恩公的面,把人捆起来,堵嘴,塞进赶到正堂前面的马车里。来的时候不起眼的三辆车,回去也还是那三辆车。承恩公知道这么抓人,是圣人给太皇太后留脸呢。赶紧匆匆拿了几个荷包,塞给莫九,只说请众人喝茶。二等承恩公府里,是梁九去办的事,也是同样的一幕。至于他们走后,两座承恩公府会是什么样,呵呵,呵呵……这一天,宫里也有坐立不安的人。首推宫里的贵妃。圣人宫里,现在有四妃一嫔,贵人与其他低位号的,都散住在四妃一嫔的宫里。四妃掌管宫务,却不知道是为何事儿,昨晚内侍监抓了一夜的人。四妃一嫔这样,有资格给太后请安的,一大早按惯例,压下心里的不安,准时去慈宁宫,向太后请安。却不想太后没见人,就打发她们回去。后来都还是打听出来了,太后叫了娘家人,在慈宁宫的花园赏花。太后做这事儿为的啥,四妃能猜到,都明白太后是奔着太子的东宫使劲呢。也就是一笑。可今儿个白天,宫内外的交通联络,后来也断了。这就让宫里的女人——四妃一嫔都惶恐不安了。这四妃里的贵妃,是圣人的表妹,三十刚出头的年纪。选秀那年。太后一见了就说像陈妃——圣人的生母。太后从来不称呼圣人的生母、为孝慈太后的。太后主张留人,理由是与陈妃长的像,圣人见了表妹,也就当见了娘舅家的人,多个对陈妃的念想了。而且,陈妃的嫡亲侄女进宫,也能帮圣人照顾太子。这理由光明正大,太皇太后也就允了。太皇太后是想着,孙子不让别人沾手太子。她母妃的嫡亲侄女,要是能帮他照顾太子一二的,孙子也能省点心力不是。就也没驳太后,把人留了下来。可这陈氏孝慈太后的亲侄女,被当作贵妃迎进宫,圣人去见了一面后,就再没去贵妃的承乾宫。陈妃过世的时候,圣人已经有七岁了。他与母妃一起住了六年,早记得母妃的一点一滴了。就是开始读书后,搬去南三所住着,早晚也会去景阳宫,给陈妃请安。贵妃不仅长得与圣人的母妃有七分相像,一举一动,不知道是谁教的,处处都模仿着她姑母。把圣人怄的啊,找了个借口,把教导贵妃规矩的嬷嬷都打死了。连贵妃陪嫁的奶嬷嬷,是陈府的老人,也一并被打死了。多年以后,贵妃才想明白,自己被宫里的教导嬷嬷坑了。可连自己的奶嬷嬷,都被圣人打死了,想追究是谁指使的,也无从下手了。圣人嫌贵妃傻,太子的一点儿边,都不让她沾,更别提照顾太子了。可看在孝慧皇后的面子上,圣人处处也挺关照她的。虽说从来都不留宿,这十多年,贵妃在宫里,地位尊崇,又掌管了一部分宫务,也没有受到委屈。圣人在太皇太后逝去后,一向是偏宠自己的娘舅家。在给东宫选太子妃的时候,陈家也推了二个嫡女出来。圣人却一个也没有瞧上。给东宫指的两个良媛,真的只考虑了服侍太子。算是没顾及,陈家和郑家的颜面。过了没多久,贵妃的亲娘进宫来说,她二哥和二嫂,还是想送女儿进东宫。哪怕先做个没名分的侍妾,难道还怕太子表哥,不给生儿子的机会。贵妃被说动了心,想着陈家要是能有一个女儿进宫,能生下太子的长子,对自己这无子无宠的贵妃只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