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7      字数:3623
  “三德子,你叫内务府的人,在这偏殿东北角开个门。”三德子卡巴眼睛,“太子?这,这开门?”“对,不然以后东宫属官在前院议事,太子妃在后院不得出东宫,或是出去了就不得回了。在这里开个门,与花园子连起来,以后太子妃去后宫,就走这个门。”三德子听明白了,深觉得自家太子爷说的有道理。可就是这时间有些紧巴了。太子用膳,琳琳琅琅地摆了一桌子,几十个菜。整只鸡摆上来,这是看的。这样的菜,就有八道,然后摆菜整个地再撤下去。不是白摆的啊,算是东宫的靡耗。林夕哼了一声,吓得舀汤的小内侍,差点就丢了汤勺。吃了七分饱,林夕放下筷子。“三德子,过来。告诉膳房,以后摆菜取消。”“是。”三德子的心里如惊涛骇浪,太子取消摆菜,膳房那些油老鼠,怕是要哭成狗了。“殿下,内务府的人来了。”“宣。”内务府营缮司的官员,被三德子派人叫来的时候,有些摸不着头脑,以为是给太子妃修缮的屋子,又让太子哪里不满意了,才招徕太子的诘问。听了三德子的话,营缮司过来的那官员一想,是啊,可不就是这样嘛。但觉得太子在先前营修宫室的时候不说,现在又提出来,皱皱眉头说:“这可不是小事情,得圣人准了才成。”“秦主事,秦爷爷,秦祖宗,您自己和太子爷回禀吧。”秦业赶紧掏出个荷包,“德爷爷,德祖宗,求您老人家,帮帮下官了。”谁都知道,否了太子的提议,就是抹了太子的面子,轻了会叱责,重了会挨鞭子。别看太子对东宫的属官、对朝臣彬彬有礼,对他们这些内务府的属官,那就是依照家奴的方式对待的。秦业战战兢兢地跟着三德子进去见太子。“内务府营缮司主事秦业,给太子爷见礼。”“起吧。三德子和你说清楚了?”“回太子爷,三德子说清楚了。不过还是先让圣人知道好。”“不用了,你今晚把开门的预算做出来,要多少人来拆墙,要几个人做门,做几天。你别告诉孤,内务府没现成的木料,要先去栽树。”得,太子爷说话还是一如既往地尖刻。“三德子,带秦业去算。”没一会儿,三德子捧了一张纸来。太子接过来一看,气乐了。“叫秦业过来。”“秦业,这墙你们要十个人拆三天?你是要把东宫的围墙都拆了?还是十个人,一人一天只拆三块砖?”秦业的汗就下来了。“明天大朝会后,孤要看到,你把墙拆好了。给你二天时间做门,后天晚上要安好门。”“太子爷,这时间太紧了。下官,下官……”“是拆墙时间不够?还是做不完门?”秦业俯身,“请太子爷恕罪,都不够。”“三德子,你现在出宫,去承恩公府借十个能干的大力奴才,明早按尺寸拆好墙。让他们带俩泥瓦匠来,把门墙弄好。”“是。”“秦业,你内务府有做门的合适木板吧?要不要孤去你们的库房翻检?”“回太子爷,有,有做门的木板。”“明天早朝后,把木板抬过来,再带四个木匠来。在这偏殿做门院子里做门,孤看着怎么要十天。”“太子爷,那门要上漆的。”“先装上,后上漆。”秦业干脆地一跪,“请太子爷宽宥,下官明天早朝后一定拆好墙。后天晚上,把门装好。”“行,你去吧。”圣人早朝后,与内阁商议大事。太子作为旁听生,全程陪同。等午饭前,圣人倒出空来,梁九看看与圣人寸步不离的太子,犹豫了好一会儿,没敢上前。等太子爷和圣人一同用完午膳了,他想上前说话,太子先说了。“父皇,儿臣昨日试大礼服,发现针线局的人,都是从前面由祥旭门进来。儿臣自己住东宫无妨,想以后太子妃和内务府的,出入都不便利。儿臣就让内务府在正殿的配殿角,往花园的方向开了一个侧门,以后内务府有事情找太子妃,就不用从前殿过了。”这事儿,圣人想想也是的,遂点点头。不是什么大事儿,爷俩一说就完了。太子说完事情,站起来给圣人端了一杯茶,惊得圣人简直要接不稳茶盏“成贤?”“父皇,有事儿?”“没有。你歇着去吧。”“是,儿臣告退。”圣人看着眼前高大英俊的儿子,恭谨地与自己施礼。行礼的动作,是那样地赏心悦目,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挑不出半分的瑕疵。行礼后,又稳稳地后退了三步,还向自己微微一笑,才转身离开。每次看儿子这样微笑,都难免会想到妻子——孝慧皇后,成贤与孝慧像了五分呢。唉,要是妻子活着,看着儿子要娶妻了,该是多么地高兴啊。能把儿子养的高大健壮、教导的文武双全,以后也能坦然去见她了。第299章 废太子3太子殿下回到东宫的书房院子,三德子赶紧过来禀报。“太子爷, 门墙、门框都已经弄好了。泥瓦工留话说:要等门墙干透了, 才好把侧门装上去。做门的木匠说:赶赶工时, 今晚就能把门做好。”太子爷是个凡事追求完美的性子。给东宫干活, 谁都晓得要精益求精的。但内务府就一点不好,喜欢拖,什么事情不拖延十天半个月, 好像就没显示出他们干的活有难度。“嗯, 你盯着点。晚上在那儿,多安排几个值夜的。这时候不冷不热的,上下夜分开了。”“是, 太子爷放心,奴才一定把人安排好。”三德子看太子没别的吩咐, 行了礼, 就悄悄地退下去了阳光暖融融的,太子的脸色,就如这天气。至于林夕的内心, 呵呵, 老族长知道, 不愿意、不高兴、委屈、不甘心、郁闷、气愤又如何, 等林夕到了自己的位置, 就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意了——天狐一族的后辈越来越少, 任何一个有希望能过了千年大劫的, 都不能放弃。太子殿下还是坐在书房里读书, 读到掌灯时分。“太子爷,摆膳吗?”“好。”太子经过做门的地方,见七八个木工已经把侧门做好,在收拾工具。有几个清扫的内侍,在一边忙着打扫。这些人见了太子经过,都放下手里的活,低头跪下。“赏。”“谢太子爷。”今晚的摆菜撤了下去了,太子看看还是满当当的一大桌子菜,默不作声地用了晚膳。“三德子,圣人那边晚膳是多少道菜?”“这个,奴才不知。”“让膳房以后按圣人的一半上菜。”“是。”有了昨天撤摆菜,今天太子再裁减,三德子就不觉得突然了。他早听膳房那些油耗子念叨了,太子的每天靡耗,比圣人的乾清宫还多呢。嘁,太子一人能吃多少,还不是那些不安好心的,打着太子的名头,划拉钱进自己的荷包了。“太子爷,陈良娣请太子爷有空去看看大哥儿。大哥儿念叨着想父王了。”“走吧。”吃饱了,往后院溜达溜达,权当消食了,也见见太子后院的那些个女人。陈良娣刚刚二十出头,比太子大了快两岁,长的比较高,头发油亮浓密,柳眉笑眼的,偏鼻梁挺秀,嘴唇略厚,唇色红润,看起来是个温柔可信的北方佳丽。听闻太子爷过来了,立即就迎了出了。“给太子爷请安。” 陈良娣恭恭敬敬地给太子行礼。一院子的奴才都跟过来行礼。“起吧。”“给太子爷请安。”黎良媛也过来见太子。黎良媛穿戴一新,嫩嫩的鹅黄宫裙,交衽的窄袖粉红小袄,零散地绣着三五朵一簇的、或盛开、或半开、栩栩如生的桃花,和整个人一样,有如春日毛毛雨后的朵朵鲜艳的桃花。黎良媛比太子小了三岁,将将十七岁。个子娇小玲珑的,团团脸,娇俏地笑起来的时候,像惹人怜爱不忍放手的小女娃。她一笑,脸颊就出现二个小酒窝,非常地甜美。当初圣人为太子选太子妃的时候,要一起指了两个人到东宫来服侍。黎良媛因为年纪小,差点被搁了牌子,还是太后说话,说这孩子的笑的好看,看着就是个喜庆的,才被留了下来。黎良媛大概是因为长的小,发育的也略慢吧。相对来说,十六岁半的年纪,生第一个孩子也不算早了。可就是这样,那个小女娃也没有站住,一个多月就夭折了。她很伤心了几个月。现在东宫要迎进太子妃了,黎良媛收拾了失去女儿的伤心,从年后就鼓足了精神,殷勤了许多许多。“起吧。”太子领头往第五进的正间明堂走。等太子落座了,黎良媛手脚伶俐地接过宫女的茶,捧给了太子。“太子爷。”黎良媛略略低头,红宝石的耳坠子,在颈侧晃动,前面衬着黎良媛笑出来的酒窝,侧后衬得白腻的后颈如凝脂、似象牙,闪着温润的光。“坐吧。哥儿呢,把哥儿都抱过来。”陈良娣笑笑,吩咐人去把二个哥儿都抱过来。大哥儿自己刚能走稳当,说是三岁,和他这个太子爹一样,生日小,实际也就是十五个月。“父王。儿子给父王请安。”一句话完整说完,然后,然后就给口水噎到了。跟着的奶娘,好一阵子忙乎。太子把大哥儿叫到跟前,伸手把孩子抱起来。也不管周围惊诧的目光,掂了掂孩子。嗯?这么轻!这可不像是十五个月的男孩子了。怪不得总生病,以后还夭折了呢。“想父王没?”“想父王了。” 大哥儿吸溜下口水。太子抽出帕子,给大哥儿搽拭嘴角。“陈良娣,以后你每天带大哥儿,多去小花园走走,多晒晒太阳。再一个,也该给他喝点粥了。”“是。”陈良娣站起来应了。相对黎良媛的娇艳装扮,她只穿着极其普通的蓝色宫装,头上不见点缀,只在脑后挽了一个松松的堕马髻,插了一个绿松石的步摇,配着绿松石的耳珰。以前小花园的门,开在前院里的,怎么好去呢。不过听说今儿个在后院,也开了一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