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4      字数:5425
  凤姐听李纨这么说,也为她难受。可她没那个心思去添补。姑妈的嫁妆只比自己多,不会比自己少。而老太太分给诸人的东西,她听贾琏说过的,他们这一份,要等她生了第二个儿子,过继给贾琏的哥哥了,公公就给他们。迎春的那份,添到嫁妆里带走了。余下的,也都要各人婚嫁的时候,才能拿到。凤姐认为公公的这主意好,不然,怕探春和环儿那一份,还不知道被怎么花了呢。“唉,大嫂子,先对付吧。这几大包药材,够用到明年春上了。”李纨点头,没这些送来的药材帮衬,太难为了。可一碗碗补气血的汤药喝进去,就像进了无底洞,没见到半点效果。第245章 林海108这个冬天比较冷,对林府的影响却甚微。因到了京城以后, 林海总是不忘叮嘱林诚、林谦, 要备好冬天的柴碳。从最初准备一个月的, 到准备三个月的。现在林诚看最近几年的冬天, 都是寒冷异常且连连暴雪,干脆是备足半年的粮食和取暖柴碳。甫一降温,纪氏就吸收去年林旻生病的教训, 吩咐跟着林旻的丫鬟、奶娘, 把林旻看得紧紧的。而林晨,随小厮、丫鬟、婆子跟着吧。她管不了,没法!纪氏也不知道林晨那孩子随了谁, 每天闲不住,风里雨里地跑着, 雪地里也是一玩儿就是一时辰, 却不见他病过。还有就是林暮,这半年来,一点点地看着结实了, 比林晨也没差多少。林晨是纪氏管不了, 成了自家院子里的大王。林暮则是移了院子后, 归荑不敢过去管, 纪氏对他从来是只吩咐丫鬟、婆子照顾的, 也成了他自个院子里的大王。这俩兄弟, 如今是有伴儿了, 每天在府里是前后院地撒欢。要不是晏晏压着, 纪氏都怕这俩把府里翻过来。而兄弟俩再什么淘气,林海都赞一句“淘气小子出好汉”。然后让人把容易摔坏的摆件都收起来,再让跟着的人看好兄弟俩,别去湖边。爬假山、爬树都没什么,别摔下来就好。只要背会了黛玉教的东西,俩儿子随便玩,俩儿子也随便作。林海当爹的态度一摆出来,俩孩子更是满府地折腾。累得跟着这哥俩的丫鬟、婆子,二个时辰一换班,都叫苦不叠的。林诚和林谦赶紧给俩小主子身边,放了几个十来岁的小厮,能跟得上俩人满府跑、也能抗得住俩人折腾的,才让纪氏和归荑都安了心。入冬了,天气寒冷,林海让凤姐不要带孩子过来住了。来回倒腾,林海怕小孩子被折腾得生病,所以只有贾琏和贾琮,隔几日去林府住几天。贾赦看不上贾琏的死脑筋,把他叫到荣禧堂,好一顿指点。然后——贾琏在被他老子这番教导后,把不到七岁、放了寒假的贾琮扔在了林府,自己在张家、荣国府、林府之间来回。于是,林晨和林暮之外,又多了一个能出头、折腾出新花样的贾琮。纪氏才认识到,自家夫君的惯孩子,不仅仅只是惯女儿,儿子,连女婿也是一样惯着的。…… ……凤姐自从与秦可卿见了面,俩人就非常投缘。凤姐常常邀了秦氏过东院说话。从宁府的会芳园到东院也还是便利走动。没想到冬月下旬的时候,秦氏打发婆子来告诉凤姐,病了,不能过来。进了冬天,生病的人也多了起来。秦可卿生病,凤姐开始以为她是着凉了,既没在意,凤姐也没多想。到了腊月的时候,凤姐得空,看秦可卿许久没来,就过去宁府。先去尤氏那里,与尤氏聊天。尤氏见凤姐问起秦氏的病来,一脸不自然地。“我的好琏二奶奶,她病了许久了。既然你俩投缘,你念着她,就过去看看吧。”凤姐觉得尤氏的态度奇怪,看看尤氏。尤氏不自然地转脸。凤姐想,也许是婆媳闹不痛快了,也不再问,跟着领路的丫鬟,过去秦可卿的院子。宁府,从小到大,王熙凤没少来,可她越接近秦可卿的院子,就越觉得有一种诡异的感觉。秦可卿的丫鬟见琏二奶奶来了,赶忙把凤姐引进去。秦可卿的房间,装饰的华丽旖旎。那些字画,摆件,凤姐扫了一眼,就觉得不得劲。凤姐心想,大概是自己在张家呆久了,竟然看不得这些华丽的物件。暗暗啐自己变成乡下人了,脚步却不停地跟着丫头,进去秦可卿的卧房。凤姐一眼就发现,秦可卿不仅是比秋日里消瘦、憔悴了许多,还看着像少了生机、打蔫、要谢了的芍药花。“这是怎么了?不就是着凉了吗?怎么就到这样子了?”凤姐的关怀不是作假的。她是一个好热闹的人。分府后,她跟着贾琏去江南,张家二位表嫂虽都是大气温和,但不是能和她一起笑闹的。她拘了几年了,回到荣国府,李纨也好,尤氏也好,往昔能凑一块笑闹几句的妯娌,也都不来荣国府。好容易有个秦可卿,人温柔漂亮,却和她能说到一起。这年轻轻的,怎么就这番模样了?!秦可卿请凤姐坐下,“二婶子,我就是一时的畏寒,过一阵子就好了。”凤姐原想和秦可卿好好说说话,但看她病的样子,不走,怕耽误了她养病;走,又怕她这许久没养好,是闷到了。略做了一会儿,安慰了秦可卿几句,看秦可卿强颜欢笑地陪自己,到底坐不下去了,把带来探病的一大堆东西,吃的、玩的、滋补的药品等留下,怅然回去了荣国府。王熙凤去宁府探病回来,把自己的奇怪感觉对贾琏说了。“往日里,我都认为尤大嫂子是个好的,可怜蓉儿媳妇病得那样子了,她还那幅子不以为然的怪模样。”凤姐心里不舒服,窜弄贾琏去找贾赦,给秦可卿寻个好太医。贾琏原跟着贾珍混了十几年的,跟贾珍父子的关系都好。被凤姐说的意动,就去找贾赦。“父亲,儿子听凤丫头说,蓉儿媳妇病的厉害,父亲要是有交好的太医,替蓉儿请请吧。他去了观里随敬大伯读书,尤大嫂子又不是亲婆婆,定不会十分周全的。”“蓉儿媳妇不是随蓉儿去观里读书了吗?”这个贾琏知道。尤氏婆媳头回来看凤姐,凤姐转头就告诉他了。“听凤丫头说年前怀了,就留在府里没跟这蓉儿去。后来没缘由地掉了孩子后,一直在宁府养着呢。凤丫头说珍大嫂子古怪,不肯尽心。父亲,咱们就是分宗了,东府和咱们还是近着呢。”贾赦点头,“我知道了,这事儿我安排,你回去好好读书吧。”贾赦打发走贾琏,眯着眼想想当初林海提醒他的话,心里暗忖:敬大哥人老了,也开始糊涂起来了。想撒手不管宁府了,又不忍心。叹息一句,唉,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如今只能尽人力,听天意了。贾赦等到休沐,就顶风冒雪去找贾敬。“敬大哥,我原说蓉儿不好娶她,你不肯。那样的娇花,没适合的人天天捧着,遇点儿事情,就自己能把自己憋死的。你留蓉小子在这里读书,万一那边出什么事儿,不是误了你的打算。”贾敬那是正经的二榜进士出身,脑袋转的只有更快的。“恩侯,还有什么事儿?你都说了吧。”“凤丫头去看你孙媳妇,说珍儿媳妇古怪。敬大哥,不如让蓉儿谋个缺,外放了吧。或许出去几年,心情宽松了,也就好了。”贾敬点头,他知道自家孙子,在读书方面,半点没像了自己。继续读下去,运气好,也就举人罢了。况且他孙子也不必一定要科举才能出仕的。遂简单收拾了东西,带了贾蓉,跟着贾赦一起回了京城。贾敬回府突然,把正在府里与姬妾嬉闹的贾珍,堵个正着。因是休沐,贾珍正在后院,带着几个姬妾,玩骰子喝酒做耍。突然听到老爹回府的消息,赶紧净面、漱口、更衣往前面去。贾敬也不和儿子兜圈子,直接道:“我听说蓉儿媳妇病了,你找找人,给蓉儿谋个缺,等开春了,让蓉儿带他媳妇出去转几年。”贾珍犹豫了犹豫,支吾了几句。贾敬立即喊人要上家法。贾珍赶紧求饶,只说立即去办。可就这么地,还是挨了贾敬的十板子。打完贾珍,不屑地说:“你是我亲儿子,这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你几十岁了,还要再教吗?不要以为老子不在府里,你就可以昏天昏地作啦。”贾敬打了贾珍后,还是觉得憋气。可想想宁府也没别的出路,几年下来,贾赦的兵部侍郎做的越发稳当了。他后悔了,当初不该不听了贾赦的建议。可如今,继续往前走,今上的权势看着牢固了,太上却愈发地颓势,而义忠郡王成事的希望越发地渺茫了。贾敬发作了贾珍后,把贾珍叫去书房,把这些细细地和贾珍说了。“父亲,是说义忠郡王没机会?怎么会?只要他站出来,不知道多少人响应呢。”“珍儿,在他站出来之前,咱们宁府可得保全了。不然还有什么以后。”“不是还有蓉儿?”“所以你要赶紧把蓉儿夫妻放出去,以后是成事了,有宁府的荣耀。不成,也要有后继。”“父亲,这要是想保全宁府,那欠银可拖不得了。”“还吧。今上得了欠银,也是整理国事。难道义忠郡王,以后不会见样学样?别人还多少,你就还多少吧。”贾珍想着这几日又下了雪,唉,说不得这几天户部又得来堵门要银子了。和贾敬说了一声,自己去准备还债的银票不提。第246章 林海109林海因吩咐过林诚几个,注意在京畿添置产业。在冬月大雪的时候, 林诚禀报, 听说有勋贵要出售京郊的温泉庄子。林海赶紧说:“买, 有几个买几个。”“老爷, 那可都不便宜啊。小的问了,大点儿的温泉庄子要五、六万银子,小的也要两三万的。“买。挑大的买。林谦这回过来交账就够了。”林诚得了自己老爷指示, 赶紧去办事。从入京以来, 几年未见老爷买什么东西,以前遇到喜欢的古董、砚台等,一掷千金, 也不皱下眉头,现在基本不买什么, 还以为老爷转性了呢, 却一下子花这里了,一点也没省下来。买了温泉庄子后,林海让林诚把几个庄子的平面堪舆图描绘下来。仔细琢磨了几天, 挑了其中的一个, 让林诚赶紧地按标示的尺寸去修个大池子, 越快越好。过年的时候, 带孩子们去学游水。腊月的时候, 林计回京。林海把黛玉身边的青梅、绿萝在小年前, 分别嫁给了明溪、明川。林计和林诚对林海感激不尽。黛玉身边的两个大丫鬟, 就是林谨的女儿紫藤、林谦的女儿白薇,再选丫鬟的时候,林海就让黛玉跟着林诚、林谦一起挑选。“晏晏,年后家里的这些事儿,你要和管家还有管家娘子一起做了,你母亲的做事方法和我们家不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就问管家还有管家娘子,或富嬷嬷和周先生。等春闱后,爹爹会给你弟弟聘请塾师,正式给他们启蒙的。”“爹爹是要女儿学管家?”“是啊。”“可是,程家……”“晏晏是说程夫人身体好,正当盛年,而且你是嫁幼子,不用管家吗?”黛玉点头。“晏晏,程家用不用你管家是一回事,你会不会是另外一回事。再说早晚,程家兄弟也要分家,各过各的日子,难道那时候再练习?技多不压身。况且再过年,你就虚岁十二了,也该把你和先生学的哪些,在家里先试试了。有什么不合适的,爹爹不怕你出错,到婆家再出错就不美了。”“那二弟和三弟俩,怎么办?”林晨和林暮,每天都要黛玉管着的。“晏晏抽空安排啊。怎么安排都由你。”林海把戒尺在手心里轻敲敲,“他俩怎么顽皮都可以,该会的不会,就用这个。”黛玉笑着接过戒尺,扬起脸向林海笑,“爹爹,晏晏只要把鞭子抽出来,他俩就怕了。”换谁也都怕,小指头粗的树枝能抽断,还带下来一堆枯枝落叶的。林海拍拍气色红润的黛玉肩膀,“好闺女,有你带弟弟,爹爹省心呢。”林海把府里的管事规则、细节要点都掰开来,仔细讲给黛玉,再让管家娘子帮衬。然后告诉纪氏,年后府里都交给黛玉管。“夫君,晏晏还小呢,行吗?”“没事儿,还有管家娘子帮着呢,管家也会看着的。你看旻儿也够累的了。”林旻属于那种蔫坏蔫淘的,常常能迅速找到纪氏疏忽他的一瞬间,就做出令氏来不及反应、手忙脚乱要收拾半天的混乱来。比如纪氏正在梳妆呢,他小小的人,凑到纪氏妆奁前,可能就会把纪氏的胭脂,拿去在墙上画。等丫鬟和纪氏发现,去收拾胭脂的战场,他又可能抓走了螺黛,去给院子里的雪人画眉。而林旻不像林晨,来去风风火火的,院子里的人都能注意到。他是不声不响的,好几次差点就溜出院子了。要不是纪氏防的严,关了院门,他还够不到门插,可能他不见了,都难立即知道。纪氏曾经把林旻的鞋子收了,让他在炕上玩,结果转身的那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把炕柜的东西都倒腾出来,然后坐在被褥堆里装傻……反正从他腿脚跑利索了,纪氏屋子里的丫鬟,就是整日跟在他后面整理东西,找人。纪氏和林海抱怨,“夫君,怎么旻儿比晨儿还难看啊!”林海也有些好笑,五个孩子五个性格。林晨是有点趋势的唯我独尊;林暮是不招惹他就能装没事儿的表面和谐;林旻是好奇心极大,啥都想试试,还总能找到空子,最后还一脸无辜地卖萌;而黛玉现在是大姐大,弟弟妹妹都要听她的,不然就抖鞭子吓人。而最小的曼曼,是爱漂亮爱撒娇,依林海的看,就是给黛玉屋里的丫鬟,还有贾琮一道给宠坏了。现在是林晨和林暮都跑不过姐姐,也怕姐姐的鞭子,往往丫鬟一喊大姑娘来了,这俩就能立即摆出乖乖的模样。对黛玉管家,纪氏乐不得放手的。林府的管理方式,有没有主母,差不了太多。而随着林海的阁老做稳当以后,林海给府里的门房管家立了规矩,超过百两的礼物不收;活人不收;没往来的人家送礼,不收;没了许多的、要反复斟酌的人情往来,所谓的管家,就是抽查对账。临近过年,朝廷事事顺利。欠银的那些勋贵和官员,早早就准备好了十分一的银子,等户部上门收。今上笑得开心,又顺利过去一年了。“繁森,还是太/祖有远见啊,不然这些银两存在户部的银库里,也早糟蹋光了。还是这样好。”程荫配合地点头,“是恩侯还银,开的好头。不然前些年,忠敬亲王也试过收欠银,却没有如今的局面。”而贾赦贾恩侯,却在林府的正堂被几个孩子围着,求他再舞长/枪。要说贾赦这一最懊悔的事儿,就是答应林海舞长/枪,给林海这几个儿子看。“大舅舅,大舅舅,你再舞长/枪。”“大舅舅,大舅舅。”林旻从哥哥的身边挤上去,拉贾赦的袍子。挤到跟前这个还没有桌腿高,贾赦弯腰把人抱起来,“等你有琮哥哥高了,就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