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1      字数:4754
  “我都说爹爹是最愿意和我吃早饭的,大舅舅肯定也是一样。你看,我没错吧。”贾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仰脖倒口里,贾琏赶紧殷勤地又满上。林海装作没看见,“舅兄,你给琏儿选好小厮了?”“还没呢。先用你的吧,怎么也得挑几个月。”“成。琏儿,明川和明溪就先跟你去张家。等你父亲年前选到合适人了,就跟着年礼一起过去。再打发他们跟回来。”“是,谢谢姑父。麻烦父亲受累。”“你去了好好学习就行。你舅舅家的光景不那么好,凤丫头带俩丫鬟,你带俩小厮。我再给你一个会做饭的婆子,加上那俩个老兵。”贾琏站着听贾赦吩咐,应了一声“是。”贾赦和林海也没喝多少,贾琏再殷勤了一会儿,贾赦就打发他回去,“吃好了赶紧回去,老子还等着抱嫡孙呢。”林海摇头,“舅兄,你不要在兵部了,这才多久啊,和兵痞似的。”贾赦咧嘴一笑,要给林海斟酒,林海赶紧抢过来,先给贾赦斟满。“舅兄,我去年年底得了二个绝色瘦马,都没收用的,分你一个?”“好事呀。”林海着人去后面去叫那两个女子出来。“都是盐商精心□□的,想买这样的,市面上都没有,比那些捧出来的花魁,强了不知道多少。舅兄,你也别再府里留那么多人了,好说不好听的,还都是些家生子。这人啊,贵精不贵多。”“唉,哪里是我要那么些人。是老太太隔三叉五就塞过来一个,这些年她塞了不知道多少。我这还是三五个月就打发出去一批呢,不然,我那东院站脚的地方都得没啦。”贾赦喝了一口酒说:“琏儿给我写信,他也得了一个?”“嗯,才热乎了没几天,我让他读书,都送庄子啦。今儿我还问他,要怎么安置呢。”“既够好,年底就带回荣府吧。等他过几年回来再说。”“那我就让林计年底送帐时候带上来。”“行,你费心了。难得他能得个这样的,放东院按照姨娘例。”“就是,比家生子好太多了,一个后面牵了一串,纠葛太多。”“各有各的好。家生子好控制,外面来的,就怕是有人特意针对的。”“舅兄说的是。不过这几个,都不用怕针对,去年的尾牙宴,两淮盐政的官员都在,送我们那屋的就十几个人,随机性大着呢。”“你这离了两淮,可是丢了座银库啦。”“咱倆又不缺银子,再不干那事儿啦。干好了盐商要恨,继任者也要恨;干不好朝廷要罚,不好不坏还混不下去。哪个盐商和巡盐衙门的人,后面不牵涉了左一方、右一方的势力。”“不干也好,回京安稳躲过这几年。等几年,就大不同了。”“是呀,今上熬也能熬到那天的。”俩人相视一笑,又举杯互相示意。郎舅二人正说着话呢,后园的那两个女子来了,一穿粉一穿黄,本就是十成十的人才长相,妆扮得清新宜人,令人眼前一亮。林海吩咐,“捡拿手的好好演艺。”莺歌、燕舞这俩人,从进林府就被关在御史府的花园里,跟着上京,不过是换了一个花园子住,俩人惶恐了一年多,今晚听说前面叫去,欣喜万分,遂拿出十八般技艺彰显自己。俩人或唱或舞,片刻后,林海笑着对贾赦示意,“舅兄,请。”“那我不客气啦。”贾赦招手叫了舞姿婀娜的粉衣女子过去,搂到怀里。“这个好,舞姿翩跹,就这个了,谢谢如海啦。”“舅兄喜欢就好。” 林海笑笑,对粉衣女子说:“你就跟了我舅兄去吧,你的东西,明儿给你收拾了去。”又对歌喉婉转的黄衣女子招招手,那女子赶紧贴到林海身边,替林海斟酒。林海和贾赦都搂了美女在怀,小酒喝得更得滋味了。“如海,这人得放你这里几天,等琏儿走了,我再接回去。我那府里啊,收拾起来费劲着呢。”林海叫小厮去找管家来,林谦进来了。“老爷。”林谦来的很快。“把大舅老爷住的院子拾掇拾掇,今晚送燕舞姑娘过去伺候。”林谦扫一眼就明白了,赶紧应了下去准备。林海接着对贾赦说:“舅兄做事比我果断。该抄的先抄了,该卖的就卖了,就不为难了。我去年也是折腾了几个月,才初初理顺,没想到今年才过完年,不得不又清理一番。就是这次上京,也是挑拣了又挑拣的。那些奴才啊,就是惯坏了,不然,敏儿何至于……”贾赦接着说:“你说的是,我祖母活着的时候,再没有敢的。我和你说,中秋那晚,我和老二去陪老太太过节。老太太竟然和我说,要我想法子把老二家的闺女接出来,我呸。老太太是想着我会逆她的话行事儿。如海,你说,那也是我亲娘,怎么到了这地步,还是一心惦记老二,算计我啊?”“十个指头还有长有短,你是在先老国公先老太太跟前长大的。你看玉儿,还是在我跟前长大的呢,这一年,天天早晚一起吃饭,和我才亲昵起来。”“你说我是不是要想法子真把元春接出来,留在宫里,要是被宠幸了,早晚是麻烦事儿。”“元春快到放出来的年龄吧?”“是。好好的学人家干什么。疯了,靠女人能有什么出息。我猜啊,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就得是他家。”“自然是他家了。去年春上还找我呢。被我拒绝了。”“拒了就对了。”贾赦顺手把杯里的酒,倒去粉衣女子口里,“别倒酒了,不喝了。明早得喝姑娘一起吃饭。”贾赦着人把自己长随叫进来,“明早去兵部,说老爷晚去一会儿。”不大会儿,林谦带人过来,把粉衣女子燕舞请走,林海叫人把黄衣女子莺歌送回去。“唉,如海,我要不是那天突然间把老太太送去梨香院,真不知道老太太竟然把小半个荣国府,搬去她自己库房了。”林海皱眉,“老太太要做什么?”“我猜还是为了老二。怕老二和我分家的时候,嫡次子分的少呗。老太太还和我怄气说要都给宝玉。呵呵,你说一个二房的嫡次子,他爹还没资格得荣国府小半个库房呢。”“朝廷的欠银,你留出来啦?”“留啦。老库里留好的数目,留了几辈子了。我祖父留了一把钥匙在我这儿,老太太拿了我父亲的那把。呵呵,要不是她开不了锁,怕是那些银子,也能换地了。老二家的应该是不知道这份银子,不然她那里需要卖祭田,置换庄子,直接搬银子就好了。”“史家兄弟怎么说?”“有国公爷的事儿压着,老二又和老太太有芥蒂,只说不休回去,又说什么是我亲娘。。噢,对了,王子腾今儿个说,薛家的薛进薛迅要进京。那薛进是老二的连襟。”林海点头,“在江南见过。没怎么接触。进京来给你赔礼?”“应该是吧。薛家原就是贾家、史家、王家的钱袋子,现在贾家也差点成了人家的钱袋子呢。”“王家的女儿嫁得倒好,贾家的掌家二十年,史家也是侯夫人,薛家现在的那个如何?也是当家夫人吧?”贾赦愣神,然后陷入沉思。好一会儿才说:“如海,四家联络有亲,你不说我居然没注意到。史家大表兄,年龄大些,我们三家都没合适的女子。史家二表兄的时候,王家的女孩子也小,就选了王家近支的族女。我这里,王家原想着把王氏嫁给我的,但我父亲另有打算,才有了太上赐婚。反正这一代,我们三家都娶了王家的女孩子。”贾赦屈指轻敲桌子,“到下一代,琏儿娶了凤丫头,王子腾二个闺女,难道还要嫁去史家和薛家?嫁去薛家不大可能,薛家那孩子小小就有呆霸王的称号,不学无术的,王子腾不会嫁嫡女过去。难道会都嫁去史家,一门双侯?”“真如此,恩侯,四家下一代就是一家了。”“对,王家谋划的好啊。谁让别人家都没合适的嫡女。哈哈哈,哪天啊,我得提醒史家表兄一番。”“或许史家愿意呢?毕竟王子腾在军中正是掌权、得势的时候。”“未必。史家现在都已经为还银子做准备了,紧衣缩食的。哎,如海,我就不明白我舅舅是怎么想的,朝廷的银子就那么用了?居然没有留够足额的给后代子孙。现在的银子,是好弄到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薛家赚的银子还少了不成。”“薛家,还不知道给谁做白工呢。”贾赦连吃几口菜,又喝了一杯。“薛家,靠着其它三家护着行商,薛进活着,王子腾还会有所忌惮。不然依我看啊,薛家的财产,还不知道最后落到谁手里呢。”“薛进也是个有能耐的,怎么任由王家女儿把儿子教成那样?这薛进要是死在王子腾前面,不用想,肯定落在王家手里。恩侯,如果我去年让琏儿把玉儿带给老太太,过几年我先死了,我林家的财产会落到哪儿?”“如海,你?”“舅兄多少想想,会怎么样?”“或许老太太会把黛玉留给宝玉?你的家产也就归了二房吧?”“舅兄想人到底还是把人往好处想,心善啊。依王氏的贪婪,得了林家财产之后,会留了玉儿?在老太太眼里,女儿都……算了不说这些没影儿的。舅兄,程荫那儿,您看我得怎么还礼,不能让人白找了圣人。”贾赦沉吟下,“他那里你先不用管,他在风口浪尖上,盯着他的人太多。平常有什么事儿,我会告诉你,慢慢走近了以后再说。若不是我不好进宫,早自己和圣人说了。从此啊,咱倆是捆着卖给今上了啊。”“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咱倆挑这时候卖,能卖个好价钱。你才说的元春的事儿,准备要怎么办?”“接出来。皇后有俩嫡子,老子再不想掺和到皇家的事情里了。”“那就早给迎春找人家嫁了。”“你说的是。我得想想,谁家最合适。勋贵就算了,你也帮我看看,要和气些的,我看迎春的性子有些怯懦,不及凤丫头多了。等琏儿过去他舅家,让他看看,若有合适的,我问问张家。反正张家回朝,也是早晚的事了。”“舅兄好打算。早定下来,及笄就嫁过去,可不让咱们的心肝宝贝,进去那地方提心吊胆地伺候人。”“就是,就是。宫里可不是什么好呆的地儿。”二人畅饮阔论,醉醺醺地分手,兴致勃勃各赴温柔乡。第173章 林海36回门礼是林海早准备好的, 林海陪同纪氏去李老大人家, 李老大人特意请假一天, 在家等着他们夫妻。李老夫人见纪氏笑意盈盈回门, 眼角眉梢春意点点,就放心下来。等林海和李老大人去书房,便拉着纪氏说悄悄话。“婉容, 林海对你还好?他女儿呢?和你怎样?”纪氏说了一番黛玉, 老夫人也忍不住笑起来, 拍着纪氏的手说:“婉容,这过日子啊,男人用心, 做晚、娘也不怕的。他就一个女儿,还小呢, 好好对她, 对夫妻关系也好,也能贴心的。把姑娘带好了,以后寻个好亲事,也能帮着弟弟们。”纪氏点头笑, “我都听您的。”“他后院人多不多?”“他去年把后院姬妾都送走了。去年底有人送他两个瘦马,他前儿个和贾家舅兄喝酒,送了他舅兄一个。”“他们勋贵啊,就是喜欢相互间送哪些个玩意。那些人你都不用放在心上, 守好自己屋子, 早早生了儿子才安稳。”“是。我都听姨妈教导。”“昨天, 你舅家过来了,问我们嫁你怎么不告诉他们?哼,她们要是对你有心,早不会将你蹉跎了。”纪氏低头,心里有些难受,外祖父母活着的时候,未尝没有不为她打算过。几个舅家,都有年纪适合她的表兄,可是舅舅、舅妈们都推脱不肯。外祖母怜惜她,怕她以后在不喜欢她的婆婆手里被搓揉,留她嫁给表兄的事情就搁置了。等外祖父母过世,舅妈们更是嫌弃她天煞孤星……要不是李家接她过来,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苟活下去。“姨妈,从您接我过您这儿,她们就都没上门看过我一次,现在怎么好意思再来问这话儿。”“还不是看你最后嫁得好了。林海家底丰厚,又做过巡盐御史,以后她们少不得求上门去,要你帮衬的。你别给她们进门,都推到我这里来。还有,那天程大人陪着来迎亲,多少人看着呢。她们也会惦记给自己丈夫、儿子谋前程呢。都和我说,要是知道你出嫁,会给你添妆,还说该从他们家出嫁呢。”“令姨妈生闲气了。”李老夫人这些年待纪氏是当作老姑娘在养,李老大人为了纪氏,在林海入京寻求帮助,不惜开出要娶她的条件。纪氏感念她们老夫妻对自己的养育、再造之恩,午宴的时候,恭敬地给李老大人夫妻敬酒,若不是皇家封了她县主的名号,她早都想拜了义父义母了。回门这天,林海和李老大人也是相谈甚欢,林海对李老大人的二个孙子也是赞了又赞,哄得李老大人心花怒放,对探花郎有了新认识。午宴后,纪氏带林海去她在李家住的屋子小憩,林海看着纪氏曾住过的屋子,也认识到李家是把纪氏当姑娘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