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0      字数:5505
  “即便如此,也还是要谢大人肯伸手拉拔。”林海诚恳地说。二人客气了一番,程荫接着问道:“林大人,可见到恩侯了?”“尚未。如海进京该先到吏部报到,只是家中仅有六岁的幼女,不得不安顿好女儿,才过来。”林海心想,自己进京的先回家的消息,怕是早到了吏部了。“程大人,我内兄已经代我表明了跟随今上的心意,大人不妨称我的字,如海。”“好。我的字繁森。”二人相视一笑,好像是认识多年的好友一般。“江南的盐政关窍,我已经都事无巨细告知给了袤然兄。袤然兄要了跟随如海多年的幕僚简历,可是繁森有什么安排?”“实话不瞒如海,袤然在潜邸也是顶着长吏名头,能做的就是按时到宗人府领些器物,就是各王府送礼等杂事,都是王府的管家、今上在内宫的宦官去。也是今上怕他一个进士,被其他的王府折辱。”程荫笑笑,“实质是怕他被折辱了,还没法找回了。那些内廷之人,相互之间盘根错节的,反倒不会彼此间妄为行事。袤然虽是进士出身,这二十多年,在今上潜邸也耽误了。要了如海的幕僚,是想派去两淮盐政衙门做主簿,协助袤然收好盐税。”程荫停停又说道:“如海,若舍不得,繁森看在恩侯的份上,也可以拿其他的交换。”林海赶紧说道:“哪里会舍不得,他们多年举人不中进士,本是无奈之下,才到如海身边以幕谋生。能得繁森赏识,借此机缘踏上仕途,去了两淮盐政做主簿,怕已经是天降的鸿福了。”“那如海身边的三人,如海认为哪二位合适?”“我身边的三位,首推赵麟赵玉麟,其父就是先父幕僚,尔后又跟随我为幕十来年,赵麟与我一起长大,为人做事细致、认真。其次是胡明胡宗明,宗明是秋闱同年,赴几次会试不中,有同年相托,才到两淮盐政的御史府,做事颇有明断、决断的。周文周匡文是早年我初初踏上仕途的时候,先父的旧友推荐来的,是斡旋能力、执行力蛮强的一个人。但是以袤然兄在两淮盐政需要的助力,如海认为赵玉麟和胡宗明更适合一些。至于用谁,还要繁森定夺。”“那就依如海兄的,遣派赵玉麟和胡宗明,去给张袤然做个七品的主簿。那周匡文派去扬州府衙门做七品主簿,有事也好与扬州府衙门斡旋。”林海点头,决定私下还是要提点他三人几句。程荫继续说道:“如海才回京,袤然想必已经把最近京中局势告知了。近来太上要重新听政,内阁、礼部、翰林院联手反对,但兵部历来是勋贵居多,是以兵部支持太上。今上得位偶然,完全没什么人手。除了礼部、翰林院,内阁也是为了维持其在朝廷的权利,才反对太上重新听政。唉,今上也难做。内阁阁臣比今上说的话更有份量啊。”林海赞同地点点头。把一个如隐形人一般、用躲在王府,来回避各自有争位实力的皇子的人,突然间拉出来继位,可不是一无人可用,二无阁臣听从嘛。“繁森也不必忧虑,明年有恩科春闱,后年又有春闱,二年春闱,总能给今上选出得用人才。再等个三五年的时间,圣人再不用费心无人可用。”“如海说的有道理。难就难在兵部了。”“圣人可有在兵部添加臣工?”“太难。兵部是积年的勋贵,现在圣人是手里无兵无将啊。”“我内兄恩侯如何?”“贾家二房贾政的舅兄王子腾是太上心腹,担任京城节度使。怕是恩侯对上他,也占不到什么赢面。激恼了太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也是。”林海赞同地点头。“圣人高瞻远瞩,繁森兄思想周密,但这无兵无将的,总是心里不踏实。恩侯要是能出来做事,今上也多一个助力。勋贵总不会比反感文人去兵部,更反感恩侯进去了。况且恩侯本身就是一等将军的爵位,只是无实职罢了,若是能插进去,怎么也会在勋贵和兵部间撕开一个口子。况且,也未必要内兄恩侯一步到位,替代了京城节度使,慢慢来也成的。要是能重开武举,圣人有了基层的校尉,或许能从中选出将才,也不愁以后武将无人可用吧?”程荫低头思索一下,然后说:“如海说的有道理。我定将如海建议转给圣人。如海,那贾化贾时飞,你可了解那人?”“小女蒙师。二榜进士。自称是卷入上司和同僚的贪腐案子,被一同革职。细情如何我也没去访查。因小女日后不进学,他为蒙师,也没什么妨碍,前年就到我府里做东席了。那贾时飞也是胸有韬略,腹有乾坤的人,又笔如刀剑、做事认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认识时日不长,品性不敢肯定。用在御史等清廉衙门,不知道是否可行?”程荫点头,“如此,让他去御史台吧。如海,去两淮衙门的赵玉麟和胡宗明可能尽快过去了。”林海应到,“好,不误了秋季巡盐。赵玉麟随我一起进京了。但贾时飞和胡宗明二人尚在金陵,陪内兄恩侯的次子贾琏参加院试。”“让赵玉麟一起办了胡宗明的遣派公文,让胡宗明从金陵去扬州府吧。”林海点头。“贾琏如何?”“聪明也肯吃苦,是不才才收的入室弟子。就是去年春天到扬州的时候,四书读的还不如小女的功夫。也是他四人这一年见缝插针般地给琏儿讲学,院试怕还是在五五之间。”程荫点头,对贾琏有了初步认识。“有你们五人这样的老师,秀才可不在话下。如海太谦虚了。日后可是要栽培出一个探花?”“这个,琏儿荒废不少时光,没个十几年功夫可不成。怕到时候,琏儿称不得探花郎了。”本朝惯爱选二十左右的容貌昳丽进士为探花,林如海以状元之才屈居探花,也是这一缘故。“可惜了恩侯长子,那真是千般聪明、万般伶俐的孩子。”程荫说着以手掩目。林海暗自佩服贾赦,居然能与程荫这样念旧情的人相交莫逆。程荫略停了停,站起来说 “如海,随我一起去面圣吧。”程荫带了林海出门,门外热浪扑面而来,虽是傍晚了,暑热仍是不见丝毫减退。四面高墙、鳞萃比栉,不见办点风。程荫吩咐长随把屋子看好,即带着林海一起往今上的养心殿走。程荫居然能随时面圣,林海不得不再次重新评估程荫在今上心中地位。第154章 林海17(二合一)林海跟着小内监走出太上皇的宫门的时候,后背冷汗涔涔, 官服都塌在后背上了。再被傍晚的暑热包裹着, 冷热交加, 忍不住激灵灵地打了几个喷嚏。那带路的小内监同情地看着林海。林海拿下遮掩口鼻的手帕, 掏出一个荷包给小内监。那小内监立即不露声色地收了,带着林海迅速地出了皇宫,送林海去了吏部门前的茶楼, 并要把他扶上楼。跟着林海出来的林谨等人, 远远见林海过来,早从楼上下来迎他。林谨对小内监谢了又谢,打赏了一个荷包, 把林海搀扶到包间,吩咐带来的人, 赶紧回府去取车, 再请了郎中在府里备着。林府的车子很快来了,林谨背着林海下楼,把林海送到车里, 没等车辆启动, 林海就再也撑不住了, 歪在了车座上。林谨赶紧坐进车里, 把林海搂抱起来, 吩咐赶车稳当点, 赶紧回府。“老爷, 您还好吧?可莫要睡着了。”一路上, 林谨不停地同他讲话,林海也只是嗯哈应对,靠着林谨的支撑才不至于瘫倒。车子进了林府,直接赶到外书房,林谨在车里搀扶,林诚和林谦在外面接着,三人把林海弄到外书房院子里的卧室。郎中跟着一起进来,先给林海把脉,然后抽出银针给林海在合谷、内关、膻中等穴位下针,见林海慢慢平复神志,拔针以后给林海开了剂汤药。“林大人,您这是神志失守,导致寒邪入体,又被暑热浸润。俗话说就是火包着冰。大人本就体虚,五脏不健,又焦虑郁结在心,怕是要病一阵子了。先喝一剂压压惊,睡一觉,看看再说吧。”林海点头,林诚赶紧把药方递给林海,林海扫一眼,微微点头,林诚拿着药方带着郎中下去了。守在院子里的小厮进来禀报:“周先生和胡先生来了。”林海就说:“请进来吧。”又吩咐林谦留郎中在林府过夜。周明和胡文进来,俩人几步走到跟前,看着萎靡的林海,周明就急急问:“东翁,如何了?”胡文也神情焦急、关切地问:“如海,如何了?”“算是过关了。”俩人都长出一口气。林海撑着精神对二人说:“吏部对你们三人早有打算,怕是要派你们扬州,具体如何我还不知晓。你俩明日去吏部找程侍郎,就能见了分晓。”二人对林海一揖到底。“东翁如此栽培,匡明五内感念东翁恩德。”“大恩不敢言谢,如海对我就是再生父母。”俩人都是年轻的时候,举业顺利,但春闱每每铩羽而归,才绝了仕途念想,从幕谋生。这些年跟着林海也是盆满钵满,不想还有直接踏上仕途这一日,心里都是万分感激。“莫要谢我,今上登基匆忙,缺少人手。你们出仕后,一莫贪财——国库空虚,怕是以后圣人会出狠手惩治贪腐;二莫存妄念,只跟着今上,做好本份职责,不然出了事儿,我是无能为力的。你们也晓得我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时候。”周明和胡文神色一凛,都是跟随林海多年之人,受林海行事风格影响,凡事谨慎小心,又十分推崇林海对朝局大势的判断,当即郑重应诺了。恰好林诚端了药碗,林谦也跟进来,二人就告辞离开。林海捧着药碗略吹吹,一仰而尽,接过林谨递来的茶,略略漱口。对林诚三人说:“你们三人今晚辛苦点,换着留人守夜,我这屋里必须要留你们中的一个,别人我也信不到的。林谦,你去告诉大姑娘,我中暑了,让青梅她们把大姑娘看好了。”林诚等赶紧应了,林谦和林谨招呼归荑过来给林海擦身,又帮着换了舒适的内衣,服侍林海躺下,不等归荑带着小丫头忙完,林海就昏沉沉地睡了过去。林诚看着林海开始青肿的膝盖,忙命人打了热水,给林海敷腿,拿了林家秘制的跌打药膏,给林海慢慢揉散淤肿。睡到丑正时分,林海就渐渐开始发起烧来。正当值的林谦,赶紧把郎中请来。郎中先是在林海双手鱼际穴下针,然后热水擦身,再是喂退烧汤药。忙到寅时末,林海出了身透汗,温度开始降落,接班的林谨又带着人帮林海擦身、换内衣、被褥,都忙完了,林海又昏沉沉地睡过去了。林谨很担心,那郎中安慰他说:“大人内虚已久,肺脏乃五脏最娇,寒热最易伐戈,这寅时发热,内热散出来,看着虽来势凶猛吓人,也不算什么。等体内寒热散尽,慢慢调养着,身体会比以前要好。”到了如今,林谨只能听郎中的了,好在林海没有继续发热,林谨方把心放回肚子里,让小厮送了郎中去隔壁院子休息。宸初林海缓缓醒来,身体疲惫,但有种说不出来轻松,知道是自己这身体累积的沉荷,趁此机会爆发出来。招手让林谨扶着他去解手,然后洗漱后又躺了回去。林诚带着人进来,“老爷,早晨吃点什么?大姑娘要来看你,被小的以你还在睡觉,哄了回去。”“随便吃点清淡的吧。别让大姑娘过来,免得过了病气给她。”林海吃了早餐,郎中过来又给把脉,重开了方剂。那郎中安慰几人道:“大人内息强劲,这药方先吃二剂,我明日再来诊视。”林海点头,命林诚厚厚给了诊金,送了郎中出去。林谦来换林谨去休息,林海吩咐林谨:“你上午好好休息,下午把帖子送去礼部陈尚书、翰林院李老大人、还有荣国府这三处。就说我中了暑热,待身子好些了,就再投帖去拜访。”林谨应了林海的吩咐出去了。林诚端了煎好的药过来,和林谦一起服侍林海喝药。这对跟随林海三十多年的二人,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事儿。待喝了药以后,林海对二人说道:“白天,你俩去安排府里的事务,让你俩家和林谨家的小子们,过这院子里侍候就可以。而药就只能你三人煎,别经了其他人的手。”林诚点头,府里虽然整治了几次,但是曾嫁娶了贾敏陪嫁的人家,还是不能都替换干净。去年就发生几次令人很恼火的事情,无非就是不甘心因贾敏的去世,与贾敏陪嫁联姻的儿女被换去庄子。这次上京,林海让林谦清了又清,只带林家家生子里没与贾家联姻的人家,哪怕人手不足,再采买补充了。林谦明白林海是为再婚打算,不想再娶的安南县主,接掌家务的时候为难,可林家家生子数代繁衍,彼此联络有亲,也说不准会不会有哪个带上京的家生子奴才想不开,为了外甥等亲眷抱不平,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情。二人让人把几家的小子叫了过来,守在院子里,然后去安置家里众多的杂事。林海躺在床上,人好像在休息,脑子里想的却是昨日觐见当今和太上皇的一幕幕。今上得林海投诚很是高兴,对林海献了盐税的暗帐银两,更是开怀,让内监给林海设座。今上仔细问了两淮盐政的事务,林海觑着圣人心情好,赶紧把盐政既往的暗帐,原打算都推到太上那里的,还是咬牙趁早说了实话。“圣人,除圣人外,义忠亲王、忠敬王爷、忠顺王爷还有忠孝王爷,都曾经迫臣。臣无法,只能在太上的暗帐里面,支取银两给几位王爷。”“太上知道吗?”“臣不知太上是否知道。”林海再次跪在地砖上,不敢抬头。屋子里静默得落针可闻。半晌,今上悠悠开口说,“林爱卿,起来吧。朕知道,你不给朕的那几个兄弟银子,你也活不到今天。过去种种就过去了,以后你可要想明白了。”林海赶紧磕头,表了一番忠心,才随着内监搀扶的劲儿爬起来。君臣落座,内监给林海也捧上茶,没吃几口,就有慈恩宫太上皇派来的内监传太上口谕,召林海去慈恩宫觐见。圣人只好对林海说:“林爱卿去觐见太上吧。”林海拜别今上,和内监去觐见太上皇。程荫就把林海说的让贾赦去兵部的建议,禀告给今上。这程荫陪了今上快有三十年了,可以说是今上最信任的人。今上想想林海的提议,若贾赦得力,也确实能在兵部撕开一个口子,故也觉得这提议甚好。“繁森,你先回去考虑下,让恩侯去兵部任何职。朕去慈恩宫,怕太上皇,会为暗帐的事情难为林如海。”程荫点头,把林海关于兵部的建议说出来,就是想要今上去慈恩宫救林海。圣人到慈恩宫的时候,太上皇已经是怒不可遏,林海已经在太上的怒火下,跪在了大殿当中。林海的膝前,是摔碎的茶盏。圣人站在宫门外,都能听见圣人的咆哮,“林海,朕这么多年拔擢,你,你,你这叛逆。”圣人不等内监通传,赶紧走了进去。太上见了自己传位里的儿子,收敛了几分火气,还是冷冷地问:“圣人过来做甚?”“儿子过来看看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