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0      字数:5932
  这贾雨村本来是二甲进士出身,被牵连进上司、同僚的一件贪腐案子里,虽最后核实了他并没参与多少,还是被罢官了。贾雨村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听人介绍巡盐御史林海府上要找先生,即便是给一个小姑娘做先生,他也急急来了林府。心里就盼着能与林海处下几分交情,来日林海能为他的起复出力。正教这女学生呢,贾琏又被塞了过来。贾雨村知贾琏是荣国府正经的长房嫡孙,真的是喜出望外,若是能借到荣国府的力量,起复当指日可待。因此对贾琏的功课就认真了三分,哪想到贾琏尚且不如黛玉这小女娃读的书多,又不如黛玉在读书上有几分天分,不得不耐下性子一点点地给贾琏补习、慢慢和贾琏磨。好在贾琏不需要进学,且人也能杀下性子认真去学,几个月下来还是成绩斐然。贾雨村知道林海今天出去巡查,往常遇到这样时候,黛玉常常会病上二、三日,没想到这回虽神色恹恹,还能和贾琏一道上课。贾雨村先问了黛玉的功课,再问贾琏,细细把昨日所留的课业给二人一一点评了。完了对黛玉说:“今天的功课就这些,你俩对弈,我来给你们讲解。”黛玉是初学围棋,贾琏对围棋是没怎么接触,贾雨村就附这贾琏,重新开始讲解围棋,一时间黛玉和贾琏旗鼓相当,俩人都不肯相让,倒使得黛玉忘记了林海离开之事。林海带着巡盐御史衙门的几百府兵,一路骑马逐个盐场巡检过去。虽说不是餐风露宿,也是风尘仆仆地辗转奔波。每到一家盐场,值守官吏都谄媚以对林海,不过林海依照此身旧日做派,盐务上面是核查的仔仔细细,即便是后来会有所抬手,也不会在检查的时候含糊了一点儿。核查完一个盐场,驻守盐场的必会设宴请林海一行,跟随的吏员、府兵可以去吃吃喝喝,而他自己就借口妻孝在身,回避了酒宴等等,除了美人,其它礼物皆笑纳了。林海回到扬州时候,瘦西湖上恰巧惊霰茫茫,天地间浑然一色。寒霰打在脸上,不仅叫人觉得刺痛,那化了的冰水顺着皮肤浸到骨头缝儿里,冰得人浑身觉不到一丝热气。进了扬州城,林海叫了随行巡查领御史衙门府兵的张千户上前,背侧了大半个身子,说道“张千户,这一路辛苦了。天寒雪大,你率兵士回营就好。”张千户赶紧拱手说道:“总要送了大人回府衙才好。”“无妨,你留一队甲兵予我就好。”然后示意林谨。林谨赶紧上来说道:“张千户,我家老爷已经安排了酒宴与随行的兵士们,还要千户大人多管教兵士,莫出了差池。”张千户知道这酒宴也是御史衙门每次巡查回来的惯例,酬谢兵将一路辛苦。遂对林海一拱手,“谢大人体恤了。”留了一队二三十人的兵士给林海,自带其他人归营了。林海裹紧身上的披风,林谨吆喝着跟随的家丁、兵士,一行几十人,带着数辆大车,顶风冒雪,回到了巡盐御史府。林谨把车辆交给林谦接手,自己带着家丁和兵士去酒楼欢宴一场。林海回到自己常住的内书房所在院子,见贾琏和黛玉已经侯在厅里。黛玉见了林海,欢喜地扑上去,“爹爹,爹爹。”林海赶紧伸手止住她,“莫过来,爹爹身上凉呢。”解了披风顺手递给等候的归荑。贾琏上前施礼,“姑父总算回来了,表妹这些日子想念姑父,才还要去府门接您呢。”林海坐定,捧着热茶暖手,笑着对二人说:“在这里等就好了,今年这天冷的早,冻的厉害,着凉了就不好了。”黛玉站在林海身侧,几个指头轻揪着林海的衣袖,目不转睛地看着林海,不肯离开。林海暖了手,摸摸小姑娘的头发,“这些日子,爹爹不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黛玉红了脸,低头小小声说:“都有的。”贾琏就笑着插话说:“表妹想您不肯好好吃,我哄她说要是您回来看她瘦了,就要送她去京城了。”黛玉就扬起小脸,“爹爹,您看,玉儿没有瘦,后来有好好吃饭了。”林海摸摸小姑娘的笑脸,“好,好,没瘦。还是琏儿有法子。”归荑过来说:“老爷,热水准备好了,老爷可以盥洗沐浴了。”林海站起来说:“你们表兄妹继续对弈,一会儿一起吃饭。”二人站起来,林海摆手让他俩自在下棋,自己带了归荑离去。第145章 林海8林海和贾琏、黛玉三人围坐饭桌, 一起吃饭, 热汤热饭下肚, 林海才觉得连日的寒气发散了一些出去。看黛玉也不再数着米粒吃饭, 心情大好。这人啊,要每天多动动,动的多了, 自然吃的也多, 身体慢慢也就壮实了。归荑候着三人吃了饭, 才过来禀报,“老爷,二管家说周先生等着要见您。”林海放下手中的茶盏, “琏儿,你和玉儿先回去吧。”贾琏和黛玉看林海有事, 就站了起来。林海伸手拿过黛玉丫鬟的披风, 仔细给黛玉围好,“乖玉儿,爹爹忙完,要是还早, 就过去看你。”“爹爹不用去看玉儿了,爹爹早些安歇,玉儿明早过来和爹爹一起吃饭。”“好,好。玉儿也早点安歇。”林海有叮嘱黛玉的丫鬟, “你们也多小心点, 仔细照顾姑娘, 莫着凉了。”看着贾琏带着人和黛玉一起出去了,林海才裹了披风,沿着回廊走去前面书房。一路只见寒糝如絮,纷纷扬扬,青瓦也覆了一层。有人走过的地方,踩出泥土砖石的原色,远一点儿的花木都无奈地在寒风瑟瑟蜷缩,不见了夏日舒展的妩媚的婆娑枝条。林海感受着寒风,心里叹气,这天冷的奇怪,怕是北方会出现雪灾了。心里一边不着边际想着,一边加快了脚步。守在外书房院子里的小厮,见了林海过来,赶紧跑过去迎,“老爷,周先生和赵先生在里面等着呢。”说着话,有跟着林海往回走,探前半个身子,给林海开了门,挑起门帘子。外书房已经燃了碳盆,林海进去就觉得热浪扑面而来。把披风解下来,顺手递给跟着的小厮。周先生和赵先生见林海进来,站起来招呼道:“如海”,“东翁”。“玉麟,匡明”,林海忙与二人回礼,请二人就坐,待小厮给自己端了茶上来,林谦得了自家老爷示意,立即就带着众人下去了,关严实了门。“匡明回来几天了?一路可还好?宗文在京怎样了?”“前晚到的,想着东翁该回来了,就没再打发人送信。路上还算顺利,宗文留京都挺好的,帮着林诚收拾宅子也便利些。”“匡明一路辛苦了。多亏了有你们几个帮着我的,不然还真是难为。京里可顺利?”林海出去巡差,与留在御史衙门的幕僚赵玉麟,差不多是日日通消息。京里的消息反倒大半个月没收到了。周明就先和林海、赵麟说起京中的局势。“太上虽让了大位,可是不想放权给今上。琐碎事儿、难事儿都踢给今上去办,听说太上的身体也将养回来了一些。朝廷的内阁、六部也多是看着太上的眼色行事,对今上阳奉阴违都算是好的,更多的是对今上的话,要加问一句太上怎么说。”“看来现在是今上最难的时候了。听说皇后的父亲是在翰林院?”“是。今上做皇子时母家不显,皇子妃也就是太上随便指的,四品的普通翰林学士。在翰林院修史,听说也不是能扶植起来、帮今上的人。”“那翰林院对今上如何?”“礼部是大赞太上禅位是尧舜之举,现在是恭敬着太上、跟着今上的态度。翰林院与礼部一致,就是礼部和翰林院没什么太多权利,只在言论上声援今上罢了。”“勋贵呢?”“多是跟着太上的。”林海皱眉,看京中的局势,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三人也不说话,各自捧着茶盏,都借着喝茶思量。最后还是周先生笑了笑,拱手道:“我和宗文还遇到了个巧宗,婚事成不成还要东翁自己拿主意。我就是为这事儿回来的。”林海听周先生这样说,心下放松了点儿,“我就知道凡事托付你们,就没有不成的。”“也是东翁气运使然。我们到京后,先去了东翁的座师府上投帖,然后去东翁的房师、翰林院掌院李老大人府上投拜帖。大概老天看我们心诚,李老大人见了我们。”林海点头,自己多年没回京城,有些人家进不去也是正常。周先生捧起茶盏喝茶,然后接着说:“林诚向李老大人说了东翁在子嗣上的为难处,我和宗文说了东翁有意回京,想尽快把巡盐御史的位置让给当今的心腹人。李老大人给东翁推荐了一个最适合的人选,就是十二年前战死的安南将军的孤女。”提起战死的安南将军,三人都不禁为其唏嘘起来。那安南将军也是一代英杰,在安南镇守了半辈子,可惜遇到土人暴乱,全家三十余口都被土人割了头。唯一幸存的小女儿因为参加选秀去了京城。遇上这样的事儿,皇家也就封了一个虚名的安南县主,依托去外家守孝,慢慢也就没人再提起此事了。“匡明,李老大人怎么会提起此人?”“安远将军的妻子与李老大人的妻子相交莫逆,平日里也想着照应县主。安南县主出孝后,李老大人夫妻也想为她说门合适的亲事,京城差不多的人家一时也没合适的。再则她家里只剩了她一个,外家也不是什么得力的,还没什么嫁妆,又有天煞孤星的议论,就耽误下来。安南县主一年年大起来,在她舅舅也去世后,在外家过的艰难起来了。李夫人就接了去,用李老大人原话说:因是县主,不好收做义女,但也是当女儿一般,养在府里呢。”“匡明,这年龄也大了一些吧?如海的子嗣,还指望着再娶夫人呢。”这时候,一般三十岁的妇人都可以做祖母了。“玉麟,安南县主也不算大,你看我都几十了。呵呵。再说,选秀是十三岁到十七岁,少有谁家女儿会十七岁应选的。”“你们在李老大人府上可见过或听说了安南县主什么?”周先生看看赵玉麟,“玉麟,我们怎么能见到或者听说什么。倒是李老大人的夫人和我们说了一些安南县主秀外慧中、贤良淑德的话。”三个大男人都咧咧嘴,一笑,这话就是听听罢了,做不得准的。“如海,我们现在的局面是尽快回京,脱了江南之地。若是选了安南县主,有李老大人帮着斡旋,也容易回京些。”“唉,匡明,玉麟,我这辈子啊,都快活成笑话了。”林海想这原身的前次婚事,心里怅然。“如海莫如此说话,要不是老大人早逝,你未及弱冠的三甲探花,何须借贾家之势?再则,这么些年以来,贾氏回馈给荣国府的,也尽数够了。”赵麟深知林海过往,忙开导他。“东翁,这官场本就要姻亲互助之地,何来东翁那样的话。不过子嗣之事,贾家的的确确是亏待了东翁。就如李老大人所言,娶安南县主,好过哪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对上东翁的前岳家,缩手缩脚地受辖制。虽有这样的好处,但想到李老大人是拿婚事换东翁回京之事。我和宗文商议许久,也不敢替东翁拿主意。只能和李老大人说立即回江南向你当面禀告。”林海点点头,低头沉思一会儿,“就这样也好。安南县主能去选秀,人品、模样也不会差。李老大人他也知道我在江南的凶险,有他这个翰林掌院为我斡旋回京之事也容易些,早离了早好。咱们还是要先回了京城,莫陷在江南了。”林海缓慢地一下一下地敲着案几,敲了好一会儿说道:“李老先生,呵呵,没想到我的房师,在今上那里还有这样的体面。” 呵呵一笑,又接着说:“我们赌了,看今上是会调我回御史台,还是户部。”周先生皱眉说:“朝廷银子吃紧,户部也不是好做的。东翁回京,到户部,能谋到的只能是侍郎,正是上压下挤的位置。”赵麟就说:“御史台也不比户部好。”“我们能回京就好。”三人相视,对林海这话心领神会,都会意一笑。三个大男人商议起细节来,林海考虑到周匡明千里奔波,就说:“匡明,你这千里辛苦奔波,就留在扬州歇息吧。换玉麟夫妻进京。玉麟,聘礼的事儿,你问过李家师母再让林诚置办,必要县主不委屈了。还有也让你家嫂子,多见见安南县主,有什么意料外的,早报信回来。”赵麟点头称是,“好,如海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赵麟的二个儿子都已经娶亲,回乡去参加科举。一个女儿已经出嫁,这婚嫁之事,他们夫妻也是做熟了的。“匡明,你好好歇息下,我进京去做接下来的事。如海,要是明日能备办整齐了,我后日就走,既定了就宜早不宜迟。”“好,玉麟费心了。”林海向赵麟拱手致谢。“如海,那贾琏,你是预备着……?”“玉麟,你家儿子考出来还要几年,匡明,你和宗文的儿子也一时指望不上。那贾琏虽没读过多少书,但好在人够聪明、灵活,知道取舍,又是勋贵,荣国府的嫡系子孙。要是我们能把他教出来,他身上还有捐的五品同知,该是一个好助力。”林海停停,又说:“我就是明年娶亲,等儿子长大,还不知道要多久,这期间就要靠贾琏给我女儿撑腰。我们真不能断层啊。”赵麟点头,“要不是老大人早逝,如海,你何至于如此艰难。不过,也算是熬出来。”“唉,都怪我这些年困在这位置,这孤臣的位置哪。等我们先过了目前这道坎,生死存亡的这道坎。”林海双眼熠熠闪光,清瘦面容露出决绝的坚定。第146章 林海9赵麟夫妻带着林谦匆匆准备的半船聘礼,还有林海准备送给房师、座师、同年的年礼, 还有给贾家的年礼, 冒着冬月严寒进京了。而贾琏, 本应该随着回京的, 却只打发小厮回贾府送信,说要在江南过年。周匡明抚掌大笑,“东翁, 恭喜啊, 白捡个大儿子了。”林海笑的也是十分得意,“匡明说的是。这贾琏长了这么大,估计是贾府, 从来也没把他放在嫡系承爵人的位置,好好地教养。见我们都用心教他, 就舍不得离开了。”“若是个有良心、知恩图报的, 我们再花心力也值得。”“那贾琏虽有点浮,也是年轻人的常态,这半年看下来, 心性倒还不错。”“东翁一向看人都很准的。我听玉麟说他好像对钱粮、算账等上手比较快。真要出仕, 也是去户部适合。”林海点头, 把贾琏交给了周明教导、锤炼, 自己每天也在晚饭后, 查问贾琏一天所学、所悟, 只是每次考功课, 问到贾琏卡壳的时候, 黛玉都偷偷地给贾琏提醒。林海装作不知道,由着二人商量后,贾琏再答。一来二去的,贾琏和黛玉的感情就好了起来。贾琏看这五六岁的小表妹,孤零零的没个伴儿,慢慢就养出了大哥哥带幼妹的样子来,偶尔出去逛逛,遇到新奇的小玩意,也会挑拣着买几样,哄着黛玉玩耍儿。当林海知道贾琏给黛玉买小东西后,叫了林谦过来,“记得以后给表公子五十两的月例。每个月不超过三百两银子,随他买了,让帐房结账。”林谦把赵麟一行人送走,就筹备过年的杂事。往日里和林诚一起做,他不觉得什么。可今年没了当家太太,林诚夫妇又不在,他自己的媳妇又陪着黛玉,不免就很吃力。看林海得了空闲,就过来说:“老爷,给大姑娘找的女夫子、教养嬷嬷都到府上等了。小的也从家生子里,给大姑娘挑了一些丫鬟,一直都在教导着,看老爷什么时候有空,过过眼,定下来。”“女夫子是个什么背景的人?”“女夫子是个寡妇,姓乔,就是这扬州府人,三十多岁,无子,夫家不容,娘家父母也都去世了,就辗转在各家教授女学生。小的仔细访了,口碑不错。因上一个女学生出嫁,才空了出来。听说琴棋书画女红都不错的,性格也柔和。那富嬷嬷年龄小一些,不到三十岁,是扬州府周边镇子上的。前几年宫里放出来,回乡与家里相处不来,又不愿给人做填房,就出来教授女学生礼仪。”“晚饭后吧。大姑娘和表公子都在,也让他们一起和乔先生和富嬷嬷见见面。丫鬟就再多教导一段时间,规矩上严格一些,年前把大姑娘的丫鬟都换了。”林谦应了“是”,自去安排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