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作者:林一平      更新:2023-07-14 09:50      字数:5168
  黛玉靠在林海怀里,“爹爹,为什么啊?”贾琏涨红了脸,乞求地望着林海。林海也没看他,自顾揽着女儿说话,“玉儿,这些都要你再大一点儿,由你娘亲告诉你的。”“爹爹,娘亲她……”小姑娘红了眼眶。林海一下下捋着小姑娘的后背,“罢了,爹爹和你说吧。后院那些的女人,要是生了儿子,就是与娘亲生的弟弟分家产,可懂?”黛玉点头。“她们被下药了,生不出孩子了。”黛玉懵懂地点点头,“这样就没人和弟弟分家产了。”“是。”林海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贾敏啊,你当那些姬妾知道你下药害人,不会报复你?“那些被下药的人报复你娘亲,最后暗算了你弟弟。你娘亲舍不得你弟弟孤零零地,就去陪他了。所以爹爹把这些人都送去家庙,给你娘亲和弟弟祈福。”林海的后院就是一本乱帐,没精力给他梳理,都打发出去了,清清爽爽才能存身。那些姬妾,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选择了苟且活命,做了姬妾,小命就是交到当家太太手里了,被下药还不是常见的事儿。可贾敏这个当家太太没控制住后院,白添了幼子性命,唉!说到底是没管好内宅啊。这时候,三妻四妾的男人太多了,谁家后院不是一堆女人。孩子要能平安长大,不仅亲娘强悍,也要命硬。黛玉似懂非懂地点头。“琏儿,你可想出来?”贾琏呐呐。“唉。”林海叹气,自己记得上辈子说过,变成男人也会提携贾琏的。贾琏现在比五、六年后,林海死后、王熙凤初见他的时候,还是有差距。而这差距还不小。“明日,你妹妹开始读书了,你也和你妹妹一起去读书吧。那先生也是二榜进士,学问是够的。你好好学几日,也好好想想以后做什么,再来和我说。你就这么回京混下去,是白白浪费年华了。”贾琏知道林海是为自己好,可心里真是舍不得新婚未久的凤姐,想早些回去呢。却不得不站起来说:“谢谢姑父。”再看看黛玉,难道自己陪着从启蒙开始学?犹豫着不好说出口。可是和豆丁一样的表妹一起读书?耻度有些大了啊。贾琏的神情被林海一眼看穿,“你妹妹把《诗经》、《大学》都学完了,在学《论语》。你学过了的,就当复习了。隔几日我会考问功课,你可不要被你妹妹比下去了。”贾琏听了如雷轰顶,《诗经》学过,忘差不多了!《论语》听过,当时就没记住……这要是被比下去,真是太也没脸了啊。“玉儿,带你表哥去温书,明天一起上课。”林海把二人打发去读书,自己也回房间用功。终于体会到了那微细的气感,在体内沿经脉缓缓贯通,连成了循环。林海仍是不敢放松,小心驱使微弱的气感,运行了几周天,才缓缓收势,躺了好一会儿才休息过来,就起来走动。林海在屋里边走边想御史衙门的事。太上皇刚刚禅位,等身体缓过来了,与今上定会为权利有一番争斗。江南是朝廷的赋税重地,而盐税又是赋税中重之重。巡盐御史非帝王心腹不能担任。太上禅位,今上也该换自己的心腹,接替着看钱袋子了。自己接了这太上心腹林海的身子,也要尽快在太上和今上之间做个选择。选太上——几年后,今上掌握了权柄,那就是一条死路;选今上——怕是等太上缓过气,自己就会被当成叛徒,先被恁死了。辞官,笑话,四十岁做到三品的巡盐御史了,不说为了光辉官途,就是为曾得罪的官场同僚——那些盐商,背后哪个没有官员支撑,也不能轻言后退。不然都不用当官的出手,那些被前身惩治过的贩私盐的盐枭及其亲朋,就能来报复无官无职无援手的现任自己。无子、无宗族援手、林家这么大的家业,必须得当官,还得当得好好的。这是进一步海阔天高,退一步死无葬身之地的局面。林海一边踱步,思考自身所处的局势,一边翻记忆深处的东西。只一会儿,就苦笑着站住了,这林海虽是太上的心腹,这些年又筹谋着投了甄贵妃所出的七皇子。唉!太上对甄贵妃的宠爱非同寻常,多少人被太上那宠爱贵妃母子的行为,晃花了眼、押错了宝。太上放他到这位置,说是提拔、重用了他,可林家五服内无人,贾代善离世,林海在朝廷失去靠山,只能巴牢着圣人做孤臣。这巡盐御史的位置,通常二年就换,难怪林海能做了十年之久啊。太上是把林海这孤臣按在了死位,不死不休了。太上倒真是用人手腕高,可不给臣子活路地用人,还真是罕见。这是欺自己孤家寡人?!林海在屋里苦思冥想,朝廷的政事要给自己找出一条活路;家事得生出儿子,三子七孙哎,不然离不开红楼了。差了哪条,都得反复在红楼煎熬。想了又想,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绝妙的路子可走。林海这人,是个能吏,聪明圆滑。远不是自己这样简单性子的人能比照的。可聪明人一旦走岔道上了,再转回来就更难。怎么才能够不惊动熟人、不露痕迹地转到今上的麾下啊?愁的林海坚持要磨穿了鞋底。归荑在外面轻声禀报:“老爷,胡先生和周先生要过来给老爷请安。”“嗯,去吧,请二位先生去书房坐坐,我就过去。”归荑与跟着她的小丫头吩咐了几句,然后推门进来。林海由着归荑给自己换了常服,带着归荑去了前院书房。书房里,已经有二位五旬左右的人在等林海了。那俩人也是一身素净穿戴,见了林海进来,都起身抱拳,那略瘦一些的道:“如海,可是好些了?”林海知道这是胡先生,原与自己是同年中举,不想会试却接连铩羽,到最后自知科举无望,又不甘心做个乡绅,才辗转求了其它同年,到自己这里做了幕僚。想到同年,林海心里一动,举人同年、进士同年,好好经营总比自己做孤家寡人强啊。胡先生与自己也做幕僚也有快十年了,周先生就更久一些。林海笑着向二人拱手回礼,“好多了,劳匡明、宗文挂念了。坐,快坐了,慢慢说话。”林海坐到主位,那二人也慢慢地一左一右坐了回去。林海吩咐小厮上茶,三人都捧着茶盏,慢慢熟稔地撇着茶沫。喝了几口茶,林海把所有人都打发下去了,对二位幕僚说:“可是有什么事儿?”周先生搁了茶盏,“东翁身体见好,朝廷的事儿也该有个章程了。甄家的人前几天又来要钱。”林海望着他,等下文。“我和宗文推说东翁久病,不能理事,这些都得待东翁病愈再说。怕是甄家这几日,又该来找东翁了。”林海点点头。胡先生就开口说道:“如海,太上禅位了,你也该拿出主意做个了断了。这拖了小半年了,再拖下去,和不给也没什么二样了。”“你二位看,这事儿如何了断好?”三人沉默了好一会儿。周先生轻咳一声,“东翁,还是断了吧。今上得了大位,再继续就和谋逆无异。”林海点头,“是到断的时候了。就是这断了以后,我怕太上缓了过来,会拿人开刀。”“如海多虑,太上退位,我们只需与其它人断了往来,忠于今上就是了。等太上缓了过来,如海也是尽忠与王事。就是如海这续弦人选?”“宗文有何建议?谁家恰当?”第141章 第四回 冯妇返盐衙 平静能几何二人见林海已是恢复了既往做事的精神, 不再是一提继弦, 就一幅回避不谈的神情, 心下略宽。做人幕僚的, 东主不好了,自己哪里又能得了好呢。“不如与京中联系联系呢?总要与今上、或者今上心腹人家联络结亲,方表明得了东翁的立场。”“匡明兄说的是。如海, 你觉得呢?”“也好。只是我虽则四十了, 膝下无子, 这人选年龄略大些,唯要身体好,承担得了繁衍子嗣之事。”二位幕僚相视点头。“想以大家对女子的教导, 也不会对我膝下的唯一一女有什么嫌弃,左右是过些年, 一付嫁妆出门的事, 况且她母亲的妆奁也厚。”二人颇为赞同。周先生就说:“东翁,我上京先走一遭吧?玉麟差不多也快回来了。”“如海,还是我去吧。京里这一趟未必轻松,匡明这几个月辛苦了。”林海捂嘴轻咳一声, “这一件事,是刻不容缓。还有一事,怕也得托赖这趟京城,明年太上缓过来了, 只怕会与今上争起权柄来。我这位置……以后必有今上的心腹人接替。你二人没事儿也多想想, 拒绝了甄家容易, 要是太上替甄家出气……”二人神色一凛,这是脖子上随时能收紧的绞索。。“东翁筹谋进京?这倒是一条活路,一可避开甄家替人追讨,二来京里高官众多,东翁也不显眼了。”“就是,趁着太上松手的时候进京,不然怕是不易挪动呢。恰好也可让了这位置给今上的人。”“只是这进京后要谋划的位置?唉,都因我在巡盐御史这特殊位置,久不曾与京中有密切往来,与同年、房师、座师也都疏远,怕是一时间难以谋划到有合适的位置了。”“如海,先也别想那么多,这次进京先与旧日所识都联络一番,看看谁能援手。待进了京,哪怕先回御史台再谋划其它也成的。除此,哪里还有更好脱了此处的法子。”“能不去御史台还是不要去了,不然这接替的巡盐御史做不好,再被派来江南,可是容易的很。”“那么,匡明和宗文就一起进京吧,遇事也有个商量。我让林诚和你们一起回去,把京中宅子也收拾出来,有些事,有林诚在,你们做起来也便利。反正玉麟没几日就回来了,我这里也不愁没人手协助。”“东翁这里哪里离得了人呢?”“无妨,还是京里的谋划重要。再则我那内侄贾琏,这几日留在这里,也能临时帮帮手。”“如海,既然定了,那明日收拾一下,我和匡明后日一早就走。”林海起身行礼,“拜托二位了。”胡文和周明赶紧回礼,口中都称是份内的事儿。三人又细细商议了一阵子,一起用了晚饭,林海告辞回去。第二日,林海吩咐林诚准备胡文和周明进京事宜,又悄悄叮嘱林诚一番自己对亲事的要求。“林诚,你当知道老爷我现在是独木难支的时候。你须得擦亮眼睛了。”林诚拍着胸脯道:“老爷,林诚此去定然为老爷再觅得佳偶,好绵延了林家香火。”“你把京中宅子好好收拾收拾,若是可以,明年你家老爷进京娶亲。还有,若能请到宫里的嬷嬷,也为大姑娘留意。”林诚跟随林海三十余年,瞬间领会了林海的意思,把自己要带走的人和林海做了报备,又把二官家林谦——也是跟随林海从书童做起来的,叫过来,细细交接了御史衙门的诸般杂事以及家里的事务。送走了幕僚和林诚,林海只盼着他们能早日给自己送回来好消息。心头重荷有了期盼,立即觉得自己精神了许多,便回了御史衙门处理公事。这二个月的要事,幕僚都替他做了七七八八。林海从自己的案几下面,抽出一带锁的小扁盒,仔细检查了暗记,从怀里翻出钥匙,小心打开,盒子里和贾敏去世前是一样的,还是空荡荡的,了无一物。林海笑笑,锁了盒子放回远处。贾敏去世的时间真是太巧了,太上重病不得不放权禅位,没出一个月,他这边就报了丧假。恰好是到了又该送上东西的时候。呵呵,林海冷笑一声,这江南的暗人,也是被太上禅位,弄得没了章程,等太上缓了过来,有他们的苦头吃。林海撑起精神,把衙门的事情都大致地翻看了一番。然后喊人进来,吩咐送这二个月的邸报进来。一条条慢慢看着,揣摩着,最终不耐烦地一丢,都是空话、假话、套话,有用的东西就只有几个官员调动的消息。看罢邸报,林海翻起今年的上半年税银账册。左手轻轻敲着桌子,一页页地看过去,然后在心里核了个大概总数,又与去年、前年的做了类比,才放心下来。林海放下账册,揉揉眉心,想着甄家之事。甄应嘉会这样认了吗?从太上废黜太子以后,就把甄贵妃及其所出皇子摆在其他皇子头前。又数度提拔甄应嘉,使得甄家在江南的势力越来越大。那林海在江南巡查盐业,遇上甄家,有时候都不得不退让三分。一退再退,等甄应嘉找上门、为贵妃所出的皇子拉人,也就半推半就地靠了过去。那甄家在江南,俨然就是半个圣人的做派。但遇到太上就这样禅位的事儿,甄应嘉连为外甥张目的话,都找不到一句能说的。既往帝位更迭时候的一切说辞,什么乔诏、篡位等等,都在一场禅位大典下,消匿无影无踪。太上把甄家捧得这么高,最后却没把皇位传与甄贵妃的儿子。新皇为了在江南令出可行,也必然会收拾甄家。亲附甄家一脉的官员,现在不投向新皇,未来几年必然会遭到清洗。唉!林海叹气,能不能顺利靠上新皇呢?自己这后来者都愁,那逝了的林海,怕是不仅愁生存,还要怕投了新皇,担负背主的非议吧。太上啊,你真坑啊。把皇位给了甄贵妃的皇子多好,省了大家多少事儿。林海不走心地腹诽了几句。翻出林海写的既往的公文,静心揣摩了又揣摩,照样练习起来。都说字如其人,林海的字真的不愧是一代探花出身,馆阁体写得个个均衡,仿佛印刷一般。行书流畅、清峻、铁画银钩,却是不失峥嵘而又圆润。外圆内方?哈哈,林海看着这个结论,哑然失笑。练了约半个时辰,林海才搁笔休息,看了又看,不大满意。叫了长随林谨进来,把才练的字都烧了。“老爷,才好了一点儿,衙门又无事,不如还是多歇歇吧。”林谨劝道。“好,这就回去吧。等出盐的时候,还有的忙。”林海在衙门消磨了快一下午,回到后面吃了午饭,就躺回去休息。如是几日,林海正练着字,林谨过来说:“老爷,赵先生回来了。”“请进来吧。”林海搁笔,洗手,走去了书房外间。见一和自己年龄相仿佛的青衫男子,笑容可掬,立在书房当中,见了自己进来,拱手揖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