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作者:沈宝爷      更新:2023-07-13 02:20      字数:11471
  秦广还想要说些什么来着,孙主任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姜雪儿那边了。

  他刚刚的夸奖,也就是敷衍,哪有空真关心每一个同志啊,主要还是看这边南城的下放情况如何,现在王英干的这么好,农场也这么好,大家的气氛都不错。

  那就够了啊。

  隔壁江城虽然动作也很大,可每个人都愁眉苦脸的,而且还导致了工厂停工,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大多数都要吃不饱了,这是潜在的危害。

  因为当一个人的最低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就会发生□的情况。

  南城的气氛好,大家都是主动要求下放的,这就是不一样的,既能够满足上面的要求,又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怎么看怎么好啊。

  孙主任觉得南城拿来做宣传点挺好的。

  一路上,王英都在介绍。

  主要提倡的,自然是就算要下放,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文斗,而不是武斗。

  距离运动开始,这是第三年了,很多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经济上的滞后,进入了十分缓慢的进度,甚至于是在倒退。

  上面能不着急么。

  自然是很着急的。

  要不然也不会让孙主任到处看了,就是想要看看具体的情况如何,当然思想上,肯定还是要继续改造的。

  但怎么样能在思想改造后,还能够增长经济,这就是比较难了。孙主任看了这么多城市,只在南城看到了希望。

  姜雪儿早早的就等着了,手里拿了相机,要说这个相机还是有点用处的,上一回抓李安的时候,她就用相机拍了照,后来直接写文章揭露了这个情况。

  自然让南城也是出了个名。

  南城抓间谍也厉害啊,还发现了宝藏呢,更是有油田的出现。

  等到孙主任几人一到,姜雪儿就开始做采访,开始拍照,反正是让孙主任笑得合不拢嘴。宋知婉提议, &34;孙主任,等会一起在这边食堂用餐吧,正好尝尝咱们这里种出来的粮食和菜。&34;“好好好,这我得尝尝啊。”孙主任立马点头。于是下面又安排下去。

  农场这地方有点意思,孙主任去了食堂之后发现,这边米饭竟然能够供应,几乎每个人都能吃上一碗,实在不够的

  ,就吃点杂粮窝窝头,反正是能够吃饱的。

  现在提温饱时代,还是有点遥远,大家粮食上是真的很紧缺。

  孙主任看着眼前并非白色的米饭,夹了一口尝了尝,口感虽然不如普通的米饭,比较硬,但是倒没有咸味,比普通的要甜一点,就是太硬了。

  他忍不住问: &34;这就是你们培育的海水稻?&34;

  &34;是的,准确的说是被意外发现的,后期我们这边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养殖培育,现在一亩的产量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公斤上下。&34;对于这些数据,宋知婉在这边待得久了,多少也是清楚的。

  一百五十公斤,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多,可要是跟别的数据比起来就不一样了,例如普通的水稻这类的产量,目前基本上的产量是在二百五十公斤到三百五十公斤之间,还得看是不是高产田。

  这么一对比的话,在荒地上种出差不多有普通农田的一半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见孙主任微微蹙起眉头。

  宋知婉知道他应该还是觉得产量低了,她继续道: “别看产量不够普通农田,可这里本身就是荒地,若是不种植的话,那就是彻底荒废的,而且海水稻还有很多的好处。&34;

  听她这么说,孙主任有些感兴趣了, &34;你具体说说。&34;

  这个还有什么好处?

  宋知婉道:“海水稻的生育期低,晚种早熟,现在是这个产量,可未来如果能技术上去,一年下来,差不多可以收成三次,而且之后,几乎不需要施肥杀虫了,这些涨潮后的海水就能够帮忙完成了,除此之外,稻苗的生长速度也很猛,再生的能力也很强,生命力顽强,它是比普通水稻高的,所以不用担心会收成不了的情况。&34;

  说句难听的,那就是没有普通水稻那么娇气。

  它自己就能野蛮生长。

  一般来说,收麦是一年两次,按照普通稻田亩产二百五十公斤来算,一年两次,那一年下来的亩产就是五百公斤,而海水稻一年下来三次收割,那就是四百五十公斤。

  算起来也就跟普通稻田相差了五十公斤!

  按照如今经济计划粮食定量,每个人是三十斤一个月,一年下来那就是三百六十斤,这个算的是成人,一亩地就差不多能养活两点五个成年人一年,这边有着上万

  亩地,除去其他的一些地,至少有五千亩地是可以用来种植粮食的。

  算下来,就是可以养活一万两千五百人。

  这个数字还不惊喜么。

  西郊这块地说起来大,其实并不大,这样的盐碱地,在华夏算起来,大概有十多亿亩,就算其中附和条件能够种植的只有一亿亩,按照这么下去,也能够养活上亿人了。

  当然这个数据算起来,肯定是有水分的。

  这是非常憧憬的一个现状,事实上这个产量能不能有三次,每一次是不是能达到一百五十公斤,或者说各方面外界因素之类的,都是不能确定的。

  每一季度的收成,肯定是不同的。这是比较新的品种。还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王英和姜雪儿互看了一眼,这是宋知婉再给孙主任画大饼啊。

  果不其然,孙主任听的都燃起来了,这要是真能种植这么多,那就能让国家实现温饱了啊,他激动的满脸通红。

  &34;好好好,要是真的能这样,那你们西郊农场,可就真的办了件大好事了。&34;

  宋知婉画完饼,又开始道: “我觉得呢,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王主任也一直都在这方面比较下功夫,那些思想改造的人,全都放到这里来,又能够帮助老百姓吃饱饭,又能够体会到国家的良苦用心,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对了,您再尝尝这个孙主任。&34;

  孙主任现在是被宋知婉那画的大饼给惊艳住了,自然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听宋知婉说尝一道自己没吃过的菜,二话不说就吃了。

  是凉菜。

  还挺新鲜的,他有些好奇, &34;这是什么菜。&34;

  &34;这个就是我们农场的第二个武器了,种植在盐碱地上,能够吃掉地里的盐分,绿化环境,炒菜吃,甚至还能够喂养牲畜。&34;宋知婉笑着介绍。

  这是宋安清和各位大佬一起研究出来的。

  前些日子,王英在宋安清给的名单下,大老远的要了不少大佬往这边下放。这天才就是天才,一段时间就把盐地碱蓬给研究出来了。孙主任果然对这个又感兴趣了。

  宋知婉对着一顿忽悠,孙主任当即道: &34;这得批,一定要批,回头让王主任去批,她得支持你们的工作。&34;

  既然

  这能够当饲料养牲畜,当然要批下来了。宋知婉高兴了。

  有肉吃了!

  这个孙主任本来是想要来找南城的错误,想着要狠狠的批评一顿南城的,来了一趟农场就完全没这个心思了,基本上是宋知婉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顿饭结束。

  宋知婉就把牲畜给批下来了。

  一点都不亏啊。

  王英去送走了领导。

  秦广莫名其妙的被人带着去做手续,等他搞清楚是要被下放的时候,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他龇牙咧嘴, &34;你敢!&34;

  农场办事人员,只觉得莫名其妙,也没给人好脸色。

  “你要不签的话,就只能强行下放了。”

  秦广: &34;

  他再想要找孙主任,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孙主任已经走了,而他则是要一直留在农场了。要解决这种小人,容易的很。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秦广要是去了江城,或许还能够混个一官半职的,可到了南城,那就只有下放的命。招待所里。

  孙主任还在感慨, “现在的年轻女同志,还真是有点头脑,先带我去农场,看了那边的情景之后,我哪里还想着要批评,又跟我说产量,把我忽悠的什么都答应了,不过要是这边农场,真能办好,也算是咱们的业绩了。&34;

  他是在跟叶浩林说话。

  叶浩林想到了宋知婉,不由微微一笑, &34;的确有点意思。&34;“怎么,有兴趣了?”孙主任看了他一眼,有些惊讶。毕竟叶浩林难得在自己面前夸人。

  叶浩林四十岁的年纪,当然结过婚,不过没过两年就离了,现在带着个儿子,是个黄金单身汉。哪怕离异,想要给他介绍对象的也不在话下。男人夸女人,就容易让人有这种想法。

  叶浩林没有否认,只是道: &34;我是觉得这个农场,挺有意思的。&34;孙主任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在笑叶浩林口是心非,还是什么的。他道: &34;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男人还是得有个女人在身边照顾。&34;这一趟下来,还是有点收获的。

  叶浩林不置可否,摸了摸鼻子,打算睡觉了。送走了

  这一行人之后。

  农场这边就忙碌了起来,毕竟宋知婉画大饼了啊,这边的人下放的还是不够,还是得找人来种地,来养牲畜。

  宋安清本来还想着,宋知婉能用什么样的办法,去搞到牲畜来养,没想到是用画大饼的方式,他不太赞同,还和宋知婉探讨了一番。

  宋知婉完全不以为然, &34;所以这个事情是我来说,毕竟我是外行人,我不说的天花乱坠一些,上面怎么批下来,大哥你就放心吧,有时候做事情不能太实在,而且也不能让外人知道,咱们的真实情况。&34;

  很多数据,含糊不清的。

  但宋知婉也说了,那是计划之中,又没有说是现在就能达到。她说能够亩产一百五十公斤。那是一年下来啊。自己也没有说错。

  科学呢肯定是在进步的,宋安清为首的一行大佬,本来就打算增进产值,只是这个产值什么时候增进,那就不一定了。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西郊越受上面的重视,往后就越能批款批物。对这里的大佬,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至少不会受欺辱,其他人想要动西郊,也得掂量掂量。这就叫做造势了。

  宋安清是科研人员,他肯定是实事求是为主,可她宋知婉又不是,还不许她吹会儿牛皮么。见宋知婉歪理说的好像成了真理。

  宋安清想反驳,都没有反驳的点,只好不再谈论了。这种无赖的思想,宋知婉其实是从周时誉那边学来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宋知婉跟着周时誉久了,有时候做法也就没有那么一板一眼了,灵活运用一下语言的魅力。

  反正先忽悠一顿子再说。

  聊完了这些,宋安清有些一言难尽道: &34;你把秦广也给下放了?&34;

  现在秦广很不配合,安排的工作完全不去做,整一个消极怠工,饭倒是吃的比谁都多。宋安清是个文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听到宋安清的话,宋知婉就懂了, &34;他不听话?&34;&34;他说自己不是自愿的。&34;宋安清有些无奈。

  宋知婉笑了笑, &34;进了这里还想要出去?真让他出去,还不知道怎么对付咱们,南城现在好不容易各方面都算是稳定,不说西郊这边,就说机械厂楚博士那边,正在赚钱呢,要是让他出

  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把机械厂给搞停工了,你没忘记江城最近发生的吧。”

  江城的事情,算是给南城了一个警醒。

  宋安清想起来,也有些紧张害怕。

  南城的人大概脑子里都会有个想法,还好自己是南城人,不是什么江城人。就算被下放了,在西郊农场,也就是干点活,每天还吃得饱饭呢。可在江城就不一定了。

  宋安清想了想也就一咬牙, &34;让他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呆着。&34;

  &34;这么想就对了,&34;宋知婉没把秦广放在眼里过,可越是这种小人物,就越要警惕,因为什么时候咬你一口都是有可能的,她道:“既然秦广不愿意干活,那就让他别吃饭了,什么时候愿意干活,什么时候有饭吃,让他一个人一个屋,通知所有人都不要和他交流,如果有交流,今天的饭就没了。&34;

  到了这里,粮食那就是最重要的。

  这个办法下去后,效果很显著,没两天秦广就投降了。老老实实干活去了。

  不过该柔的时候要柔,该刚的时候要刚,这样的手段一道来,时间久了,这些人就会老老实实了。

  宋知婉也不是很放心,所以让小星派了人去盯着秦广几人。对于宋知婉的交代,小星还有些意外呢。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让自己盯着人?

  他看了一眼手里的名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除了秦广,还有一串的名字。

  那是周时誉给自己的。

  小星觉得,这两夫妻肯定没有通过气,不然自然是一起给自己了,既然如此,自己就别多话了,找人盯着就是了。

  六九年发生的时候,大概就是宋知婉把学习班又给搞起来了。已经被调过来的杨明辉,和宋知竹简单的领证结婚了。

  和杨明辉结婚,宋知竹自然不用再被下放,成分是顺着丈夫家走的,所以宋知竹搬到了宋知婉家的旁边,两姐妹也算是有了个照应。

  第一届的学习班办的还不错。

  光报名的,就有三百人,宋知婉趁机就把几个大佬给调过来当老师了。有他们教学,宋知婉简直不要太轻松。

  农场开始办学习班,这影响也不大,反正这里面积大,建造这些计划,都是在办事情之前就开始想到了,等到下半年的时候。

  宋安清得了消息。西郊农场要来新的负责人了。

  之前一直都是他负责,可他到底成分摆在那,能够当上负责人,那是因为他是最早驻扎在这的,加上宋知婉那边各方面的关系支持,所以他才当上了副场长,暂时管理。

  一开始西郊没人关注,所以宋安清一直在负责。

  可因为孙主任一来,加上姜雪儿的报纸一发表,西郊农场就成了全国人民眼里的模范农场了。总是有人想要来摘取劳动果实的。

  宋知婉早就猜到了。

  所以对于这个情况,宋知婉和周时誉聊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计划之中, &34;就是不知道来的人会是谁。&34;

  这位领导不是南城下来的,是从上面调下来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宋知婉就担心会是个难相处的。

  周时誉让宋知婉不用太担心, &34;农场那边还管不到我们这边,你要是担心那边的情况,估计到明年年初,这边的开采就差不多了,等之后调一批专业人员到这边来就行。&34;

  地是肯定不能浪费的。

  油田的表皮层,是可以拿来种植的,宋知婉粗略算了一下,估计能有三千亩可以拿来用的。

  西郊农场算是一部分,那边有那边的负责人,而这边的油田,因为特殊的关系,所以负责人是周时誉,两边只是因为近罢了。

  当然因为油田的关系,周时誉也要顺便负责农场的安全。

  现在下放的劳改犯越来越多了,要是没人管的话,这里整一个什么□起来,都是不一定的事情。周时誉知道,群众里面,还是有坏人存在的。

  听他这么说,宋知婉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要保护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把周时誉调到这边来,其实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一些大佬。

  十一月的深夜。

  周时誉突然出门了一趟。

  宋知婉才刚睡醒,就看到周时誉在那穿衣服,声音里还有些含糊不清。

  &34;周时誉,这么晚你要去哪里?&34;

  西郊这边还是有些冷的,到了晚上温差就更大了。

  周时誉穿好了衣服,只是俯下身吻了吻她的额头, &34;油田那边有点事情,等会就回来了。&34;一听是正经事

  ,宋知婉就安心睡去了。

  周时誉是到了第二天才回来的。

  宋知婉早上起来的时候,床边都还是冷的,肯定是一晚上没回来睡,她起来的时候,早饭已经做好了。

  她打了个哈欠, &34;你不会一晚上没睡吧。&34;

  宋知婉有点狐疑,得有多重要的事情,才会这么晚出去,而且还是一出去就一晚上,她有点担心是油田出什么问题。

  不过就算真的是油田的问题,也不是宋知婉该知道的。她就是担心周时誉的精神。

  周时誉让宋知婉先吃早饭,两孩子早就吃过了,现在差不多是狗都嫌的年纪,周时誉就让两孩子自己出去找人玩,别待在家里让人看着心烦。

  所以一大早家里就两个人。

  周时誉给宋知婉夹了菜, &34;你放心,我曾经四五天不合眼都有过,不过一晚上没什么事情。&34;看他精神状态是不错。

  不过宋知婉还是回了句, &34;你以前几岁,现在几岁。&34;

  &34;怎么,你是嫌我年纪大了?&34;周时誉有些哭笑不得。

  周时誉二十九结的婚,六零年到六九年,也有九年了,他现在四舍五入下,也快四十岁了,的确是不年轻了。

  宋知婉倒是没嫌弃的意思,她自己也三十了。

  她哼笑了一声, &34;我说的是事实,周团,做什么事情还得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年纪,别还以为自己是十几岁的时候。&34;

  周时誉觉得,宋知婉现在说话,是越来越犀利了。他都有些说不过她了。说不过那就闭嘴吧。

  等吃完早饭,宋知婉还得继续忙活学习班的事情,回头瞧见不远处搭了个新房子,倒是有些好奇。

  最近宋知竹也过来帮自己的忙,所以两姐妹是一起出发的。

  看宋知婉再看那边,宋知竹就道: &34;好像是前几日建起来的,你太忙了,就没怎么注意到。&34;&34;你知道那房子干什么的吗?&34;宋知婉好奇。宋知竹摇了摇头。

  &34;我问过明辉,但他没说的意思。&34;

  那就是秘密任务了。

  宋知婉不好奇了。

  /住在这里,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好奇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后来几日,宋知婉发现那屋子里住了人,好像是个老人家,身边还跟着两个看着像是军人的样子,为什么宋知婉能看出来呢。

  主要还是在大院里住久了,是不是军人,还是看得出来的。

  宋知婉估计是什么搞科研的,也就没怎么关注了。

  因为农场这边来新场长了。

  新场长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学校。

  这倒是让宋知婉有些意外。

  不仅是宋知婉意外,连宋安清他们都是意外的。

  学校这个事情,宋知婉不是没想过,但是不好插手,因为学校是真的要花点钱的,现在南城还是得赚钱为主,有了钱什么事情都能办了。

  可这个新场长好像一点都没有在意这些,不仅是拉来了批款,还开始大张旗鼓的搞起了学校。下面的人对这个事情,都还挺兴奋的。

  宋安清和这个新场长开过会,于是和宋知婉转达的时候,就把会议内容说了。

  “现在我们农场的人数,已经有五六千人了,按照我们这边的产量上升的话,人估计会更多,现在因为西郊这边产量多的关系,所以国家批到这边的粮食也少了一点,既然要搞的话,就搞好一点,思想需要改造的不仅是这些劳改犯,下放犯人的孩子们,也不能是个文盲,所以建学校是很必要的。&34;

  这一点,倒是挺对的。

  五六千人算下来,拖家带口的,孩子就占了七八百个了,以后要是继续有人下放的话,这边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时候这些孩子,又不是劳动力,要是不教学的话,往后难道还要做文盲?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成分不成分的另说,孩子的教育还是要跟上的。这一点,宋知婉挺支持这个新场长的想法。

  她道: “而且之后人越来越多,可地就在那,等到满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之后,其他人就空出来了,这一批人就能够在学校里担任一些职位,对于有思想没被改造成功的犯人来说,也是不影响他们

  □□的一种方式。&34;

  宋安清有些意外, &34;你和新来的场长,说的一样。&34;宋知婉大概猜测到这个新场长是谁了。

  关于一些农场的想法,其实宋知婉也是从叶浩林的身上学来的,他不算是个很急功近利的人,却也是个为了权利可以付出所有的人。

  有他做新场长的话,宋知婉觉得,西郊应该不会太难过。

  至少上辈子是这样,叶浩林用农场做了成绩出来,后面升去了京城那边。只是没想到,这辈子他会到西郊来。宋知婉道: &34;就听这位新场长的吧,学校办起来,肯定是好事。&34;

  毕竟这里的大佬多,有几个还是宋知婉特意让王英申请下来的,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也能沾光。

  宋安清也是这么想的,他道: “这个新场长还是挺好说话的,后来调了我的资料,知道了我的成分,对我赞扬了一番。&34;

  这种不看成分的领导,对宋安清自然是好事。

  申请是已经递上去了,有了叶浩林的大操大办,学校自然很快提上了日程,等到明年年初就能够开办了,对于农场下面的人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

  大家都挺高兴的,干活也有劲头了。

  学校的招办老师,是以女同志和年迈的同志为主,虽然有秦广为首的人闹过,但是叶浩林全都用雷霆的手段给压了下去。

  要不说叶浩林是有点本事的呢。

  连周时誉都听到了这边的动静,和宋知婉夸道: &34;这个叶场长,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到时候可以让小竹过去当老师,这样一来,咱们家双胞胎过去读书了,也能有人照顾,他们也不至于天天在外面野。&34;

  农场学校是要正式上线了。

  宋知婉听周时誉这么夸叶浩林,只是呵呵笑, “看来你还挺欣赏他。”

  “既然是优秀的人,自然是要欣赏的,先前你不是还担心,新场长办事跟你们不对路么,现在看来,倒是和你的风格,还有点相似。&34;周时誉这么评价。

  宋知婉心里嘀咕。

  要是周时誉知道,这个人勉勉强强的,算是他的情敌,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说出这些话来。叶浩林这个人怎么说呢,宋知婉觉得他的城府有些深,比如上辈子他在农场里干的那些事,明明是他自己想要做的,是为了升

  上去才做的。

  可他却和宋知婉说, &34;小婉,这些事情,我都是为了你,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日子好过一些,我不知道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我,但我只想要你过得好一些。&34;

  那时候宋知婉多年轻,二十岁出头,就被哄得一愣一愣的。

  也不能怪宋知婉这么好骗,第一是因为年轻,第二是因为遭受了变故,突然来了个男人对她这么好,女人情感上就容易倾向于对方。

  更何况这样做,对宋知婉来说,日子确实好过了一些。

  不过后来宋知婉才知道,叶浩林这么做,完完全全是为了业绩,还有就是因为,某个大佬也被下放过来了,他再赌,赌对方能够欣赏自己的做法。

  这样他才有出头的机会。

  果不其然,那名大佬没几年之后,就回去了京城平反了。

  叶浩林之后水涨船高,承诺娶自己的那些话也都随风去了,反正最后还是为了前途跟宋知婉掰了。

  想想好像叶浩林没做错什么。

  但是他太算计了。

  每一件事都是在算计。

  宋知婉能理解,却无法谅解。

  看宋知婉好像没什么兴致说这个人,周时誉也就没有再说了。

  不过第二日中午,周时誉就在食堂里,碰到了这位新场长。

  对方和其他人一样,也没有要开小灶,让食堂的人给自己做什么别的菜,和劳改犯们都是吃得差不多的,瞧见周时誉,朝着人打了声招呼。

  盛了菜就坐到了周时誉的对面。叶浩林朝着对方笑道: “周团。”

  对于对方认识自己,周时誉倒也不意外,他天天穿着军装,军衔看得一清二楚,在农场里,能有自己这样军衔的,就他一个。

  周时誉看他跟自己打招呼,便点了点头, &34;叶场长。&34;叶浩林挑了挑眉。

  看来对方的观察力也不错。

  他已经和其他人看着没什么区别了,穿的都很破旧,也是响应时下的政策。就连有时候干活,叶浩林都是自己上的。

  本来叶浩林是不想要干农活的,主要还是宋安清经常动不动的下地,他总不能比不过一个副场长,所以也就下地干活了。

  两人明明是第一次见面,却感觉像是熟人一般。

  叶场长感慨道: &34;这里多亏了周团你的保护,不然这些犯人哪里那么好管。&34;这个农场是真的神奇。

  各方面都给了叶浩林惊喜。

  连警卫员都有。

  不过叶浩林猜测,周时誉在这边并不是为了保护农场安全问题的,这只是顺带,让外面的人这么以为的,最重要的还是里面那块油田。

  可如果是油田的话,周时誉也完成自己的任务了,为什么还没有离开呢。

  叶浩林猜测是有其他的任务。

  和周时誉接近,打好关系,更容易做事。

  两人聊得算是投机,周时誉看叶浩林这样,也有心思想要跟人深入交流,他对叶浩林是有几分欣赏在的,加上他这个人很健谈,说的很多观点,周时誉都是认同的。

  所以这加深了周时誉想要了解的想法。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周时誉将来会和叶浩林有很多的工作接触,这个时候关系好,肯定比关系不好要强。

  看两人好像相谈甚欢。

  跟着周时誉一块吃食堂的双胞胎,却是十分审视的看着眼前这个人。

  叶浩林看这么两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还觉得挺可爱, &34;学校明年开春就能上了,到时候孩子们都能上学了,周团,这两个是你的孩子?嫂子倒是厉害,一生就生了双胞胎,长得都很聪明的样子,看着比我儿子还大一些,你是不知道当父亲的是真不容易,这年纪狗都嫌,还是赶紧送去学校的好。&34;

  说起这个。

  周时誉还是挺有共同话题的。

  &34;的确挺烦的。&34;

  精力旺盛的很。

  每天都想着去哪里玩。

  之前在宋家看门的两条狗,后来也跟着来了农场,现在双胞胎就跟冠军他们一块玩。

  想想,已经沦落到只有狗跟他们玩的地步了。

  周时誉都挺头疼的。

  两个父亲都有了共同语言,这一次之后,周时誉和叶浩林算是有了交集。

  宋知婉不太想要搭理农场那边,自己手里头的事情忙得很,十二月了,要开始迎进来新的一批学习班

  成员了。

  按道理来说。

  之前她和张顺利说好了,学习班成员可以争一个进计生部的名额,反正她们计生部名额短缺,这么招的话,能招好几年。

  不过这一次的名额却是没留下来。

  因为上面塞了个人进来。宋知婉一看,这不是胡连桃么。她有些惊讶, &34;小桃,你怎么来了?&34;

  宋知婉要是没记错的话,胡连桃前几年就去了京城那边上班,现在这是又转回来了?

  看到宋知婉,胡连桃难免想到了一些伤心事,她抿唇道: “我一把年纪了,家里催得紧,我就不干了,让我舅妈给我安排个工作,她让我来帮你忙。&34;

  听说是跟宋知婉处事,胡连桃有些尴尬,却想着跟着宋知婉,总比跟着别人好。所以胡连桃就过来了。

  她年纪大了,快三十的年纪,却还是不肯结婚,家里面自然着急,可胡连桃这个人,就是犟得很,非要找自己喜欢的。

  之前胡连桃喜欢宋安瑜,就追到了京城去,可人家压根对自己没意思,后来乱了,她也没找到宋安瑜,等找到他在哪里的时候,想方设法跟人见了面。

  没想到,宋安瑜已经有对象了。

  好吧。

  看到宋安瑜的对象,胡连桃顿时自卑了,虽然性子很冷,但却是个脑子很聪明很厉害的女性,跟自己完全不一样。

  而宋安瑜也是聪明人,两个聪明人的结合,就这么站在一起,胡连桃都觉得,自己自惭形秽。放弃了宋安瑜,让胡连桃一蹶不振,更是不想结婚的事情了。

  反正兜兜转转的,胡连桃就回来了。

  瞧见她这样,宋知婉猜测应该多少和宋安瑜有关,她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虽然说都没有错,但是她总归是宋安瑜的姐姐,而彭慧又是自己的朋友。

  对胡连桃,就跟看晚辈一样了。

  宋知婉道: “那你就在我这好好呆着吧,下午跟着我去学习班,把工作熟悉一下,你就负责传输计划生育这方面的理念。&34;

  胡连桃哎了一声。

  虽然之前的工作,完全不是干这个的,但是有宋知婉带着,她很是放心。两人一道出发了。

  学员们则是大批量的,全都集合在了农场这边,已经被

  人带去了教室,宋知婉和胡连桃得过去点名,顺便讲述一些具体事项,还有后续安排。

  这还是胡连桃第一次来这。

  不免惊讶, “这里建设的这么好?我看学校都有,好像医护室也有,感觉不像农场,有点像是个小型的生活区域。&34;

  “说什么呢,你看那边一米八快两米的稻田,再说这个话。”宋知婉指了指不远处。胡连桃看着这些生机勃勃的种植物,心里也感觉到了安定。

  宋知婉走了几步,莫名的有点想吐,她只好停下脚步,等这感觉下去了再说。此时。

  一辆皮卡停了下来,车上的人是王晟,探出脑袋道:“宋医生,要去学习班?我送你们过去吧。&34;

  宋知婉想拒绝。

  哪知道胡连桃已经吭哧吭哧的坐上去了,还招呼宋知婉上来。宋知婉没法只好上去。

  王晟看宋知婉坐在后面,胡连桃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只觉得牙疼,这妞怎么回事,搞得好像很熟悉一样,他还想要和宋知婉多聊几句呢。

  他觉得宋知婉对自己有意见,现在想要消除这个意见。

  一路上,王晟都没有和宋知婉聊到天,因为全程都是胡连桃在接话。

  等到了地方。

  王晟只好磨磨蹭蹭的走了。

  宋知婉打算进教室,却被胡连桃拉住了,她扭扭捏捏的问:“那人叫什么?”“什么?”宋知婉愣了一下。

  胡连桃压低了声音: “我觉得刚刚送我们来的那个人,他好像有点喜欢我。”

  宋知婉: &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