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一更
作者:狂且懦      更新:2023-08-21 15:27      字数:3845
  秦盼?

  太长时间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都觉得很陌生了。这人当初是兵团知青,造谣说苏姚和俞淞有一腿。

  周言安将苏姚散落在脸上的发丝,拢到鬓边,问道, &34;她跟你是一个院系的?&34;苏姚往他怀里钻了钻,“不是一个系的,我也不知道她是哪个系的。”

  当时只是在人群中见到了秦盼,那时候秦盼应该也见到她了。不过在见到苏姚时,就很快地偏过头去,很明显是不想跟她有进一步的接触。

  想到秦婉曾经跟她说过,秦盼是她家远房亲戚。

  苏姚心想,等有时间,去问问她秦盼是哪个院系的,她应该知道的。周末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苏姚周天晚上背着包就回到了学校。

  等苏姚回学校以后,周言安和俞淞彻底面对一样的情况了,媳妇都是只有周六周天才能回家。只能靠着互相帮助。

  周言安忙的时候,就把孩子给送到父母家,好歹他们能帮着照顾。像是俞淞,亲爹是个帮不上忙的,所幸老大老二已经长大了,可以叫他们两个帮着照顾弟弟。不会做饭,但去食堂打饭,这也是一个生活的必备技能,不管怎么着,饿不死就行,别管过程是怎样的。

  苏姚回到学校以后,那真是挺辛苦的,几乎从早上睁开眼起就学习,到了晚上闭上眼才停止学习。

  一整天里,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几乎全部都在学习,没有空闲的时间。

  也不是苏姚多喜欢学习,周围同学就是这样子,卷的她只能一起跟着学习。

  不过苏姚还算是幸运的,苏姚家在本地,周末可以回家打牙祭补身体,像是其他的同学,周末还得在学校里吃食堂那些难吃要死的饭菜。

  这苏姚心里也纳闷,上辈子自己学校食堂,可是国内出了名的量大好吃。

  所以食堂是经历过什么,才能成为未来的她。

  苏姚自己在家里吃了肉,就觉得这些室友怪可怜的,毕竟每天学习压力就大,还吃不到啥有营养的东西。

  从第二周开始,苏姚周末晚上回学校的时候,就会带上两大盒饭的肉菜,让几个室友也能打打牙祭。

  室友周天傍晚去食堂,一人买两个大馒头,就着苏姚带来的菜一起吃。

  苏姚自己是不吃的,她在家跟慢慢和周言安已经一起吃饭了,

  这些饭菜都是专门给几个室友准备的。

  那种仔细的姑娘,看见饭盒里的肉很多,心想这苏姚家里应该很有钱才是,这带到学校里面给室

  友分享的菜里面都那么多的肉。平常一大家子吃饭,饭桌上拢共都没有那么多饭菜。

  大家对于室友给自己带饭,那都是相当感激的,一个个吃得眼泪汪汪。恨不得用他们那油汪汪的小嘴,在苏姚脸上亲一下。&34;这个菜也太好吃了,能把咱食堂大师傅甩出两条街去。&34;“就是啊,跟这个比较起来,咱食堂那吃的都是啥啊。”苏姚谦逊地说道, &34;你们喜欢就行。&34;这菜是她自己炒的。

  明月这周末也回家了,体验了一个星期的住宿生活,她也知道这是个啥感觉了。周五回家以后,打着给爷四个改善生活的旗号,连着吃了两天的肉菜。

  闲下来的时间,她一共炒了四大锅的酱,不同口味的牛肉酱蘑菇酱,除了给家里那爷几个每个味道留了一罐子,给苏姚也是送过去四罐子,剩下的全被她带去了学校里面。

  苏姚带着各种各样的吃食回学校的时候,明月则是背了不同的罐头瓶回学校,瓶子里面装着肉酱,这么多的罐子,很明显不是她一个人吃的,而是连着一个寝室室友的也给带上了。

  苏姚自己炒的肉菜可以跟室友分享,但像是明月炒的肉酱,苏姚就不舍得分了,因为味道好数量少,每人掏上一筷子,那她就没得吃了。

  卞兰的家庭条件应该不错,她去市场上买了一个二手的录音机,录音机即便是二手的也不便宜的。

  几个姑娘吃饭的时候,这录音机便是卞兰淘到的。此刻收音机里面正在广播,关于前几天举办全国科技大会。

  室友们在吃饭,苏姚捡起老大姐桌上的报纸,上面最醒目的一篇讲述陈景润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

  报纸广播都是如今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喜欢看书的人,更喜欢从报纸中了解社会。一转眼距离开学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苏姚宿舍始终只有七个人。靠门边的下铺位置,一直没有人搬进来。同样的,自己班级里的那个叫单凤芹的女同志,也一直没有来学校报到。

  后来苏姚曾经问过辅导员,得知这个单凤芹原本就是分到他们寝室的姑娘。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姑娘没有入学。距离开学已经过了一个月,就算是这

  姑娘再来,只怕也没机会了。

  苏姚每周三和周五都会回家,不太完全放心把慢慢交给周言安。这天回家的时候,周言安告知她,有一封她的信,寄信人是靳劫。

  周言安收到信以后,就将之放进了抽屉里,等着苏姚回家再拆开,苏姚入学以后,跟靳劫告知自己现状的时候,告诉他自己参加了去年年末的高考,如今已经被京大录取。并告诉他要好好学习,以后也来首都上大学。

  靳劫在信上说,他报纸上看到知名学府在招少年班,他有心报名尽早进入大学,这种大事,还是要询问苏姚的意见。

  靳劫说的这事,苏姚当然也知道,最近不管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在报道那么一件事。一个十三岁的神童,破例进入知名学府,他看着就觉得自己也行。

  靳劫虽然启蒙的时间比较晚,他毕竟在原书中是一个全能反派,他的智力水平很高。

  进入小学以后,连着跳了几级,便以正常的年龄进入了初中,他现在正在读初三。

  即便是苏姚搬走,双方并没有断了联系。

  每次通信的时候,他都十分嘚瑟地跟苏姚炫耀自己的考试成绩。他现在的成绩很稳定,每次考试

  都是班级第一更是年级第一。

  其实这小子的智力水平还是知识储备,都是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少年班的。

  不过苏姚觉得,人就应该在不同的年纪干不同的事情。

  这小子就够早慧了,小小年纪从家里逃出来,为了养家去火车站干那等子提心吊胆的事情。在成年之前,人的心智没有成熟,是比较适合在校园中看书增长智慧。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苏姚来自未来,知道如今大力鼓吹的神童,其实被这神童教育耽误了的。

  像是靳劫想要尽早读大学,这样才能尽早工作赚钱,他这个想法苏姚是不建议的。

  苏姚跟他说话,也不用藏着噎着,想说啥就说,苏姚在信上让他学好现在的知识打好基础,然后好好想想自己未来想要学什么专业。

  等到苏姚再接到靳劫的回信,这就已经是六月中旬的事情了。

  六月末苏姚忙着准备期末考,连着半个月没回家,一门心思地准备考试。

  期间周言安在周末的时候给她送了两次饭,在食堂里面看着苏姚把他送

  的饭菜都吃光,他只简单地跟苏姚说上两句话,就要带着空饭盒回去。

  而周言安每次送饭的时候,又不单单只是送饭,还会给苏姚带来一包水果,一包零食。

  室友们看见苏姚每次出去一两个小时,就会带回来两大包吃的。她离开的时间,不可能是自己回家拿的,也不可能是她自己出去买的。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是人家丈夫给送来的。

  这时候就不免十分羡慕人家有那样一个对象了,经常送吃得来就算了,关键是这份心弥足珍贵。苏姚另一个本地的室友心里酸溜溜的,她爸妈都从来没有给她送过吃的呢。

  当时知道她考上京大,恨不得把她当祖宗给供起来,结果这才几个月,变化就这么大。她回家的时候跟爸妈提过,有个室友的丈夫经常过来给送吃的,结果她爸妈竟然说,让她如果羡慕的话,就赶紧找个对象,别指望他们老两口能过去给她送吃的。

  听听,这是人话么。

  考完试以后,非本地的室友有人选择坐火车回家,也有人舍不得车费,暑假也要留在学校。

  宿舍的大姐是一定要回去的,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老家,几个月没有见到孩子,苏姚就曾经在熄灯以后,听见她闷在被子里哭泣。

  不管其他人回不回家,什么时候回家,在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以后,苏姚就冲回宿舍,背上她之前在图书馆借的半兜子书,至于其他的生活用品,对苏姚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书才是最重要的。

  苏姚简单地带上了几件短袖还有内衣内裤,剩下的就不用带了。这半兜子书,那可是老沉了。

  等苏姚搬回家以后,险些去掉半条命。

  周言安之前去学校里面找苏姚的时候,就知道她大概什么时候会考完试回家。

  因为只有一个模糊的时间,周言安早在一周之前就把书房冲洗收拾了一遍,一起收拾的还有苏姚的衣柜,把这个季节能穿的衣服都放在最外边。

  苏姚吭吭哧哧地把半麻袋的书给扛上五楼,等到拿出钥匙开锁的时候,手早就因为脱力而微微发抖。

  苏姚把书拖到书房,要将之整理摆放的时候。

  发现抽屉里竟然有一沓子的信,其中大部分信都是杂志社寄过来的样刊。

  苏姚这一学期,不光是埋

  头读书,她还写了几篇小文章,在报纸上和杂志上都有发表。稿酬不多不少,加上苏姚的本身每月都有补贴,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稿费苏姚早就收到了,样刊却一直没收到。

  黄色的信封被一点点拆开,压在最下面的,不是杂志社寄来的样刊,而是靳劫给她写的回信。看了一眼靳劫写信的时间,他是五月中旬给苏姚写的这封信

  这封信,主要是在回复关于上一封信,苏姚叫他好好考虑自己未来要学习什么专业的问题。想来他已经考虑了很久,这封信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写不出来他的辗转反侧和踌躇犹豫。看完以后苏姚也有点沉默,靳劫说自己以后要报考国防大学。

  别人报这个学校,苏姚都没啥反应的,就算是当初明月说自己要复习几年,也要考这个学校,苏姚都会说一句有志气支持她。

  想想原文中的靳劫,无恶不作没有底线。

  苏姚: “……”你做了一个违背自己上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