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二合一
作者:狂且懦      更新:2023-08-21 15:27      字数:6940
  在这栋家属楼里面,唐东风最讨厌的是苏姚,俞家这个小鬼能排第二。

  俞锐聪明的脑瓜,一直为他吸粉不少,这是头一次,有人因为他聪明,而讨厌他的。

  这小鬼说自己要损毁苏姚的录取通知书,如果跟前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唐东风还能动动手啥的。但那送录取通知书的小战士还没有离开,他这就算是想干点啥都不能。

  不过虽然是被戳穿,气势却还在,语气特别冲地说道“你个小屁孩,胡说什么,真是没天理,我看这家里没人,帮着收一下录取通知书,你却诬陷我要做那么恶毒的事情。&34;

  唐东风为自己辩解,却无人在意。

  俞锐有礼貌地对着那小战士道谢,&34;叔叔谢谢你了,我建议以后如果以后发生这种重要物品代领的情况,那最好还是让代领人签下自己的名字,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意外,人家找你麻烦。”

  那位小战士觉得俞锐的建议很有用,点头说道,&34;小伙子,你说得有道理,我记住了。&34;眼见这俩人都不搭理自己,唐东风悻悻离去。

  俞锐把东西带回家里交给明月,就连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详细地告诉了明月。

  明月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家里,怕家里进了人,也怕俞烁不知轻重把东西当做废纸给撕了。

  俞烁也不是三岁的孩子,根本就干不出搞破坏的事情好嘛,这大概是他出生到现在,被黑得最惨的一次了。

  明月想了又想,用苏姚放在家里的备用钥匙,把东西给放到客厅的茶几下面。录取通知书被周言安拆开以后,跟明月那张纸看着是一样的简陋。

  不过嘛,是苏姚想去的学校和专业,至于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这都不重要。这录取通知书途经苏姚手中,只停留了不到三秒钟,就传到了明月的手里。

  明月看了几秒钟,就又交还到苏姚的手中, &34;这你得好好保存,放到慢慢拿不到的地方,千万别叫孩子给你撕坏了。&34;

  慢慢听见这话,不满的冲着她的明月姨姨撒娇, &34;不会~&34;这小丫头好赖话当然能听懂,知道姨姨是说自己坏话呢。

  &34;当时人家过来送这玩意的时候,你们家没人,刚好唐东风经过,跟那位小战士说要帮你代领,得亏俞锐耳朵好使,在家里听见了,把

  通知书从唐东风手里抢过来,你一定要小心,他这人没安好心。&34;

  苏姚笑了笑, “那还得多谢你家俞锐了,这样吧正好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了,我们家阳台上冻着肉,今天咱两家一起吃点好的,就当是庆祝了。&34;

  明月点头说好,也知道苏姚这是想让她掌勺。

  不过她也提醒苏姚, &34;有时间跟你公婆说一声,他们想必没少为了这件事担心呢。&34;

  这是肯定的,等哪天有时间肯定要回去说一下的。

  尽管家里那边,通过周父大致知道她分数够了能上京大,但只要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就没有办法完全放心。

  说干就干,晚上一起聚餐。

  那现在就要准备起来了,毕竟不是一两道菜。十道菜可得准备很长时间呢,

  苏姚给明月打下手,明月掌勺。

  其他人也不闲着,不管是前锐俞蔚,还是两个大男人,都要干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里唯一不用干活的只有慢慢,她乖乖坐在沙发上不捣乱,那就算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一起干活的人多,这就导致了这顿晚饭比预期早一个小时。

  这短短一个月中,苏姚的名声经过了反转反转再反转。

  知道苏姚被京大录取以后,当时因为明月和唐东风都收到录取通知书,反而在背后念叨苏姚肯定考不上的各位邻居们,很快又换了另一幅嘴脸。

  不是说“别人都说你考不上,大姨就觉得你肯定能考上”,就是说“你这能考上京大,在以前那可都是进士”。

  苏姚在四九城这边,是没有啥朋友的。

  原先在兵团交的那群朋友,已经散落在全国各地,当然还有一大半留在兵团。来到这边的家属院以后,苏姚的身份是家庭主妇,很少出去社交,自然就谈不上交朋友了。

  像是明月,在兵团没有几个朋友,都是邻居家属。跟着俞淞来到首都这边的家属院以后,她原本也没有能交朋友的场合。

  但她跟苏姚不一样,她在一年多以前,去夜校上学了,夜校的同班同学,大多都成了她的朋友。苏姚在这边的同事,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明月这不是她新交的朋友。

  再就是她跟秦婉和安秀的关系还算不错吧,不过这都是因为周言安的原因,她

  因此产生的关系网。

  秦婉这人特别大方,从她当初夜里去兵团,给周言安送来了一大行囊的东西,就能看得出来。她跟宗国强职位相当,夫妻俩都能挣工资,而且俩人工资都不老少。

  两边的父母都不用小两口补贴,甚至经常给小两口补贴一些。小两口不养孩子,没有这小东西吞金,这就导致两人花钱的时候是有些大手大脚。

  秦婉是个小人来疯,听说苏姚考上京大以后,来家里闹着要庆祝。

  不过秦婉过来一趟,不是空手来的,给带了不少的东西来。

  知道苏姚不久以后要去上学,她给送的东西多是学习用品。

  秦婉十分显摆的拿到苏姚面前, &34;嫂子,我看现在不少人都穿高跟鞋呢,你以后去了学校,可不能像是这样不注重打扮,也得穿的好看一点。&34;

  这是一双牛皮的黑色小高跟,是别人送秦婉的,她平时没有穿这鞋的机会,就干脆拿到苏姚这里,叫苏姚试试看合脚不。

  很遗憾,那人送的码子是按照秦婉的脚,苏姚的脚比秦婉小,穿上去十分不合适。

  苏姚就说了, “你拿回家去,让家里其他人来试试。”也只能这样了,苏姚穿不上,这鞋送给她就浪费了。

  秦婉把鞋装回盒子, &34;也好,我家堂叔家的闺女,这几天在我爸妈那边住着,我把这鞋拿给她试试。”

  秦婉的女性朋友不多,像是要转赠女孩子穿着用着的东西,能想到的人也不多。

  “我家那个亲戚也考上了京大,这次就是住在我娘家,等过一阵你们开学,她就从我们家这边去学校。&34;

  苏姚学校开学早,不是传统的九月一号开学,而是三月一号就要去学校报到去了。

  他们这一届的学生都比较的特殊,因为国家大量需要人才,紧急高考,甚至高考的时间都跟正常的时间不同。正常在夏天考试,这一届在冬天考试,春天入学。

  不只是苏姚学校在三月初开学,明月的开学时间跟苏姚差不了几天。

  苏姚听秦婉说,她家有亲戚跟自己一个学校,便应和道, “那还真是巧了。”

  秦婉疯狂点头, &34;对的,是真的很巧,听我爸说过,她之前在兵团当知青,后来考上京大的。&34;那是秦婉的妹

  妹,首先是女同志,然后姓秦,还在兵团当过知青。苏姚转头看向她, &34;你堂叔家妹妹,跟你是一个姓氏吧?&34;

  秦婉不明白,苏姚怎么会问出这么一个弱智问题,她叔叔家的闺女,当然跟她是同一个姓氏了。苏姚这心里,突然产生了一股不好的预感,不会真那么巧吧?

  &34;对啊,她也姓秦。&34;

  秦婉又说道, “说不定她跟你们当初在一个兵团呢,这我还没有问过,等我下次回娘家,一定要问问她。&34;

  苏姚脸上挂着看淡一切的笑容, “你别回去问了,你先告诉我她叫啥。”至少先排除她心中的那个人。

  秦婉心想,就算是她当初跟你们在一个团,你也不会认识她,这两人一个是家属,另一个是知青交际圈都不一样,没有认识的可能性。

  不过秦婉还是按照苏姚的要求,把名字告诉她, &34;她叫秦盼。&34;”,苏姚捂着脑袋,问她, &34;你说存在同名同姓的可能性有多大?&34;

  秦婉一听这意思,不会还真是认识吧。

  那就太巧了。

  秦婉笑着说, “有同名同姓的可能,但可能性很小。”苏姚: “那这还真是一个噩耗了。”

  不确定此秦盼便是彼秦盼,苏姚倒是没有同秦婉说起自己跟秦盼的恩怨情仇。秦婉这次来苏姚这边,也是有不少话想跟她唠的。

  “郭子竟然这么快就有孩子了,这还真是没想到。”

  其他人都不觉得郭子媳妇是个好的,也曾经劝过他好好考虑,好姝色这很正常,但结婚还得找一个能过日子的,可别等结婚以后再后悔。

  结果没想到,人家这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别说跟郭子父母那边的关系缓和了,甚至现在就连孩子都有了。

  像是秦婉和宗国强两人,结婚年头不短,一直没有孩子,小两口不急着要孩子,倒是两边的家长,急着抱孙子跟什么似的。

  不把生孩子当做是评判婚姻幸福与否的标准,也从来没觉得自家这边婚后一直没生孩子就是不幸福,主要是看当初郭子闪婚,大家都抱着不赞成的态度,现在就觉得比自己的预期强很多。

  不管怎么说,能正经过日子就行。

  等到二月的最后一天,苏姚得去学校报

  到了。苏姚让周言安那天去请个假,到时候跟她一起去报到。

  苏姚预想的情况是带着男人一起去报到,这人能干不少的苦力,而且带着他去也能叫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已婚的身份。

  在给伴侣安全感这件事上,她和周言安都做的十分到位。

  苏姚只想带着周言安一起去,但实际情况是带着公婆老公和孩子一起去。这浩浩荡荡的一家子,知道的是去学校报到,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去攻打学校呢。苏姚和周言安在前头办手续,包括新生注册寝室入住等等。周父周母怀里抱着慢慢,就跟在两人身后。周围的远道而来的同学,都是自己一个人办理各种手续。

  本地人的话,身边会跟上一两个亲戚,帮着拎行李啥的。

  像是苏姚这种,身前身后一伙子人的,这种情况委实不多。

  新生必须住校,尽管苏姚家在本地,也得住在宿舍里。

  而且学校所在的位置,距离公婆家,以及两人的小家,都比较地远,来回花费的时间很长。苏姚骑不了现在的二八大杠,她腿短够不到脚蹬子,想要回家就只能等公交。

  如果是课多的情况下,每天回家就不方便。

  现在还没去领课本,不知道课程多少,不过根据苏姚上辈子的经验来说,这课程应该不少。那她就只有周六周日空闲,或许能回家了。

  周父周母没有进苏姚宿舍,他俩抱着慢慢在学校里面看风景呢。

  周父见多识广,对于苏姚校园里的历史小故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他跟周母是不必说这些的,他知道的事情,周母未必不知道。

  只对着周母怀里的慢慢讲, &34;我们家慢慢长大以后,也要跟妈妈一样厉害,来京大读大学。&34;慢慢哪里知道,这京大是个啥,爷爷说她也要跟妈妈一样,她特别干脆的回答, &34;好。&34;

  反正周父周母听见孙女说好,也不管她能不能做到,就跟真见到孙女考上京大似的,笑得特别开心。

  现在是开学,男同志破例可以进女生宿舍。

  周言安把苏姚的行李给搬上去,宿舍在三楼。

  苏姚一大早上就来报到了,寝室里面除了她以外,没有别人过来。

  这全是上下铺的架子床,周言安给她选了一个靠窗的上铺位置。

  上铺安静而且干净,像是苏姚周末回家的次数比较多,如果位置在下铺,那室友就可能趁她不在的时候,往她的床铺上放东西,或者干一些别的事情。

  苏姚站在地上,静静注视为她铺床的周言安,她笑眯眯地说, &34;怎么办,才现在就舍不得你了。”

  周言安铺床的动作一滞,没有低头去看苏姚, “那等有时间,就来看你。”

  “好呀好呀,等会儿发了课表,给你抄一份,我什么时候有时间,你就可以来找我了。”周言安铺床相当利索,很快床被铺好了不说,床头位置已经摆了一块豆腐块。

  周言安从上铺直接跳下来,把衣物摆进柜子里,水壶拖鞋水盆这些日用品都放在床下。苏姚无数次在心里感慨,这真是一个贤惠的田螺小伙,她是真的离不开周言安啊。苏姚的行李都收拾得差不多了,门从外面被推开,进来一个背着巨大行李的姑娘。这姑娘看见宿舍内还站着一个男同志,被吓了一跳。

  苏姚赶紧解释, &34;你好,我是苏姚,也是这个宿舍的,这是我丈夫,来送我上学。&34;说完她推了推周言安,叫他先上外面等着。

  对于苏姚的小动作,周言安非常熟悉了,低下头避开门口姑娘打量的目光,到宿舍外面去等苏姚。

  这来来往往都是拎着行李的学生或者家长,周言安靠墙站着,尽量不给走廊里经过的其他人造成困扰。

  那同学见到人家丈夫出去了,有些不好回事的笑了笑,“我叫卞兰,我是法律系的,要不让你丈夫进来等你,咱们宿舍还挺大的。&34;

  苏姚, &34;不用了,也不方便,他在外面等我就行。&34;

  这宿舍真心不大,四个上下铺的木架子床,左右各靠墙摆着两个床,中间过道的地方还有一排桌椅,这大概是让学生在宿舍学习。

  原本就不大的宿舍,摆了这么多的东西,就连走路的空间都不剩多少了。

  门外靠墙站着的周言安,想起苏姚刚才毫不犹豫把自己介绍给她的室友,没忍住笑了笑。

  跟这个新室友简单聊了两句,无非说说自己老家是哪里的,这样的内容。

  苏姚这时候也把周言安刚才没有整理完的行李给放好,便跟这个新室友暂时告别,宿舍外面还有宿舍楼外面还有一家子等着她呢。

  r /周言安没想到苏姚这么快出来,还以为她要跟室友多聊聊的。他低头看苏姚, &34;怎么这就出来了。&34;也不跟新室友多聊聊。

  这时候进到女生宿舍的男同志不少,周言安不是个例,因此他跟苏姚并排走在走廊里,也丝毫不显眼。

  苏姚冲他眨眨眼, &34;我男人在外面等着我,我当然急着出来了。&34;

  尽管听惯了苏姚的甜言蜜语,周言安还是没忍住耳朵尖发红,他赶紧前后看看,发现没有人注意到苏姚刚才那话,他才松了一口气。

  两口子到楼下的时候,周父周母带着慢慢不知道去哪里了。

  这俩人只能在楼下等着爹妈回来,就像是走丢的时候,要站在原地,不能四处找人。如果去找人,恐怕会失联。

  不过如今在校园里面,如果失联的话,可以去广播室找大喇叭广播寻人启事。

  二月末的四九城,室外温度在零度左右。是一个站在太阳底下暖和,站在背阴处会感觉到冷的温度。

  苏姚和周言安尽量站在太阳底下,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才见到周父周母和慢慢的身影。这两个老的还有一个小的都累坏了,周言安赶紧上前把慢慢抱在怀里。虽然现在才十点,还不是吃中饭的时候,苏姚还是带着几人到食堂了。找食堂不用跟人打听,她上辈子就在这所学校里面生活了七年。

  虽然现在跟后世完全不同,但后世的很多建筑,都是在如今的建筑的基础上改造重建。

  就苏姚刚搬进去的宿舍,因为历史悠久,一直没有重新修建过,生怕损毁了老建筑,等到几十年以后,都快成了危房,还是不能改动。

  不幸抽中住在这个宿舍的同学,平常相当地崩溃,宿舍漏雨问题严重,外面下大雨,宿舍里面下小雨。

  等到苏姚快毕业的时候,那时候因为临近校庆,校内大动工,这老建筑终于被稍微地整修,外面下雨的时候,屋内不会下雨了。

  苏姚带着身后这一串人,去的是学校比较有历史的一所食堂。

  果然,苏姚没有猜测,这食堂现在也还是食堂。

  因为今天是迎新日,不仅有新生还可能有家长过来,不仅学生可以吃饭,只要拿钱拿粮票的都能吃。

  对于食堂里的饭菜,苏姚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周言安去买饭的时

  候,苏姚叫他只买两份就行。

  不确定饭菜好不好吃的前提下,还是少买一点试试水,如果难吃还买的多,那可就糟了。

  果然,不应该对食堂的饭菜抱有多大的信心。

  饭菜好不好吃,光看慢慢的反应就知道了,这小丫头特别挑嘴,刚吃了一口小嘴就皱成了一团,吃到的这是才吃菜,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吃饭呢。

  不过这小丫头,做出这种搞怪的表情也好看。

  光是坐下吃饭的这段时间,就不少人特意从一家子身边经过,只是为了看这个萌哒哒的小丫头一眼。

  至于小丫头身边,跟小丫头相似度超高的苏姚,还有长相俊美的周言安。不好意思,没看见。

  苏姚和周言安负责把刚买的两盘饭吃掉,苏姚虽然也挑嘴,但是这样的饭她以后还得吃很长时间,现在不能嫌弃,必须适应。

  周父周母都是吃过大苦头的人,不觉得饭菜难吃一点有什么问题。

  慢慢经跟爸爸妈妈离开,去爷奶家里住,没有人告诉她苏姚上学,会很久见不到妈妈。被周言安抱着离开的时候,她没有哭闹,还乖巧地跟妈妈拜拜。

  周言安怀里抱着闺女,一步三回头地离开,跟父母一起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虽然父母叫周言安把慢慢留下,他每天上班,可能带不过来。但苏姚上学,这不是只有一段时间,至少要持续四年,周言安也不能再把女儿托付给父母几年的时间。

  在苏姚上学之前,两口子就曾经商量过,周言安先试着自己带孩子,等要出任务,或者忙不过来的时候,再把孩子交给老人帮忙带。

  明月的开学时间,比苏姚晚上几天。

  因此苏姚现在已经开学了,她还在家里准备上学要用到的东西。

  看见周言安怀里抱着慢慢,没在他身边看见苏姚,知道那人现在应该已经在学校了。她就顺口问了一句, &34;把苏姚送学校去了?&34;

  周言安点头。

  明月又问, &34;学校环境怎么样啊,苏姚能熟悉不?&34;周言安继续点头, &34;她适应得很好。&34;

  家里只剩下了这爷俩,明月就说, &34;你晚上别去买饭了,我给你们顺便带个饭,也不费多

  少事。&34;

  慢慢在离开妈妈的时候,还没觉察出来不对,等到吃饭的时候,没有看见苏姚,开始急了。

  &34;妈妈呢?&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