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二合一
作者:狂且懦      更新:2023-07-12 04:22      字数:7295
  闹了这一通,天已经擦黑。

  来回又走了一趟,苏姚觉得浑身疲惫,也不愿意回家做饭。

  跟周言安提议道,“要不干脆就去食堂吃饭。”省得等做好晚饭,就已经很晚了。去食堂打了饭,苏姚在动筷子之前,把饭盒里的饭菜分给周言安大半。

  周言安问,&34;不喜欢吃今天的饭菜?&34;

  也不单单是今天没胃口,苏姚这几天都不大想吃饭。

  苏姚说, “可能是中午吃多了,现在不太饿。”

  瞎说,中午苏姚吃的也不多,怎么可能到了晚上还不饿。但即便是给周言安分了一大半的饭菜,她还是剩了一些饭。

  也说不上来是嫌弃饭不好,还是没有胃口,周言安最后将苏姚饭盒里剩下的饭都给扒拉干净了,这是亲媳妇,也不存在嫌弃的情况。

  苏姚这几天吃啥都没胃口,也不是就针对团里的食堂,家里自己做的饭菜她也不愿意吃。

  周言安看苏姚就说她这段时间都瘦一圈,就连下巴都尖了,苏姚自己照镜子倒是没发现。

  听周言安说她瘦了,她自己还挺高兴的。

  再拿起镜子,就觉得自己好像真的瘦了,脸小了一圈,就显得眼睛更大了。

  周言安看在眼里,提议苏姚去俞淞家吃饭。他知道明月做饭好吃,也知道苏姚喜欢吃明月做的饭。

  去俞淞家吃饭,但绝对不占人家便宜,无论是给粮票还是现成的粮食都行。天天食欲不振,吃的饭跟喂猫儿一样,这人哪能受得了。

  苏姚肯定是更愿意吃明月的饭菜,可总不能天天跟人家一起吃饭,人家还得过日子,偶尔蹭上一顿两顿还成,长久下来那哪成。

  而且她吃明月的饭,周言安怎么办,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我去食堂吃。”

  &34;没事啦。&34;苏姚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34;就是到了春天容易身子乏,等过段时间就好了。&34;苏姚这段时间工作不忙,她白天在办公室也可以歇一歇。调查组入驻以后,苏姚无论大事小事都推给调查组。

  其实吧,调查组以前也遇见过去团里调查问题的情况,那时候人家都防着他们,只给看团里光鲜美好的一面,至于光鲜背后有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肯定是有

  的。

  但是人家都防着,他们也没办法。

  这个七团倒是好,不管是好的地方,还是不好的地方,那都直接给人看。

  最近那是不管团里出了什么问题,都叫过来找调查组解决。

  搞什么,调查组是过来调查问题的,不是来给你们当婆婆妈的,不管遇见什么问题都找调查组解决。

  怎么滴,在调查组过来之前,你们团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是吗?

  一般情况,调查组遇见这么不把自己当外人,其实都高兴。一来是觉得对方那肯定是承认自己这边能力,二来回到师部里,也能跟领导吹嘘,这次干了很多事。

  可现在的问题是,调查组这次的主要任务都没有完成,还没查清楚白参谋这件事情的真相,然后那边还有一个还周言安清白一事正等着呢,你这还天天给送麻烦过来,实在是太过分了。

  凡事都得分清主次,我们总得把主要矛盾都给解决了,再你那个兼顾你们这些破事不是?

  然后当再有破事过来找调查组的时候,人家没给好脸色, &34;你们团的其他部门都倒闭了是吗?&34;

  过来那人就是收到命令来跑着一趟,这人比较单纯,面对这样劈头盖脸的问话,他有些懵懵的回答, “没有啊,都好好地。”

  心里还想着,这人说话也忒难听,怎么能那样说。

  调查组的人又说, &34;既然那些部门都没倒闭,那为啥要把事情叫我们调查组的来做。&34;

  这人态度很差了,小战士是个讷言的性子,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灰溜溜的回去找王主任。

  王主任一听也不在意, &34;行,既然人家不愿意干,那还是咱自己来。&34;说着,挥挥手叫小战士下去。

  工作在外头转了一圈,就又回来了。

  不过,调查组那边的事,确实令人焦头烂额,调查组没有找到突破口,这件事就一直处于一个焦灼的状态。

  调查组都快要愁死了,眼看下来大半月,一点进展都没有。偏偏着整个团里,着急上火的只有他们五个人,人家小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

  团里的领导看见他们一时半会不会离开,也不跟着一起加班了。准时上下班,按时休假,还时不时举办一次文艺

  汇演。

  在对待上面下来指导工作的领导,人家把面子工作做的很好看,团里最好的物资那都是先紧着他们,就连每顿吃的饭菜都不一样。

  团里的领导十分尊重调查组,团里有什么新的动态都会过来问问。

  就比如说,宣传处排练了一出戏,孙政委十分热情地过来邀请,说“过去一起看看,你们这段时

  间也累坏了,今天台上这位男知青有武术基础,演的杨子荣特别好。&34;

  调查组的几人:……就没那个闲工夫,还去看戏。

  想想也真是怪让人生气的。

  苏姚也礼堂里看这部戏了,看完第二天放假,不用上班可以多睡一会。周言安也知道她这段时间嗜睡,早起以后没有故意喊她起床。然而周言安不叫苏姚,却有别的人叫她。

  早上九点的时候,明月却敲响了家里的大门,去到人家家里,为了避免遇到她是一定会先敲大门,听到主人喊进,她才会进门。

  不然的话,即便是别人家的大门敞开着,她也绝对不进门。

  明月过来的时候,苏姚还在睡觉。是周言安给开的门,见到开门的是他,明月微微一愣,随即说道, “我过来找苏姚。”

  周言安当然知道明月过来为了找苏姚,但她现在还在睡觉。他于是就问,&34;事情着急吗?&34;明月不明白他为啥这样问,眉头不自觉的蹙起, &34;怎么说?&34;

  “苏姚还没起,如果不急的话,等她醒了以后,叫她去你们家里找你。”周言安这样说,其实不大希望明月进来把苏姚叫醒,正常人在听到说人家还在睡觉,肯定就默默走开,不会打扰的。

  明月听说苏姚在睡觉,那也不想把她叫起来,心想那就算了吧, “没事,就是前两天山上下了一场雨,听说山上长出来野蘑菇,我打算去摘一些回来,想过来问下苏姚想不想一起去。”她觉得苏姚好玩,应该会喜欢去摘蘑菇的。

  周言安显然也是知道苏姚回感想去,本打算叫明月打道回府,他于是又说, “那你进去问问她,她许是愿意跟你一起去。”他怕苏姚知道明月去山上摘蘑菇,她因为在睡觉,而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会遗憾。

  站在苏姚的角度,周言安想苏姚会更想出去玩,而不是在家里睡觉。

  明月不算是外

  人,来家里住了几次,对这个家很熟了。周言安叫她进屋问问苏姚的意见,她也不矫情,进屋以后苏姚睡得正熟。

  可能是听见了开门的声音,叫她有些不安的动了动。明月在家里照顾孩子都习惯了,遇见这种情况下意识把手放在苏姚的背上,轻轻地拍了两下,免得她被惊醒。

  回过头来才意识到,自己过来不是怕苏姚被吵醒,是要把她叫醒问问她去不去山上捡蘑菇的。但见苏姚睡得正香,她不忍心把苏姚叫醒。

  犹豫再三,才小声地开口, &34;苏姚苏姚。&34;

  连着叫了记下,苏姚都没有动静,她才逐渐的加大了音量。这种在梦里听见有人喊名字,叫苏姚想起了她上学时候,她妈就每天早晨这样叫她起床。

  苏姚把被子捂在头上,试图解决外界的声音,她自以为声气很大地回答, &34;知道了,马上就起!&34;

  然而这声音落在明月耳朵里,那根撒娇似的,不仔细听都听不见的。

  明月又喊她, &34;苏姚苏姚苏姚。&34;

  梦里的苏姚怨气很重,好烦啊,都说了马上就起,还叫她。

  不过没过多久,她立刻想到,不对自己不是在家里,那叫她的人是谁?这个认知叫她一下子睁开了眼睛,把蒙在头上的被子扯下去,就看见黑暗中明月含笑的双眼。

  哦,原来是她。

  苏姚还没有睡醒,看见她有气无力的,不过躺在被窝里跟人说话,这多少有点不礼貌,她翻了一个身,坐了起来, &34;你怎么过来了?&34;

  她把窗帘给拉开,家里一下子就亮堂了,又麻利的把被子叠上。

  苏姚似乎忘记了自己刚才抛给明月了一个问题,在明月回答之前,她给自己解释道, &34;最近好困,每天睡很长时间,却总是觉得睡不够。&34;

  说完像是验证她这话的真实性似的,苏姚立马打了一个哈欠。明月这时候也不急着叫她一起去摘蘑菇。

  她觉得,苏姚疲惫易困,那其实是身体出了问题。健康的身体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哪个部位不舒服,就会立马体现出来。

  “等到有时间的时候,我炖一点滋补的汤给你调理身体。”明月打量苏姚的脸,她的脸色不错,小脸红扑扑的,就是感觉她的下巴

  尖了。

  尖尖的下巴,就显得人多了几分可怜。

  苏姚这时候已经出去洗脸了,太阳出来了,外面也不觉得冷。

  “家里有早饭么,没有我给你做点。”明月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苏姚正在刷牙,她怕苏姚不吃早饭,于是就这样问道。

  早饭是周言安起床后去食堂买的,他怕苏姚起床的时候早饭凉了,就放在锅里。

  苏姚把锅盖拿开,闷在锅底的水雾瞬间散开。

  早饭已经不烫手了,不过吃着也不觉得凉。

  在苏姚吃早饭的时候,明月坐在她身边,说起来找她的目的, &34;我去山上摘蘑菇,你去吗?&34;

  苏姚挺犹豫的,她从来没上山捡过蘑菇,这经历对于她来说比较新奇。不过她接受过的一些信息又告诉他,不要去山上捡蘑菇,万一遇到毒蘑菇,哭都不知道去哪里。

  苏姚期期艾艾的说, “我想跟你们一起去玩,但会不会遇见毒蘑菇啊。”

  明月失笑, &34;想来就跟上,放心,我认识蘑菇,有没有毒我都知道。&34;

  苏姚还准备大干一场呢,捡回来的蘑菇可以煮汤,可以炒菜,做成蘑菇酱可以吃很久,还可以把蘑菇晒成蘑菇干,冬天也能吃。

  周言安只给她找一个小篮子, &34;跟着去玩就好了,不要有太大的负担,别累着自己,家里不指望你摘蘑菇养家。&34;

  但是,摘这一小篮子的蘑菇,也就只够一顿吃的,好容易去山上一趟,肯定得多摘一些。苏姚说, &34;也不说摘太多,但是这个篮子是在是太小了,至少拿个柳条筐去。&34;那柳条筐也行。

  俞烁被明月送到王主任家,托王大娘帮着照顾。王大娘挺喜欢小孩,俞烁长得玉雪可爱,还特别乖,听见明月说帮忙带一上午,王大娘忙不迭地同意了

  俞烁不在,俞锐和前蔚却放假在家,听说明月要去山上摘蘑菇,他俩也不出去找小伙伴了,跟着明月跑前跑后,就怕明月不愿意带他俩出去。偷偷跑了,把他俩扔在家里。

  明月过来找苏姚,都是给这俩小东西再三解释,才允许她出门的。

  可没过上多久,俞蔚就跑到苏姚家门口看看,人还在不在。明月在家里,周言安就没进家门,在整理院子外的篱笆。

  俞蔚有时候挺虎的,他哥哥看周亚安都害怕,他大着胆子问周言安, “我妈在您家么?”

  周言安见到来人,继续低头干手头的工作, &34;在。&34;

  在就好,俞蔚也不走了,就坐在门外搭着的石头上,觉得还是坐在这里更能放心,明月要是偷偷去上山,他就能抓到。

  明月本就没打算把这两个小东西丢下,完全是他俩想太多。

  跟明月一起去山上摘蘑菇的人不算少,还有家属院里跟她关系熟的几个嫂子,也是带着孩子一起上山。

  她在家属院的人缘不算差,这多与她为人慷慨大方,从不计较一时得失有关。

  这一趟的收获不算少,苏姚自己带着的箩筐都装满了以后,就停下完自己筐里装耳朵动作,转而去帮明月

  俞锐是个干活的好帮手,有他帮忙,明月那边摘的蘑菇是最多的。不过嘛,没人嫌弃自己碗里的饭少。关于这些野蘑菇,明月计划的用途很多,对于她来说,摘的蘑菇越多越好。

  像是苏姚这样的,摘够我目标就停下的人很少。

  至于弟弟俞蔚,那就是个帮倒忙的,气得明月告诉他“不用过来帮忙,跟小伙伴出去玩就行。”他没听出明月的嫌弃,还以为明月心疼他,于是蹦蹦跳跳的去找小伙伴一起去玩了。接近中午的时候,山上逐渐上了温度,加上摘的蘑菇已经不少了,几人于是打道回府。

  回到家里正好是饭点,明月就跟苏姚说, &34;你中午别做菜了,我煮汤给你带上两碗,你看看是做米饭还是啥别的主食都行。&34;

  既然明月承担了菜,苏姚于是说, &34;好,那你们家就别做饭了,我一锅做出来得了,省的你还麻烦。&34;

  野生的蘑菇那是真的香,半个家属院都闻到了蘑菇汤的味道。

  上午跟明月一起去摘蘑菇的嫂子,本来觉得自己熬的汤味道也不错,知道闻见空气中的香味。跟人家一比,自己煮的不能叫汤了,那是刷锅水。

  明月煮的蘑菇汤出锅以后,苏姚家里蒸的米饭也熟了。单纯煮饭,对于苏姚来说超级省事,她连动手都不需要,周言安一个人就够了。

  明月身后跟着端盆的俞淞,她这一锅做的不少,不仅许诺了给苏姚家的给带出来。在中午回家去王主任家接前烁的

  时候,除了分给王大娘一部分的蘑菇,还跟王大娘说中午送汤过来。

  毕竟王大娘帮着孩子了,她不能一点表示没有。

  提前说一下,人家也好根据她说的,安排中午的饭菜。

  免得人家都已经做好午饭了,她这才把饭给送过来。如果给人家送饭,却没起到让别人家减少麻烦,那这饭送得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来到苏姚家前,就已经去过王主任家,把汤倒进了他家的盆里。

  王主任家人多,一共七口人,就有三个儿子,都正是能吃的时候。所以明月这次那是真的熬了一大锅的汤,给自家留了一小盆,剩下的盛在大一点的盆里,全都端了出去。

  在王主任家的时候,王大娘就一直说够了够了,吃不完。王大娘知道自己家里人多,不能靠着吃人家的汤喝饱。

  明月送过来的汤,对于家里来说,那其实是起到了一个加餐的效果。家里平时炒三个菜,今天中午王大娘就只炒了两个菜,省事了不说,明月煮的汤那叫一个好喝。

  因此从王主任家出去,端出去的那盆汤竟然还剩下了一半。

  苏姚家就两个人喝,每个人喝三碗汤就是极限,明月估计着留下了六碗汤的量,这端出来的汤还剩下了不少。

  明月想把汤留下,苏姚不管是晚上热着吃,还是明天用汤来煮面条都很方面。

  那苏姚就不要了, &34;你拿回家给孩子吃,我知道你给家里留的肯定不多,赶紧带回去。&34;回去的时候,明月怀里捧着一盆饭,俞淞怀里是剩下的汤。

  就在回家的路上,还没几步远,住在明月家前一趟街的嫂子从家里探出头来。 &34;小前,你们拿着啥啊,这也太香了。&34;

  明月脸上的表情僵了僵,别人那么说,就是在暗示给她一点。

  而且不等俞淞回答,这嫂子已经靠近来,看见盆里还剩下一些,立刻惊喜道, &34;这是蘑菇汤吗,闻着可真香,要我说咱家属院里,就属小俞你媳妇手艺最好。&34;

  明月可当不起这样的夸赞,俞淞也是个没心眼的,他于是就说道, “味道确实不错,嫂子你要不来一点尝尝。”

  黄月华就等这句话呢, &34;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34;

  她转身回去拿盆

  的时间里,她家隔壁的邻居已经拿着一个瓷碗出来了, &34;能给嫂子盛一碗不,家里孩子闻到味道,闹着要吃。&34;

  这位嫂子是跟前淞合作的指导员家媳妇,明月说, &34;行啊嫂子,尽管来盛,不过我没带勺子出来。&34;

  这位也不用回去拿勺子,用手里的碗当勺子,舀出满满的一碗,碗的边缘稀稀拉拉流下汤汁。

  黄月华出来的时候,明月的周围已经围了三个女人。她准备的装备很齐全,有盆还有勺子,但是剩下的汤已经不多了。

  她拿了一个大盆,结果就只盛了两勺。看见别人碗里的汤,她心疼得直抽抽,本来都是他们家的,就应该把小俞这两口子叫进自家里。

  手背掉上一滴汤,黄月华不舍地舔进嘴巴里,顿时眼睛就亮了, &34;小俞家的,这汤可真好喝,你今晚煮汤嫂子能去你家盛两碗吗?&34;

  明月:……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人了。

  可周围还有几个来玩的,连一碗汤都没有,正眼巴巴的看着明月。这时候拒绝,拒绝的不是黄月华一个人,还有周围的几个人。明月把事情处理的很漂亮, &34;行啊,我下午煮汤,大家到了饭点就过来盛。&34;

  下午的时候,也不知道这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家属院都知道了,俞营长家媳妇请大家喝汤。

  虽然都知道是野蘑菇汤,不过中午都闻见了传来的香气,觉得那就去盛点试试,反正是野蘑菇,不值钱的东西,漫山遍野都是那玩意,也算不上是占便宜。

  蘑菇虽然是免费的,可这一碗汤里面,又不只有蘑菇和水,难道不需要放油和其他的佐料?

  明月做饭又讲究的很,饭菜里从来不吝啬放贵价的食材,要不都是同样在山上野蘑菇煮的汤,怎么就只有明月做出来的最好吃。

  当然,这其中也有明月厨艺好,擅长处理食材的缘故在。但你要说,汤的味道好,跟佐料无关,这绝对不可能。

  现在能日常买到的调料不多,明月用到的许多调料都是她自己到处搜集原料,然后用磨盘磨成微末,收集到玻璃瓶子里,以备不时之需。

  过来要汤的人,都觉得这汤不值钱,有的人也不好意思,只拿着一个大碗过来,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不好意思,还有不少人在家里端着盆过来。

  br /别人端着盆过来,明月也不好意思盛的太少。

  没到半小时,一锅汤就没了。家里等的人不少,所幸煮汤不麻烦,明月半小时又煮好一锅汤。

  大家尝到之后,觉得这味道确实是好,不少人心热也上山去摘蘑菇,这不是在明月煮第二锅的时候,大家看见了她的烹饪过程,就觉得自己也行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样的蘑菇能吃,什么样的不能吃。然后,这就坏事了。

  黄月华上吐下泻,去到医院说是中毒。医生询问这段时间都吃了啥,一听有蘑菇,那就不用问了,蘑菇中毒。

  在医院住了小半月,出院以后她没回家,先奔着明月家,说是吃了明月煮出来的蘑菇汤,结果蘑菇中毒了,叫明月赔钱。

  开什么玩笑,她去医院的时候,距离明月散汤已经过去了三天,这跟明月有什么关系?

  那汤又不是明月塞给她的,是她专门管明月要的,现在出了事,非说是明月的原因,害她蘑菇中毒。

  都是一个锅里煮出来的汤,怎么别人喝了都没事,就只有她一个人蘑菇中毒,这也太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