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二合一
作者:狂且懦      更新:2023-07-12 04:22      字数:7319
  周言安也没有旁的心思,拉着苏姚单纯盖着棉被纯睡觉。

  这对于苏姚来说,更像是睡午觉。

  虽说中午睡了半小时,可要是真想睡,照样能睡着。

  也许是被窝里太暖和,又或许是周言安身上的香皂味熏得她脑袋晕乎乎,还真的就睡着了。

  苏姚再睁开眼,眼前一片昏暗,天竟然已经黑了。

  她想伸手去掏手表,看看如今几点,搭在她腰上的手却紧了紧,不想让她离开。

  得了,也别看时间了,就继续睡吧。

  反正对于她来说,永远不存在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就睡不着觉的情况。

  周言安离家的时候,元旦刚刚过去,他出去这一趟,总共花费不到半月的时间。

  回来就已经快要过年了,没办法今年过年早。

  家里只有苏姚一个人的时候,叫她去准备年货,或者是打扫房间,她都提不起劲头。

  现在周言安回来,有人陪她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去买年货,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工作效率特别快。

  周言安离家近半个月,厨房的大扫除都没做好,在周言安回家的第二天,就完成了。苏姚为自己挽尊, &34;你干的快,是因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34;

  周言安也不戳破她, &34;你说得对,如果没有你之前打基础,厨房绝对不可能这么快打扫干净。&34;苏姚点头,很满意他的识时务。

  今年过年,没有周言安的朋友过来半夜送年货,倒是明月送了不少她亲手做的吃食,腊鸡和腊鸭她就会做,还有熏的香肠。

  到了年前,就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除夕夜。

  苏姚心里对于时间飞逝十分地感慨,感觉这一年自己也没做啥事,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坐在家里的炕头上,窗外有零星响起的鞭炮声。没有打发时间的娱乐方式,就连扑克和麻将都被禁了,但除夕是得守夜的。

  苏姚在包饺子的时候,就问起周言安小时候的事情,听他讲起因为带着人淘气,在除夕夜的时候被人家告状,周父就让他在墙角站着,什么时候意识到错误,什么时候才吃饭。他小时候犟得很,宁可不吃饭,也绝对不说自己错了。

  苏姚听着,小声地嘟囔, &34;你是只有小时候才犟吗,

  我看你现在也犟得很。&34;在无人注意的时候,外面的天空无声无息的飘下了雪花。

  直到第二天早上,有人准备早起的时候,看见一片的银装素裹,才发现昨夜竟然下雪了。

  苏姚在家煮饺子,周言安拿起家里的扫帚,给院子里的过道清扫出来。把院子扫干净以后,他把大门打开,清扫家门口正对着街上的那一段路。

  隔壁王主任家也在扫雪,不过扫雪的却不是王主任本人,是王主任家的大儿子。

  在今年,王主任家的大儿子和二女儿都报名到团里当知青了,学校最近闹得很邪乎,他们不想跟着去一起,就回家了,但是一直在家里待着也不是个事,不挣钱还得花钱。

  兵团这边的知青,国家是发工资的,一个月接近二十块,兄妹俩商量了一下,就报名了下乡。

  可把王老太太给心疼得够呛,她有退休金,儿子儿媳都是军人,一个是领导,另一个是军医,即便是家里孩子多,可在钱财这方面是真的不差俩孩子这四十块。

  去当知青多累的。

  就是两人离家近,平时不用跟其他人一起住宿舍,回家吃饭跟当爹的下班一样轻松。

  最气人的是,儿媳妇还说什么,年轻人就应该多遭点罪,又巴拉巴拉说她们年轻的时候,那战场上多苦的。

  她气不过就说,你们吃苦就算了,那是为了孩子们以后不吃苦的,哪有爹妈就盼着自己家的孩子吃苦。

  她心疼坏了,当即就带着自己的退休金,和从儿子那里要的自行车券,给孙子孙女买自行车去了,有了这么一辆自行车,俩孩子上下班骑自行车,这多轻松的。

  谁能想到,这么大年纪的老太太,自己进城里,去买了一辆自行车。

  老太太不会骑自行车,是运输班的小战士,帮着给推回来的。

  小战士知道这是王主任的妈,对老人家的态度可尊重了,怕这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一不留神有个不好,那自己容易被记恨上,那我还不如多走两步,这也算是卖个好了。

  小战士帮着把自行车推回家的时候,一家子都傻眼了,老太太出门的时候甚至没说自己是进城去了,还当她去谁家聊天忘了时间,才中午没回家吃饭,应该是人家留饭了。

  要是晚上再不回来,那一家子就得出门去找了。

  谁能想到,这老太太不是串门子了,是进城给俩孙子买自行车。

  王主任和大儿子二闺女去上班没在家,就只有林医生因为倒班,在家带着三子和四子在学习。

  林医生确实是被婆婆的举动惊得够呛,可还有小战士在,她就没说婆婆。倒是俩小的,虽然还不能骑自行车,可这并不妨碍两人看见自行车激动。

  王大娘就知道,这自行车买回来儿子和儿媳肯定不高兴,不过她不在意,你们是狠心的爹妈,我就舍不得我孙子孙女,怎么滴吧。

  反正别管林医生和王主任的态度如何,家里的老大老二骑上了新买的自行车去上班。

  家里就那两口子不大高兴,剩下的都挺高兴,三子和四子虽然还不能骑车,可俩大的可以带他俩

  出去兜风。自行车前头的横梁上放一个,坐在后座上的姐姐怀里抱着一个,两人可高兴了。

  王老太太也满意,这不是有了自行车以后,孙子和孙女每天下班以后能早点到家。心里就觉得,这钱花的可真值。

  俩孩子也知道奶奶买这自行车没少花钱,拿到工资以后,先孝敬给奶奶。

  小辈有这份心就够了,当奶奶的能舍得给买自行车,就不可能要俩孩子的工资。

  看见周言安出来扫雪,王主任家大儿子跟他热情的拜年问好兼打招呼,周言安也会以同样的招呼,埋头刷刷两下把雪给扫干净了。

  周言安回家的时候,锅里的饺子已经煮开了一次,再煮上两分钟,就可以捞上来了。两人吃完饺子,就能去各家拜年了。这次跟去年不一样,又多了一年的相处,跟大家的关系更为熟悉。

  就比如说,从前不大熟的孙政委一家,在苏姚和周言安去年拜年的时候,那是客套的上司。这次再上门,就跟自家的长辈似的,十分地亲昵,少了无意义的寒暄,反而多了许多的打趣。

  再就是白参谋家,虽然举报信那事,没有公布叫所有人都知晓。白参谋在回家的时候,还是跟家里的老婆说了。白参谋家的嫂子再看苏姚,就格外地客气。年前的时候,就曾经给苏姚送过老家寄来的特产。

  有关系变得和气的,那相对还有看苏姚充满敌意的。就比如尤宝全副团长的媳妇,原本对谁态度都是冷冷淡淡,这次过年看苏姚的目光就不太友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跟明月关系好,尤

  副团家那位看苏姚就不算顺眼。在下半年中,尤副团媳妇跟明月俩人吵过一次,据说很凶。为什么是据说呢,苏姚那天不在家,她是回家以后听前锐说的。前锐描述起来,都有点害怕明月了。谁能想到,平时温温柔柔的明月,发起火来是那么大的威力。

  许是恨屋及乌的缘故,看苏姚也不太顺眼。

  她又不给苏姚发工资,苏姚管她喜不喜欢自己呢。

  尤副团不是周言安的上司,相反周言安这个主管军务的副团,在团里的话语权上,是比尤宝全这个管后勤的副团靠前。

  过年就是一件累人的活,准备过年累,这就不必说了。到处拜年,这也累得很。

  今年跟去年不同的一个地方,还在于,过完大年初一以后,不能歇着,大年初二还得到处跑的去拜年。

  得去进城,去靳劫家拜年,他虽然年纪小,但人家家里还有个长辈奶奶,有长辈在就不能不上门。再有就是,去翟江瑞和穆洪波家,人家对外说自己是娘家的妹妹,那苏姚这当妹妹的,哪有不去姐姐家拜年的道理。

  出门前,苏姚拿出年前准备的年礼,去翟江瑞婆婆家的是一份,去靳劫家的又是另外一份。

  过年期间大家都忙,也不只有苏姚和周言安要出门拜年,因此俩人压根就没去借团里的吉普车,坐在团里的卡车上,跟着知青们一起进城。

  过年期间,不能回家的知青们,有的会选择窝在知青宿舍,有的则每天进城去玩,城里也不一定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主要胜在一个不常去,觉得新鲜而已。

  从车上下去,两人先是奔着靳劫家所在的位置,周言安开车来过这里,因此在找来的时候也不觉得陌生。

  知道靳劫家是哪一栋哪一个楼道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他家住在几楼。这倒也不难,敲开一楼的门,询问一下住在几楼就成。

  如今正是过年的时候,不是拜年去了,那就是在家等着客人上门呢。今天运气不错,苏姚敲开的这一户,今天有人在家,没有出去拜年。

  人家也是在等着客人上门,打开门看见一张陌生的面孔,开门的人一愣,心想家里有这门亲戚么,但人家小两口手里都拎着东西,这明显是要拜年的意思,想着上门就是客,也不能让人站在门外,大不了请进屋以后再问问身份。

  还不等开口把人往屋里请呢,就听见这人问, “

  过年好,请问您这楼上有没有一家姓史的老太太,带着俩孙子?&34;

  感情不是给自家拜年的,是过来问路的,那男人点了点头, “有,三楼,在三零四。”苏姚跟他道谢, “那就谢谢您了。”

  &34;不用谢。&34;

  这人话音刚落下,苏姚和周言安就上楼了。

  将门给关上以后,老婆看见他身后没跟着人,还问呢, “人呢,怎么没有带进家里来?”

  她也听见了敲门声,知道来客人,丈夫去开门。

  这人害了一声, &34;不是来咱家拜年的,是过来问路,问三楼那姓史的老太太是不是在这栋楼里,住在几楼,哪个房间。&34;

  原来是过来问路的,这人老婆听完多了几分意兴阑珊没劲。

  过了一会想到什么似的,询问丈夫, “那老太太家还有亲戚走动呢?”以前倒是没听过那家有亲戚上门。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长辈和同辈人九成九都不在人世,家里就一个儿子,还是个短命鬼,儿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了,就剩下这么一个孤寡的老太太。这家日子过的不好,就连愿意上门的小辈都没有,不过这也正常,人都是势利眼。

  今天倒是奇了,竟然有人愿意上门。

  当丈夫的,也顺着妻子的话说,“刚才问路的那两个亲戚,看着倒是满气派的,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养出来的孩子。&34;

  那妻子哦了一声, &34;改明儿有时间,我去楼上坐坐,问问是什么样的亲戚。&34;

  “你还真是闲的。”虽然是这样抱怨妻子,这当丈夫的其实心里也挺好奇,那对年轻人跟那家的老太太是什么样的关系。

  苏姚和周言安,这时候也敲开了三零四的门,来开门的正是靳劫。

  家里一共三人,一个是腿脚不便的八旬老妇,另一个是刚断奶的娃娃,能赶过来开门的,也只有靳劫了,这没啥疑问。

  靳劫看见门口站着的两口子,很明显的愣了一愣,没想到两人会上门,更没想到会在过年期间见到苏姚和周言安。

  今天也是巧了,靳劫每天都往外跑不着家。如今还过年,去哪里都不方便,他就在家里没有出门,谁能想到这两人就挑在正月初二这天,过来拜年了。

  还没等他先开口,苏姚就说了, “我记得你说过,家里有一个奶奶在,我们做小辈的,理应上门来拜年。&34;

  上门就是客,更何况是大年下的,主动过来拜年的。

  靳劫把门的位置让开,请两人进门。

  屋子里的老太太听见门外的动静,扬声问道, &34;小桂,是谁来了?&34;

  老太太没等他回答,就自己慢悠悠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苏姚这老太太走路还可以,不像是靳劫嘴里说的那样,就知道这小子又撒谎了。

  靳劫在苏姚面前时,说的是他奶奶年过八旬腿脚不便,年过八旬是真的,腿脚不便倒也不至于。别看人家岁数大,身板看着很是硬朗。腿脚许是比不上年轻人利索,但上了年纪的人,走得慢一点,这是很正常的。

  苏姚恨恨瞪了靳劫一眼,靳劫撒过的谎多了去,早就忘记曾经跟苏姚那样子说过。但苏姚这眼刀,让他本能的瑟缩,感觉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史老太太看见眼前从来没见过的年轻人,肯定不知道这两人的身份,但是孙子却让两人进门,那应该是认识的。

  就听靳劫跟她介绍, &34;奶奶,这就是我说过的,帮我办落户的姐姐。&34;

  原来是这样的身份,史老太太赶紧请两人在凳子上坐下, &34;谢谢你们招呼我们家小桂。&34;史老太太在家里叫靳劫为小桂,当他是那个被儿媳妇带走的孙子。

  苏姚和周言安跟这老人问好,然后苏姚轻拍靳劫, “我们进门以后,你是不是没有给我俩拜年啊。”

  靳劫就没见过这种主动要求别人给拜年的人,偏偏他奶奶立刻说道, &34;小桂,你怎么不给人家拜年,不可以没有礼貌,快说吉利话。&34;

  本来他是准备拜年的,但这种被要求拜年,就让人心里十分不爽。苏姚才不管他爽不爽呢,她自己心里爽了就行。

  &34;对了,你家里不是有个小弟弟,在家吗?&34;

  “在的。”史老太太带着苏姚去她的卧室,她刚才就在卧室里看孩子呢。

  史槐乖得很,没人照看他就坐在床上扯着身上的衣服,没有半点的淘气。

  苏姚捏捏孩子的小脸

  问道, &34;这孩子几岁了啊?&34;

  “两岁了。”这是小娃娃自己奶声奶气的回答道。

  冷不防被面前的小奶娃接了话,苏姚吓了一跳, &34;呦,都两岁了呀,真可爱。&34;

  她这样夸道。

  从年纪上来看,他比前烁要大几个月,只不过他看着没有俞烁身上的奶膘多,也没前烁看着大。这应该也是伙食比不上俞淞家的缘故。

  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年纪差上几个月,身形的差别可大了。

  苏姚原本看见这孩子的时候,还想着可以把俞烁穿小了的衣服拿过来让他穿,这样也能给老人家和靳劫省去一份负担。

  对小孩子来说,最废的就是衣裳。小孩一天一个样,衣服只有稍微做的大一点,才能多穿一段时间。

  苏姚也是看见这孩子身上的衣裳都小了,才有那样的想法。不过,她现在也没说自己心里的想法。

  她拿出兜里揣着的红包,塞到了孩子的小兜兜里, &34;姐姐给我们史槐的压岁钱。&34;

  史老太太没看见苏姚的动作,但她耳朵没问题,她听见了连忙说使不得, &34;你已经忙了我们家很大的忙,哪能再要你的红包。&34;

  史槐被老太太教导过,别人给你东西就要说谢谢,他又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收,笑得特别甜,跟苏姚说谢谢。

  史老太太的肢体动作,和话语他能理解大半,这红包他就不敢要了,脸上的神情一瞬间变得有些怯懦。

  &34;这是我们当姐姐姐夫给弟弟的,您看看都把孩子给吓到了。&34;

  靳劫从进门到现在,就没收到苏姚给的红包,他挺不高兴的, &34;您怎么光给他红包,不给我红包,难不成我就不是你弟弟了?&34;

  史老太太还没劝住苏姚收回红包呢,这边还出来了一个主动要红包的人吧,给她气得一巴掌招呼到靳劫的头上, &34;你这臭小子,怎么能主动跟人要!&34;

  苏姚点点头, &34;你难道没听过一句诗,叫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你现在在我这里,就是旧人,我更稀罕你弟弟。&34;

  苏姚将史槐抱了起来,这小娃娃抱着也没前烁沉手。

  史老

  太太是个很干净的人,养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家里却没有半点的异味,这孩子身上的衣服是小的,却能看出来很洁净。

  苏姚抱着史槐没到两分钟,她就没有力气,将人塞给周言安,叫他抱着。

  “不过我给你准备了新年的礼物。”

  苏姚跟史槐回到了客厅,而史老太太跟周言安说, “孩子给我,你们去客厅聊,我就不跟去了。”

  靳劫听苏姚说有新年礼物,他的眼睛一直很亮很亮,看着苏姚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一点点的往外翻着东西。

  这些都是过来带的年礼,有给家里的,有给史老太太的,也有给史槐的,唯独没有给靳劫的。靳劫就那样眼巴巴的候着,听见苏姚说, &34;找到了。&34;

  苏姚面带笑意的把东西送给他,靳劫满怀期待地打开,竟然是几条内裤。他期待了那么长时间,竟然只是几条内裤。

  见他眼眶里含着泪水,要掉眼泪,苏姚忍不住摇头, &34;这么大一男孩子,怎么那么爱哭。&34;苏姚给他也塞了一个红包, &34;这是给你的压岁钱,平时留着买糖吃。&34;

  即便收到了压岁钱,靳劫的兴致依旧不高。

  “行了行了,这才是给你的真正新年礼物。”苏姚张开手,一个子弹壳似的吊坠项链,从她手心里落下。

  靳劫像是见到了宝贝一般,小心翼翼地把红绳从苏姚手上取下,拿着放在眼前左右端详,从他不自觉露出的笑脸中,能看出他很满意这个礼物。

  苏姚小声跟周言安吐槽, “那些内裤明明更贵好么?”

  子弹壳是不要钱的,内裤要钱要布票,真是搞不懂这小孩都怎么想的。

  苏姚给了他一个子弹头的吊坠,靳劫对她的态度立刻不一样了,那小嘴甜的很。

  苏姚又在布包里掏出给他的铅笔和本子, &34;这是给你上学准备的,听你老师说你目前成绩还不错,这很不错,但要继续保持。&34;

  看在子弹壳的份上,靳劫乖乖的点头,并且十分热情的端出年货请苏姚和周言安尝尝。

  觉得一个老人带着俩孩子生活不容易,苏姚连瓜子都没吃,只拿了一块硬糖塞进嘴巴里。听他讲起这半年的上学经历,学校发生的趣事,以及对于老师的评价。

  说着说着,靳劫就说到了他去火车站, &34;碰到了那天那个女知青,姓秦来着。&34;苏姚就知道他说的是秦盼了。

  &34;她怎么了?&34;

  靳劫小脸皱成一团, “我那天去火车站办事,不是去投机倒把,也是不是去偷东西。”他在说之前,事先声明,怕苏姚和周言安误会。

  由于不敢叫家里的史老太太听见,在说到投机倒把和偷东西的时候,他只做口型,不敢说出声。

  苏姚点头,让他继续说,靳劫右手不住地摩挲着子弹头, &34;她在找人,这是今年夏天见到她的时候,听她说起的。但半年过去了,没想到她还在找人,看见我以后很意外。我之前跟她说过,我对火车站那片很熟悉,她就让我帮忙。&34;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苏姚和周言安,想寻求一个互动, &34;你们都知道我是个热心肠,别人需要帮助,那我袖手旁观的。&34;

  “说重点!”苏姚不耐烦。

  对于她这种急性子,靳劫叹口气,听她的挑重点说, &34;重点就是,她让我找的那个人叫靳劫,跟原来的我同名同姓这也就算了,她还说要找的这人如今在火车站倒卖散烟,是个投机倒把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