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二合一
作者:狂且懦      更新:2023-07-12 04:21      字数:6890
  苏建华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34;姐,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可是你亲弟弟。&34;

  又来了又来了,说不过就扯什么亲弟弟假弟弟。

  苏姚语重心长地说道, “正是因为你是我亲弟弟,我才这样说你。我对你抱有的期望跟别人不一样,那我怎么不这样说咱家楼下的孩子,单单就说你,那还不是希望为你好。&34;

  是这样的吗,苏建华作为苏家最受宠的小儿子,不说能力问题,他从小不仅受到了父母溺爰,还有父母的期待,期望他出人头地。

  不过苏父苏母向来只说期待,而不对他严加要求,这也养成了他自视甚高同时手高眼低的毛病,有雄心壮志,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这就是苏建华。

  总亲姐姐嘴里,说出这样的话,苏建华是没有半分怀疑的。

  只是他也不傻,脑子里都是上大学的名额,不至于叫苏姚一句半句给忽悠走,他于是说, “你既然是为我好,那你让我去上大学。&34;

  苏姚耸肩, &34;你去呗,又没人不让你去。&34;

  苏建华闻之一喜, &34;这样说,姐你同意了?&34;苏姚不甚在意地说道, &34;不过嘛,你要是想上大学,那还挺难的。&34;

  苏建华真以为苏姚给他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听她继续说, &34;如果你有工作的时候,争取好好表现,说不定厂里给你个上大学的名额。可现在嘛,你已经被厂里开除了,不是厂子的工人,人家凭啥给你上大学的名额。&34;

  苏建华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想要团里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却被她姐给歪曲成厂里的名额。

  他想像往常一样发火,却还急着是有求于人,只将脾气压下。她苏姚不就是嫁了一个军官丈夫,她有什么好牛的。等他去上了大学,将来分配进政府里工作,苏姚总有求他的时候。

  苏姚看这小子眼神,就能看出来他没憋什么好屁,估计心里正想着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爽文剧情呢。

  苏建华继续好言好语, &34;姐,我说的不是纺织厂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是想要周团长帮我要—个。”

  苏姚连头都没抬起来, &34;不行,他帮不了你,你别做梦了。&34;

  “我是你弟

  弟,只要你愿意帮我,等我发达了,还会忘记曾经帮助过我的亲姐姐?”苏姚这下终于抬头看他了, &34;你能。&34;

  伪装了大半月姐弟情深的戏码,被苏姚以一种十分突兀的形式,给直接揭了下来。

  苏姚那句不要脸的讽刺,实际上已经不想再伪装了,苏建华听着心里憋火,顾念这姐姐还有利用价值,想要把话给圆回去,但苏姚可不想。

  苏建华心头一梗,他拼命想着要怎么解释,或是先短暂的哄骗苏姚一阵子,别管怎么说,这个上大学的名额不能没有。

  看着苏建华因为在沉思,而皱起的眉头,不等他先说,苏姚就说了, &34;对曾经把工作让给你的亲姐姐,你可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34;

  这个亲姐姐,说的不是她,是原主。

  苏建华总算是知道了,亲姐为什么这段时间的变化这么大,根源竟在被让出的工作上。原来是把工作让给他这件事,让她心里落下了芥蒂。

  他的表情委屈极了, &34;姐,我心里都记着你对我的好,你知道我的,我这人不善言辞,不知道要如何表达感激。如果是因为没有跟你表达感激,就被你误会到现在,那我真是比窦娥还冤。&34;

  “姐,你想想,你是一个女同志,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你当工人有什么好的。每天起早贪黑的上班,累得要命,还挣不到多少钱。”他越说越有理,甚至觉得,把工作让给他,是苏姚占了大便宜, &34;如果不是把工作让给我,你现在能嫁给周团长,当上军官太太享清福吗?&34;

  说到当军官太太是享清福,他自己都有点没底气,毕竟苏姚现在的生活他看得见,享福还真不见得,过得跟个农民似的,养鸡种菜,也没见过哪家的官太太是她这样的。

  觉得她现在的日子跟享清福不搭边,但是不妨碍他声音大。

  苏姚忍不住要想笑,都成了他的理,虽然他占了大便宜,但你现在过得很好不是吗?

  她直接拆穿道, &34;你不是说你在心里感激我吗,我没有从你的话里,觉得你对我有一丝一毫的感激之情,用你刚才的话来说,是我应该感激你才是。&34;

  苏建华当然觉得苏姚应该谢谢他,但是他刚刚才说了在心里感激苏姚。

  “我懒得跟你扯皮,就直接地告诉你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推荐上大学是怎样的,在我们七团一定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丁是丁卯是卯,有资格去上大学的人,不可能关系户顶替下去,你如果想上大学,我给你指一条明路,趁早回家,让爸或者妈把他的工作让给你,你在厂里好好表现,还能赶上今年上大学的指标。&34;

  苏姚话里两个玄机,一是让他赶紧滚蛋,二是让他回家缠着苏父苏母把工作让给他。

  苏父苏母现在还不到五十岁,离退休的年纪还早着呢。但是儿子想老两口把工作让出去,不知道爱子如命的两人会不会愿意。同意的话,大儿媳肯定要闹,不同意的话,小儿子在家闹。

  都有一瞬间,苏姚想跟在苏建华的身后回家,看看苏家的这场闹剧。

  不过苏建华没有如苏姚所愿地回家,他知道从亲姐那边也没戏以后,倒是消停了两天。苏姚正想着,可以催他离开了。

  没想到他安静地这两天,竟然想出了新的幺蛾子,把苏父苏母搬出来,想要用孝道来压苏姚。

  在团里的电话机前,苏姚一脸麻木地听着苏母以一种命令的语气,让她给苏建华争取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苏家没有固话,甚至是家属院也没有固话,谁也不知道苏建华为了让苏母和苏姚通电话,跨越了多大的艰难。

  他给苏母所在厂子打电话,跟苏母约好了下一通电话的时间,在那个约好的时间上,将苏姚带到电话前。

  苏姚听见苏建华说苏母想跟她通电话,就知道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无非是想用苏母来压她。

  腿长在她身上,她可以不去接电话的。但是如果不去的话,那她一个连亲妈电话都不接的女儿,在家属院里难不成还能有啥好名声?

  也都知道,团里打出和接进来的电话都有专人在一旁监听,偏偏那接线员是个大嘴巴。

  因此谁家有点不可见的人事情,都是写信联系。都不想自家的事情,成了全团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偏偏苏建华不知道这一点,还敢在打电话的时候,明目张胆的说出口这种不敢叫大家知道的内容。

  电话另一头的苏母其实也不知道儿子为什么给她打电话,上次通电话的时候,儿子啥也不说,就让她今天的这个时间,等在厂里的电话旁,他有话要讲。

  她不知道儿子在那边是受了委屈,还是有什么重要

  的事情宣布,到了时间,电话铃声响起之后,她立马接起电话,生怕晚了一秒就给错过了。

  “喂,是建华吗?”

  苏建华立刻应声, &34;妈,是我,你稍微小点声,我这边能听见。&34;苏母便降低了她说话的音量, &34;这下声音行吗?&34;

  在苏母旁边,有人正守着,见她跟电话里的人一直在说些没用的内容,就催促快点。后面没人等着,但是打电话是要花钱的。

  苏建华也听见那一头催促的声音,当即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34;妈,我姐想让我姐争取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但是我姐不愿意,你跟她说说。&34;

  团里的接线员在另一个房间的听筒旁,眼睛直接瞪大了,想不到还有这种事情。

  当然,这种事情一直屡见不鲜,谁跟领导关系好,入团入党乃至上大学的机会就会比旁人更多。接线员也是个知青,虽说平时工作比较轻松,可要是有上大学的机会,就没有人不心动的。她知道这里面的是周团家属,人家是领导家亲戚,咱一普通人不能比。

  却又忍不住心里发酸,耳朵凑近了听筒,想要听得更加认真,甚至拿出本子和笔,欲把对话内容全部记录下来。

  她心里发狠,想着都给我等着,今晚就让所有知青都知道。这种事关特权、自身的不公平,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了。

  于是,苏姚拒绝亲妈的名句,也被她全部记录了下来。

  苏母一听儿子能进入大学,立刻站了起来, “把电话给你姐,我跟她说说。”&34;姚姚,你是怎么回事,如今你弟弟正到了关键的时候,你只要愿意帮他一把,他就完全地今非

  昔比了。&34;

  接线员小姑娘已经记下了苏母说的内容,只等记下苏姚说的话,就能回到宿舍里宣传了。

  结果就听见苏姚大义凌然地说, “他是什么关键的时刻,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切都应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团里关于推荐上大学是有明文的章程。我不能因为他,影响团里的运转。团里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不多,名额需要给团里的知青,他是团里的知青吗,他不是,那他就不应该被我们团里推荐上学。他如果去了,那就会有一个好同志,一个本该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好同志失去机会。对你们而言,仅仅是一个上大学的

  资格,但是对于这个社会而言,你们知道将会有多大的损失吗,你们不知道。&34;

  这是在电话里面,苏姚语速极快,苏母压根没找到插话的机会。

  苏姚又机关枪一般的开口了, &34;也别跟我说苏建华上了大学以后,也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贡献,你自己儿子什么样,你难道不清楚么,为了他不去下乡,我把好好地工作让给他,他知道珍惜了吗,上班每半年就被厂里给开除了。您觉得就这样的人,他即便是被推荐上大学去了,难道不会被人家学校开除?&34;

  接线员原本听见苏姚拒绝了电话另一头的苏母,还觉得震惊。感觉周团爱人的觉悟好高,尽管亲弟弟想要上大学,但她想的不是娘家也不是弟弟,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结果又听见这位嫂子的家事。

  总结来说,就是好多八卦啊。

  她把听到的内容整理在本子上,那就是周团家爱人把工作让给弟弟,结果他上班半年就让厂里开除了。整个人震惊了,这是干了啥坏事,能叫厂里开除,更何况上班才半年。

  感觉从小到大就没听过几个被厂里开除的人,至于进厂半年就被开除,那这位还真是第一个。苏建华就站在苏姚身旁被骂,当然不乐意,他刚要跟苏姚理论, &34;姐,你这话什么意思?&34;

  &34;站这好好听,别出声。&34;

  也是奇了怪了,感觉平时唯唯诺诺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大姐,这一瞬间气势不比周团长身上的弱。苏建华被他的眼神钉在原地不敢动。

  “我明摆着告诉你们俩,他想在团里上大学,不可能。这不仅对团里的其他人不公平,他也不配被推荐。能被推荐上大学的,那些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上积极,在思想上先进。请问我的这个弟弟,是在哪方面能比得过人家?在家里他从不做家务,就连裤衩子都是比他年纪小三岁的妹妹给洗。他在厂里工作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能被厂里开除,想也不是积极的工人。&34;

  接线员听着直接笑出声,周团家爱人三句不离被开除,真有意思。她那边笑出声,苏姚也能听见,她轻轻咳嗽一声,示意对方别太过分。接线员赶紧捂住嘴巴,心想刚才笑出声音,应该没有人注意到吧。

  “至于思想先进这一点,说的就更不可能是您这小儿子了。主席他老人家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呼吁男女平等

  ,可咱家呢。因为不舍得您宝贝儿子下乡,把比他年纪小得多的妹妹送下乡当知青。因为您儿子要有个当厂长的亲戚,就像让亲姐姐跟厂长家的小流氓儿子结婚。这样的人,你以为他有资格被推选上大学?&34;

  在震惊出声音之前,接线员赶紧捂住了嘴巴,我的天,原来周团家爱人娘家人都是这样的。

  她在心里小小的谴责了一下自己,遇到这样的娘家人,周团爱人她也很可怜。自己刚开始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人家,就以为她会给弟弟开后门,这真是太不应该了。

  苏姚终于骂爽了,也不管对面苏母想说什么回答,直接将电话扣下。苏母指责女儿的话,瞬间淹没在一阵忙音之中。

  坐在苏母身边管电话的大姐,是厂妇联的,她本身是厂领导家亲戚,所以才被安排进比较清闲又不会出事的妇联。当然,这也跟她本身喜欢管闲事有关。

  妇联日常清闲,就连坐在办公室里面,都没多少要忙的工作。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厂里在安装电话以后,让这位大姐顺便帮忙管理接听电话。

  她也是个喜欢听别人家闲事的性子,苏母这边刚喂,她就竖起了耳朵,想听通话内容。

  听见苏建华说想要被推荐上大学,她不禁心生羡慕。在苏母不屑的努力下,厂里别管认不认识她,都知道她有一个出息的女儿,如今当了团长太太。

  那她小儿子说,想被推荐上大学,还能靠的是谁,还不是她那个当团长的女婿。虽说如今要消除特权,可不管什么时候,特权一直存在。

  她也想家里的女儿能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却没有人家那个关系,只能看着眼馋。结果这羡慕还没两秒,就听见电话听筒那头一阵抢白,中心思想两字:没门!

  想着这老姐姐平常在厂里炫耀女儿多孝顺,她就忍不住想笑,还往电话那边默默地靠近了一些,生怕错过精彩内容。

  果然,这对话内容那真是一句比一句精彩。

  至于苏建华被厂里开除这件事,苏母心里也知道丢人,不可能在工作的时候跟工友提起。只有那住在家属院的邻居,还有纺织厂的职工和家属才知道有这么一事。

  像是苏母厂里的同事,不知道的占了大多数,就比如苏母面前这位厂妇联的大姐。不过今天这位大姐知道以后,相信不到三天以后,整个厂里人都会知道。

  厂妇联

  的这位大姐不傻,不会当着人面揭伤疤,问比如你家儿子为啥被厂里开除的蠢话,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重男轻女,和搞包办婚姻,这都在妇联的管辖范围内。

  她是妇联的,最看不惯那种重男轻女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明明自己也是女人,却把自己亲生的儿女两样对待,就因为儿子多生了个把。她有儿子也有闺女,但是她都一样的疼一样的宠着。

  因此,她在看苏母的时候,就隐隐带着几分瞧不起, &34;不是我说你,宣传了多少遍男女平等,你却还搞重男轻女那一套。只有儿子是你亲生的,闺女就是捡来的。&34;

  苏母不觉得自己有错,儿子是自家的,能传宗接代。丫头片子有什么用,我养了二十多年的闺女,到头来白送给别人家,整个一赔钱货。这种赔钱货她还生了两个,偏偏大的那个现在完全胳膊肘往外拐,真是个白眼狼。

  但这话她就在心里想想,没有跟妇联的大姐争执。

  她积极认错, &34;您说的对,我回去就改。&34;可这并不是她说能改,人家就愿意相信。

  妇联这大姐说了, &34;必须给你一个教训,叫你记住以后得改。&34;

  给了苏母一个什么教训呢?

  妇联大姐找到厂里,说: “一个重男轻女的女同志,在思想上是不过关的,不配当我们厂里的劳模。&34;

  于是,苏母去年年底获得的劳模称号,就因为这个原因,被厂里给收回了,连带着奖金奖状给一并收回。

  苏母以前从来没有当选过厂里的劳模,要说今年选劳模的时候,有没有因为她那个团长女婿的因素在,那谁也不知道。

  因为苏母被取消劳模称号,厂里一位年年当选劳模的女同志,递补当上了劳模。

  这在厂里内部,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苏母简直要呕死,明明当上劳模,却被取消,这简直丢死人了,恨那位厂妇联的大姐,更恨苏姚在电话里透露的内容。

  苏姚这时候还不知道,苏家因为这一通电话生出了这么多的变故。

  她正享受到那通电话给她带来的好处。

  那位大嘴巴接线员,在回到宿舍以后,就把今天接到的这通电话内容添油加醋的讲了出去。团里不少的女知青,

  都受过苏姚的帮助。或是迷茫时候的开导,亦或是雪中的一盆热碳。听接线员将苏母要苏姚给弟弟要一个上大学的名额。

  有人立刻十分气愤地啐了一口, &34;真恶心。&34;她们想要尽力争取的,对于领导的亲戚而言,是可以轻易得到的。

  她们当即就反驳, &34;不可能,苏姐她不是那样的人。&34;

  另外有女知青说, &34;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们又凭啥觉得就把她给看透了。&34;“要不咱去举报吧。”有一个声音这样说。

  发现自己再不赶紧说,就真出事了,女接线员赶紧让大家打住, &34;先听我说完。&34;

  那就先听,反正大家都没事干。

  等女接线员拿出小本本,根据她记录的一点点还原完毕当时的交谈内容以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原来刚才是自己误会了她。

  人家压根就没想给家里人走后门,极有正义感的将家人批评了一顿。

  而且,怎么会有那样的家人。都是情感丰富且细腻的女同志,无论有没有重男轻女的父母,都特别能共情苏姚,觉得她好可怜。

  不得不说,女接线员这一招欲扬先抑,用的极好,现在所有人都为曾经误会过苏姚而愧疚。就有曾经为苏姚说过好话的女知青轻哼一声, &34;就说苏姐人好,你们还不信。&34;

  最近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件事,于是苏姚跟苏母的电话内容,因为蹭到了当下热点,加之其中偏心眼的父母,不要脸的弟弟,这件事便飞速在团里流传开。

  现在知青之中,最后甚至团里的领导都知道了。

  而苏姚原本普普通通的形象,因为苏母的这一通电话,瞬间变得高大正直。

  苏姚心里摇头,其实苏建华说得对,她还真得感谢他,他没过来之前,生活中没遇到极品,都没法子让大家知道,她这个人有多么地人品高洁。

  干一百件好事,都没有一个苏建华衬托来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