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作者:狂且懦      更新:2023-07-12 04:18      字数:4261
  一九七二年申城

  进入六月的梅雨季,连着下了多日的小雨,空气当中弥漫着水分子。雨季没有带走暑气,反而让人感觉更加地闷热,仿若身处于蒸笼之中。洗好的衣服晾晒在楼道走廊里许久,伸手一摸却还是湿漉漉的。

  这样的天气里,仿佛心情不好也是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一家七口挤在一个小房子的苏家。

  下夜班的大儿媳还没回家,苏母熟练地留出一人份的早饭,之后才将锅内的米粥分给儿女丈夫。

  留意到桌前五个人,没有大女儿苏姚,她顺手将最后一碗米粥给大儿子和小儿子各倒了半碗。

  原本苏家每人早上只能吃上半碗米粥,这下苏家老大苏建中和老三苏建华都能吃上一碗粥。

  苏家的小女儿苏婧看见母亲的做法,提醒道,“妈,你没给大姐留饭。”

  苏母把饭勺扔进铁锅里,发出一声刺耳的声响,“不起就是不饿,吃什么吃。”

  苏婧还在读小学,她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属于高年级,可在家里并不敢违逆苏母,方才的提醒于她而言便已经算是大胆的举动了。

  苏母是工厂内的一线女工,在外还算是温柔,在家却泼辣得很,她看着姐俩卧室的方向咒骂了几句,苏父不敢阻止。

  苏建华撇嘴,“大姐可真是矫情,不就是让个工作吗,我是她弟弟,又不是外人。”

  苏婧只好低头喝粥,不敢再发表任何意见。她觉得,大姐不高兴也正常。厂子里宣传科的干事,那么好的工作,就拱手让给二哥了,要是她绝对不同意,可大姐却让了。现在不过是起得晚了,妈就骂得这么难听。

  默默喝完粥,苏婧将其余几人连同自己的碗筷一起拿到水房刷干净,摆放回碗柜里。

  再将桌椅都收拾好,才回到卧室,小心翼翼地对着睡在下床的苏姚问,“姐,你醒了吗。”

  苏家一家七口却要挤在不到四十平的房子里,在收纳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姐妹俩住在一间房,为了节省空间,住的是上下铺的铁架子床。

  铁架子床在这年代也不便宜,可苏父在机械厂上班,他在下班间隙用废料焊了两个铁架子床。焊第一个床的时候,不太熟练,床的质量不太好。

  那张质量不好的床,最后睡在了两个女儿的身下,他给出的理由是,女孩子体重轻,睡这个床不会出事的。

  苏婧年纪小,身体灵活,就一直睡在上铺。

  一直没听到回复,苏婧只当大姐还没醒,心里叹气,去苏父苏母的柜子里摸出一块桃酥,放进碗里,放在苏姚的枕头边,蹑手蹑脚地拿起书包上学去了。

  听到关门的声音,苏姚才睁开眼。

  苏姚其实早就醒了,但因为对眼前的一切过于震惊,加上不知道如何应对原主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才一直装睡,为自己留出了一些缓冲的时间。

  谁能想到不过是睡了一觉,就穿越到了七十年代。

  她刚清醒的时候也以为是做梦,可大腿都掐紫了,这梦还是没醒,她就知道这梦大概是醒不了了。

  苏姚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原主昨晚流了一晚上的眼泪,现在眼睛肿得跟个桃子似的。

  继承了原身大半记忆,苏姚忍不住心里骂了一句糟心,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碎。

  原主高中毕业那会,时机很好,申城当地放松了对知青下乡的规定,原主考进了纺织厂的宣传科。纺织厂在申城不算是个大厂,可在宣传科工作确实顶好的工作。没有一线工人辛苦,风吹不到雨打不着,算是比较清闲的工作。在宣传科工作期间,原主处了一个在财会科工作的对象荀书峰。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俩人结婚以后,那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双职工,工资高福利好,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然而,在今年的知青政策出来以后,苏家人发现,按照今年的政策,苏家老三苏建华必须上山下乡。

  苏家老两口嘴上说儿女都一样,可实际上俩儿子才是宝贝疙瘩,他俩不舍得小儿子受苦。

  研究了几天的政策,终于想出一个法子,让已经工作的大女儿苏姚让给小儿子苏建华。至于没有工作的大女儿该怎么办,她不是处了一个对象,嫁人就好了。

  虽然苏家老两口一直觉得,大女儿工作好长得漂亮,荀书峰根本配不上她,可现在女儿没了好工作,嫁给他倒是不委屈了。

  苏建华在学校只是混日子,学习成绩差得一塌糊涂,即便是苏姚愿意,他却依旧没法子进宣传科。最后科里一合计,把苏建华放进了保卫科,而空出的那个宣传科干事的位置,则便宜了副厂长的表妹。

  就在苏姚穿来的两天前,工作被让给了苏建华,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苏家老两口和苏建华同不同意她回去,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副厂长绝对不愿意她回去,苏姚回去工作,副厂长的小表妹就失业了。

  原主当时没将失业看在眼里,她被父母洗脑,愿意为哥哥弟弟付出。在她看来,弟弟可以不遭罪,自己还有嫁人这一条路能走,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有时候,事情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在知道她失业后,荀书峰他妈找上了门,说她现在没有工作,配不上她儿子,俩人还是趁早断了。

  原本失去工作以后,就有了心理落差,再加上又失恋了,原主一下子崩溃了,蒙着被子小声哭了一晚上,然后苏姚就穿来了。

  门锁“咔哒”转动,苏姚知道这是大嫂王佳华下夜班回家。

  王佳华将苏母为她准备的早饭吃光,任由用脏的碗筷留在桌上,回屋补觉。她在苏家从不做家务,用过的碗筷自有苏母或是大小姑子收拾。

  等到快中午时,王佳华睡醒踢踢踏踏地起床,苏姚已经接受了穿越的现实。

  王佳华来到客厅,看见苏姚还没去做饭,冲着她的房间喊道,“小妹,我下午要出去一趟,你早点做饭。”

  苏姚适应得很快,即便不爽王佳华命令的语气,她还是像原主那样,应了一声好。

  苏姚先去水房洗了一把脸,接着从苏母放食物的柜子里,拿出做午饭要用的食材。

  中午只有她、大嫂王佳华和小妹苏婧在家吃饭,苏父苏母和苏家两兄弟都是工人,工厂食堂会供应饭菜。

  原本苏姚有工作时,苏母会打上两份饭菜带回家里。在她看来,苏婧可以随便吃吃,可小儿子上学要用脑子,还得长身体,吃饭可不能糊弄。

  现在好了,苏姚没有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小儿子中午在厂里吃食堂,苏母也就不需要每天中午往家跑。

  苏姚拿了一碗面粉、一个西红柿和三个鸡蛋,她准备做西红柿鸡蛋疙瘩汤。

  做这个简单,不需要既做饭又有菜,一锅就能出来一顿饭。

  对苏姚来说,最难的不是做饭,是生火。

  她以前用的都是燃气灶,从没用过这种老式的蜂窝煤炉子。所幸原主的记忆还在,她依照记忆试了几次,便成功地将炉子点燃。

  熟练地倒油,加入切好的西红柿丁,刺啦一声爆锅的香气便飘散出,等西红柿炒出成酱,再加入清水煮沸,放入搅好的面疙瘩,在出锅之前,倒入一个鸡蛋液,又将另外两个鸡蛋卧进锅里,约摸着荷包蛋熟了,才熄火出锅。

  西红柿鸡蛋疙瘩汤留下的酸甜味,让后来到厨房做饭的其他人家闻到后忍不住猛嗅了两口。

  三碗疙瘩汤,但只有两碗下面藏着鸡蛋。

  苏姚将面上鸡蛋絮多的那晚放到王佳华的位置前,另外两碗放到自己和苏婧的位置前。

  “大嫂 ,饭好了。”

  王佳华听见碗筷和木桌相碰的声音,就知道饭好了,没出去就是想让小姑子叫她。

  看见自己这一碗的鸡蛋絮显然要比另外两碗多,她才满意地坐下。

  苏姚只看着她吃,自己却不动筷子,“大嫂不是下午要出去,我就早点做饭,你先吃,我等小妹放学一起吃。”

  王佳华并不关心苏姚什么时候吃,跟谁一起,只应了一声,便低头吃她的。

  苏姚眼睛肿得明显,王佳华看见了却仿若未闻,自顾自吃她的饭菜。她显然十分满意今天的午餐,从吃饭的速度就可以看出来。

  “以前没看出来,大妹你做饭还挺好吃的。”吃完她一抹嘴,夸了一句苏姚,“以前莫不是不想做饭装的,如今要嫁人,连装都不装了。”

  说完不管苏姚要回答什么,便回屋了。

  没过多久,苏婧中午放学回家。

  苏婧看到大姐的眼睛,有些担心地问,“大姐,出什么事了?”

  苏姚筷子敲了敲碗边,让她先吃饭,“我没事。”

  她坚持不说,苏婧也只好低头吃饭。

  筷子戳到碗底时,苏婧将荷包蛋挑了出来,她一脸惊喜,就要说话。

  苏姚手指抵唇,做出一个嘘声的动作,让她不要声张。

  苏婧心领神会,不再言语,大口用力咬荷包蛋。她边吃边想,大姐好像是变了,竟然瞒着嫂子吃好的,原来家里的好东西都是先让大哥二哥还有大嫂先吃。

  别看好东西都是大姐买的,她却很少能吃到。就更别说她这个不赚钱的人。

  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苏姚倒了一杯水递给她,“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苏婧警惕地看了一眼大哥大嫂卧室方向,那意思很明显了,要快点吃,不能被大嫂看见。

  她这小动作,让苏姚没忍住笑了。有些怜惜的看着眼前的小丫头,一家子四个工人,按理说在这个时代里这家子的条件算得上不错,可这小丫头却养得面黄肌瘦,很显然是营养不足所致。

  这一家七口 ,上等人是老大两口子以及小儿子苏建华。

  原主自打有了好工作后,勉强步入了中等人的行列,与她在一个队列的是苏家老两口。

  而苏婧这个老四,既不是男丁,又没有一个好工作,现在只是个吃白饭的,处于老苏家食物链的最底端。每天不敢吃得太饱,放学到家就要马不停蹄地做家务。

  吃了一顿好吃的午饭,还吃上了鸡蛋,苏婧躺在床上时,还十分兴奋,小声跟睡在下床的苏姚说,“姐,今天的饭真好吃,你手艺越来越好了。”

  对于这个小豆丁,苏姚不自觉摆起做长姐的架子,“快睡觉,下午还要上课呢。”

  晚饭时,看所有人都到齐。

  王佳华才开口说道,“我今天下午去了一趟医院。”

  听到她说去了医院,苏母立马关切地问,“佳华你怎么了,身体哪里不舒服?”

  “是有一件好事要跟大家宣布。”

  听她说是好事,苏父苏母立马意识到是什么好事。

  大儿子和大儿媳结婚已经半年,现在有喜也正常。

  苏母小心试探道,“你有了?”

  “对,已经三个月了。”

  即将要有下一代人,苏母立马喜上心头,苏父的表情相较苏母克制许多,但也能看出高兴的神情。

  “想吃什么跟妈说,妈给你做。”苏母想了想又说,“要是钱不够了,也跟妈说。”

  王佳华摇摇头,十分大气识大体的模样,“倒是没什么困难的,就是孩子出生后可能没地方住。”

  “这简单,苏姚很快出嫁,绝对在你生孩子之前空出地方。”

  说到这里,苏姚才明白这出大戏是什么意思,感情是为了催她结婚。

  不过很可惜,大嫂的算计要落空了,她短时间内可结不了婚。

  苏姚放下筷子,在每个人面上扫过,然后才缓缓说道,“我跟苟书峰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