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作者:深海里的云朵      更新:2023-07-12 03:45      字数:3900
  林佳听周燕提过方家的事一

  方母因为身体原因只有方晓月这一个孩子,所以早早就做了决定,要给方晓月招婿。但招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干有本事的男人以及好一点的家庭大多不愿意,觉得丢脸。愿意的人呢方家又看不太上。

  好在方家条件好,又早早地就开始寻摸,前两年还真给方晓月定下了一门亲事。

  对方是城市户口,家中排行老三,如果没有工作就要上山下乡当知青。两边讲的入赘条件是方母要把她的工作让出来。

  谁知就在结婚前夕,男方突然反悔,说要结婚只能是方晓月嫁过去,且方母的工作还是得让出来。

  方家怎么可能同意这个要求,他们家若想把方晓月嫁出去还会看上男方。就这样,这门婚事作罢。

  之后,方家也一直找着,但都没找到满意的人。

  “他们家不是要招婿吗?”林佳问道。

  听周燕说很多年前,在沈言还不大的时候,方家还看上过沈言。

  沈言父亲去世,母亲跟去世没区别,只有一个奶奶。等沈奶奶一旦去世,跟入赘也没区别。托了人上门探口风,被沈奶奶拒绝,也就是那次,周围邻居知道了沈言有个生活在农村的未婚妻。后来,沈家又看上了周远,理由相似,但也被周远拒绝。

  如今居然又看上她大哥。也好意思让杨奶奶上门打探情况。

  这个好意思倒不是说方家人不要脸,主要是一连被拒绝两次,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况且因为之前既被沈家拒绝又被周远拒绝,平日里,方家人见到他们两家人都冷冷淡淡的。

  “以前的确是这么想的,可不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吗,”杨奶奶道: “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也就跟你实话实说了,是方家人得知我想给你大哥说媒,主动过来问我的。&34;

  杨奶奶是真想给林东说一门好亲事,别看林东现在既没工作也没户口还没房子,但人家家庭条件不错,又有那么能干的妹子和妹夫,若嫁给他,日子差不了。

  但其他人不这么认为,所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杨奶奶道: “我听晓月她妈妈说前几天晓月的自行车坏了,还是你大哥帮着修的。回家后晓月说起这事,她妈妈就观察了下你大哥,越看越满意,就让我来问问。&34;

  /林佳明白了,应该是方晓月先看上了林东,她妈妈也觉得林东不错。但林佳还是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杨奶奶,”她问: “你之前说与工作有关是什么意思?”最近,林佳有点着急林东的工作问题。

  本来周远这样的伤至少得养两三个月,但林佳偶尔会在菜里滴一点灵泉,所以周远的腿好得比别人要快一些,最多再养一个月就能回去上班了。

  林佳替周远开心,但也替林东着急。

  若是周远回去上班时,林东还没找到工作就得回白沙大队了。虽然以后不是不能再来,但最好还是在城里的这段时间就把工作定下来。

  杨奶奶道: “晓月她妈说了,她身体不太好,准备退了,如果你大哥能和晓月走到一起,她的工作就让你大哥来接班。”

  既不入赘,还把工作让给林东,能有这么好的事?林佳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方家的打算。

  首先,林东在城里没有房子,如果与方晓月结婚,自然没有放着方晓月家里的房子不住,去外面租房子的道理。

  其次,有句话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若林东接了方母工作的班,以后势必得要迁就着方家人。最后林大河苏珍远在白沙大队,来城里居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如此,除开以后林东与方晓月子女的姓氏问题,林东与方晓月结婚与入赘几乎没有区别。倒是会算计,既得了招婿的各种好处又得了好名声。

  其实不能说方家有错,人家为自己打算谋划很正常,但被算计的人是林东,林佳就有点不高兴了,即便这件事看似对林东有益无害。

  “杨奶奶,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是小妹,没有替我哥做决定的道理,这件事还得看我大哥的意思。”林佳道。

  “这是自然,我就是想让你问问你哥的意思。”杨奶奶语重心长地道: “不过晓月这姑娘是真不错,我就没听见有人说她不好过。她父母也好相处,若不是之前想着招婿,晓月她早就结婚了。&34;

  林佳笑了笑,并不接杨奶奶这话。

  方晓月或许很好,但她不会劝林东接受这门亲事。就像她不太喜欢冯雅,但从未想过劝林西与冯雅分开。

  劝了也不一定能劝动。

  婚姻就像脚上的鞋子,无论外人怎么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杨奶奶坐了

  一会儿就告辞,林佳把人送出院子,正巧遇到周燕买菜回来。跟林佳与杨奶奶打了声招呼后,她进了沈家的院子。

  “你们家和燕子家混在一起吃饭?”杨奶奶问。

  “主要是我们家三个人都要上班,没时间做饭。”见杨奶奶皱了下眉,林佳道: &34;杨奶奶,我们两家关系好,混在一起吃没什么要紧的吧。&34;

  自周远出院后,周燕就主动过来做饭。

  早上还好,林东或者沈言自己起早点就把饭做了。中午,周燕做了饭,会给林佳与沈安送过来。市医院有食堂,林佳本打算带着沈安吃食堂,但周燕不听她的话,坚持送饭。说医院食堂的饭没她做得好吃也没她做的有营养。

  晚饭更不用说,等他们下班回来时,饭都要做好了。

  沈言要给她钱,但周燕只肯收菜钱。还说如果沈言非要给,她就要给林佳针灸费。两人争执不停,最后林佳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周家兄妹晚上来沈家吃饭。沈家的伙食好,周燕还想拒绝,林佳道: “你若再拒绝我就不帮你哥医腿了。”周燕知道林佳是好意,可又觉得欠了沈言与林佳太多,于是骂了周远一顿。

  “是没什么要紧的,但总有些人眼红你们日子过得好。”杨奶奶意有所指地道: “反正你们注意着,别让那些人拿了把柄。现在这两年少了很多,但前几年经常有人被举报呢。&34;

  送走杨奶奶后,林佳回到院子里,和周燕提起这事。周燕比她更熟悉周围的人,也更容易猜出是谁看不惯他们。

  “肯定是那姓张的,每次我过来她都在那儿东张西望。”周燕正拿着抹布擦灶台,听了林佳的话,她把手中的抹布一甩,恨恨道: “不就是沈哥没上她的当么,沈哥还没追究她呢,她倒一副借了米只还糠的样子。

  沈安听到声音走过来: “姑姑,什么是借了米只还糠?”周燕敷衍:“你长大了就懂了。”

  沈安瘪瘪嘴,什么都是他长大了就懂了,那他长大之后要懂的东西也太多了。会很累的。

  “不行,”周燕越想越不服气: “我要去和她吵一架。”

  “还是等你沈哥回来再说,”林佳叫住她: “你先出去打听打听。杨奶奶都这么说,想必她平日没少说我们的坏话,到时候打上门去,我们也更占理。”

  周燕觉得林佳说得非常有道理,于

  是出门打听去了。

  没一会儿就愤愤地回来了,但不是周燕一个人,还有严娇。

  两人正在激烈讨论该怎么打上门去。

  严娇说: “直接打上去,难不成还要先知会她一声不成。”

  周燕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就怕闹得太大,会对沈哥他们有影响。”

  “怕什么,”严娇道: &34;大哥是什么身份,嫂子是什么身份,闹得再大他们也能平息下来。&34;

  林佳:

  他们有什么身份,不就是平头老百姓一个。

  她发现自沈言住院严娇来探望后,严娇对她以及对沈言就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但她侧面打听过,以前的严娇不是这样的。那么问题来了,严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好在从严娇的行为来看,无论是什么原因,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坏处,最多就是多了一个拍马屁的

  人。

  严娇进院后打量着屋子。

  这是严娇第一次来沈家。她没进睡屋,只看了看中间的堂屋,又去厨房和厕所看了看,感慨道: “这院子可真好。”

  穿来之后,严娇最不满的就是居住环境。

  严家的条件其实还不错,但家里还是不怎么住得开,厨房是共用的,厕所要去外面的公厕,晚上只能用痰盂。

  可沈家就不一样了,独门独院不说,厨房也宽敞,厕所还用了瓷砖,跟后世的卫生间差不多。大佬就是大佬,跟他们这些平凡人太不一样了。

  亏她穿书后一度以为她要成为一本穿书年代文的女主角。

  “你怎么来了?”沈安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

  “我来找你姨姨,”严娇把提着的水果递给沈安,而后看向林佳: “嫂子,你能不能给我把把脉?&34;

  林佳让严娇坐下: “你怎么了?”

  &34;来月事时肚子痛得厉害,平日里手脚冰凉。&34;严娇道。

  严娇一开始没把这事当成病,她前世时就这样,吃过药也不管用。

  但眼瞅着已经快一个月没见到林佳和沈言,她急了。得想法子和他们接触啊,想来想去就想起她这个病了。

  林佳给严娇把了脉,问了一些问题后拿来纸笔给她开了一个方子。

  “谢谢嫂子。”严娇仔仔细细地把方子收好: “还是嫂子你好,不像我另外一个嫂子,说话阴阳怪气,还没进门呢就想当家了。&34;

  林佳对严家的事不感兴趣,但周燕很感兴趣。

  她好奇问: “你另外一个大哥的媳妇?”

  卫红与沈言父亲离婚后,再嫁的男人前面有一个媳妇,难产去世了,所以严向阳与严娇兄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对呀。”严娇抱怨: “嫌我和我二哥在家吃住,觉得我们占了家里的便宜,她还想让我哥下乡,好把屋子腾出来。不过我妈也不是吃素的,当场呛了回去。&34;

  周燕:&34;你爸不管?&34;

  &34;不管,”严娇道: “他都听我妈的。&34;

  “啧,你妈对你们兄妹可真好。”想到沈言从小到大都没享受过母爱,周燕语气就有点酸了:“这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就是不一样。”

  严娇听出来了,她道: “那可不是,你从小与大哥一起长大,即便没有血缘关系,相比于我这个亲妹妹,大哥还不是更喜欢你这个妹妹。&34;

  周燕还酸着,一听这话,嘴角就上扬了。林佳余光看了眼严娇,倒是个会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