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作者:福红妆      更新:2023-07-21 16:42      字数:4551
  第96章

  次日,姜蜜睡到自然醒,她伸了个懒腰,从炕上爬起来,就听到外面低低碎碎的声音。

  苏文臣在跟在大家说,他和敏敏处对象了,并准备盖房子,等盖了房子就结婚。

  这简直是爆炸性的新闻。

  许念儿:“还真被我猜对了!”

  姜蜜穿上粉色的秋衣,又套上许念儿送给她的那件线衣,毛衣是浅绿色,荷叶边是白色的,袖子最下面也加了一圈荷叶边,又配了一条黑裤子,黑皮鞋。

  穿上以后特别清新娇俏。

  等她出来以后,许念儿第一眼就发现了,绕着姜蜜转:“太好看了!”

  姜蜜伸手给她看:“谢谢念儿。”

  许念儿:“我才要谢谢你,等我再攒了冒险,我再给你织个披肩。”

  姜蜜:“别攒了,我有毛线啊,粉色和米黄色的,等会儿我拿给你,给咱俩一人织一件啊。”

  许念儿也不推辞:“行,我一定织的漂漂亮亮的。”

  姜蜜:“我相信你的手艺,你给我织的这件毛衣,比百货大楼卖的还好看呢!这要是摆在百货大楼,一定第一个被抢光。”

  许念儿:“!!!真的?”她瞬间想到了生财之路。

  姜蜜笑:“真的。”

  苏文臣也跑了过来,跟姜蜜打商量:“能不能把砖瓦卖给我!我在原价上加一层。”

  姜蜜之前买的砖瓦一直没用,刚开始是顾不上盖房子,现在是不用盖了,知青点睡着很舒服,如今是多住一天,就少一天了。

  等她到了市里上班,回来的就更少了。

  姜蜜知道他这是想早点盖房子结婚,自然支持:“原价就行。至于姜书音的那些砖瓦,你直接用。她差点就害惨你了。”

  何招娣和许念儿特别赞同,何招娣道:“一起中药的几头猪傻得不行,每天就知道吃喝拉撒,看着就蠢。”

  许念儿:“还是苏文臣幸运!”

  苏文臣万分感谢姜蜜,省了买砖瓦的时间,多请几个社员,三天就能把房子搭起来,再晾两天就能放家具!

  这婚房可就有了。

  姜蜜把当初买砖瓦的证明给苏文臣看,苏文臣直接给钱,等吃了早饭,他便跑到了杨家,跟

  崔会芳说盖房子的事情,请二哥帮着搭把手看顾一二。

  崔会芳得知他和姜蜜买了砖瓦,挺高兴,直接喊杨佳华去帮忙,又跟苏文臣说盖房子的事情,不用他管了,让他好好复习,好好备考,有什么不会的,就去问敏敏。说敏敏高中成绩特别好。

  这要是考上了,以后就是老师了,有工资呢。

  这结了婚以后,两口子的日子可不就和和美美了。

  苏文臣亲热的喊杨佳华二哥,说麻烦二哥之类的话,最后又拿出了八十块钱当做每天的生活费。

  在大队里请人帮忙干活是不用给工资的,但得管饭,管饱。

  杨佳华没有要那么多,要了一半,说他会记着账,多退少补。

  于是,苏文臣便抱着课本去找杨佳民,这机会,他怎么会白白浪费,等到了下午,杨佳民回厂时,他又把杨佳民送到了厂里,还在厂里食堂一起吃了饭,晃了一圈,大家都知道了,杨佳民处对象了。

  姜蜜也在复习,还把姜堰给的复习资料给杨佳和看,两人准备很充足,就等考试了。

  等到了十月十三日,方明托人送了信,通知杨佳和与姜蜜在十月十五日去市里考试。

  县委与市公安局的考试时间在同一天,也就是说杨佳和与姜蜜只能选择一处地方进行考试。

  杨佳和去市委考试,姜蜜去市公安局考试,这两人之前就商定好了的。

  方明没有来,怕回头考试时落人把柄。

  等到了十月十三日,杨佳和与姜蜜早早的起床吃了早饭,苏珍珍准备了油条和鸡蛋,一人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寓意考试一百分,还把两人送到了村口。

  杨佳和与姜蜜提前去过市里,也知道考试的地方,先骑车到县里,再转骑车到市里,统共花了两个小时。

  市里比着县里更是繁华,马路都比县里的宽敞!路上人来人往的行人,穿着打扮都要鲜亮许多。

  杨佳和与姜蜜的考点不一样,不过距离不远,隔着一条大马路再拐个弯就到了,到了考点以后,先检查了高中毕业证和户口本,考场里已经有十来个人了,都挺年轻的。

  又过了个把小时,又来了十来个人。

  统共二十二个考生,公安局就招四个人啊!

  大家都是竞争对手,恨不得对方都

  交白卷,等到了九点,监考老师开始发试卷,不是挨个的发下去,而是喊名字,喊到谁的名字,谁就上去领试卷。

  姜蜜挑眉,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挨个发试卷更方便,倒是也认真的听了。

  一共三张试卷,都是高中知识点,考题挺杂的,都是高中知识点,姜蜜粗略的看了一遍,都是基础题,挺简单的,她写的也很快,两张试卷已经填完了,第三张试卷是加分题。

  题目特别有意思,第一题,请简述公安局的黑板报上写的是什么。

  第二题,请写出考生信息,并推测其基本信息,不局限于性别年龄学历居住地。

  第三题,请问监考老师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身份,考前说了什么话。

  第四题总算是不考观察力和记忆力了,是一道逻辑思维题。赵同志买了水果准备去看朋友,结果,水果被儿子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谁吃的,她就盘问四个儿子。老大说:是老二吃的。老二说:是老四吃的。老三说:我没有偷吃,老四说:老二在说谎。四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说了实话,其他三个都在说谎。请问,到底是谁吃了水果。

  姜蜜:。。。。。。

  这出题人简直了,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题目的……

  服了!

  大家都是来考试的,哪有心思注意到上面这些信息啊!

  难怪发试卷要念名字自己去领,难怪监考老师脖子上戴的牌子在考试后就摘了。

  而且,这第二题和第三题不算公平,对于市里的县里的村里的人来说,县里和村里的明显吃亏,市里的考生,也许有那么几个是相互熟悉的,对于监考老师,可能也是认识的。

  不过,这也是一种人脉。

  她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黑板报她还真看了,以为想看看有没有关于考试的信息,确实是宣传这次考试的。

  姜蜜大致的描述了一遍。

  第二题是考生信息,姜蜜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还真记得,因为当时她还挺纳闷为什么要这么发试卷的,但名字肯定有偏差。她看了一下周围的考生,挨个的对号入座,至于基本信息,除了性别外,其他的就靠推测了。

  至于监考老师的姓名和身份信息,那就更简单了,男监考老师叫周培源,是个政委。女监考老师叫黄莉莉,户籍公

  安。两人一直在聊吃的,先是说早饭吃的什么,又说到了中午吃什么,黄莉莉还说公安局大门左边的焖鸡特别好吃。

  以上几道题得亏了姜蜜记忆力好,要不然那么多的名字,真的记不住。就算是能记住一些,也没法对号入座!

  最后的思维题,大致的用了一下排除法,得出结论是老三偷吃的,只有老四说了实话。

  姜蜜填完了以后,又重新检查了一下。也没有提前交卷,就坐在桌位上发呆,想着杨佳和有没有写完呢?他的试卷有没有加分题呀?

  周培源看到姜蜜在转笔玩,以后她这是不会,随便写写就放弃了,他摇了摇头,有些失望。

  他知道这姑娘,新局长的侄女,也是市里特别给的考试名额,非常厉害的姑娘,难道之前那些事情,仅仅是幸运吗?没什么真才实学?

  如今考试时间才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考试时间也才过去了一小半。这次考试,给的时间是两个半小时呢。

  其他人还在做基础题呢。

  他从讲台上走了下去,转了一圈,基本对大家的情况都有了解了,朱文晟答得是真好,全对,这是副局长的大孙子,据说是从小就学习好。还有两个男同志和一个女同志的基础题写的相当不错,正确率极高。另外几个也都对了大半。

  其实基础分拿不完也没事,还有附加题呢,四题可是四十分!

  等到了姜蜜跟前,他原本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脚步顿住了。

  姜蜜摆在桌子最上面的试卷是加分题那一页,试卷干净整洁,字迹工整漂亮,这字可太漂亮了!

  这姑娘不是放弃考试,而是……写完了???

  这么多的题,写完了???

  他认真看向答题,看了之后更加震惊,这是他出的题!他自然知道黑板报上是什么!内容几乎一滞,只是有些措辞更改了。他和莉莉的信息也都是对的,说的内容也是对的。至于考生信息,他都记不准名字的,这姑娘倒是厉害,名字都记对了,就是有些字不对!出题的时候,他压根没想过能有人全部写出来,能记住一些那都是厉害的。

  最后一题,也答对了。

  这姑娘光加分题就拿了40分了。

  /

  想到这,他开始激动,姜蜜天生适合吃这碗饭!

  姜蜜看监考老师一直没走,大概是在看她的答卷,应该也看完这一页了,她便翻了翻,让监考老师看另外两页。

  公安局的政委,地位很高呀!

  周培源很快看完了姜蜜的所有试卷,他更激动了,满分。

  考试还在进行着,很快考场上便开始焦躁起来了,写的快的都写到加分题了,那真是恨不得掐死出题老师,这都是什么怪题啊,谁能记得住!

  大家都在心里骂娘。

  那些市里的倒是赚了些便宜,人脉广的认识的人也多一些,接触过公安局的,也认出了两个监考老师,不过他们谈论的话题,就说不准了。

  一个男同志得意洋洋的写着,他能认出一大半的考生,监考老师也认得呢。

  就是黑板报和思维题实在是不记得了,只能胡乱编造。

  他翻着试卷,觉得自己肯定是十拿九稳了!要不是害怕满分太惹眼,他连一个选择题都不会写错的。

  他写完以后,也没有检查,答案背的滚瓜烂熟了。

  他抬眼看着左前方的女同志,这女同志可太漂亮了,他朱文晟还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同志呢,肯定不是市里的。穿的倒是挺洋气的,此时穿着低领毛衣,进来时穿着的毛呢大褂已经脱了,放在了椅背上,脚上也是双小皮鞋,估计是县里的。

  终于等到了考试结束了,老师挨个的收试卷,大家都长吁短叹的,有几个胆大的问监考老师叫什么名字,是什么职业,早上都说了什么。

  黄莉莉同情的看着这些稚嫩的考生,把牌子重新挂在了脖子上,“也没说什么,就是在讨论中午吃什么。”

  几个人哀嚎,“不该讨论考试的事情吗?怎么还讨论中午吃什么啊。”

  黄莉莉心道,政委问什么,我肯定说什么啊!

  其他人又互相问着对方的性命,多半人都能叫出来姜蜜的名字,原因无他,太漂亮了,就是不知道她是哪个蜜。

  一个女同志大声说道:“老师,这题不公平,我是和平大队来的,不认识大家,但肯定很多是市里的同志,他们肯定是互相认识的。”

  周培源道:“汪同志,所有的考生中,只有你和姜同志是特招的

  两位考生,因为你们两个很优秀,市领导特批你们两位同志参加考试。

  第二题中,也许有人知道我和黄莉莉同志的名字,但职位知道的很少,而且重点在我们两人的谈话。

  至于考生信息,咱们市可不小啊,如果能够认识很多人,知道对方的很多信息,那这也是对方的人脉、运气和本事。”

  周培源不觉得不公平。

  其他人看向那说话的女生,眼神不喜,他们还不喜欢汪楚楚和姜蜜呢,这是市里的招聘,怎么还有两个农村人来啊。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就四个名额,那肯定是人越少越好啊。

  汪楚楚顿时红了眼眶,不再多说。

  周培源:“行了,大家都收拾东西,下午五点来看结果。”

  姜蜜把东西一收,穿上毛呢褂背上包,便和老师告辞,准备离开,中午要去吃焖鸡。

  刚走出教室,一个男生便追了上来,“姜蜜同志,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