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章
作者:原味麻薯      更新:2024-02-02 18:41      字数:3869
  “……我再问最后一次,你们当真想要随我一同返回吴州?”人流交汇的城门口,崔彧的声音隐没在一片车马喧嚣之中。

  吴州只是个江南小城,其繁华程度甚至不及京都的十分之一,他们真的是想要去吴州看那所谓的秋景吗?

  看着身旁这三个衣着光鲜、与周边灰头土脸的出城百姓完全格格不入的豪门贵胄,崔彧嘴角微抽、对此深感费解。

  若是想看秋景倒也无妨,但如今秋天就只剩下一个尾巴、马上就要结束了啊……

  “是啊,我们先前都没有去过江南,但一直心向往之。这次正好与归乡报喜的景文兄结伴你同行、也能蹭个‘状元向导’。”听到崔彧发问,薄檀摇了摇手中的折扇,语气轻松地玩笑道;只是他那被扇面半挡的嘴角并没有任何弧度,在说到“状元”二字时不易察觉地停顿了片刻。

  于那日查卷时发现崔彧在答卷上所写的乃是《陆氏无暇考》后,薄檀并没有将之告诉一旁等待结果的连泽和裴昭——

  毕竟《天佑十二年陆氏无瑕考》仅仅是在士子和文人墨客间备受吹捧,并非每一个大景国民都对这份科考范文耳熟能详;前世身为武将的连泽和作为九五至尊的裴昭更是对此毫无印象。

  因此,在得到薄檀认证、确认崔彧的答卷没有问题、本人的才学确实是真材实料后,连泽和裴昭都打消了对其的怀疑,反倒心生歉意、只想着日后有机会弥补这人一二。

  只是,在连泽和裴昭告辞离去后,终于一人独处的薄檀立刻沉了面色,心中思绪一片纷乱。

  那崔彧为何会写下这辈子未曾现世的《陆氏无暇考》?

  莫非,对方也与自己一样、俱是掌控先机的重生者?还是说,哪怕没有陆琛应试,这个世界中的某些存在也会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替代者】写出这篇文章、坐稳状元的位置,而曾为陆琛前世好友的崔彧就是祂这一次选定的人?

  如此,已经获得状元之名的崔彧是否会按照命运的安排,在这一世走上陆琛前世的道路、登临相位,成为祸害大景的又一根源?

  垂眸掩饰住眼中的万般疑惑,这位丞相之子紧了紧手中的檀木扇骨。

  怀着这样的心情,薄檀主动向崔彧示好、加强两人的关系,只是他的几次出言试探都没能得出任何结果。

  是以,当裴昭提出要去吴州看看、顺便暂时远离这段时间气氛愈发诡谲的京城时,他立刻选择了同意、特意加入了崔彧返乡的队伍。

  ——无论是疑似重生的崔彧还是与前世判若两人的陆琛,这一次他定要查个清楚。

  “景文兄只管去忙你的事情,我们此行只为游览江南风景,断不会妨碍到你。”那边薄檀话音刚落,骑在马上的连泽随即开口找补,一脸正色。

  此时已经对崔彧一改先前印象,变得很有好感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好友薄檀话语中对崔彧的针对,却不知缘由为何、只能将其理解为这大抵是

  因为文人总是相轻。

  无论如何,接连两世和崔彧都不相熟的他是无法真的心安理得地让一位状元来给自己做向导的。

  “正如百川所说。景文兄,你无需太在意我们的存在。”一旁的裴昭同样摆了摆手。自幼年便已开始在市井中厮混藏拙的他此时竟是一行人中与那些出城人群气质最贴合的,除去他那一身面料华贵的黑色胡服,竟一点儿也看不出其当今皇帝亲子的身份。

  之所以会主动拉二位友人一同南下,也是因为这位大景三皇子在他那位行为逻辑突然变得难以琢磨的皇帝老爹身上感到了一丝危险,前世同样身为帝王的直觉向他发出了疯狂的预警,促使他尽快逃离京城避祸——

  如今,比起优先保全自己的性命,去吴州试探那位他前世的丞相大人对裴昭来说反倒成了其次。

  几日前,当裴昭去乾清宫请安,顺便提出自己想要去江南游历一番时,一身道袍闭目清修的皇帝脸上满是不以为意、甚至都未睁眼看他,而太子……

  已经换上一身监国黄袍的太子同意了他的请求,以一种出乎裴昭意料的干脆。只是每每回想起对方那时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裴昭的后背都会被冷汗浸透。

  没有了太子和二皇子因争斗两败俱伤,这一次自己真的还会如前世那般幸运地登上王位吗?

  他不由得扪心自问,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好吧。”话已至此,崔彧也不再试图劝阻,只希望对面三人到了吴州莫要大失所望才好。

  扫了眼前方正在缓慢移动的出城队伍,他毫不意外地在其中发现了几个同科进士的身影——

  依照历年来的传统,大景会为新科进士们放假三月,用于让这些官场新秀们互相联络会友、购置房产、走马上任或返乡报喜。

  作为本次科考的头目,崔彧自然不会被外放京城为官;成功入驻翰林院、早已在京城拥有房产的他也并无乔迁或上任外地的需求。

  对那些被年轻士子们热衷的各种“相识宴”和诗会,崔彧也并无兴趣。在鹿鸣宴结束后,他只应同期的邀请去了一趟京郊感业寺上香还愿、在寺内的影壁上题名打卡后便开始收拾返乡的行李。

  只可惜他那位新结识不久但感到格外投契的介玉兄当前不在京城,不然他也不会这般急着离京,至少要和这崔氏商铺的少东家在凤栖楼好好畅饮三日才是。

  至于在同期间结党逢迎、在诗会中彰显才华和各怀心思的薄檀三人,则俱是被这位新晋状元抛之脑后——这些无关紧要的人或物在崔彧看来,甚至还不如给无晦师弟准备的点心重要。

  是的,崔彧记得,无晦前世时最喜京城贵芳斋的龙须酥,每隔下朝都会特意绕路去城东坊市中购买新鲜出炉的糖酥,简直风雨无阻。

  想到师弟今生并未来京、也没有尝过他最爱的龙须酥,崔彧还特意去贵芳斋打包了一大份、这次将之一同带回江南。

  吃到龙须酥,无晦一定会很开心

  吧?想到这里,崔彧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下一秒却又感到有些担心:

  这南下的一路很是颠簸,可千万不要将脆弱的糖酥全都得摔得支离破碎啊。

  在崔彧的严防保护下,那些易碎的龙须酥糖并未摔坏一丝一毫。

  几日后,一艘豪华商船抵达吴州十里码头;被鱼贯而出的登岸乘客裹挟着,崔彧在脚沾到地面的那一刻起便立刻决定揣着点心、马不停蹄地赶往书院,将之送到自家师弟面前。

  不过,不同于互相对视一眼后默契地选择先入城探查消息的连泽和裴昭,薄檀笑意盈盈地疾走几步、与崔彧并肩:

  “愚弟早就听闻澹台书院和童甫山长的盛名,如今自然不会错过前去拜访的机会,还请景文兄代为引荐一二……”

  对崔彧微微皱起的眉头视而不见,薄檀自顾自地说下去。

  “……我此行主要是为了将京中风物带给书院中的师弟,若是子馨想要我引你面见先生,可能需要稍候片刻。”发现这人已是打定主意跟到底了、给出的随行理由也毫无问题,崔彧只能默认了薄檀的同行。

  “啊,无妨。之前没有送上拜帖就乍然上门本就是我失礼,哪里还敢要求景文兄以我的事为先?”看似并不在意地摇着手中折扇,薄檀开始不动声色地引导话题:

  “只是……景文兄口中的这位师弟,莫非就是你在我面前多次提起的陆琛陆无晦?”

  这下可算是开启了惜字如金的崔彧的话匣子。去书院的一路上,这个大景第一师弟吹口中的话语就没停过,薄檀也从其中得知了陆琛如今正在澹台书院任教,而且教授的还是较为冷门的算学一科。

  怎么会是算学呢……?

  听到这一崭新的情报,薄檀微微一愣——

  在前世,他从未听说陆丞相擅长数算,甚至这人在科考时都没有选择算科。

  ……陆琛的算学,已经精深到可以传道学子、为他人解惑的地步了吗?

  怀着这样的疑问,薄檀跟着崔彧一步一步登上书院的山门,在书童的引导下来到陆琛所在书室的门外。

  他们到来的时机不巧,当前正值书院学子们上课的时间,身为先生的陆琛自然是在书室内授课。

  出乎二人意料的是,今日陆琛教授的并非他负责的算学,而是临时代课、替一位家中有事的经义夫子教授《礼记》。

  此时,糊有薄纸的窗间传来学生们高声的朗诵声,所念的正是被天下士子们熟知的《礼记》·大学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伴随着朗朗书声在窗前站定的崔彧和薄檀都没有做声,只是缄默地听着,仿佛自

  己也回到了年少求学的时光。

  很快,朗诵声停。忽有一学生发问,向陆琛请教:

  “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礼记》认为人人都以此要求自己便能天下太平,那陆先生觉得,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是否也应以此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

  听到这里,窗外的两人也不由地凑近了几步,好奇陆琛会对此做出如何回复。

  “身为读书人的目标吗……?”

  一片静默中,他们听到屋内的那道清冷的声音在踌躇片刻后做出了如此的回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直到经义课结束,门内的学子们纷纷向陆琛道别、散了个一干二净,薄檀都尚还沉浸在陆琛方才所说的那二十字中,久久无法脱出。

  至于陆琛后面那句“此话乃是由张载先生所做”,则是根本就没被他听入耳中。

  为万世开太平……!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前世的大景因外忧内患而生灵涂炭、饿殍满地的画面,薄檀双目赤红,再也无法抑制胸中的汹涌情感:

  陆琛,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你怎么配说出这样的话!!!

  恰巧就在此刻,结束授课的陆琛自书房中走出,与这双充血的眼睛对上了视线——

  与其一同映入他的眼帘的还有,这双眼睛主人头顶那道漆黑如墨的好感度进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