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选题(160票加更)
作者:杨证道      更新:2023-07-10 15:40      字数:2181
  尹教授既然被称为“指导老师”,就意味着只能辅导,不能帮忙做题,铃声响起之前,就晃晃悠悠地出了宿舍。临走前,他留下一句:“你们可以随便用数院的机房。”e总感觉这位老先生甩手掌柜当得相当舒坦啊。八点钟,铃声响起。所有人迅速登录网站,下载题目。本次挑战杯和国赛的规则完全相同,分为a、b、c、d四道大题,a、b属于本科组题目,c、d属于专科组。陈淑桦一直把着电脑,第一时间就打开了文档高声念道:“a题,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谈楚然一愣:“a题就是应用设计类”“我看看b题。”“”“”“b题的题目是智能rgv的动态调度策略”“rgv是”“raiguidevehice,rgv。”回答的是楚平,声音很冷静,“轨道式自动引导车。”这都知道另外两人看向他,一副见了鬼的样子。陈淑桦最先反应过来,快速审题,这才发现文档里介绍的rgv的定义确实如楚平所说,不由得有些懵逼:“大大哥,你不是学经济的吗”楚平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见他这副样子,谈楚然便轻轻拉了陈淑桦一把:“让他想想。”“那咱们”“先出去。”“可是,选题时间最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陈淑桦看了眼楚平,“他这跟老僧入定似的,不知道要多久呢。”“我相信他。”谈楚然却只说了这句话,便走出了宿舍。“呵,女人,一恋爱就这样。”吐槽一句,陈淑桦也不管电脑,空着手出门了。没想到,两人刚一出门就碰到了熟人。涂东阳和小组成员正一边前往临时宿舍的大门,一边热烈讨论。“艹这什么鬼题目今年这两道题,都太偏向应用了吧”“我上个周末好像做过类似的,为一带一路的东南亚国家设计救险防水服,不过我当时觉得那玩意儿就是扯淡的,所以没留意。”“涂子,一带一路,那可是热点”“我学的是应用数学,又不是学政治的”“噗嗤”一声,谈楚然笑了出来。涂东阳看到他们两个,脸一红,心知刚才的讨论被对方听了去,有点儿不好意思。见他这样子,陈淑桦都也觉得尴尬,问道:“你们这是去哪儿”“机房。”“哎”“怎么了”“现在不才是选题阶段吗”涂东阳脸一黑:“我们查一查,在衣服里加一个防滑垫,能不能抗高温。”瞧这哥们的样子,就知道是被今天的题目给整懵逼了。毕竟天崩开局,两道题目一个是服装,一个是数控机床,跟数学的关系不深。不过“你们几个,一个计算机,一个经管,一个新传,应该更头疼吧”涂东阳忽然有了迷之优越感。陈淑桦点点头,又摇摇头:“我们相信楚平同学的实”话音未落“搞定”楚平的高喊声传来,“你们进来,咱们明确下分工。”这t跟想象的有点儿不一样啊涂东阳一脸懵逼,看着陈淑桦和谈楚然进了宿舍。直到“咣当”一声,大门关闭,他仍然愣在原地,以为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队友碰了他一下:“涂子,走吧。”“”“走吧”“哦嗯”遭受打击的三人颤颤巍巍地离开了宿舍。至于屋里,又是另一片场景。“我以前,读到咳咳研究过一篇论文,使用差分格式求解热传导方程,讲的是”楚平说道。“等等”陈淑桦打断他,“什么叫研究过”“嗯,其实就是写过,但是没发表”“嘶”倒吸一口冷气的声音。显然,楚平又说瞎话了。他刚才在看到a题的时候,就隐隐有种感觉,自己知道该如何解题,而且随着思考,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直到“系统,你给我兑换的「数学建模精通」,是不是有一篇类似的论文”「本系统只负责兑换,不负责指导宿主如何使用。」“哼,傲娇。”「才没有」楚平懒得搭理系统,而是认真审题。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人们需要穿着专用服装以避免灼伤。专用服装通常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记为i、ii、iii层,其中i层与外界环境接触,iii层与皮肤之间还存在空隙,将此空隙记为iv层。为设计专用服装,将体内温度控制在37oc的假人放置在实验室的高温环境中,测量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下面还有三道题目。但楚平看了背景介绍之后,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核心求解一个热传导方程。所以,无论后面的三道题能变出什么花来,楚平都有信心轻松地解决。他这才把陈淑桦和谈楚然叫进来,然后开始分配工作,至于两人和涂东阳的擦身而过的事情,他并不知道。楚平说道:“陈会长。”“叫我老陈吧。”“额老陈,关于a题”“楚平,为什么选a题”陈淑桦微微一怔,“如果真像你说的,这道题是差分格式求解热传导方程,那不就是物理范畴吗”“b题的数控机床,不好。”楚平指了指两道题的文档。a题,265kb,500字;b题,1170kb,806字,最关键的是附件,12。这个大小的文件,说明里面有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应该比a题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有更多的数据可以辅助理解。第一个物理知识不够完全没法做,第二个还能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想办法转化成数学问题解决。也就是说选b题的人会很多。a、b题是分开评选的,b题选得人多,要想拿奖,就更应该攻坚a题。陈淑桦懂了,点点头:“我们是奔着拿奖去的。”“嗯。”“你说吧。”“好。b,你先准备好,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恶补下物理。”“物理”“怎么啦”“我早就放弃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