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作者:莫二月      更新:2022-04-06 20:43      字数:6657
  生产队里的社员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苏安生再清楚不过了。

  他小的时候,他们山前大队还叫做山前村,那时候村里的日子更穷,村里的土地都是几户大地主家的,他们家是佃农,一年忙到头连粗粮都没得吃。

  冬天没有棉衣穿,大家冷的受不住,都是把家里所有的单衣都裹在身上。

  那时候,卖儿卖女,全家人四处去讨饭的人家比比皆是。

  他爹去县城的粮店扛大包,四处做苦工来养活他们这一家人。可是即便是这样,他们家的日子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解放以后成立了合作社,农民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虽说日子并不太富裕,但是吃饱穿暖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能天天吃白面,谁也不想顿顿吃粗粮。

  尤其是闺女接回家以后,苏安生更觉得亏欠了孩子。以前梨宝跟着她小姨住在县食堂里,衣食住行样样精细。

  回家以后,一多半的饭菜都是粗粮,可是梨宝懂事,从来没有叫过苦。她小姨寄来了一些白面大米,她还总是想着家里的兄弟姐妹,不愿意自己吃独食。

  当初留下梨宝,苏安生一是不想拖累小妹两口子,另一个是真舍不得梨宝离家那么远。

  他曾经想着一定要把最好的留给闺女,不能委屈了她。可是梨宝回家这么长时间他并没有为梨宝多做什么,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家里太穷了,即使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能省出来的东西还是有限的。

  现在一想到梨宝不过才七岁就开始想着怎样挣钱,苏安生心里更加的愧疚,他也下定了决心要改善家里的生活。

  “好,我听你们娘俩的,我去找满仓叔好好谈一谈。咱们生产队是要好好发展副业,我也觉得养鸭子卖咸鸭蛋是条门路,我这就去找满仓叔。”

  苏青梨就知道,她爸即使有挣钱的门路,最先想到的也是集体。不过养鸭子这事确实不是他们一家可以办成的。

  她爸之所以不考虑做挂面这个生意,无非是因为现在的白面供应少,没有原材料,也没办法加工。

  但是苏青梨这里有呀,她家别墅里最多的就是大米和白面了,堆满了整整一间屋

  子,足够他们家私下里加工挂面了。

  苏安生兴冲冲地去找大队长,却满脸沮丧地回来,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

  大队长薛满仓为人最是保守,他听苏安生说了这事,根本就不赞成。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瞎折腾,不如老老实实种地保险。

  再者说养鸭子就要买鸭苗,这么一大笔钱,大队长可舍不得投入。

  唐秋英就知道会这样,“满仓叔这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主意,你看咱们大队的副业,哪样不是照着别的生产队来的。再说了,副业大队都是他的几个儿子儿媳在管,他肯定不会让你插一杠子。”

  “别乱说,满仓叔不是那样的人。”苏安生对薛满仓还是敬重的,当年他爹去世的时候他才十岁,薛满仓也帮过他们家不少忙。

  “嘁”,唐秋英可不像他一样想,“你就是心眼实,薛家什么情况,咱们大队的人都看在眼里。你看田招娣妯娌几个猖狂的,还有那个二胖,简直就是小霸王,队里的孩子哪个没被他欺负过。要不是因为家丽人品医术好在那里撑着,满仓叔的威望早就被败光了。”

  这话苏安生无从反驳,他沉默了片刻,“那我继续劝劝满仓叔吧!”

  苏安生还没有成功劝服薛满仓,苏安民却偷偷来找他娘和大嫂商议事情了。

  “娘,我那天去县城找梨宝,认识了一个人。他在黑市那边有门路,他说了要是农村有什么粮食鸡蛋之类的尽管给他送去,他的收购价格都比供销社要高。”

  这不就是一个中间商吗,苏青梨知道这个年代做这行可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不是普通人敢涉足的。没想到三叔居然这么容易就和这样的人搭上了线,要是这样的话,她们加工出来的面条就不愁销售了。

  王凤春也有些不放心,“这人靠谱吗?”

  “娘,你放心吧,这个伍哥特别有门路。现在县里供销社的商品供应也不足,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许多人买不到就要自己想法子。伍哥的人脉广,不会出事的。”

  苏安民和唐秋英商量,“大嫂,要不你先加工几斤面条,我给伍哥送去试试?”

  唐秋英丝毫不犹豫,“行,这事好办,只不过要瞒着你大哥,他肯定不同意。”

  苏安民也是这个意思,他看向王凤春,“娘,家里还有多少白面,咱们就试试呗!”

  王凤春想了想也答应下来,“这事先不要说,就咱们娘几个知道就行。秋英,你只管去做,到时候就说是隔壁生产队的小媳妇要生孩子,拿了白面来找你帮忙加工的。”

  苏安民一听立刻就对着他娘竖起了大拇指,“娘,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还是你想的周全。”

  王凤春气得白了儿子一眼,“没正行,赶紧去干活吧!”

  苏青梨对奶奶的安排也是佩服得很,有她操心,苏青梨只负责出原料,什么事情就都不用管了。

  很快,唐秋英就连夜做出了一批面条,白天挂在木架子上在后院晒干,苏青梨帮着她妈一起用纸封好,一共有二十斤。

  王凤春说这些面条是帮着要坐月子的小媳妇加工的,大家丝毫没有怀疑。这个年代日子穷,坐月子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补身体,面条鸡蛋就是最好的补品了,一般的人家都会给产妇准备。甚至亲戚上门祝贺的时候,也会送两斤挂面过去。

  苏安民悄悄把这些挂面送到了伍哥手里,晚上回家就把钱交给了王凤春。

  “娘,伍哥给的价格是四毛钱一斤,一共是八块钱,你收好!”

  苏安民激动坏了,他们一个月多做几次面条,这样下去挣得岂不是比老四的工资还要多。

  王凤春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里面还有本钱呢。以后家里的白面用完了,我还要想法子买白面呢。”

  苏安民立刻冷静了下来,现在是用家里的白面做面条,以后怎么办呢?

  “娘,要不我找伍哥想想办法?”

  “你觉得呢?你找他买白面,再加工成挂面卖给他,那我们还赚什么?”

  苏安民的肩膀瞬间就垮了下来,是啊,这样就挣不到钱了。

  “行了,这事你就不用管了,我来想法子吧!”

  王凤春是故意把原材料的事情提前说出来,她本来就没打算白用孙女拿出来的白面。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她拿了三块钱给苏青梨,“梨宝,你把这三块钱收进你那个别墅里。以后每次卖了面条,奶奶都会给你一份当做本钱。”

  “

  奶奶,我不要,我要这些钱干什么。”

  “你听奶奶的,好好拿着这钱。奶奶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那些东西是你的机缘,可是咱们家可也不能太贪心,白白占便宜。”

  王凤春还有一些话没对孙女说,她活了这一把年纪了,最是明白这天上没有掉馅饼的道理。

  孙女现在得到这些珍贵的粮食,要是他们也跟着享用,会不会分了孙女的福气。

  苏青梨见奶奶坚持也就不再推让了,她就当替奶奶保管这笔钱吧。

  周末原本是苏安平放假的日子,可是这周,他却没有按时回来。

  往常如果不回家,他也会提前托人捎信回家,可是这一次他却一点消息没有。

  等到中午还不见苏安平回家,严玉宁急得团团转,王凤春也有些担心。

  苏安生匆匆吃了午饭,“娘,老四大概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正好我要去一趟县城,我去老四厂里打听一下。”

  “那也好,“王凤春好奇地问道:“你去县城做什么?”

  苏安生咧嘴笑了出来,“娘,满仓叔答应养鸭子的事情了,我去县城养殖场看看有没有鸭苗。”

  唐秋英还有些不敢相信,“真的?满仓叔真的答应了?”

  “嗯”苏安生点头,他为了能办成这件事也费了好大的力气,他先说动了其他小队的几名小队长,大家一起去劝说的满仓叔,终于让他答应了下来。

  听到苏安生这么说,苏安富有些忧虑,“大哥,要是这样的话,满仓叔心里大概还是不情愿的,就怕后面他要为难你。”

  “不能吧?”苏安生觉得大队长不会这样做,“我也是为了让咱们生产队的人可以多一些收入。”

  现在苏安生也不想这些了,“我还是先去县里打听鸭苗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以后再说。”

  苏安生吃过了午饭就匆匆赶去了县城,直到天黑才回来。

  严玉宁没见到苏安平回来,失望极了,“大哥,安平呢?”

  苏安生坐下,喝了一口闺女专门给他端来的茶水,这才说道:“安平厂里出了一点事,他刚进厂时一直教他手艺的文师傅突然得了急病,人在医院抢救呢。他在医院里照顾文师傅,没时间回家。”

  听到苏安平没事,严玉宁才放下心

  来,随即,她的神情就紧张起来。

  “文师傅?大哥,你说的这个文师傅是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和妻子离婚多年的那个文师傅?”

  苏安生一愣,“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在医院里好像是有一个男孩也守在手术室门前。”

  “那个男孩是不是叫文向东?”

  “好像是吧……”

  苏安生去医院找弟弟,只是想看一下能不能帮上忙,其他的还真没注意。

  “弟妹,你问这个是做什么?你认识这个文师傅?”

  “不是,我不认识。”严玉宁急忙否认,“我只是听安平说过。”

  见严玉宁这么紧张,苏青梨也有些奇怪。文向东,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呢?

  苏青梨认真回忆了一下,突然就想了起来,这不就是在书里严玉宁收养的第二个孩子吗?他长大后可是一位有名的科学家呀!

  严玉宁就是知道文向东未来的成就,所以才会在文师傅病逝以后收养了他。

  一听是苏安平的师傅病了,苏家人难免关心起来,问起了他的情况。

  “人还在抢救,但是医生说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希望,真是可惜了,才三十多岁。”

  一家人也都跟着唏嘘不已,这么年轻要是丢下孩子走了,实在是让人心疼。

  说过了苏安平师傅的事情,大家又问起鸭苗的事情。

  苏安生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问清楚了,县里的养殖场没有鸭子,但是他们替我联系了咱们市里的一家养殖场,那里有鸭苗可以出售给我们。他们给我开好了介绍信,让我直接去市里就行。”

  “真的?那太好了,这么说咱们生产队真的要养鸭子了!”

  唐秋英兴奋起来,“咱们生产队里到处都是河沟,还真就适合养鸭子,你说咱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这鸭子放进河里,饲料喂得也不多,咸鸭蛋可比鸡蛋贵多了。”

  唐秋英已经开始能计划在哪片河沟养鸭,鸭子多久可以下蛋。

  见她这么开心,苏安生笑着说道:“明天我就带人去市里买鸭苗,早点买回来,这鸭子也好早一天下蛋。”

  去市里,当然不能苏安生一个人去,除了他还有薛家的大儿子薛水生和大队的会计。

  三个人拿着介绍信,搭乘县里运输队

  的一辆卡车到了市区。

  这是苏安生长这么大第一次来到市区,不止他,薛水生和会计也是一样,市区宽阔的马路,还有干净的街道让他们看傻了眼。

  司机师傅还有别的工作要做,把他们送到了离养殖场不远的路口。

  “从这里一直往东就可以到养殖场了,你们可以坐一路公交车过去,等到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我还在这里等你们。”

  苏安生连忙答应下来,“师傅,往东还有多远呀?”

  “也就是七八里路吧!”

  一听只有七八里路,苏安生就舍不得坐车了,他和薛水生商量干脆步行走过去。

  薛水生也是第一次来到市区,想要看看沿途的风景,就没有反对,三个人沿着马路往东走。

  “安生哥,到底是市区,你看路上这些人都骑着自行车。”

  苏安生也是羡慕得很,“什么时候咱们农村也有这样的马路就好了。”

  薛水生嗤笑,“怎么可能呢,咱们农村还要种地,到处都是泥土,怎么会这么干净。”

  穿过一座大桥,薛水生停住了脚步。

  “安生哥,你看这是什么地方。”

  桥边有一座很大的院子,透过青砖垒成的院墙依稀可以看到里面很是热闹。院子有一个大铁门,铁门上方写着几个大字“人民公园。”

  薛水生兴奋起来,“这就是人民公园,安生哥,我们也进去逛逛吧,也不枉我们来一次市里。”

  苏安生皱眉,“我们还是赶紧去买鸭苗吧,要不等回来的时候再去逛?”

  “回来的时候,我们带着鸭子还怎么去逛,安生哥,我不管,我一定要去。”

  会计也有些心动,好容易来了一次市区,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来,不逛一下公园真有些说不过去。

  苏安生无奈,“要不,你们两个进去逛吧,我在这里等着你们。”

  “行!”

  薛水生没有推辞,迫不及待往公园走。会计又回头走到苏安生面前。

  “安生,我带着钱去逛公园不安全,先放在你兜里。”

  苏安生也很小心,把装着钱的手帕收好,裹紧装到自己的上衣的内口袋里,蹲在桥边等着两人。

  虽然不是星期天,但是来逛公园的人不少,苏安生舍不得门票钱,但是却

  想着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带着梨宝来逛一次公园,他觉得闺女一定会喜欢这里。

  “救人呀……有人落水了……,救命呀……”

  苏安生正想着闺女,就听到了呼救声,他立刻站起身往四周看去,就见在桥下的河里有两个孩子扑腾的身影,河边还围着不少人在那里。

  苏安生慌了,赶紧往桥下跑去。“怎么了,怎么落水了?”

  河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说起,“不知道呢,这两孩子刚才好像比赛游泳呢,现在你看好像是要沉下去了吧!”

  “你会不会游泳呀,我们不会呀!”

  苏安生会游泳的,他毫不犹豫地脱了衣服跳进了河里。

  两个孩子已经到了河中心,一个孩子还在那里挣扎,另外一个已经没有了力气。

  苏安生奋力游过去,拖住一个孩子带着他游到岸边,把他交给岸上的人,苏安生又游回去救另外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已经昏迷了过去,苏安生担心极了,他只能加快自己的速度,唯恐孩子出什么意外。

  两个孩子救到岸上,苏安生已经没有了力气。先救上来的男孩已经苏醒,他哭着扑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大声喊他:“秦明远,你快醒醒……”

  苏安生知道要快点把孩子肚子里的水排出来,他挣扎着起身,“孩子,你让让,要先给他排水……”

  小男孩擦了一下眼泪,赶紧让开。苏安生用力在孩子的胸口按了几下,可是孩子还是没有反应。

  有人在那里高喊,“送医院,快送医院。”

  立刻就有人上前抱起孩子往医院去,一阵慌乱过后,岸边安静了下来。

  苏安生这才把扔在地上的衣服捡起来穿上,他顺手摸了一下口袋,当即就傻住了,他的钱呢?

  前山生产队的人一整天都是喜气洋洋的,他们都在议论队里要养鸭子的事情。

  虽然大家以前没养过鸭子,但是一想到年底卖了鸭蛋,大家可以多领到分红,都高兴地像过年一样。

  他们一整天都盼着苏安生买鸭苗回来,时不时就有人提起这事。

  “苏大嫂,这都快收工了,安生大哥该回来了吧?”

  唐秋英也是笑眯眯地,“快了吧,说是傍晚就回来。”

  可是傍晚的时候,苏安生没有回来,只

  有薛水生和会计一起回来的。

  他们两个说,鸭苗没有买到,买鸭苗和饲料的五百块钱被苏安生弄丢了。

  这一下生产队里的人可炸锅了,这么一大笔钱可是他们队账面上唯一的一笔钱了。鸭子没买到,钱也没了,他们生产队下半年难道要喝西北风吗?

  唐秋英黑着脸质问道:“薛水生,你把话说清楚,你们三个人一起出去的,钱怎么会被安生弄丢?”

  薛水生目光躲闪着不去看她,“钱是放在安生身上的,他去河里救人,衣服就扔在岸边,等他想起来的时候,衣服里的钱早就被人偷走了。我们去公安局报了案,安生不死心还在河边找钱呢,我们两个看时间太晚了,就回来给大家报个信。”

  队里的人一听就急了,七嘴八舌开始埋怨,“安生逞什么能呢,跑到市里还去救人,他要是不救人,钱也不会丢。”

  “就是,五百块钱,我们队里每家还能分两块多呢,这么多钱可怎么办呀?”

  “都怪他非要折腾买鸭子,要是不去买鸭苗,这钱也丢不了。”

  还有一个声音在暗处喊了一句,“这钱要是找不回来,就让苏安生赔。”

  人群中安静下来,随即就有人开始小声嘀咕,大家也觉得这钱必须要有人赔。

  唐秋英冷笑,“薛水生,你们三个人一起出去,丢了钱怎么就能只怪到我男人头上。这事我们不能光听你们的一面之词,有什么事等安生回来再说。”

  唐秋英不理会这些人,转身带着苏家人回家去。

  苏青梨倒是不担心这五百块钱,她更不放心她爸,丢了这么多钱,可想而知她爸的心情会有多糟,她实在是放心不下。

  严玉宁心里却着急得很,前世可没有这事。五百块钱,这要是让苏安生还钱的话可怎么办才好。

  安平欠厂里的钱眼看就要还清了,他们两个终于苦尽甘来,要是再被苏安生拖累,那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严玉宁心里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能让苏安生连累到他们,她一定要分家。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就要彻底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