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
作者:莫二月      更新:2022-04-06 20:42      字数:5762
  大年初一,严家两兄弟不是来拜年的,而是来报丧的。

  严家的大女儿,严玉宁的大姐在除夕夜去世了,而且还不是正常的死亡,据说是吞了老鼠药自杀的。

  苏青梨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不禁打了一个冷噤,往她妈的怀里靠了靠。

  严大姐嫁的也不远,就在临近的西沟生产大队。她婆家姓宋,也是西沟生产队出了名的人家。

  严大姐自杀以后,宋家人并不敢通知严家,准备今天偷偷下葬的。还是严大姐的大女儿跑了十来里路找到了姥姥家告状。

  严家老二脾气很是暴躁,“妹夫,我大姐不能白死了,姓宋的必须要给我们一个交待。你和二妹都一起去,咱们去给大姐讨公道去。”

  王凤春不想让儿子搀和严家的事,“他二哥,这事的来龙去脉还没有搞清楚,安平跟着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如你们兄弟先去了解一下情况,后头需要帮忙的话,安平再过去。”

  严二哥不愿意了,“婶子,安平是我家的女婿,现在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不去怎么行?”

  西沟大半个村子的人家都姓宋,出了事肯定互相包庇。他们兄弟势单力薄的,没什么威慑力。苏安平就不同了,他是县城的工人,公社里有名的人物,宋家总要忌惮两分。

  王凤春怎么会不知道严家的打算,所以不想儿子出头露面,但是架不住苏安平自己愿意。严玉宁饱含泪意的眼神凝视着他,苏安平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苏安平同意了,严家人也就不再耽搁,起身往西沟生产大队去了。

  到底是一条鲜活的人命,虽然不喜欢严玉宁,但是苏家妯娌几个也觉得唏嘘不已。

  “娘,那严家大姐怎么就吞了老鼠药了呢?年纪轻轻的,这么想不开!”

  王凤春的消息倒是灵通一些,“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她男人是独生子,从小被爹娘宠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仗着样貌好,人也不安分。严家大姐嫁过去生了三个丫头,她婆家很不待见她。”

  可是再苦也熬了这么多年了,怎么突然就寻了短见呢?她也不想想,自己死了,留下几个没娘的丫头怎么活。

  苏青梨没有想

  到严玉宁的大姐居然是自杀的。书里对她的死根本没有提及,但是她的二女儿宋云,却是一个重要的配角,因为宋云后来是被严玉宁收养的。

  严玉宁和苏安平这一走,一夜都没有回来,王凤春担心不已。

  苏安生安慰她,“娘,严家去了好多人呢,老四和他们一起,你不用担心。大林他姥爷家离着西沟不远,不行我帮着打听一下。”

  也只能这样了,王凤春不禁埋怨起小儿子,不管怎样,也应该给家里捎个信回来呀!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唐秋英妯娌几个一早就开始准备了。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被苏安平骑走了,大家只能步行。

  其实现在村里人出行大都是靠步行,农村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人家不多。

  唐秋英的娘家离着山前大队有十几里,步行要走一个多小时才会到。苏安生怕闺女累着,走出半里地就忙着问她,“梨宝,你累不累,要不爸爸抱着你走?”

  苏青梨摇头,“不用,爸爸我自己可以坚持。”

  虽然她现在才六岁,可她穿越之前毕竟已经成年了,怎么还好意思让爸爸抱着走。

  一家五口在路上走了没多远,前方就传来了一阵自行车铃声。

  “二姐、姐夫……”

  “小舅……”

  “爸、妈,是小舅来接我们了。”

  大林哥俩都兴奋起来,跑着去和小舅汇合。

  唐小舅叫唐建军,一米八的小伙,很是帅气。他在县城的家具厂学徒,平时也是只在休息的时候回家,大林兄弟两个很喜欢这个小舅。

  唐建军笑呵呵地单手把两个外甥抱起放到自行车前杠上坐好。

  “梨宝,你想不想小舅?”

  “想了,小舅过年好!”

  “哟,还是我外甥女懂事。走累了吧,坐小舅的车子回家。”

  要说现在的自行车质量还真是好,唐秋英抱着青梨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辆自行车搭载了五个人,唐建军依旧骑得稳稳当当的。

  苏青梨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后来见小舅丝毫不费力,也就放下心来。自行车的速度要快得多,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就到了唐家。

  唐家的人口不多,唐秋英姐妹三个都嫁出去了,唐家两兄弟和唐老爷子住在一起。

  苏青梨的

  姥娘几年前就去世了,据说她活着的时候最偏心大女儿,也就是大姨唐秋霞。

  唐秋霞的婆家是本村一家姓刘的,当年她和她男人是自由恋爱,唐家人都不看好这门婚事,但是她自己执意要嫁过去。

  唐姥娘活着的时候,唯恐大女儿出嫁后的日子不好过,给她准备了丰厚的陪嫁。可她倒好,嫁过去没多久,那些陪嫁就被婆婆给哄走了,还时不时被婆婆挑拨着来搜刮娘家人。

  看到唐建军把苏青梨一家接过来了,她又开始挑毛病。

  “小弟,没有你这么偏心的,我回娘家你怎么不去接我?”

  唐建军把自行车停稳,不紧不慢地开口,“大姐,你婆家离着我们家没有一里路,你一抬脚就来到了,哪还用得着我去接?”

  唐秋霞撇了撇嘴有些不高兴,她就知道弟弟是嫌弃她经常来娘家。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她婆家人口多,日子过得不如娘家宽裕,肯定要找娘家人帮一把呀!

  “老二,妹夫怎么没来?你也没给爹买点什么好东西?”

  “安生在后面呢,你还说我,你给咱爹买的什么好东西呀?”

  唐秋霞不说话了,她婆家穷,怎么能和老二比?

  唐秋英知道自己姐姐的德性,也不和她多说,带着几个孩子直接就进了堂屋。

  唐秋霞生了两儿两女,她都带了过来。四个孩子正在和唐大舅的儿子争抢放在炕桌上的炒花生。

  唐老爷子坐在炕头上正在抽烟,笑呵呵地看着一屋子的孙子玩闹。苏青梨兄妹和姥爷打了招呼,就被安排去和表哥表弟们一起玩。

  唐秋英径直去了灶房,去给大嫂帮忙。

  “大嫂,不用准备这么多菜,因为我们来,耽误你回娘家了!”

  唐大嫂人很和善,脾气也好。

  “不用你帮忙,我都准备好了。你们来了家里也热闹,我娘家爹娘都没了,几个嫂子也要回娘家,我回娘家也没个地方待。”

  唐秋英知道大嫂娘家的情况,有些心疼她,也就不再说下去,干脆挽起袖子帮着大嫂准备饭菜。

  堂屋里,苏青梨看着这么多孩子只觉得头晕,她能叫出名字的不多,只除了大丫。

  大丫一直在盯着苏青梨看,她眼里的嫉妒根本就遮掩不住。

  苏青

  梨身上穿着的是新做的枣红色条绒罩衣,罩衣是三婶帮着做的。

  苏青梨也是才知道原来三婶的手那么巧,裁剪缝纫,她都精通。

  罩衣的样式很是普通,但是三婶在衣摆处给她绣上了几朵小花,穿在她身上很是好看。

  在大丫眼里这衣服更是洋气得很。

  “你的新衣服是小姨给你买的吗?”

  “是我妈给我买的。”

  “嘁……”大丫根本不信,“骗人,小姨没有给你寄东西吗?”

  “小姨才走了不到一个月,部队离着咱们这里有上千里路,就算是寄信回来,路上一耽搁也要一个多月。”

  这些还是苏青梨听她爸说的,后世的通讯实在是太发达了,邮递业也更不必说,快递几天就可以送达全国,她险些忘了现在这个年代运输的不便。

  小姨走了这么久一封信都没来过,苏青梨担心去问她爸,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年代寄一封信就要这么久。

  大丫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事情对她来说太遥远了,她根本就不懂。

  比自己还小的表妹却懂那么多,大丫心里很不服气。

  “肯定是小姨骗你的,她就是把你忘了。我妈说了,小姨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孩子,她肯定会疼自己的孩子,不会再疼你了。”

  一想到那些漂亮衣服、好吃的点心,表妹再也得不到了,大丫心里又高兴起来。以后这个小表妹和她一样生活在农村,也会跟着下地干活、烧火喂猪,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白,这么洋气了。

  这么想,大丫看着苏青梨的眼神就带着得意,她已经窥探到了表妹以后的命运,而这个表妹还在那里傻傻不自知。

  苏青梨翻了一个白眼,原本并不想和十岁的小姑娘计较,可还是忍不住说了几句。

  “小姨有了自己的孩子肯定会最疼他们,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可是小姨疼我也是真的。她的孩子在她心里排第一位,我可以排在第二呀!而且,我也会疼小表弟小表妹他们的。”

  大丫没想到苏青梨一点都不伤心,还天真的以为小姨还会继续疼她。大丫气鼓鼓地扭过头去,不再理会苏青梨。

  一旁的唐建军和哥哥相视一笑,他们就知道梨宝的心性好,小妹没有白疼她。

  苏安生一个

  人步行,比青梨她们晚到了半个小时,他一来,唐大舅就招呼着大家开饭。

  家里人实在是太多了,只好摆了两桌,孩子们单独坐在一起。

  饭菜的量很足,萝卜丸子、土豆炖鸡、炖豆腐、还有一大盘白菜粉条肉。可是架不住孩子多,菜一上桌,刘家的几个孩子就抢了起来。他们显然很有经验,先挑肉,再抢菜,四双筷子伸进去搅合一下,别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下手。

  苏家吃饭都是按照人数分配好,苏青梨哪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看傻了眼。

  还是大林眼疾手快给妹妹抢到了一块鸡肉,“梨宝、快吃……”

  苏青梨不想吃了,“哥,你吃吧,我不饿。”

  大人那桌,刘姨夫也是一样闷头喝酒吃菜,唐秋霞和大丫一样,也怀疑家里人对她隐瞒了小妹的事情。

  “老二,小妹真的没有给你家写过什么信吗?我们一家子都不识字,小妹挂念我,只能给你写信说道一下,你可不许瞒着我。”

  唐秋英冷着脸,“大姐,梨宝都知道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懂呢?小妹走的那么远,现在到了部队还不知道有没有安顿好。就算是给家里写信也要等她忙完了,你着急什么?”

  “我这不是担心小妹吗?”唐秋霞嘟囔了一句,赶紧夹了几筷子菜放进嘴里。

  她的嘴里塞得满满的,还是忍不住开口,“听说南方人顿顿都吃大米饭,那日子得多阔呀!小妹在部队是首长夫人,就更不缺吃喝了,她手指头缝里漏一点就够我们忙活大半年的了。”

  唐秋英把碗一摔,有些恼,“你这都是听谁胡说的?还首长夫人,妹夫在部队也就是个小营长,比他官大的领导多了去了。小妹说了,到了部队也是自力更生,小妹一样要自己种田种菜,你不说心疼她了,还总想着占便宜,有你这样当姐的吗?”

  唐大舅也跟着开口,“行了大妹,快吃饭吧!等小妹寄信回来,我会通知你的。”

  唐秋霞还有些不甘心,她哪里想看什么信,是怕小妹瞒着她给这两家寄什么好东西。

  在唐家待了大半天,苏家人就告辞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大舅妈偷偷塞了两个熟鸡蛋到苏青梨手里,她已经注意到青梨午饭没有吃好。

  苏青梨和大舅妈道了谢,依旧被她妈抱着坐在小舅的自行车后座上回了家。

  二叔一家已经回来了,不过脸色都不好。苗丫偷偷告诉青梨,因为她姥姥家准备的饭菜太少了,他们都是空着肚子回来的。

  怪不得呢,她是知道二婶娘家一贯重男轻女,可是没想到这么不讲究,闺女过年回娘家都吃不饱,也难怪二叔对老丈人家抠门。

  王凤春不知道小儿子那里怎么样了,等到苏安生回来,就连忙问起他。

  “怎么样?你去西沟打听了吗?”

  “娘,你别急。”苏安生坐下喝了一口水,“我打听过了,老四就在西沟那里,严家人去宋家闹了一场,两家差点打了起来。严家不许宋家把人下葬,坚持要个说法。两家人争执得厉害,一夜都没消停,估计今天晚上老四就能回来。”

  在娘家唐秋英也听嫂子她们说了一嘴,现在也有八卦和大家分享。

  “我听说是严大姐的男人和生产队的一个寡妇相好,那个寡妇怀了身孕,找人看了是个儿子。那个男人就要和严大姐离婚,娶寡妇进门。严家大姐自然不愿意,被男人打了一顿就吞了老鼠药了!”

  “啊?”刘兰香吓得拍了拍胸口,“这男人怎么那么狠心呢!好歹嫁到他们家十来年了,伺候他们一家老小,怎么能说离婚就离婚。严家大姐也是,让那寡妇把儿子生下来,她抱回去养着就是了,至于去寻死吗?”

  苏青梨被二婶的言论震惊了,把丈夫的私生子养在身边,这是什么操作?她实在忍不住了。

  “二婶,那孩子不是小婶的大姐生的,她为什么要养呀?”

  唐秋英没想到闺女一直在一旁听她们讲话,她有些懊恼让闺女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梨宝,你去和哥哥他们一起玩,大人说的这些你不懂。”

  “妈,我都懂的。小婶的大姐不该吞老鼠药的,她可以去公社告她丈夫和那个寡妇,这样不就没事了。”

  唐秋英震惊了,“梨宝,你都是听谁说的?”

  苏青梨又推到老师头上,“我们托儿所老师说过,她一个亲戚就是这样的,人家就去公社告了。”

  唐秋英只以为闺女上托儿所的时候,不小心听到老师议论这

  事,并没有多想。

  刘兰香不以为然,“梨宝,你老师那个亲戚才傻呢,告到公社,就是把寡妇和她男人都抓起来,又有什么用?她婆家不就恨死她了,她的闺女以后怎么嫁人?日子照样过不下去。”

  “那就离婚呗!”

  “离婚?你们小孩子懂什么?离婚还不让人笑话死,那还不如吞了老鼠药一了百了呢。”

  屋子里沉默下来,估计严家大姐就是这么想的。

  刘兰香叹了口气,“唉,所以说女人就得有儿子,要是有儿子,估计宋家人也不会那么绝情。”

  这都能扯到生儿子的事情上,二婶这个重男轻女的思想怕是扭转不过来了。

  苏青梨也懒得和她争论。她现在在想的就是严家大姐留下的三个闺女。

  书里除了宋云,对其他两个女儿只是简单提了提。

  前世宋家在严家大姐去世后,很快就把三个女孩安排好了,除了老二留在家里干活,老大和老三都被宋家送人了。

  老三的去向不明,老大宋雨被送到了一家有个傻儿子的家庭当童养媳。

  宋云在宋家也是被后妈打骂着长大的,直到她十八岁成年的时候,在宋家要把她嫁给一个三十多的老男人的时候,她逃了出来。

  没想到她意外逃到了一个来农村拍摄电影的剧组,被导演看中,扮演了里面的一个农村姑娘的角色。

  因为这个角色本色出演,宋云被导演赏识,从此走上了演员的道路,成为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明星。

  书里严玉宁重生以后,知道外甥女会成名,就收养了她,把她带到了苏家生活。

  后来,宋云一直跟着严玉宁,也和前世一样在十八岁的时候演了电影,成了影后。

  但是宋云一直感激的都是严玉宁,对养了她两年的苏家人丝毫没有关心过。甚至在严玉宁和苏家人闹翻的时候,靠着演技陷害苏家人博取村里人的同情。

  苏青梨现在想的是,这一次要怎么阻止严玉宁收养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