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捞钱
作者:十尾兔      更新:2023-09-01 13:43      字数:6012
  容昭当天回到户部,难得没有早退,而是留在户部加班,奋笔疾书。户部官员路过时,全都神情古怪地看她一眼。

  容侍郎加班?

  这是天上下红雨了?

  他们下意识看了眼沙漏,确定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他们没感觉错。

  真下红雨了?

  就连徐尚书都“路过”两次,想看看她在写什么,只可惜眼神不好,什么都没看到……

  当天容昭加班,全户部都没走。他们想知道她在干嘛。

  然而,等到天黑时,容昭写完,抬头: &34;咦?诸位大人还没走?&34;一主事笑了笑: “容大人,你……”这是在写什么?

  容昭没等他说完,已经站了起来,笑道: &34;既然诸位大人都在忙,那你们继续,我先走了。&34;说完,她夹着写的东西,屁颠屁颠走了。

  众人: &34;……&34;

  得,全都白等了。

  好在,第二天他们就知道昨日容昭写了什么。当容侍郎的公文呈上来时,满朝文武皆惊,立刻大声反对——

  &34;这怎么行?&34;

  &34;从来没有这种先例,一介商贾,凭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地位?&34;“是呀,商贾自有地方管辖,何必直达户部?”&34;户部能忙得过来?&34;

  &34;不行,士农工商,商为末,凭什么给他们这么高的地位?莫不是容侍郎以前是商人,就偏颇商人?&34;

  很少有人说容昭是商人,毕竟她做的所有产业背后都绑定了大佬。而且那些产业都是有名有利,百姓也赞扬。

  这次直接说容昭,显然是气急。

  地方商贾从来是他们压榨的方向,是这些官员的荷包,甚至很多商人为了找靠山,几乎等同于他们门下奴仆。

  如今这商会一成立,那些商贾的靠山是中央,谁还给他们当奴仆?可惜,容昭这公文永明帝已经看过,容昭也说服了他。

  此时他直接道: “容卿这提议朕很支持,建立商会,才能更好管理全国商贾,避免商贾胡来。”

  这是避免商贾胡来吗?

  这是给商人抬高地位啊!

  /许多人都知道,永明帝这是借口,他就是缺钱缺狠了,什么主意都答应。还有人要继续反对。

  谨王出列,淡淡道: “皇爷爷,孙儿支持成立商会,商贾是该集中管理,地方商贾皆有乱象,与其被贪官污吏剥削,不如为国贡献。

  &34;如今边关战事已经开始,为了尽早结束,是该用些手段筹集银钱,此时,不该有人反对。&34;

  满朝文武的面色微微一变。

  裴怀悲这话两个意思——第一,贪官污吏才会反对,第二,为了边关战事尽早结束,可以使用非常手段。

  如果他们再反对,他们就可能和这两条扯上关系。

  第一条,贪官污吏,他们不想扯上关系。

  第二条他们也不想,永明帝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只想战事在自己手上结束,留下千古功绩,这个时候你去阻拦他,不想活了?

  现在的永明帝真圣心独断,没多少人敢硬刚。所有人反应过来,哪怕面色难看,依旧都住了嘴。永明帝点点头,吩咐: “此事交给容侍郎负责,尽快安排。”

  永明二十六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三月十日,又是一个消息震荡大雁朝所有商人。朝廷发出公文,张贴在大雁朝每个城池——

  朝廷成立官方商会,只要纳税的商户,皆可加入商会,从此以后,受商会保护。商会成立十大代表,每三年选举一次代表。商会代表直接归入户部负责,成立商会事务长,为五品官。

  每年年底,商会代表入朝受永明帝接见。

  同时,商会代表可向商会事务长反应商会情况、大雁朝商人难题,以及提出商人管理策略,事务长可直接呈折子与皇上。

  而商会十大代表三年一选,大雁朝三年交税最多的五个商户,直接成为商会代表。剩下五个席位,则由商人选举出。

  年交税一百两以上的商户,获得一张选票。年交税两万两以上的商户,成为商会代表候选人。

  选票数量最多前五人,成为商会代表。

  商会的商户可向十大代表提出意见,也可向十大代表反应所遇不公,十大代表可代为处理,可向商会事务长反应。

  每一届商会代表候选人,都将获得户部盖章的“候选人锦旗”,每一届商会十大代表,都将获得户部

  制作匾额,以及永明帝题字。

  永明二十六年三月十日商会成立,税银就按照今年的统计。

  第一届商会代表选举在九月,给他们半年的时间准备!

  这个公文一出,大雁朝上下震荡。

  所有商人脑海中都只有四个字——上达天听。商人全都兴奋了。

  &34;天啦,我们商人终于要有地位了!&34;

  &34;从此往后,我们便有商户庇佑,不再担心遭受剥削。&34;&34;你们不担心十大代表剥削吗?&34;

  &34;不担心,有十大代表,总有一个是好的,而且,有五个位置是依靠选举,三年一换,总能选到好的代表。&34;

  “十大代表的地位就是我们商人的地位,年年都能见到皇上,上达天听,商人有人做主了!”&34;还有商会事务长,是五品官,时常都能替我们见到皇上。&34;

  &34;太好了,真的太好了。&34;

  “我看看我交了多少税,以后那些孝敬官员的银两就拿来交税吧,不说成为代表,只要成为候选人,就能得到户部的锦旗,若是成为代表,那可就光宗耀祖了!&34;

  &34;果然,只有容世子,啊不,容侍郎才会惦记着我们商人。&34;“容侍郎还是户部的,真想给他立个长生牌,只要他活着,咱们商人就能好过。”

  这公文的意思就很明确,以后大雁朝商人的钱不用往地方官吏手上送,直接往国库里面送。

  送给地方官,随时还可能受到欺压。但是送给中央不一样,中央可没空欺压他们。

  不仅不欺负他们,还有地位,与其到处打点,不如多交税,成为商会代表,有地位有面子。

  大商贾开心,因为他们有可能成为代表,能见到皇帝,就能有地位。

  小商户也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有选举权,代表如果不好,他们下一次可以不投他们,投给好的代表。

  代表是他们可以选择的,但地方官员可不是。

  ——这税钱,他们很愿意交。

  商户全都亢奋了,而地方官则只能将火给压下去。

  半年后,商贾们就有了上达天听的渠道,他们不敢再轻易盘剥商贾,

  那些给他们为奴为仆的商贾,可以想象,从这一天开始,不会再那般乖顺好欺负。

  商人地位一直很低,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家业,很可能被地方官吏直接搜刮干净,导致商人全都夹

  着尾巴做人。

  这公文一出,就是一针强心剂注入商人心中。一时间,商人兴奋,商业繁华。

  而商业繁华最直接能影响的就是百姓生活,地方上常出现背靠官僚的垄断商贾,价格自然是百姓承受不住却又必须买的。

  如今商会成立,地方上垄断可能被打破,商人活跃,经济市场就能活跃。这是对大雁朝的影响。

  而对于朝廷的影响也很直接——税银暴涨。

  不要以为半年后才开始选举,户部暂时收不到钱,相反,所有收到消息的大商贾,开始疯狂往户部送钱,获得选举资格。

  半年时间,不得扬个名,争取选票?不得先成为代表候选人?

  商人无疑是脑子灵活的一群人,很快便能明白这个道理。

  而当这群脑袋灵活的人开始追求名声的时候,整个大雁朝的商业环境都能变得更好,百姓幸福感也会提高。

  公文从发出去的那天开始,先是京城商贾往户部交税,之后往临府扩散,各地的税银都开始暴增。

  大多数都是直接送去一万两税银。

  也有类似于丝绸商郭家、粮商柯家、盐商柳家……这些世家商贾,他们为确保万一,想去争取那前五代表的名额,所以直接大量往户部送去税银。

  世家的家底有多丰厚,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是数代人、几个朝代盘根错节延续下来的根基,世家人可还有不少过得比皇族还要奢靡。

  毫不夸张,从公文发出去开始,户部天天都在数钱。

  永明二十六年三月底,徐尚书看完账本,久久无言。半晌后,他抬头: “容侍郎呢?”主事: “还没来。”

  整个朝堂,大概只有容昭经常迟到早退,没有丝毫做官的态度。可偏偏,没人说她。

  当初商会这一举措出来的时候,他们知道会有很多钱进账,却从未想过,整个大雁朝的商人竟然能拿出这么多钱!

  ——这不是收税银,这是捞钱。

  从公文发布开始,户部就不再缺钱,昨日刚刚

  运送了一批粮草去边关,又给了兵部三十万两,让他们制作盔甲等物,送去边关。

  就这,户部账上竟然还有钱!

  而且,每日都有地方往户部送钱,永明帝盯得紧,这钱没人敢贪,也不能贪。毕竟,商会即将成立,若是贪了钱,直接便能上达天听。

  永明帝近日心情非常好,别说容昭迟到早退,就是她说错话,皇上都笑呵呵。

  这可是金娃娃!

  徐尚书感觉整个人又老了,户部如今不用他每天去和人扯皮节流,容昭这开源效果太好……他长长叹口气: “这容昭,真是个人物。”

  此时此刻,他非常想要回去打死徐铭志。

  明明他们徐家和容家是亲家,就因为他宠妾灭妻,让徐家丢了人不说,还和容家结了大仇……等到容昭来户部时,整个户部官员都对她十分客气。

  “容侍郎好。”

  “容侍郎你来了,你猜咱们昨日又入库多少银两?”&34;这些商人怎这般有钱?&34;

  “容侍郎你可太厉害了,皇上招你入户部,实在是最正确的决定。”&34;对了,容侍郎,你可知关于商会事务长,皇上是个什么态度?准备让谁担任?&34;

  最后一个问题才是关键!

  当商会能捞多少钱效果出来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五品官的重要性了。

  别看只是个五品官,可这个位置管了太多钱,也太重要。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不关注这个人,而得皇上重视,哪怕官位不高,哪怕只是五品也十分要紧。

  五品这个位置也卡得很好。京城五品满大街,不算大官,却又刚刚有资格参加大朝会。

  可见皇帝重视。

  既然如此,这个位置就要开始抢了。

  容昭摊摊手,无奈笑道: “我也不知道啊,皇上自有决断。”这些官员不依,还要继续追问。

  这时,有人来宣容昭进宫,永明帝要见她。所有官员顿时不敢继续追问,匆匆散开。

  容昭则进宫。

  永明帝在书房等她,除了永明帝之外,还有裴怀悲在旁边伺候笔墨,最近永明帝很喜欢谨王殿下,随时让他在身边陪着。

  &34;坐。&34;

  永明帝抬抬手。

  容昭倒也不客气,直接在永明帝对面坐下。

  谨王都在旁边坐着,她却可以坐在永明帝对面,可见这户部侍郎如今的受宠程度。永明帝笑道: &34;你这几日好像又瘦了,来人,给容大人送两盘点心。&34;

  容昭毫不客气,对着宫人笑道: &34;公公,我想吃山药枣泥糕和藕粉桂花糖糕……御膳房这两样做得最好。&34;

  说完,她不好意思对着永明帝笑笑。

  谨王眼中带着笑意,倒了杯茶,轻轻推给她。永明帝也笑了,虚点她一下: “你这小子,到底还小……”

  容昭露齿一笑。在皇帝面前,还是看起来天真纯粹些比较好。

  她捞钱太狠,怕永明帝防备她。

  永明帝又感叹: &34;真是没想到,商户们竟然这么有钱。&34;

  容昭摇摇头,倒是客观理性分析: “不是商户们有钱,是世家和豪绅有钱,为了争五个代表名额,世家贡献了不少钱,这些世家不会放弃位置,就会掏钱。

  “而那些豪绅,是将到处打点的钱交给了国库,商人聪慧,透支家底他们也不会干,可见过去各地官僚盘剥了多少钱。&34;

  世家盘根错节,嫡系当官,旁系经商,实在是正常。他们的家底绝对厚实,如今拿钱出来当代表,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九牛一毛。

  毕竟,那些世家经营了多少年?前朝覆灭时,他们又趁机占了多少好处?

  皇上动他们都要小心翼翼。

  可不是四大亲王这种没家底的“新贵”能比得上的。

  永明帝知道地方上会捞钱,官员会层层剥削,但没想到,积少成多,竟然是这样可怕的一个数字!

  当即面色就有些不好看,他冷声道: “这商会成立倒是一件好事,那些官员,就不该让他们贪,朕给他们的俸禄不少,他们竟然还如此心黑。&34;

  这时,糕点送了上来。

  容昭一边吃,一边点头: “是呀,这代表其实不仅可以用于商会,还可以用于整个大雁朝,这样就不止可以收拢商会,还能收拢整个大雁朝百姓,对地方官员起到监督作用,更好的帮助整个大雁朝百姓。&34;

  容昭提了句“人民代表

  ”,永明帝果然陷入沉思。旁边,谨王裴怀悲也一脸思索。

  片刻后,永明帝摇摇头: “这件事不着急,这是个繁琐政务,还是先解决边关战事。”

  显然,他年纪大了,没有这个心思。他现在所作所为只为了死的时候,能将功绩载入史册。

  比如说——收回燕云三州。

  皇帝是一个时代的统治者,皇权集中,他们随心所欲。历史上,许多皇帝到了末期就很昏庸,磕丹药求长生的、为所欲为的,应有尽有。

  永明帝其实也有点疯。

  他现在眼睛里面只有载入史册的功绩,他想做一个厉害的、千古传颂的圣君,他要求名,谁都不能阻他。

  容昭吃着糕点,将茶水喝完,谨王淡定抬手,自然而然给她续杯。容昭客气一笑,继续吃,两颊鼓鼓。谨王眼中笑意渐浓。

  永明帝也笑: “你这小子是会敛财,年纪轻轻,一个招数就能解决户部危机,也有些当官的本事,若是年纪大些,未必不能入阁。&34;

  他摇摇头,又道: “只是你要改改你那懒惰的毛病,迟到早退,这可不是当官的好习惯,你知道张丞相他们弹劾你多少次了?&34;

  容昭苦笑: &34;臣年纪还小,到点就饿,早上也睡不醒,真不是故意迟到早退啊!&34;大雁朝历史上,她还是第一个十八岁的三品官。年纪小,要多睡觉,多吃饭,倒是正常。永明帝笑了起来,也懒得再说她。

  容昭填饱肚子,见气氛不错,身体前倾,轻轻一笑:“皇上,现在户部不缺钱,今年又有边关战事,要不要减税?&34;

  永明帝一怔,当即皱眉。从来打仗就要增税,今年不仅没增税,容昭竟然还提出减税?

  ——这不是给国库雪上加霜吗?

  他看着容昭,幽幽道: “是现在户部不缺钱。”这个“现在”就很意味深长…

  打仗,那就是烧钱。

  现在这百万两确实解决了大危机,后续也会源源不断入账,可三年才选一届,最大额入账的时候就是前一两个月,后续会骤降。

  只要还在打仗,国库就还需要钱。

  哪里敢减税?

  谨王轻声道: “皇爷爷,战争年还减税,这不仅是大雁朝第一桩,便是历

  史上也从未有过,若是我们能减税,将会载入史册,得万民敬仰。&34;

  这就戳到永明帝心尖了。

  他看向容昭,问道: “你这金娃娃,可还有办法捞钱?”如果还能捞钱,国库不缺钱,减税自然可以。国库要是缺钱,那就减不动。

  容昭肩膀立刻垮下,故意做出苦瓜脸: “皇上,那臣得回去好好想想……”

  ——她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那可是她想好的,要网住皇帝和满朝文武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