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缺钱
作者:十尾兔      更新:2023-07-10 06:17      字数:7419
  这条路郑栓子过去用脚丈量了无数次,但这是他第一次架着牛车走这条路。牛车是团团配备。

  倒是也不怕他们跑了,如今户籍管理严格,而且选人培训时,便已经筛选过了一次,留下的这些人都是团团可以放心之人。

  郑栓子摸了摸放在旁边的粗糙提盒,憨厚的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这是他的午饭。

  这年头很多人为了省钱都是不吃午饭的,郑栓子过去也是。

  本以为团团给的钱已经很多,却没想到,他们招了两个厨娘,竟还给他们管午饭吃,每人自备一个提盒,早上从仓库或者配送点离开时,就会带走提盒,路上饿了可以吃。

  菜色一般,但分量很大。他想,中午少吃点,晚饭也是有了。

  不过——

  如今在团团上工,若是底薪加分红数量不少,他倒是可以吃些好的。不,还是攒些钱以后娶个媳妇,再生两个娃娃。

  想到这里,郑栓子咧开嘴,哼起不成调的曲子。

  岭村是京城周边一个很普通的村子,他们与京城的距离很尴尬,有个大半日的时间,若是走路,恐要一整天才能走到京城。

  这也导致若非必要,他们是不会进京的,东西也鲜少送到京城去卖,都是卖给一些跑商之人,他们有些厚道,有些却很心黑。

  近日,岭村百姓家的萝卜成熟,卖不大出去。

  萝卜这种东西价格本就不高,他们若是租车运到京城去卖,不仅麻烦,当日卖不完,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

  挑担子进京城卖菜蔬,都是当日能打个来回的京郊村落,他们岭村不方便。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卖给来收货的商户。

  今年天气好,萝卜产量很高,岭村人都很高兴,一直盼着商户赶紧来收购。可是,等到萝卜都快烂了,他们也急得不行之时,商户才慢悠悠到来。

  而这商户一来便道:“今年萝卜产量都很高,京郊的百姓已经将萝卜销往京城,京城要不了这么多萝卜,我便是收了你们的,也没处卖去。&34;

  岭村人还指望着这茬萝卜钱过活,一听就急了——

  “那可怎么办?”

  &34;不能运到外地去卖吗?&34;“哎呀,大不了便宜一些

  嘛。”

  那商户闻言,这才道:“怎么可能运到外地去?那不是亏更多钱吗?从前朝开始,萝卜、番薯都是产量极高的作物,大雁朝到处都有,卖不上价的。&34;

  顿了顿,他这才幽幽道:&34;不过,若是价格便宜,也是可以。&34;

  听到这话,有萝卜快坏掉的农人急切道:“往年都是一文钱五斤,今年产量高,便一文钱八斤,如何?&34;

  然而,商户摇摇头,缓缓吐出一句:&34;一文二十斤。&34;

  话音落地,当即便炸开了锅——

  &34;一文二十斤?!&34;

  “那可不行,若是这个价格,都回不了本啊!”

  &34;对,不可以不可以,一文二十斤,这些萝卜都白种了,还要亏些种子钱和税钱。&34;“不可不可。”

  商户十分淡定,今年他故意晚来,不单单是其他地方萝卜产量高,还正是为了压价,如今这个时候,不卖给他又能如何?

  所以他冷漠道:“那若是不卖就算了,烂在地里吧。”说完商户便要离开,背影冷漠。

  其他人赶忙拉住他,七嘴八舌——

  “一文钱二十斤真的不行,这个价格真要亏钱。”&34;若不然一文钱十斤吧?&34;&34;刘大,你也行行好,加一些。&34;

  被称为刘大的人就是商户,他常年跑商,知道如何压价,这一只只粗糙的手、一张张皱巴巴的脸都没能引起他的动容。

  只因他知道,面前这些人只有他一个选择。

  若是今日他离开,按照现在这个市场,便是萝卜烂了,他们也找不到什么买家。就算能在地窖放些时日,可萝卜这种东西,谁能指望着只吃这个?

  这些农户需要钱。秋天一过就是冬天,若是不攒钱,过不了冬的。

  因此,刘大还是冷漠地咬死这个价格。

  岭村的人都慌了,他们的脸上带着无助,一双双茫然地眼睛看向其他人,像是试图找到其他解决办法。

  今年萝卜增产是一件好事,岭村人很高兴,可他们枯黄脸上的笑容终究没能维持太久,收购价对农人而言,是能不能活下去的根本。

  村长颤颤巍

  巍出来说话,也是带着哀求:“刘大,十五斤吧……”十五斤勉强能回本,这便是他们如今最坏的打算。刘大摇头:&34;不行,二十斤。&34;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将锄头扔在地上,猩红着眼睛,&34;那就不卖了!&34;

  萝卜是他种下,手上的一个个水泡是他拔萝卜时勒出来的,今年天气好,萝卜长得好,可他们也都晒得更黑,累得更狠。

  若是贱卖,竟还要亏不少。

  如何能够?

  这就是农民,在他们许多人的眼中,他们不会考虑时间与人力成本,只要能收回成本,再赚一点点钱,那这活就不亏。

  ——人力许多时候,是最廉价的东西。

  刘大转身便走,&34;既然不卖,那就算了,反正今年萝卜多,不缺货源。&34;

  村长巍巍颤颤伸出手,拉住他,也有一些眼神麻木的老农拉住他,他们年岁大了,见过了不少事情,这样的损失……也不是没有过。

  村长:“总是要卖了买其他东西……日子还得过,二十便二……”

  “哒哒哒——”

  这时,牛蹄声响起,一辆牛车缓缓走来。

  众人下意识看过去,随即便是一怔。

  “那不是郑栓子吗?他怎有了牛车,又换了这么身衣服?”“是有好久没见到他。”&34;我还当是他去别的地方做货郎了。&34;

  说话间,郑栓子便已走近,他比村人们上次见他时胖了点,而且精神气很不一样,整个人都变得让他们不敢认。

  郑栓子:“哎呀,今日人怎这么齐?”

  有人便好奇问道:“郑栓子?你不做货郎了?怎换了这身衣服?”

  郑栓子下巴一抬,咧嘴傻笑,“我如今是团团的一员,不再是货郎,而是乡野送货员与采购员,专门负责卖东西与买东西。”

  ——那还是货郎。

  有人虽然没太听懂,但还是如此理解。

  村长收回视线,看向刘大,货郎不重要,他们还没卖到钱,怎么买东西?而且按照这个价格,今年也不敢添置什么东西了。

  他已经决定卖。然而他们当中那个扔掉锄头的年轻男人问郑栓子:“你收什么东西

  ?收萝卜吗?”

  这本只是绝望一问。

  然而郑栓子立刻点头,依旧是一脸憨厚,“我们团团的股东们说,如今乡下很有些果蔬滞销,我

  们团团要尽量想办法帮忙解决。我今日的任务主要便是收萝卜,今年萝卜产量高,所以价格得压一压,是一文钱八斤,你们要卖吗?&34;

  &34;多少?!&34;&34;一文钱八斤!!&34;

  &34;天啦,卖卖卖,我们全都卖。&34;&34;栓子啊,你说的可是真的?&34;

  刘大黑了脸,阴嗖嗖道:“萝卜可有不少,你们真要一文钱八斤收,我这边可是一文钱二十斤。&34;

  这话就有些阴毒了。若是其他商人听到,肯定也是要压价的。

  农人们神情立刻不好看,村长咬牙:“一文钱二十斤我们是不卖的,栓子你若是要,我们就一文钱十五斤如何?&34;

  郑栓子摇头。

  众人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原本脸上的欣喜立刻淡去。看来今年只能卖一文二十斤了

  哪知道郑栓子翻开手上的册子,一板一眼说道:“团团今日给的收购价就是一文钱八斤,我没办法给加价,也没办法压价,我得按照册子来。&34;

  咦?

  还有加价的?!

  顿时,这些农人们不再围着刘大,全都围着郑栓子,满脸激动,伸出手拉住他,似乎害怕他跑掉。

  &34;太好了,一文钱八斤,我们全都卖。&34;“可要给你送到哪里?你这牛车也拉不完呀。”&34;栓子你可真是个大好人。&34;&34;走走走,去我家吃点东西。&34;

  然而郑栓子一本正经摇头,&34;不行的,团团给我们发了饭,不能在外随便吃饭,否则就算是收贿赂。不是我人好,是团团人好。&34;

  有人这时问:“团团究竟是什么?”

  郑栓子给他们详细解释了团团,他的眼神十分感激,村人们听完,自也是十分感激。

  “我听说过容世子名声,还曾经去福禄庄外面看过烟花。”“我上次进京看过福禄轩的热闹,那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也是个很好

  的人,还有那些世家公子们,这个团团的目标竟然是便民惠民,真是些好人啊。”“也是呀,他们费时费力做这么一门不赚钱的生意,自然是为了做好事,这可真是救了我们的

  命。&34;

  郑栓子这时又道:“我们不单单收购萝卜,鸡鸭鱼瓜果菜蔬,我们全都要。只要团团还在,以后

  有类似于萝卜这种滞销菜蔬,我们团团都会收购。从京城带来的东西,价格也都很实惠,不会比货郎的价格高。&34;

  闻言,有老人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激动感谢:“太好了,太好了,谢谢……呜呜呜。”

  辛辛苦苦种出的东西可能卖不上价、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这是这些农人们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如今出现一个团团,愿意如同这萝卜一样,收购他们卖不出去的作物。

  这对于他们这些老农而言,无异于天大的好事。也是最大的功德。

  郑栓子吓了一跳,赶紧扶他起来。他理解这些人,因为他曾经也是这其中一个。

  只是收购萝卜吗?不,那是给了这些性命不值钱的农人们一条活路。

  郑栓子红着眼睛,深吸一口气,扬声道:“萝卜全都收购,但我需要几人与我一起送到京城,虽然没办法给多少铜板,但管吃管住,等萝卜全部送过去,在一人给五文钱辛苦费。&34;

  村长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们肯一文八斤买走,我们本就要帮忙送货,况且你们已经管了饭,也不担心今晚宵禁在京城没地方住,明日他们结伴便回来了,哪里还要什么钱?&34;

  郑栓子:“这是团团的安排,我们执行便可,到时还需要大家帮忙卸货。”

  顿了顿,他补充:“最好去的人都是愿意在团团上工的,表现好,也有可能被团团留下,团团待遇极好。&34;

  顿时,许多人眼睛都亮了。

  &34;我我我。&34;

  “我要去,带上我。”“我力气大,一定带我。”

  看着那些年轻力壮的人争先恐后,村长笑眯了眼,转头对其他同样满脸笑容的村人道:“还是快快去给萝卜过称,大家都帮帮忙。&34;

  至于刘大,早就已经偷偷离开了。

  几日后。

  京

  城团团外送员喊道:“领货了。”

  “来了来了。”

  “今日可以预定什么?有没有好东西?”&34;对,快给我们念一念名录。&34;

  那外送员打开册子,扬声念,其他人一边听,一边注意价格,顺便思考自己要购买的东西。

  外送员:“……近日团团进了一批萝卜,一文钱七斤,若是要赶紧预定,若是不要,大半就要做成萝卜干。这是团团工坊自产萝卜干,诸位可以先品尝,若是喜欢可以预定,价格实惠。&34;

  “粗布今日有些贵,先不买,陶罐价格实惠,我看看多大。”

  &34;竟然还有石榴,而且这么便宜,我先来五斤!&34;

  “萝卜倒是和城中来的农户价格差不多,农户那边可以挑,团团这边方便,我想想到底买哪

  &34;这个萝卜干味道好,好辣,可以下饭,价格也实惠,给我预定一些。&34;

  街口热闹了起来,众人交头接耳,又热闹又高兴。荣亲王府。

  王府管事将账本送到王妃那里,压低声音:“今日团团送了不少菜蔬过来,价格极为实惠,这是那萝卜干,团团外送员留下一碟品尝。&34;

  王妃尝了尝,点头,“多买些,这个可以放,价格又实惠。”

  管事认真应下:&34;好。&34;

  随即,她真心感叹:“自从有了团团,府上开支省了一大截!”

  原本他们是看不上什么团团的,但奈何府上银两捉襟见肘…

  又一日。

  外送员送完货后,一边走街等预定,一边拉着板车喊道:“收旧衣服,旧家具,旧锅碗瓢盆啰

  “哎呀,这些东西可以卖钱呀?”

  “我家有要卖的,之前买的那些麻布不错,原来的麻布衣服就用不上了。”“我家要卖!”

  愉亲王府。

  嬷嬷压低声音:“今日团团还回收旧东西,包括旧衣服等。”

  拿着账本,已经抠得不能再抠的王妃眼睛一亮,立刻站起来,压低声音:“快去搜罗些主人们废弃的衣服,还有要丢掉的东西都问问团团收不收,悄悄卖给他们。&34;

  ≈

  34;好嘞。&34;

  王妃露出笑容,&34;团团能省钱,还能有笔进项,着实不错。&34;张府。

  张长言与张长行对视一眼,都看向了对方的衣服。

  随即,又一齐看向屋内的家具……

  第三日,各个村中。

  “卖旧衣服、旧家具、旧锅碗瓢盆啰——价格实惠,已经检查浆洗过——”

  &34;多便宜?&34;

  “哎呀,竟然这么便宜。”“到底是旧的……”

  &34;拆下来重新做呀,不比买新的划算吗?&34;“哎哟,竟然还有绸缎?这价格多少?”&34;这么便宜?!我要买,回去多洗洗做衣服,这可是麻布价格的绸缎呀。&34;

  同时,京城中。

  团团外送员:“招临时工啰,浆洗衣物、打理家具、处理回收物……每日二十至四十文,日结!&34;

  “哎呀,这伙计可以。”

  &34;大娘,快来,他们也招女人。&34;“我我我,我要去。”“要做多少日活计?”

  又一日。

  团团外送员在京中各坊喊道:&34;今日有一批手工活派发,快来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接活了!&34;

  “来了!”

  “天呀,竟然还要收荷包呀?价格还不错哎。”&34;这是什么?怎么做?可以教一下吗?&34;&34;鞋底也要呀,竟然还有教做法?!&34;

  团团外送员在各个村中喊道:“今日有一批手工活派发,收购箩筐,收购草鞋,收购……”

  &34;哎呀,来了来了。&34;

  “团团,等等我爹,我爹箩筐编得最好。”“要多少要多少?”……

  团团在最短的时间,以一个极其可怕的速度,渗入了京城以及周边各村百姓的生活。

  这才多久?许多人竟已经离不开团团,许多人竟越发理解团团的好。

  某个巷子当中

  烛光下,一个年轻妇人正在纳鞋底,一小娘子走了进来,压低声音:“阿娘,天已经晚了,你快别做了。&34;

  她娘仰起头笑了笑

  ,“我把这个做完就好。”小娘子叹口气,上前去帮她阿娘。

  她娘一边做鞋底,一边说道:“等鞋底交给团团,领到了手工费,我便给你做身新衣裳。”

  &34;阿娘,我穿麻布就可以,阿娘还是给自己买些东西。&34;

  “你莫要操心,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过,你阿爹也当上团团搬货员,最近虽是夜班,却是还有夜班补贴,咱们家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34;

  “阿娘,团团真好。”

  “是容世子、裴世子、裴二公子他们这些人好。”&34;能想到我们百姓的贵人们,都好。&34;

  百姓们在笑,农人们在笑,经济流通,商户们也在笑,唯有世家公子们要哭了。

  关梦生:“你再少个三文钱,如何?”

  商户苦着脸,猛摇头:&34;不行不行,不能再少了,这价格已经是薄利。&34;

  关梦生:&34;薄利多销,哎呀,你还有利,再让一点嘛,再少两文钱如何?&34;

  商户:&34;……不行。&34;

  关梦生:“那一文?”

  商户:&34;……&34;

  另一个商户也遇到了“难题”。

  &34;好了,你们团团这批货备好,一共是一百五十六两二钱五十文。&34;一世家公子:“哎呀,佟掌柜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抹掉零头嘛。”商户:“那便抹掉五十文。”

  世家子:“要不,把那个二钱也抹了?”商户:&34;……&34;

  世家子:&34;佟掌柜你知道的,我们团团几乎没有利润,真的太难了,你就把二两抹掉吧。&34;商户:&34;……&34;

  世家子:&34;这是我们团团自产的萝卜干,佟掌柜拿着吧,就给咱抹了零。&34;商户:&34;……要两罐。&34;

  一开始,他们面对世家子也很是忐忑。后来……

  双方的脸皮都在拉扯中逐渐变厚,且有越来越厚的趋势。

  钱到用时方恨少,这团团一旦开始,这群世家子们就知道什么叫做无底洞。

  他们若是不掰扯

  这一文两文,这一钱二钱,就会亏本。而一旦亏本,他们就要贴钱。

  也因此,这群世家子们简直抛掉了脸皮,疯狂拉扯,努力节约那一文两文的钱。可看到团团发展——真是痛并快乐。

  裴承诀面无表情合上本子,吩咐:“那点剩下的、不新鲜的菜蔬也不要丢掉,人能吃的就三到五折卖出去,人不能吃的就一折卖给养猪户。&34;

  他身边的小厮:&34;……&34;

  ——小厮亲眼见证他们家裴二公子,从风光霁月、不沾俗物,变成眼前这个,面无表情盘算着坏掉的货物处理方式,甚至淡定说出“养猪户”三个字。

  他们裴二公子能知道这个,就很神奇!!

  还有一个人有同样的感受,那便是裴关山身边的小厮。裴关山在团团工厂走来走去,皱眉——

  &34;小心点,这些辣椒不要撒在地上,那就浪费了,接着些。&34;

  &34;这果干怎么回事?果核还没剃干净啊,上面明明还能削下一片。&34;&34;还有这,你们看看……&34;

  小厮:&34;……&34;

  这一日辛苦结束,容昭与裴承诀、裴关山会面。

  新晋“京城三杰”坐在一家极为普通的面馆中,简直让这家面馆都亮了起来。裴关山面无表情,&34;容世子,你就请我们吃这?&34;裴承诀也露出一脸无奈,“你明明有福禄轩,为何不带我们去福禄轩吃?”

  容昭一脸淡定笑道:“倒不是我舍不得,而是福禄轩需要提前定位置,咱们这次见面约的急,没有位置呀。你们别小瞧这家面馆,很好吃的。&34;

  主要是便宜,主要是福禄轩贵。

  两人叹口气,到底还是饿了,纷纷掌起筷子。裴关山:“总要有个菜吧?”这是他最后的倔强了。容昭:&34;放心,我带了。&34;说着,她掏出一罐子萝卜干。

  两人:&34;……&34;

  商量完正事,吃饱了,三人各自打道回府。裴关山吩咐:“给我送一份夜宵到房中来。”

  过了一会儿,丫鬟端来一碗清粥、一个馒头,以及一叠萝卜干。裴关山:

  萝卜干,萝卜干,萝卜干,真

  是走哪儿都是萝卜干!

  尤其是他还负责生产萝卜干的团团工坊,他发誓,他真的再也不想看到萝卜干。——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