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作者:海的挽留      更新:2023-07-07 08:43      字数:4871
  谢思言从大营出来,径去了沈惟钦在大兴的落脚处。更深露重,沈惟钦却未歇下,仿佛是特特等着他的。两人相对落座,谢思言道:“殿下果真是不择手段,为了给仲晁作乱的机会,竟然特地将京师空出来,自己跑来大兴躲闲。”沈惟钦若当真想要做这个摄政亲王,就不应当离京,亲赴大兴来询问太皇太后乐不乐意让他摄政,相当于倒持泰阿,太蠢。沈惟钦纵要问太皇太后的意思,也应当是差人来大兴,而非亲往。沈惟钦不会犯这种错,唯一的解释就是故意为之。沈惟钦道不知他在说甚,又问他来此有何贵干。“仲晁想杀你那番话,你哄哄内子也就罢了,在我面前还是免了。仲晁是真心拥立你,因为你曾在宁王之乱中,帮他掩过,让他躲过一劫,”言及此,谢思言哂笑一声,“仲晁本身非宗室,但凡篡位便是个死,可你不一样,你非但是宗室,还有功在身。最妙的是,宁王之乱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你无野心,否则又怎会自断后路呢。”“仲晁心里明镜一样。他如今占了金印,心里怕比谁都惶惶不宁,就等着你回京呢。”沈惟钦嗤笑:“世子这话可说不通,仲晁既明白自家不能篡位,为何还要将金印据为己有?”“京中的消息我尚未打探清楚,但我相信是殿下走前做了什么排布,逼迫仲晁如此。殿下这般做的目的,不就是等着我今日来找么?我也不跟殿下兜圈子,我今番是来跟殿下计议联手之事的。”沈惟钦仿佛听到个天大的笑话:“即便仲晁已是一颗废子,孤也不会帮世子将之铲除,孤还没那么好心。况且,仲晁没了,世子就能专心一意来对付孤,孤为何要自掘坟墓?”谢思言不紧不慢道:“因为,我手里捏着殿下的把柄。殿下若肯与我联手除掉仲晁,我便考虑将证据与证人交于殿下,让殿下永无后顾之忧,如何?”他见沈惟钦容色淡淡,一笑:“殿下莫不会以为我不过虚张声势吧?殿下当初以李代桃僵一计冒险救下宁王,而今又藏匿皇帝,还有什么是殿下做不出的?殿下猜,一旦这些曝于人前,殿下会如何?”沈惟钦面上晦明不定,少顷,笑道:“也可。不过约法三章,联袂期间,世子不得对我暗下黑手。我还想留着这条命,再跟姑娘饮茶闲侃呢。”谢思言冷笑不语。沈惟钦这话是有典故的。他不过是在向他炫耀他在陆家那八年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光阴而已。事实上,这也确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京中众人转日就听闻楚王殿下终于从大兴回了京师。不过楚王只带了一百来轻骑,倒似是郊游宴饮归来。楚王甫一回,仲晁就将襄国金印交于了他。并力主他效法本朝前例,暂继大统,如此方能名正言顺地调度各方,搜寻天兴帝下落,诛戮逆臣。楚王起先推三阻四,后头终于勉强应下。嗣位事宜虽已从简,但仍是繁琐。仅是祭祀一项就颇多讲究,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非但仪程繁杂,而且需出宫为之,尤其祭祀天地,需往南郊去,这就需要大批兵卫来保障祭祀时不出乱子。出城大祀天地这日,上万甲兵护送,文武群臣在后头跟从。对于楚王嗣位一事,臣工虽则诸多非议,但而今天兴帝失踪,他们也拿不出更好的章程,辩来辩去,没能驳倒楚王御极的提议,只好先观其变。众人就绪之后,正引颈翘首候着,变生不测,殿内忽起喧哗,有兵卫大呼有刺客。混乱中,一身衮冕的楚王在厉枭等人的护卫下,自大殿后门纵马而出。一众人马一路疾奔至石景山地界,楚王命众人原地候着,自己将一人扔到马背上,往山麓一片枫林的纵深处行去。……楚王大祀天地前一天,陆听溪总有些心绪不宁。母耗子临产,她不会接生,还特地从皇庄上挑了个久惯给禽畜接生的来接手这个差事。临近晌午,天竺鼠发动了,她忙将人叫来给耗子接生。在产室外站了片刻,忽见杨顺急急赶来,步下生风。“还请少夫人跟小人走一趟。”杨顺躬身一礼。陆听溪不明所以,问他何意,他道:“世子让楚王带上仲晁,单枪匹马去石景山交换证据。但小人探得,楚王近来行踪诡异,小人怕楚王会对世子不利,劝世子不要亲去,但世子一意坚持。故此小人想请夫人去劝劝世子。”“世子此刻兴许已在赶往石景山的路上了,少夫人须作速决定。”陆听溪略一迟疑,回去大致拾掇一番,随杨顺去往石景山。……石景山位于京师正西面、大兴的西北部,与大兴颇有些距离。陆听溪整花了一日工夫才抵达石景山山麓。而此时的谢思言已然进山。谢思言此番上山,没将杨顺带在身边,又因着两边都暗中有人盯着,他只带了两个长随景从。石景山峦嶂巍巍,峰岩壁洞棋布。其醴泉溪涧,琅然而弦,琤然若玉。其嶙嶙怪石,琪草瑶花,翁然而钟,正应了柳子厚那两句,“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但如今的石景山无一游人。陆听溪一路行来,甚至连个樵夫都没瞧见。杨顺也不知谢思言跟沈惟钦的具体碰头地点,命手下寻了半日,也没寻见半点踪迹。正一筹莫展,宝升远远而来。宝升自道他此前寻见了世子,打算代世子跟楚王交易,让世子先行回去,但世子斥他多言,将他赶了去。“楚王与世子先前再三更易地方,我是半道撞见世子的,世子又不让我跟从,我也不知世子是要往何处去,不过我知晓大致的方向。”宝升的目光落在陆听溪身上,踟蹰了下,问杨顺这样将少夫人带来是否不妥。杨顺的目光仍在山峦之间扫略:“你觉着世子如今除却少夫人之外,还会听谁的?楚王纵使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对少夫人不利。少夫人既不会有事,那便没甚好担忧的。大不了就是回头咱们两个吃挂落。”话未落音,就听有护卫来报说寻见了疑似世子爷的踪迹。众人赶去看了,发现是一堆篝火余烬。灰烬尚热,表明人未走远。陆听溪的视线在四下里环扫一圈,道:“如若这是世子留下的痕迹,那他如今应当往西边的山腰处去了。”杨顺正想问为何,转头就发现这附近上山的路只有西边那一条。众人循迹找去,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谢思言的那枚乌银戒指。陆听溪将之攥在手心:“这枚不是世子那枚。那堆余烬约莫是有人刻意造出来迷惑我们的,我们兴许离世子愈来愈远了。”杨顺焦灼地在原地踱了一圈,打算送陆听溪回去,却听陆听溪道:“我有个揣测,他们兴许已不在石景山了,说不得已往北行,去了玉泉山。”众人也不知要往何处找寻,遂去玉泉山碰碰运气。陆听溪却以要回皇庄为由,让杨顺拨了十来个人给她,护送她下山去。待杨顺等人一走,陆听溪便道:“你们随我去一趟金阁寺。”众人诧异。去金阁寺就要继续攀山,可世子夫人不是要下山吗?陆听溪并没解释,回身先行。众人不敢慢待,忙忙跟上。入了金阁寺的山门,陆听溪向知客僧询问此间可有一名唤淳寂的和尚来过。知客僧起初只道不知,后面经不住陆听溪威逼利诱,道:“确有一位法号淳寂的大德在本寺挂锡,却不知女施主寻大德何事?大德正打坐,恐是不便打搅。”陆听溪道:“妾身有要事求见淳寂大师,劳烦通传引见。”知客僧狐疑,委决不下,让她稍候,入内请示。少焉,知客僧折返,唱个喏,请她进去。陆听溪在一间禅堂内见到了正闭目参禅的淳寂。淳寂瞧见她,打量一番,略显惊异。“妾身有件事想请教大师,但望大师不吝赐教,”陆听溪道,“大师早年可是曾偷渡去过倭国进习佛法?”唐宋年间,天-朝与倭国的僧侣往来交流频繁,后头才逐渐淡下来。而今海禁未破,欲出海远洋,只能偷渡。淳寂盯着陆听溪的面容看了须臾,认出她来,点头:“不错,老衲当年曾为访倭国禅宗,在倭国濡滞过一段时日,却不知女施主为何有此一问?”“妾身揣测,宁王之事跟大师有关。当初腰斩宁王时,妾身与拙夫也曾到场,虽未亲见行刑,但妾身知道监斩官是带着一众属官验过宁王身份的。当时除却辨认之外,还拿了画像仔细比对了,确认无误,这才开始行刑。可如今宁王疑似未死,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当初偷天换日,有人扮作了宁王的模样,代其受刑。”“妾身余暇喜好翻书,正巧曾在几本海外志异一类的书里瞧见过一种说法,倭国有一类名唤间者的探子,他们精擅易容改装之道。妾身遂想,那若是寻个跟宁王体貌相类的,再凭借这等神鬼莫测的易容改扮之术,是否就能瞒过众人的眼睛呢。”“正巧,楚王那日也去观刑了。妾身当时未曾多想,后头却觉楚王应是去确保李代桃僵计成的。而楚王身边得用的人里,只有大师最有可能对倭国的这等秘术有所涉猎。所以助宁王逃出生天之人,除却大师之外,妾身不做他想。”淳寂问她如何寻到金阁寺来的,陆听溪道:“很简单,楚王为了确保此番事成,势必会让大师跟从,但他答应世子单枪匹马前来赴约,那就必须给大师寻个妥帖的匿身之处。而石景山附近,只此一处寺院。”淳寂道:“那女施主不去寻楚王与魏国公世子,却来寻老衲做甚?”“大师自心里应是知晓缘由的,”陆听溪淡声道,“世子与楚王何在?”淳寂坐下捻佛珠,半日,道:“女施主简从而来,勇气可嘉。”“我若是带了一众从人过来,怕是在半山腰就会被拦住,不是吗?”淳寂将佛珠纳入袖中,自怀里取出一张舆图递去:“女施主灵慧性真,老衲感佩——楚王殿下让老衲给女施主带话,‘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君昔年其顺自然,骑龙弄凤又何难?天之与君者甚厚,抱才而困,惜之叹之,何苦来哉?”陆听溪对着舆图淡淡道。淳寂知这是陆听溪对楚王说的,虽不甚明其意,但仍表示会将话带到。陆听溪此前没有仔细瞧,等出来后才发现,舆图上标注了两个地方,其一是金阁寺东面的木樨林,其二是金阁寺西边的一片河谷。去木樨林要行二里地,去河谷则要下山,晚夕都不晓得能到否。舆图最底下有三个小字——二择一。陆听溪只略一踟蹰,就示意众人随她往东行去。这爿木樨林仍在花期内,相去尚有半里地时,便能嗅到一阵馥馥桂香从风而来。陆听溪脚步忽顿,抬手命众人暂停。清冽桂香中,有人声隐隐而来。愈来愈近。陆听溪示意众人各自藏起,她自己则躲到了大块山石堆叠而成的小山之后。不一时,谢思言与沈惟钦的声音交错传来。“世子敢让姑娘知道当年真相?世子不妨猜猜姑娘知晓了世子所为会是何等反应?”“我当年所为,桩桩件件都是事出有因,淘淘虽涉世不深,但也不是滥发慈悲之人。倒是你,你可敢让她知道你那枚玉璧背后的真相?”沈惟钦仿似笑了下:“我敢与不敢,世子今日都是要杀我的不是么?世子只会对外说,楚王跟仲晁遇刺身亡,自此之后,世子就一下子少了两个麻烦,随后世子再拿出压了多时的证据为自己洗脱罪名,如此,朝野内外便是世子的天下了。”“不过世子可要想好,我死了,天兴帝也得给我陪葬。世子若预备冒着引狼入室的风险,从宗室里再择一子弟,扶立其入继大统,那世子可以全然忽略我的话。”“你不敢杀皇帝。你难道没想过我为何让你以仲晁为交换,而非皇帝?”“世事无绝对。不过若世子肯如实答我一件事,我便即刻将天兴帝交出,世子意下如何?”谢思言顿了一顿,嗓音如一摊无漪的冰水,冷淡平静:“你倒说说。”“天兴帝当初跟宁王说的仁宗皇帝的遗诏,我知是确有其物的,我还知那遗诏在世子手里。只是我后头看了世子当时在地安门将宣未宣的所谓仁宗皇帝的遗诏,怎么看怎么觉着是伪造的。那个所谓遗诏,糊弄糊弄寻常臣子与天兴帝还差不多,在我这里却蒙混不了。”“那么真正的遗诏上写了什么呢,值得世子这般掩藏?”☆、第100章 第一百章谢思言冷淡道:“你说是假的便是假的?那遗诏, 太皇太后也是过了目的, 你以为太皇太后是傻的?再者, 我奉劝你, 这等事, 少管为妙。”“既然世子这样说,那我也爱莫能助,”沈惟钦话锋一转,“我已将仲晁带来了,世子是否也应当将宁王并相干证据交于我?”“我已将之搁到了唳鹤峰最顶,不过有人守着, 你暂且拿不着。你把仲晁放到我先前定下的地方,等我确认无误,放出了旗花, 你便可拿着你想要的人与物。”“世子确定世子的旗花是放行令而非催命符?我记得, 唳鹤峰在石景山后头, 最是峻峭,是个杀人的好地方。”谢思言笑得讥诮:“殿下若是这样瞻前顾后的, 那又能做成什么事?”“世子说得很是。而今我身处劣势,也只好任世子牵着鼻子走了。”沈惟钦轻叹,话落作辞,当真往唳鹤峰的方向去了。谢思言在原地踱了几步, 沉声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