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
作者:万大仙      更新:2023-07-04 11:27      字数:3572
  “慌个毛线!”我转身挥出勾玉剑,将向王胖子伸去一只手臂斩断,飞起一脚,将那具枯骨踢飞。“冲进道观,把门关上。”我被这些难缠的枯骨,纠缠的烦不甚烦,明知道观内不妥,也顾不得太多。鬼探徐一把扯住王胖子,踉跄着向前跑去,我疯狂挥舞着勾玉剑,阻止后面的几具枯骨靠近。我们匆匆忙忙,跑进道观内,飞快将虚掩的木门关上。我背靠在门上,急剧地喘着粗气,身后传来咯吱咯吱的挠门声。“荒!荒!荒!”幽幽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几个半透明的身影,从黑暗中走出,向这边围来。“胖爷这是做了什么孽,这不是前脚据狼,后脚迎虎么。”王胖子哆嗦着身子哀嚎。我一声不吭,转身将门栓插好,伸手在勾玉剑上抹过。鲜血划过剑身,在黑暗中闪烁着淡淡荧光,浓郁的纯阳气,萦绕着勾玉剑。“杀!”我大吼一声,猛地向前冲去。道观后面的小院,大雨倾盆,我在跑动的过程中,脚踏魁斗步,激活双肩阳火。形如实质的阳气,以我为中心绽放,在黑暗中,我犹如火炬般醒目。深吸一口气,我紧握勾玉剑向前刺去,剑尖刚接触到前方虚影,对方便如被火点燃的白纸,身影陡然变淡,化为一道青烟。我一鼓作气,向着旁边几道虚影攻击,现在每一秒对我来说,都十分宝贵,这种巅峰状态,我维持不了多久。那几个道士虚影,对于魂飞魄散的同伴,无动于衷,如扑火的飞蛾般,向我扑来。此时我周身的阳气,浓郁的犹如实质,对方刚一接触,犹如滴入油锅的水,发出哧哧的声响。我紧握勾玉剑,向前连刺三下,再次解决三个虚影。剧烈的运动,让我胸口如有火烧,急剧地喘着粗气,心跳一次快过一次。身体微微一麻,感觉到一股阴寒气息,涌入我的体内,转瞬被沸腾的阳气吞噬。望着最后一局虚影,被阳气炙烤的魂飞魄散,我松了一口气,踉跄几步,斜靠在一旁的墙上。“我靠,你刚才打了鸡血么,太威猛了!”王胖子满脸兴奋地走过来。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无力瞪了王胖子一眼,实在没力气和他计较。鬼探徐谨慎地走到大殿后门,探头向后院看了一眼,说了句:“暂时没看到邪物,我们可以歇息一下。”我苦笑着靠墙坐下,外面的挠门声依旧在继续,让人紧绷的心弦,始终无法放松。鬼探徐在大殿内转悠了一圈,找到两根蜡烛,黑漆漆的看不出原本形状,也不知是否能用。不过在打火机点燃后,蜡烛亮起微弱地火苗,勉强照亮了漆黑的大殿。“真特么倒霉,衣服全都湿透了,怎么办?”王胖子脱下上衣,用手拧着水。“等雨停了,找点柴火烤烤。”我歇息了片刻,终于感觉胸口不那么痛了。鬼探徐拿着一根蜡烛,在大殿内游走着,之前进来的匆忙,都还没来及细细打量。“可惜咱们对于考古,是一窍不通,也看不出这座道观的年代和来历。”我叹了口气。“我倒是知道这座道观的大致修建年代。”鬼探徐停在一根柱子旁。我抬眼望去,见到柱子上挂着一块木匾,心想鬼探徐定是看见了什么,好奇地走过去。第10卷 血色陵园“问古”第四百四十四章 先祖随笔挂在柱子上木匾,最后的落款,是大唐天宝年间。这样算起来,这座不知道来历的道观,应该是唐代建造的。“古董啊,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古董啊。”王胖子双眼发光,兴奋地喃喃自语。得知这座道观年代久远,我来了几分兴趣,四处游走,寻找感兴趣的物品。无意间,我见到一旁的贡桌上,放着一个落满灰尘的木匣子,眼中闪过好奇,伸手打开木匣。盒子密封很好,并且里面包裹着绸布,我轻轻揭开绸布,一本颜色微微泛黄的小册子,安静地躺在木匣中。我好奇地拿起小册子,因为保存的很好,除了页面有些泛黄,小册子上面的字迹十分清晰。这是一本花名册,记录了这座道观曾经的修行道士名讳,不仅有道号,连俗家名讳和籍贯都有。我见到是一本花名册,眼中露出几分失望,本来准备把小册子放下,忽然目光一凝。“张守义,这不是我先祖的名字么?”我凝神看着手中的小册子。“如果说名字是巧合,连籍贯也是一样的,那就表明绝对是同一个人。”我心中震惊。小时候,我曾听二叔说过张家的一些秘辛,“张守义”这个名字,在张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正是这位名为“张守义”的先祖,建立了我们寻龙张家一脉,算是寻龙相师的开山祖师。因为族谱的缺失,我对于这位开山祖师,其实了解的很少,很多关于他的故事,都是从二叔口中听来的。“你在看什么,小册子上面,有没有记载什么宝藏的信息?”王胖子好奇地凑了过来。“没有,就是一本花名册。”我随手翻了翻,将小册子丢在贡桌上。其实,我的内心,远没有我表现出来的这么平静,一个个疑团,堆积在心中。我现在迫切地想要搞清楚,这座道观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我先祖又是经历了什么,才创立了寻龙相师一脉。“你们快点过来,这边有一个暗门。”鬼探徐大声招呼。我心中一个激灵,迅速侧过头,见到鬼探徐站在布幔后面,指着一个十分隐秘的木门。那木门的位置有些偏,并且前面有几道布幔挡着,若不是仔细搜寻,绝对难以发现。我快步走过去,站在那扇木门前,犹豫了一下,伸手轻轻推开木门。里面也不知封闭了多久,刚推开木门,一股陈腐之气,扑面而来,熏的我们急剧咳嗽了几声。“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到。”王胖子在一旁嘟嚷。鬼探徐举着蜡烛,走了进去,动作微微有些迟疑。这是一间不大的厢房,家具陈设,看似低调,实则非常华丽,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依旧保持着光泽。蜡烛的火光,有些暗淡,火苗明灭不定。鬼探徐谨慎打量着四周,当他转身看向木床时,手臂一颤,手中蜡烛差点掉落在地上。“怎么了?”我关切地问。“这里有个死人。”鬼探徐双眼死死盯着木床。那木床十分华丽,还罩着薄纱蚊帐,从我的角度,看不到床上有什么。我既好奇,又谨慎地向那边走去,借着蜡烛微弱地火光,我目光投向雕工精美的木床。床上盘膝坐着一具枯骨,这让我心中一惊,差点拔出勾玉剑刺去。凝神打量了片刻,我才发现这具枯骨,与外面那些有所不同,身上没有任何波动,完全就是一具死物。这具枯骨穿着华丽的道袍,因为岁月的关系,道袍已经腐朽褪色,但还是能分辨出原本的材质,都是价值不菲的丝绸。而且对方头上带的道冠,是由黄金打造的,做工精美。王胖子这货,最是贪财不过,见到金光闪闪的道冠,顿时按捺不住,冲去一把抢了过来。“发财了,胖爷发财了,真是金子做的啊。”王胖子翻来覆去打量着道冠,兴奋的身子都在颤抖。我没理会王胖子,而是盯着那具枯骨胸前的一柄长剑,那一剑从对方心脏位置刺入,直接将那具枯骨钉在墙上。“这人是被人杀死的,一剑毙命!”鬼探徐沉声说着。“管他是怎么死的,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谁还在乎他,赶紧翻翻值钱的东西是正经。”王胖子双目盯着黄金道冠,不以为然地说着。我盯着对面那具枯骨,眼中若有所思,如果不出意料,对方应该就是这座道观,当年的观主,就是不知对方因为何事被杀死。我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在四下搜寻。床脚下的一本书册,吸引了我的目光,书册上沾满蛛网和灰尘。我捡起书册,拍了拍上面的灰尘,书页上的“守义随笔”四个字,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先祖留下的书册。”我眼中闪过激动,伸手打开书页,动作无比小心,生怕弄碎了书册。书册的纸张有些特殊,非常的有韧性,而且上面的字迹,即使经过这么多年,依旧清晰可见。我翻动着书页,欣喜的发现,这是一本日记,记载了先祖的生平。通过书册前几页的记载,我了解到了这座道观的背景和来历。大唐天宝年间,崇佛抑道,道门日见衰落。天师道作为当时道门最为兴盛的一股力量,为了保住日益减少的资源,决定改变这种困境。可是当时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大多信仰佛门,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想要兴盛道门,是非常困难的。在多番尝试无果后,天师道的一位核心弟子,将目光转向了龙脉。天下龙脉出昆仑,而龙脉又与帝王气运息息相关,做出决定的天师道,派出一支队伍,远赴昆仑。而我的先祖张守义,便在这样一支队伍中,他当年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天师道弟子。这只队伍跋山涉水,终于来到昆仑,并且寻到了龙脉。他们在龙脉出口,建立了这座道观。按照天师道一开始的打算,他们企图利用龙脉,来讨好帝王,从而改变道门弱势的命运。可惜,那群道士对于帝王心术,一窍不通,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允许影响国家气运的龙脉,掌握在别人手中。于是,大唐境内的天师道,遭遇了一场浩劫,弟子门人,几乎损失一空。天师道的悲惨变故,吓住了远赴昆仑的这只队伍,在失去了主脉的支援,他们无依无靠。身在异乡,他们的日子无比艰难,不过在一位天师道幸存的嫡系门人来到后,这里的一切发生了变化。那位嫡系门人,是内定的下一代掌教,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切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