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宛若新生
作者:释天风      更新:2023-07-03 17:45      字数:2125
  冷凌看着楚寒的鞋子,又看看一旁冰冷的寒潭,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嘴唇颤抖着说道:“楚寒该不会是掉下去了吧”“不知道。”高天行摇摇头,眼中一阵心有余悸。仅仅是在这寒潭边上,温度便已经低的这么恐怖了,若是掉进寒潭之中,想想都浑身发寒冷凌倒吸了一口凉气,重新打量了一下寒潭的周围,确定除了这双鞋子之外,没有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我们还是先上去吧。”冷凌感觉身上的灵力快要抵御不了寒潭的冷气了,他眼神忌惮的看了一眼寒潭,楚寒说过,这里面是寒灵冷水,想到这个词汇,冷凌便感觉筋骨都要冻住了。两人不再迟疑,立即重新回到了地面上,用寒玉重新将窟窿盖住。“冷凌,楚寒该不会是死了吧”高天行深深的吸了口气,心中泛起一股无力的感觉。“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具体的状况,不能妄下定论我始终有种感觉,右宗大人的弟子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死去的”冷凌沉声说道,他嘴上这么说,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如果楚寒死了,那么楚家”高天行欲言又止的说道。“天行,先不要太早下定论,楚家是楚寒的根基,若是楚家出事,我们必须帮上一把,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来了江雪城,若是视若不见,右宗大人可能会怪罪”冷凌凝重的说道。“是啊,还是你考虑的周到,若是我们一走了之,右宗大人怪罪下来,我们可承受不了”高天行想到右宗大人的手腕,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从现在开始,我们三人轮流守在这里,随时下去看看情况,争取得到楚寒的消息另外,多多留意左护法那边的状况,一旦有什么消息,必须相互通告”冷凌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时间仿佛掌中的细沙,在不经意之间溜走。转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三个月。楚寒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就算冷凌三人什么都没有说,但是楚家的众人纷纷意识到,楚寒可能出事了江雪城中,已经有了一些谣言,声称年轻一辈的最强者楚寒陨落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江雪城渐渐忘却了楚寒这个名字,一切都恢复到了平静之中。楚家,会客堂。此时此刻,冷凌三人坐在高殿上,下方分别站在楚天凌、楚老、徐老和苏老,现场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一度很是沉闷。“咳咳”冷凌清了清嗓子,将几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诸位,我们三人,已经在江雪城逗留了三个月,直到今天,还是没有任何楚寒的消息,我们很严肃的认为,楚寒遭遇了不测”冷凌沉声说道。三位守护长老点了点头,楚寒的事情,他们已经心照不宣了,消失三个月,恐怕凶多吉少了。“三个月的时间,楚寒没有出来,左护法没有来,一切风平浪静,到了我们离开的时候了。”冷凌沉沉的说道。这三个月,他们三人轮流在寒玉上修炼,每个人的修为都精进了不少,若非有任务在身,他们是真的不想回去。三位守护长老相互对视一眼,均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终于还是要走了么对于冷凌三人,在一开始,三位守护长老是排斥的。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这三个人根本不干涉楚家任何事情,只是默默的在房间中修炼。而且还打算帮助楚家度过左护法的难关。这让三位守护长老对冷凌三人的印象有所改观,从内心深处不希望他们离开。呼呼呼三位守护长老均是叹了口气,他们也知道,冷凌三人,并不属于这里,留不住的。“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匆匆忙忙的跑过来,全身上下都已经被汗水浸透了。“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的没看到我们在开会吗”楚天凌皱着眉喝道。“城主府传来消息,天极宗的人来了,已经进入了江雪城的南门,正在向着楚家赶来”下人气喘吁吁的说道。“是左护法的人”冷凌眉头一皱,暗骂这左护法的人来得真不是时候,他们刚要走,人就来了。“冷凌,我们还走吗”乔维瓮声瓮气的问道。“不走了”冷凌摇了摇头,随即用只有他们三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左护法是左宗的人,若是让左宗的人杀了右宗大人弟子的家人,这样的罪名,我们谁都承担不起”浅池之中,一个人形的冰雕,不断散发着阵阵寒意。突然间,冰雕发出一道波动,晶莹的表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起密集的裂缝,最后轰的一声,化作碎片。一个少年,悄然浮现少年闭着双眼,面容宁静的躺在浅池底部,全身上下的皮肤犹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胸口极具节奏感的上下起伏,似乎能在水池之中呼吸一般。渐渐地,水池发出一股波澜,一道道精纯的冰寒向着少年的身上涌去。与此同时,少年身上的气息开始节节攀升。几乎是一瞬间,便达到了灵动境一重的程度。轰轰轰少年的身体发出一道道闷响,全身的经脉仿若冰晶做成的一般,流动在其中的灵力几乎没有任何的杂质,精纯的令人感到可怕。嗡少年身体猛然一颤,身上的气息骤然升起。灵动境二重在这一刻,少年突破了,修为迈入到了灵动境二重的,但是上升的势头丝毫没有停止。嗡少年的身体又是一阵颤动,强猛的灵力波动在池水之间四溢开来。灵动境三重这次突破之后,少年身上的气息渐渐趋于稳定,最后缓缓收敛起来,仿佛没有任何气息一般。少年眼皮微微一动,猛然睁开眼睛。霎时间,少年的眼眸犹如两颗璀璨的钻石,绽放着冰冷的光芒,与那深渊巨龟的眼眸极为相似。“我”少年看着自己的身体,双拳猛然握起,顿时一股强猛的水流汹涌狂卷而出“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