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名字菌      更新:2023-07-03 08:17      字数:4661
  “什么名字?多大了?”“阿姜,十四岁。”王二打量了她一眼,而后指着远远贴在墙上的小箭头,开始问话。“箭头是左边,颜色是红色。”王二又敲了敲桌子,让她的手指在桌上有颜色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动着。阿姜一直在搓手,手并不僵硬,恰巧她手指灵活,也能飞快的按。王二盯了她一眼:“明日再七点来这里排队,我带你去东区。”阿姜一怔,王二嗤笑一声:“小丫头,你算是运气好,你可是最后一人,若不是主子发话不要男人,可轮不到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委托他招人的是韩七,大老板是方太岁的夫人,韩七特意交代,关老板不喜欢耍滑头的人,让他悠着点。王二便摒弃了以往的交了钱才可转而规规矩矩的招人。阿姜次日七点跟着人去了东区。她恍惚看见一个巨大的高厂,里头还点着灯。她看见王二将名单交给了一素蓝长袍的胖脸男人便恭恭敬敬退下。那胖脸男人清点了一下人数 ,便先将人安置坐下。凳子是长长的木凳,新做的,桌子也是。屋顶非常的高。阿姜突然闻见了肉香,她望见旁边的一个女孩子已经流出了口水。只听见那胖脸男人高声喊道:“念到名字的过来领食物!”许久之后阿姜听见了自己的名字。一碗猪骨汤,两个大馒头。她端着汤坐在角落喝了一口。鲜甜的汤一下子将她的舌头刺了一下,她的味蕾被猪肉的咸香冲击着,骨头已经熬烂了,她又她喝了一口。瞥见汤里滴落了泪水水,她赶紧抹了抹眼泪。旁边一个女孩突然嚎啕大哭。“好吃,太好吃了,我还从来没有喝过肉汤………”第73章 第一个单关玉儿的店铺已经打响了名声,虽说不是在上元数一数二, 但是被人提及的时候, 名字也能跟在徐记的后头。店铺运转得平稳, 关玉儿将更多的心思用在服装厂里。关玉儿的服装厂包括了纺织与制衣, 关玉儿首先设置好了食堂, 毕竟民以食为天, 关玉儿的服装厂免费包工人的午餐。食堂不大不小, 占地两百平米, 都是清一色的长木凳与木桌,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工人们的用食空间并不宽敞,但是够用。这个食堂还是关玉儿亲自设计的,样式是非常的简单,花的钱也不多,但是效果出来了,却非常理想。比一些小饭店还要好看,主要是关玉儿向来审美与配色一流, 甚至有人还调侃着希望雇她做商铺的设计师。她的玉月优品的店铺设计风格已经有很多人仿制, 但仿得就是不伦不类, 有点东施效颦的意味, 和关玉儿的店差了十万八千里。关玉儿设计服装厂的食堂之时,其实花的心思并不多,她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出了稿子, 而且这个食堂又是食堂又可做开会、培训点, 关玉儿还特意空了块地抬高了, 那个地方作为老师傅的位置。这些工人大多数没什么经验,但也有几十个女工曾经在其他纺织厂做过,多少有些经验,关玉儿让她们最先与老师傅,而后培训教导。这个培训的时间是两个礼拜,这两个礼拜也是有工资的。关玉儿特别强调了一点,技术好、做得多的人可以当组长,工资会比工人高,懒散的人就辞退。关玉儿并不留情,她不是事不过三,她是事不过二,第一次可以原谅,第二次再犯,就直接辞退。关玉儿虽然了解这些人都是贫苦的、生活艰难的,但是她并不同情不珍惜、不作为、好吃懒做的人。她的服装厂志不止上元,因此她立的规矩会格外严格,再有她曾经在德都商会工作一段时间,也知道如何细列规则。这两个星期正好能将厂内的工作区装修好,机器调试好。而员工的培训也是格外重要,关玉儿需要她们认认真真的记住。关玉儿还简写了规矩,大致是“勤奋光荣,懒惰辞退”,简单直白,每日工作前念一遍。这是一种洗脑,关玉儿在关家就知道如何驭奴,她向来做得十分成功。这些人对于关玉儿来说,并不是奴隶,他们是平等的人。但是所谓“驭”,本质就是一种引导。他们在迷惘中必须有个人指引他们如何去做,那个人得取信于他们、掌控于他们、成为一种特别的接近与信念的存在。关玉儿认为这样可以双赢了。关玉儿的规矩十分严格,但是她也为员工做了方方面面的考虑。每日工作九个小时,早上八点工作,中午一个小时是吃饭与休息,晚上是六点下班,日班是如此,夜班的正好相反。晚上八点上班、十二点在午夜饭,一点继续工作,早上六点下班。关玉儿甚至定了礼拜天为休息日,这一天放假一整天。为了有效的利用时间和机器,关玉儿才决定了轮流夜班制度。场地甚至修了宿舍,也提供早饭和午饭晚饭,但是早饭和晚饭并不免费,只有午餐是免费的,而且宿舍也并不免费。关玉儿收取同等环境下低于市场价将近一倍的价格的住宿费用,食物也是比外边的便宜。关玉儿准备了足够工人的住宿床位,但其实床位非常狭窄,服装厂专门修了两层混泥土楼作为员工宿舍,除了厕所和浴室,这样多的员工床位被一分为二,每个床位占据不到三平米的距离,还分高低铺,几乎所有的床都在同一间房,过道只刚好够一个人行走。关玉儿特意立了规矩,不能在宿舍抽烟喝酒吵闹,关玉儿甚至招了四名宿舍管理员,她要求严格的执行这些规定。管理员会处理一些日常矛盾、执行规则,严禁的抽烟喝酒吵闹之外,还严禁打架斗殴。关玉儿非常不喜欢多生事端的人,多生事端就意味着会打扰到别人,这么多人同居一室,休息时间本身就这么点儿,要是多生事端必然会影响别人。还有一点就是,禁止管理员收取贿.赂,违者立刻两方开除,举报者有奖。关玉儿知道管理者必然会被人巴结,她是尽量挑选正直、能力强的人作为管理者,她的聘薪水很高,她希望是尽量做到公正。关玉儿为了这个宿舍的确是费了心思,她的钱十分紧张,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花了九万大洋,这可是一笔大数目,关玉儿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省钱、怎么可以在银行借到更多的钱。这个宿舍关玉儿的本意是免费入住,但是仔细想想又不能,关玉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偏远的、无家可归的工人,如果是免费,肯定有人秉着便宜白占的心理,如果往后人愈来愈多,那些真正需要的反倒没了位置。所以关玉儿才收取租用费用,报了名的工人这个费用直接从工资里扣除,关玉儿考虑到很多人其实一分钱也拿不出。这个价格很便宜,但是出来做工的女人本身就是钱是一分一分的抠,如果没有特别需要,许多人更希望回家。作为一个商人,关玉儿在这个世道里,能这样为工人着想的老板也没有几个了。再说食堂,关玉儿的食堂只要刚好够本就行,早、中、晚、午夜的食材支出、厨子工钱等等,关玉儿不需要赚钱,只要够本。中午与午夜的餐是免费,工人都有一张饭票,分量是固定的,荤素都有。除了饭票,也可以额外加钱购买。关玉儿的食堂的分量算是很足了,更甚的她有荤食。虽说是一点儿肉沫星子,但是对于平常的、贫困的家里,一年能吃一餐肉就已经是奢望,饿着肚子的大有。关玉儿的食堂不说是天天有免费荤食,一个礼拜一次却是有的,但是有一点,关玉儿的食堂每餐都有骨头汤,半头猪的筒骨在锅里熬上大半夜,骨头都熬碎了,骨头里一分一毫的营养都被榨干,几百来人每餐一小碗,洒上葱花,热气腾腾,鲜香怡人。这就代表所有人每餐都有荤食。关玉儿有次去巡查,正巧在饭点,她看见几百来人喝的骨头汤竟是淡到这种程度,觉得是不可思议,更甚的是,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无比虔诚,仿佛在吃世上最美味的食物。富贵人家一个主子一餐的荤食用料,几百号人能吃一整天,还一副怕被人抢了的模样赶紧的吃。孙生淡淡道:“主子这是给他们恩赐,这日子是福气,能填饱肚子已是千恩万谢,更何况那汤还有肉味,有时伴着冬瓜、萝卜等等,我喝了一碗,真是不错。”关玉儿在厨房里头买了碗汤,再要了小份的一荤一素认真的吃着。厨房也有桌椅,这是厨子用的,因着关玉儿来了,厨子将桌子凳子擦得干干净净,还铺上了干净的布,厨房的油烟味很重,在平常她是一点也不能忍,今日却忍下来了。买的饭菜吃得一点也不剩下。这是关玉儿平常尝也不尝、甚至连看也不看的食物,应着外头的工人吃得如此之香,仿佛也有了胃口。“贫苦人家里,不说有荤菜,就是白米饭配咸萝卜干都算是奢侈,他们大量的劳作,一日两餐,吃的却是没有几粒米的粥,成天成日饿着肚子,一年来能吃饱几顿饭菜都是老头开眼了。”孙生端着关玉儿的碗筷和自己的碗筷去洗,一边说话,“若是没病没灾,就是祖宗保佑,主子给的这饭菜在她们眼里是顶好的。”…….阿姜先是报了名住宿,她的工资是15元一月,住宿一元五毛,她计算了一下,一个月吃的话顶了天是8元,这还能省下钱买一两件便宜衣服,更何况服装厂里有统一的厂服,不过现在厂服还没制成,她们工作的前几日就是制造自己的厂服,如今正是冬季,做的厚衣服,阿姜去看了一下料子,料子非常不错,软和,而且还夹杂了棉。阿姜跟着宿舍管理员去了宿舍,她参观了一圈,突然红了眼睛。床是整整齐齐,床尾巴还做了放私人物品的柜子,上下两床,每个床用帘子遮掩。阿姜摸了摸床,那床是结结实实的,上头还有统一的棉被,房子是稳固的混泥土,遮风挡雨冬暖夏凉,光线充足。那棉被枕头就值得一块五钱了,她一个月也就交一块五,而且宿舍的每层都有厕所,旁边还是洗浴间,还能供应热水。阿姜去洗浴间洗了个澡,将全身搓得干干净净,外衣洗干净晾好,穿着件单薄的里衣缩在被子里,窗帘拉起来,隔绝了其他人的视线。隔壁传有两个女人在小声的说话,阿姜记得,那两个女人是其他纺织厂来的,据说越来越多的纺织工人要到这边来谋生。“我从前在那个厂里,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工资是13元,还不包午餐,住宿、食物都比这里贵,更别提一个礼拜还有休息!”她女人的声音压得很低,“听人说要是技术好又勤劳便可以当工头,工头是20元一个月呢!”乡下的丫头、卖身葬父的孤儿,一个大洋就能买下,越卑微的人命越不值钱的。阿姜睁着眼睛看着低矮的床顶,一眨也不眨,末了又看了看自己的手。还能20元一个月呀。这样的日子她想都不敢想,从前她几乎没有任何谋生的出路,出路卖身或是干苦力,她几乎是没法子找到工作,更别提吃饱穿暖了。阿姜来的工厂的第四天,稍微聪慧些的工人勉强能出师了,阿姜跟着有技术的组长去尝试制衣服,她们今日得把自己的厂服做好。所有人都非常的认真,那件厂服只用了半天就做了好。师傅们瞧了瞧手工,又指点了一二,便又让她们去辅导没学会的工人。阿姜这两天吃得格外的多,她正是要长身体之际,中午恨不得多吃一些白饭。她的饭票用了,碗里留着点菜,便想去再打一碗饭,一碗饭不用一分钱,她现在用的是工资的预支票。她在餐台上等等着热饭过来,从窗口突然瞧见一个身影,她瞳孔一睁,更加专注的去看。那打饭的厨子压低声音提醒她:“莫要冲撞了人!那位美丽的女士看起来年纪不大,却是我们老板!”阿姜愣了半响,怔怔开口:“原来是她呀。”那厨子给她添上饭,啧了一声:“你哭什么?”阿姜低着头不答话,一边走一边扒饭,迅速的吃好便又去研究纺织和裁缝。她去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女工在了,旁边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问她:“我在纺织部、制衣部都见着你,都是这样勤快,小丫头挺聪明呀,到时候都学着了,有了这技术,出路也多,你说老板也是,怎么不全招技术工呀,不过谢天谢地,让我们也有了生路,要不然我们这样一无所长的人都没个出路,如今到了这里还有人教我们技术,可真好。”阿姜一边做事一边说:“是啊。”那女人笑道:“咱们工资待遇还算好,劳作也不压人,将来也能存钱的,你往后有了钱了,要怎么过活?”阿姜认认真真挑着线色,一根一根绞好,语气笃定:“我会一直在这里,除非老板不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