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糯团子      更新:2023-07-03 07:50      字数:4605
  第三章

  重重帐幔随风而动,空气中隐约有暗香飘浮,极轻极淡。

  隔着车帘,小太监看不见内里的情况,额头紧贴青石路,等待沈鸾的发落。

  须臾,方听见车内传来清越的一声:“不必了。”

  小太监热泪盈眶:“奴才谢过郡主!”

  又接连好几声磕头脆响。

  一旁的王公公仗势欺人惯了,本还想给小太监一个教训,忽的却听见沈鸾轻声一句。

  “你刚刚说,你刚从太医院回来?”

  小太监不敢撒谎,如实回道:“……是。”

  宫里人大多看人下菜,五皇子不得圣心,生病也无人管。

  小太监辗转好几趟太医院,方才换来这一小包药沫。

  可惜现在也不得用。

  “既如此。”沈鸾手执团扇半遮脸,“王公公。”

  “奴才在。”

  “你陪他去一趟太医院,就说是我的吩咐。”

  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在沈鸾跟前露脸,王公公心有不甘,然也不敢违抗沈鸾的命令,磕头跪拜:“是。”

  八宝香车渐渐驶远,直至完全消失在视野,王公公方从地上站起。

  小太监也跟着起身,战战兢兢:“公公,那我们现在是去……”

  “去什么去!”

  又是一记重脚,王公公一脚踢在小太监膝盖上。

  小太监躲闪不及,扑通一声,整个人跪趴在地上,眼冒金星。

  王公公嫌弃收回右脚,往他身上啐一口,指桑骂槐:“晦气玩意儿,真当自己是天潢贵胄皇子皇孙了?一个小杂种,也不知道你娘是从谁床上……五、五皇子?!”

  不知何时,一双乌皮六合靴忽的停在王公公身前。

  裴晏面容清冷,半旧石青圆领长袍透出单薄肩颈,残阳落于他身后。

  他缓缓:“公公这是在教训我的奴才?”

  明明再寻常不过的一句话,王公公还是莫名勾出一身冷汗,颤着肩膀不敢言语。

  少顷,理智回笼,记起裴晏在宫中的不受宠,王公公腰杆略微挺直两分,他笑笑。

  “五皇子说笑了,奴才怎么敢逾矩?只不过是这小崽子狗胆包天,冲撞了郡主,奴才帮着训斥一二罢了。”

  裴晏瞥他一眼,慢条斯理:“……是吗?”

  “奴才说的句句属实。”王公公垂手回话,面上却半点恭敬也无,只剩鄙夷和嘲讽。

  “五皇子若无事,奴才便告退了。”

  裴晏面不改色:“嗯。”

  王公公躬身退下,直至行至假山后,方往后轻啐一口,嘴上念叨不停。

  “呸!小妇养的孬种,给爷爷我提鞋都不配!什么五皇子,不就是个……”

  倏地,一阵冷风自背后吹来。

  王公公惊恐朝后望。

  起风了。

  ……

  三公主裴仪今日的筵席摆在澜庭轩。

  澜庭轩居于湖中央,四面皆是游廊曲桥。七彩鎏金玻璃水灯挂于石栏上,烛光潋滟,照亮半池湖水。

  京城世家贵女齐聚在一处,遍身绫锦纱罗,满屋花团锦簇,燕妒莺惭。

  琴声渐起,轻揉慢捻,自水面传开。

  “仪儿,怎么还不出去,躲在这里要什么?”

  筵席在即,迟迟不见三公主身影,静妃着人找了一圈,方在内殿寻得女儿的行踪。

  桃红色缎绣花卉百花纹宫裙雍容华贵,裴仪手持靶镜,对镜理妆,哪哪看都不顺眼。

  闻得静妃声音,方从镜中抬起头,不满撅嘴。

  “还不是母妃的错。”裴仪将靶镜丢一旁,搂着静妃衣袖撒娇,“好好的你请她做什么,没得坏了我的好心情。”

  静妃笑笑,明知故问:“谁,长安郡主啊?”

  “她算哪门子的郡主,要不是父皇偏心……”

  “仪儿。”

  隔墙有耳,静妃唇角笑意微敛,冷声打断。

  她入宫多年,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说错一句话做错半件事,唯恐让人抓到把柄。

  不曾想生的女儿却是无法无天。

  裴仪性子骄纵任性,倒也不敢忤逆静妃,垂首低眉:“母妃我错了。”

  静妃软了语调,亲自为女儿整理发髻:“你也知道你父皇偏心,他既如此,你顺着他便是,何苦去逆他的意?”

  裴仪不服:“明明我才是公主……”

  “公主又如何?”静妃轻声细语,“仪儿可是忘了,宫中还有一位五皇子?”

  裴仪虽未曾见过五皇子真容,然从宫人口中却听过不少。听说她这位五皇弟在宫中地位极低,住的是残垣断壁,吃的是残羹剩饭。

  连她宫中侍婢内侍都比不上。

  裴仪头埋得更低。

  静妃轻拍她肩膀:“母妃知道你是好孩子,肯定不会让母妃失望。时辰差不多了,郡主应该快到了。紫苏——”

  静妃侧目,招手低唤一婢女上前,“你出去瞧瞧,郡主到了没有?”

  紫苏:“是。”

  紫苏是裴仪身侧一等一的大宫女,由她亲自出面,足以见裴仪对沈鸾的重视。

  有世家贵女瞧见,忍不住拈酸吃醋:“我们在这等了大半天,都不见三公主出来。她倒好,居然还得紫苏亲自接。”

  同伴笑嗔:“她是郡主,你是吗?”

  “你不过是见着郡主一回,还是远远瞧见的,怎么也站她那边了?”

  “那是你没亲眼见过,等你见了就知,这天上地下,也就一个长安郡主。我要是有她那等模样相貌,也得……”

  话犹未了,遥遥的,空中有细乐声传来。众人屏气凝神,踮脚张望。

  最先入目的是手持销金提香炉的太监,香炉焚着御香。紧随其后是一顶八人大轿,金黄鎏金宝盖,轿身镶嵌无数名贵宝石,流光溢彩,交相辉映。

  两侧宫女垂手侍立,静候长安郡主下轿。

  细乐声喧,满座寂然。方才还小声嘀咕抱怨的贵女早没了声,一双眼睛直盯前方。

  轿帘掀开,最先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双素净无暇的玉手,而后团扇遮面。

  沈鸾一袭胭脂色牡丹蝶纹宫裙,云堆翠髻,蹁跹袅娜,缓缓下轿。

  “奴婢见过郡主。”

  紫苏最先迎上请安,满脸堆笑,“殿下知郡主今日过来,早早的就让奴婢出来候着。”

  紫苏说话向来滴水不漏,沈鸾未曾在意,只道:“你家殿下呢?”

  莲步款款,沈鸾穿桥度柳,移步澜庭轩。

  尚未迈入轩中,忽的有贵女上前:“郡、郡主。”

  绿萼欲呵斥无礼,却被沈鸾抬手打断。

  来人面容白净,一双眼睛如皓月明亮。

  正是先前拈酸吃醋那位。

  只是此时姚绫却全无嫉妒之心,她低着头,眼尾余风悄悄扫沈鸾。

  以前她闻旁人赞沈鸾天姿国色,只觉他人夸夸其谈,亦或是鼠目寸光,见识短浅。

  如今见了沈鸾真人,方觉是自己无知。

  姚绫颊边泛红,平日的能言善辩都抛到九霄云外,还是紫苏提醒,方记起自己还未介绍家门。

  紫苏低声帮忙解围:“她父亲是当朝太傅。”

  沈鸾三岁启蒙,由当今圣上亲自口授手传,而后又随皇子公主一起,拜入太傅门下,在南书房念书。

  往日沈鸾最讨厌的,便是太傅这种冥顽不灵的老学究,不想他女儿却是这般模样。

  沈鸾沉吟片刻:“你是……姚绫?”

  姚绫大喜过望:“郡主认识我?”

  沈鸾:“听太傅提过几句。”

  两人相伴而行,姚绫落后半步,亦步亦趋紧随沈鸾。

  其他贵女瞧见,纷纷效仿。

  直至裴仪出现。

  彼时沈鸾正听姚绫讲西北趣事听得入神。

  不同于别的世家贵女,姚绫自幼随祖父一起游历山河,走遍大半个江山,见识自然与寻常女子不同。

  “他们羌族人和我们大不同,不过也非书上说的茹毛饮血……”

  无端被忽视,裴仪气得干瞪眼。

  紫苏瞥一眼裴仪,轻咳提醒。

  姚绫说得起劲,并未留意,还是沈鸾先瞧见,她浅笑低吟。

  “殿下何时来的,怎么也不出声,吓我一跳。”

  裴仪咬牙:“明明是你自己眼瞎……”

  想起静妃先前的叮嘱,裴仪到底还是将这口气咽下,强颜欢笑。

  “你们刚刚说什么梯己话呢,也让我听听?”

  强行将姚绫挤开。

  裴仪莞尔一笑,挽着沈鸾,情态亲昵,好似两人本就是闺中密友:“若早知你和姚绫这么投缘,该早早来才是。我给你下了那么多帖子,你都不曾来。”

  言外之意,沈鸾骄纵跋扈,连她这个公主也不放在眼底。

  一时之间,落在沈鸾脸上的目光渐渐带上探究之意。先前还簇簇拥在沈鸾身侧的贵女都萌生退缩心思。

  沈鸾不怒反笑:“是我的错。”

  裴仪面露怔忪,似乎没猜到沈鸾会是这般反应。

  下一瞬,忽听沈鸾轻笑道:“若早知筵席上有绫绫这般貌美的女子,我一定早早赴宴。你知道的,我向来喜欢美人。”

  一句话,直说得姚绫面红耳赤。

  沈鸾不以为然,招手示意她往前:“你刚刚说的羌族人……”

  二人渐行渐远,徒留裴仪在原地。

  半晌方回过神,裴仪气得跺脚:“沈鸾什么意思?她是在说我不够美,所以才不喜欢我?”

  紫苏忍着笑:“公主多虑了,郡主哪会不喜欢你。”

  裴仪鼓着腮帮子:“她就是。”

  恰好有宫人捧着大漆捧盒上前,是静妃吩咐人送来的仙酿果酒。

  宫人:“娘娘特意吩咐了,公主和郡主年纪尚小,切不可多吃……”

  裴仪这会正在气头上:“不许给沈鸾送去。”

  宫人为难看向紫苏:“这……”

  紫苏压低声:“殿下,这是娘娘吩咐的。”

  裴仪撇撇嘴,终肯松口让行。

  只是宫人刚迈步离开,忽的又被裴仪喊住。

  “等等。”视线在大气漆捧盒上转悠片刻,裴仪皱眉,“她不爱吃冷的,烫滚滚的再端上来。”

  宫人应声退下。

  紫苏笑言:“还是殿下心细,连这都注意到了。”

  裴仪轻哼:“谁注意她了,我是怕她出事赖我身上。”

  紫苏笑而不语。

  ……

  “郡主,殿下刚刚好像在生气。” 离开许久,姚绫仍不放心,频频往后瞧。

  “她有不生气的时候?”

  沈鸾不以为然。

  夜色如洗,空有明月高悬。

  裴仪毕竟贵为公主,虽和沈鸾关系不洽,倒也不会真的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难她。

  筵席觥筹交错,宾客尽欢。

  沈鸾难得好兴致,自斟自酌了好几杯。

  她酒量浅,只吃三杯,已然上脸。

  绿萼怕耽误事,忙不迭上前耳语提醒:“郡主,夫人出门前吩咐了,不让你多吃酒。”

  姚绫坐在沈鸾下首,自然也注意到沈鸾的醉态,她上前福身,笑央:“夜色尚好,郡主可要出去走走?”

  裴仪今日在澜庭轩大摆筵席,澜庭轩上下锦绣非常,金碧辉煌。湖面上水光潋滟,似将琉璃世界托于掌中。

  沈鸾轻倚石栏边,和姚绫一人一渔竿。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姚绫那已有小鱼咬钩。

  皓月当空,湖面上波光粼粼。沈鸾等半天,迟迟不见自己的渔竿有任何动静,她颇有些气馁。

  姚绫见状,主动和她换位:“兴许换了地,就有鱼儿咬钩了呢。”

  沈鸾眨眨眼:“会吗?”

  姚绫不假思索:“当然。”

  随祖父多年,姚绫在钓鱼这事上经验颇深,她耐心传授与沈鸾。

  “钓鱼最需的便是耐心,只要……”

  “等等!”

  蓦地,水下一阵晃动,沈鸾睁大眼,清楚察觉到渔竿的晃动不是来源夜风。

  她惊喜抬眸:“好像还是条大鱼!”

  渔竿微垂,弧度明显。

  沈鸾不敢轻举妄动,她小心翼翼握着渔竿,注意力全在鱼饵那端。

  收线,往回拉。

  沈鸾一步一步,照着姚绫所说动作。

  水波荡漾,笑意在沈鸾唇角荡开。

  她使劲往上提。

  “快看快看,这是我……”

  声音戛然而止。

  再然后——

  沈鸾忽的和一个头颅,面对面撞了个正着。

  那头颅光秃秃的,被人割了耳朵,双目尽被剜去,血淋淋的和湖中水草混在一处。

  那是她下午才见过的……王公公。

  一声惊呼刺破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