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谋事业杨氏落寞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7      字数:4693
  给郭氏做完道场之后,黄茂林萎靡了好几天。

  这期间,家里孩子们异常听话,梅香也每天和他形影不离,静静的陪着他,照顾他的起居。

  等过了元宵节,黄茂林想到家里妻儿还要靠着自己,一大摊子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他还想再多给孩子们积攒些家业呢。

  有了目标,黄茂林顿时清醒过来。

  他先给梅香道歉,“这几日我糊里糊涂的,倒让你们担心了。”

  梅香温和的看下他,“不妨事,我也没做什么。我晓得你心里的感受,总得熬几天。”

  黄茂林心中涌过一阵愧疚,“你才给你阿爹做完道场,心里必定也不痛快,我只顾着自己,真是不应该。”

  说完,他把梅香搂进怀里。

  梅香轻声安慰他,“都过去了,我阿爹和婆母都已往生,逝者不可追,咱们把日子过好,就是对他们的孝敬了。”

  黄茂林点点头,“你说的对,二十多年了,我阿娘说不定早就投胎到富贵人家去了。希望她来生顺顺利利,长命百岁。”

  梅香想了想,“我阿爹肯定还没投胎,他定然等着我阿娘呢。”

  黄茂林摸了摸她的头发,“岳母值得岳父等待。”

  两口子都陷入了沉默,互相搂在一起汲取温暖。

  从悲伤中走出来之后,黄茂林开始实施自己下一步计划。

  他先计划带家人一起回到了县城。

  黄炎夏跑来与黄茂林商议,“如今几个学徒都能上手了,我就不去了吧。”

  他的脸色有些灰败,那一日给郭氏做道场,黄炎夏心中触动极大。回来之后,他病了一场。

  杨氏和黄茂源要给她请大夫,黄炎夏坚决不肯。他觉得这是郭氏在惩罚他,自己做的不好,活该受罚。

  熬了几天之后,黄炎夏渐渐恢复了一些。但他上了年纪,这样身心两头煎熬,忽然间就丧失了精气神,整个人看起来颓废的很。

  黄茂林仔细看了看他,“阿爹可是哪里不舒服?”

  黄炎夏摇头,“没有,想来是过年整日吃吃睡睡,无事可做,看起来就少了些精气神。”

  黄茂林也不戳破他,“阿爹,儿子还需要您的帮忙呢。年后儿子想去干些别的,没有

  太多精力去照顾水玉坊。”

  黄炎夏抬头问儿子,“你又想要去作甚?”

  黄茂林没有直接回答他,先起身把梅香叫了过来。

  “我正想与你们说呢,我想在县城开家粮店。”

  梅香诧异的看向他,“如今家里几处产业已经够你忙活了,一年也能挣不少银子,又想着去开粮店?”

  黄茂林想了想,斟酌着回答,“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粮食都是最重要的,也是利润最大的。我自己开家粮店,咱们几家的粮食有了出处。说句不吉利的话,就算什么时候外头粮食短缺了,个月内也不用担心饿着肚子。再者,有了粮食产业,在县城里才能真正扎下脚跟。”

  梅香不知可否,“你愿意去干,那就去吧。只一样,咱们家做买卖一向规规矩矩,我听说外头许多人做粮食买卖门道极多,那些坑害人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干。”

  黄茂林点头,“你放心,我只开个小店子试试水,暂时折腾不出什么了浪水。”

  黄炎夏问他,“我听说县城里几个大粮商都是有来头的,你往里面插一脚,会不会遭人报复?”

  黄茂林看了看外头,下人们都不在,轻声回答黄炎夏,“阿爹,趁着明朗还在任上,我得把家业做大一些。那几个粮商,里头也都连着官家。明朗上任一年多了,一直规规矩矩,他不好插手,我倒是可以试一试。阿爹放心,我不会干有违法度的事情。”

  黄炎夏多少也明白中间的一些窍门,也不再劝说,“既然这样,那我还替你看着豆腐坊,你有空也去查看查看。我年纪大了,精力不够,水玉坊里伙计和徒弟们一堆,我总会有看不过来的地方。”

  黄茂林点头,“那就辛苦阿爹了。”

  黄炎夏坐了一会子就走了,走的时候脸色稍微好一些。他多替儿子做一些事情,郭氏总能少责怪他一些。

  等黄炎夏走了,梅香问黄茂林,“你和明朗商议过了吗?”

  黄茂林轻轻点头,“我不光和他商议过了,还请他入股。但对外只说是我一个人的,我定期给他分红。”

  梅香斜睨了他一眼,“郎舅两个偷偷商议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还瞒着我。”

  黄茂林拉过梅香的手,“前一

  阵子你和阿娘忙着给阿爹做道场,心里都不大痛快,我就没和你说。前几天我又恍恍惚惚的,要不是今儿阿爹来问,我还想不起来呢。”

  梅香笑了,“我跟你开玩笑呢,并没怪你。你给明朗分多少钱?”

  黄茂林伸出五根手指头,“我原说给七成的,他不要,最后就给五成。他还给了我一些银子,算是本钱。”

  梅香点了点头,“这样也好,我听说开粮店赚头大得很,比卖豆腐挣得多。”

  “可不就是,过几年他们兄弟二人还要去京城赶考,家里孩子也越来越多,花销越来越大,可不就得想办法。”

  梅香忽然想起一件事儿,“你之前卖豆腐,纪大人不把你放在眼里。若是你开了粮店,他不得来刮两层皮走?”

  黄茂林哼了一声,“他虽是上官,明朗和张大人又不是泥巴捏的。县令若是把县丞和县尉都得罪了,他这官也不好做。我年前只送了十几两银子的礼,在他眼里这可减薄的很,不也没找我麻烦。”

  梅香这才放心,“这纪大人也是吃相难看。”

  两口子正说着话呢,慧哥儿带着妹妹进来了,先给父母问安。

  梅香让他们兄妹二人坐下,“泰和去哪里了?”

  慧哥儿答道,“和聚宝一起在外头玩呢。”

  梅香点点头,“你也时常带着他玩一玩,你们是亲兄弟,总不好把你弟弟一直交给下人来带。”

  慧哥儿笑了笑,“儿子晓得了,阿娘放心。”

  梅香又问青莲,“今儿的字写了吗?把你年前学的曲子多练两遍。过几日就要回县城了,李先生可是满腹诗书,你要是做的不好,挨骂了可别来找我哭。慧哥儿也是一样,这几日多去你舅舅那里,别落下了功课。”

  两个孩子都点头如小鸡啄米。

  梅香教导两个孩子读书的事情,黄茂林并不插嘴。

  <

  br />

  等梅香说完了,泰和噔噔冲了进来。

  梅香抱起小儿子,“茂林哥,我想去我阿娘那里坐一坐,你去不去?”

  黄茂林看了看外头的天,“那就一起去吧。”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了韩家。

  黄茂林带着慧哥儿去找两个小舅子说话,梅香带着女儿和泰和去了后院。

  叶氏正和两个儿媳妇商议过

  几日回县城的事情,见女儿一家子来了,连忙让人给她们搬凳子。

  “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走?”叶氏问梅香。

  梅香点头,“自然是要跟着阿娘一起的,阿娘什么时候动身?”

  叶氏看了看婉柔的肚子,“后天就走。”

  梅香知道叶氏是担心婉柔随时会生,“那我明儿把东西收拾收拾。”

  清溪过来把青莲带走了,泰和在梅香怀里做了一会子也觉得无聊,扭了扭身子就下地了,自己跑出去玩。

  玉茗要去厨房吩咐人做晚饭,婉柔也说要出去走一走,屋子里就剩下叶氏和梅香母女两个。

  梅香偷偷说了粮店的事情。

  叶氏点了点头,“这事儿我知道,你弟弟跟我说过了。让茂林只管去做,只要不坑害人,正经的买卖,谁做不是做。”

  梅香这才放下心来,“有阿娘这句话我就不管了。”

  叶氏温和的看向女儿,“你不要管,让他们男人家去操心,你只管把孩子带好了就行。”

  二十多岁的梅香风华正茂,皮肤白嫩,面容姣好,日子顺遂显得人心宽气和,年少时那股随时准备出鞘的锐气渐渐被时光融化了,身上也多了一些温暖和从容。

  母女两个说了一阵子闲话,梅香就回去了。

  第三天早上,两家人又一起浩浩荡荡往县城里去了。

  黄炎夏和家里伙计徒弟们坐在一辆车上,这回,他没有带杨氏。

  杨氏刚开始听说黄炎夏不让她去县城的时候,很是震惊,“当家的,我去照顾你吃喝不好?”

  黄炎夏当时摇头,“你年纪也不小了,就在家里跟着茂源享福,不用跟着我外出奔波。你放心,我会时常回来,把工钱都给你。”

  杨氏急了,“当家的,我如今又不缺钱花,哪里是为了要你的工钱。”

  黄炎夏看了她一眼,“你在家和红莲一起好生照看榜哥儿,茂源就这一个孩子,他平时不在家,我也不在,光指望红莲一个怎么能行。”

  黄炎夏的理由冠冕堂皇,杨氏不知该如何反驳,内心却有些失落。

  年轻的时候,杨氏觉得儿子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儿子她什么都能做,哪怕遭人唾骂。如今年纪大了,她忽然依赖起黄炎夏来。

  这个死死的管束了她

  几十年的丈夫,从不让她掌管钱财,也不让她当家。

  杨氏原来是有些愤恨的,所以当初分家的时候,她拼着损失钱财,也要和儿子住在一起。

  果然,分家后的日子刚开始让杨氏很满意。丈夫和儿子都是她的,儿子挣了钱都交给她,儿媳妇听话,孙子可人疼。

  连黄炎夏也觉得自己对于杨氏来说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所以他经常长时间住在如意坊,后来又常住县城。

  他知道杨氏一辈子喜欢钱,自从分家以后,黄茂林给他的工钱又多,黄炎夏大部分都给了杨氏,他以为这样会让杨氏高兴。

  黄炎夏曾经也苦恼过,在这个婆娘的心中,他还比不上钱重要。后来他也释怀了,随她去吧。

  可随着黄炎夏外出的时间越久,杨氏的内心越加空荡。

  黄茂源虽然不如黄茂林挣的多,但几年拼搏下来,也小有资产,大部分都在杨氏手里管着。红莲怕娘家人来打秋风自己招架不住,从来不说管钱财的话。

  杨氏自己又不怎么花钱,人没有钱的时候,每多一两银子都能非常开心,可随着她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慢慢的,家里的钱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数目。

  钱财并没有给杨氏带来梦想中的幸福感,有再多的钱,她也是一日三餐。

  杨氏忽然发现了黄炎夏对她的重要性,可黄炎夏已经住到县城里去了。黄茂源整日不在家,红莲对她只有恭敬。她不光要忍受孤独,还要忍受镇上人的风言风语。

  去年中秋节,黄炎夏和黄茂林的相邀,对杨氏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她高高兴兴的搬到了县城,至于黄茂林没有请她住到自己家里,杨氏一点都不在意。

  水玉坊里有些拥挤,但她和黄炎夏有一间单独的屋子,夫妻二人睡一张床,一个被窝。

  黄炎夏年纪越大,包容性越强。年轻的时候,只要杨氏不犯大错,黄炎夏也从不对她大声说话。如今老了,他更是把杨氏看作小孩一样。

  杨氏在水玉坊里如鱼得水,黄炎夏惯着他,伙计们和徒弟们敬重她,争相来讨好她。

  连附近的街坊们,知道她和县丞大人家里连着亲,也经常来奉承她。

  杨氏过得好不快活。

  谁知黄炎夏却忽然不让她

  去了,杨氏心里异常落寞,黄炎夏却觉得自己是为了杨氏好。

  恰巧在这个时候,红莲终于又怀上了。

  这下不光是黄炎夏,连黄茂源都想让杨氏留下来照顾红莲。

  黄炎夏直接拍板,“你留下照顾红莲,若是你忙不过来,雇个人帮忙或是买个丫头都可以,家里也不是养不起。茂林给我的工钱厚,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榜哥儿这么大了,终于又要有弟弟妹妹,你不是念叨了好几年茂源孩子少,这回终于能如愿了。”

  杨氏笑得很勉强,“可不就是,总算又有了。我不在县城,当家的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

  黄茂源有些不好意思,“阿爹阿娘好容易聚到一起,为了儿子的事情又要分开了。”

  黄炎夏摆摆手,“不妨事,等你大哥那边能忙的开了,我还回来住的,你们有事了记得往那边传话。”

  黄炎夏收拾了几件衣服跟着黄茂林走了,杨氏怅然若失留下来照顾红莲。好在这个理由倒是不错,她不用在听外面的风言风语。

  车队吱吱呀呀,不急不缓的往县城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亲亲们早上好,今天还是一拆二。

  新文也是每天早上6点更新,好评红包雨还在继续,没收藏的亲请给个收藏吧,感谢大家,爱你们,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