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添新丁慧哥趣事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5      字数:7384
  四月底的一天早上,梅香一家正在吃早饭。黄炎夏磨完豆腐就回去了,张五叔和刘麻子也已经定过豆腐分头下乡去了。

  梅香早上熬了一小锅粥,粥里面加了些大红豆。炒了一把菜苔,又用芝麻酱拌了一碟腌萝卜。

  除了这些,她还做了几个鸡蛋韭菜饼。饼里头除了韭菜和鸡蛋,梅香还把家里的豆腐切碎了一些裹在里面,吃起来别提多香了。

  黄茂林一边吃一边夸赞梅香,“你这芝麻酱做的真不错,拌凉菜吃面条都行。”

  梅香往慧哥儿嘴里喂了一口粥,“我倒是更喜欢把腌辣椒剁碎了吃,可我一吃他就上火!”

  黄茂林笑了,“委屈你了,等明年他大了不用再吃奶,到时候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晌午吃什么?我让小柱去买条鱼行不行?”

  梅香摇头,“前儿才吃了鱼,等会儿我去街上看看,有什么合适的我看着买一些回来。”

  黄茂林吩咐小柱,“等会子跟你师娘一起上街,帮着提篮子。”

  小柱点头,“师傅放心,我都晓得。”

  吃过早饭后,梅香刚洗了碗,正准备换一身衣服上街买菜,忽然,外面传来了淑娴的声音,“大嫂,大嫂!”

  梅香心里一惊,把围裙一放,立刻赶了出去,姑嫂二人正好在垂花门附近碰到了。

  淑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嫂,二嫂要生了,阿娘让我来叫你。”

  梅香心里猜测估计是红莲要生了,若不然以淑娴的性子,定不会从门楼里一直喊到垂花门。

  梅香立刻问淑娴,“去叫了大伯娘没有?”

  淑娴摇头,“还没去呢,阿娘说二嫂离生还早着呢!”

  梅香点头,生孩子确实没有那么快,淑娴一个姑娘家,想来是担忧过度,才一路跑了过来。

  梅香安抚她,“不要急,先缓口气。我马上就去看你二嫂,你去叫了大伯娘和忠大嫂子一起过来。”

  淑娴点头,“那我先去了。”

  说完,她又往黄炎斌家里去了。

  梅香想了想,回屋换了一身干净的旧衣裳。妇人产子血腥之地,新衣服容易弄脏,故而换一身旧的。但一定要干净,这样对产妇和孩子都好。

  梅香换好了衣裳,抱着慧哥儿,带着小柱一起先去给黄茂林打招呼。

  黄茂林刚才也听见了淑娴的声音,见梅香过来了,知道她今儿必定要在二房待一天,“等去了茂!茂源家里,把慧哥儿给小柱带着,你给阿娘和大伯娘打下手。”

  梅香点头,“那我先去了,晌午饭你自己想办法,我怕是不能回来给你做饭了。或者你把门关了,去茂源家也行。”

  黄茂林点头,“你只管去,不用操心我。”

  梅香抱着孩子匆匆忙忙去了二房,一进屋就发现,红莲已经发动了。

  杨氏见梅香来了,忙吩咐她,“茂林媳妇,你去烧热水,把孩子给小柱。”

  梅香往厨房里去了,先把做饭用的那口锅洗的干干净净,加了满满一锅水开始烧。炒菜用的锅里面不免会有些油水,不容易洗干净,烧的热水也不干净。

  热水还没烧好,唐氏和刘氏一起过来了。唐氏一来,杨氏立刻有了主心骨。

  “大嫂,红莲从今儿早上就开始疼了,我看着快的很。”

  唐氏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问杨氏,“破水了没有?”

  杨氏摇头,“还没呢,天蒙蒙亮的时候见了红,这会子就疼的厉害了!”

  唐氏进屋后查看了红莲的情况,“这孩子来得快,赶紧的,给她洗一洗,坐月子可不能洗澡。”

  唐氏这话不假,时人讲究坐月子期间不能见风、不能见水,门窗紧闭。梅香去年坐月子时天气还不算太热,她整整一个月没有洗澡洗头发,只偶尔背着杨氏让黄茂林给她倒热水擦一擦。

  那一个月可真难熬啊,慧哥儿一个时辰要吃奶,还要换尿布,洗屁股。梅香整天出汗,一身又一身,又不能洗澡。

  梅香那边已经烧好了热水,用厨房里的水桶提到红莲屋里。

  众人一起帮红莲洗了澡,唐氏又吩咐刘氏和梅香把红莲扶到产房里。产房一样设在西耳房,里面的东西都已经备好了。

  红莲才进西耳房没多久,就开始哼哼唧唧的叫唤。

  唐氏见红莲这个样子,知道等会子孩子落地快,又吩咐梅香给红莲做了些吃的。梅香见厨房里有一小团和好了的面,就着那一团面擀了一些面条,又找了三个鸡蛋,切了一点咸肉,做了满满一大碗面条。

  梅香给红莲的碗里只放了两个鸡蛋,另外一个鸡蛋让小柱给慧哥儿吃。慧哥儿每天上午都要吃些东西,有时候是一个鸡蛋,有时候是半张饼,有时候是一些糕点。

  红莲疼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唐氏却硬逼着她把那一碗鸡蛋咸肉面全部吃了。

  红莲觉得自己快要疼死了,吃面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吐出来,碍于唐氏和杨氏的双重压迫,她一边叫唤一边吃面,偶尔吃不下去吐了出来,又接着吃。

  淑娴在外面听的眉头皱的死死的,梅香忙把她拉走了,姑娘家家的听这个不合适,别吓着了。

  红莲吃了面之后,梅香把碗收到了厨房,让淑娴洗碗,继续烧热水。

  梅香看了看慧哥儿,让小柱好生带着他玩,自己也往西耳房去了。

  红莲只能咬着手巾,苦苦忍耐。

  黄炎夏卖完豆腐后听说老二媳妇要生了,他想着自己也帮不上忙,索性留在黄茂林家里,跟儿子一起在倒座房闲话。

  他表面上淡定,其实内心也有些焦虑,他自然是希望红莲能生个儿子,这样他就有两个孙子了,一房一个。

  爷儿两个挨到晌午饭时刻,关了大门,一起往黄茂源家去了。

  西耳房内,红莲正在唐氏的指挥下使劲。宫口已经开了十指,可以生了!

  杨氏和梅香在一边帮忙,淑娴在厨房里做午饭。

  梅香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倒不觉得什么,就是疼,闭着眼睛使劲就是了。这会子看红莲生孩子,她觉得有些腿软。

  特别是梅香看到唐氏拿着剪刀帮助红莲生孩子,吓得差点一屁股坐地上去了。她忽然想起自己生慧哥儿的时候,也是唐氏接生。

  老天爷,女人家生个孩子真不容易!

  淑娴很快做好了午饭,今儿忙乱,随意炒两个菜,凑合着吃吧。

  孩子还没有完全生下来,黄炎夏带着黄茂林随意吃了一些。黄茂林让淑娴也赶紧吃两口,一会子等孩子落地,淑娴定然要去帮忙的。

  淑娴才放下碗,忽然,西耳房内传来欢呼声,紧接着,就是孩子的哭声。

  杨氏喜极而泣,生了,是个男孩!

  唐氏吩咐梅香打来热水,妯娌二人一起动手,一个给孩子洗澡,一个伺候产妇。

  红莲已经累得昏死过去了。

  杨氏和梅香一起收拾孩子,等孩子洗完了澡,杨氏给他包裹好,上秤一称,六斤九两!

  黄炎夏在屋外听的是个孙子,满脸欢喜!

  忽然,黄茂源回来了。

  一进门他发现不对劲,当父兄告!告诉他红莲生了个儿子,黄茂源立刻高兴的说话都开始结巴。

  屋里面,唐氏在刘氏的帮助下把红莲收拾好了。见杨氏只顾着抱着孙子高兴,忍不住嘱咐她,“弟妹,这孩子生的太快了,红莲伤的有些厉害,你这几日多用些心,好生照顾她。可不能马虎,以后还要再生呢!”

  杨氏知道轻重,立刻回神,“大嫂放心,今儿开始,我就跟她同吃同睡,做饭洗衣裳的事情都交给淑娴。”

  杨氏知道梅香带着孩子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也不再指望她。

  孩子已经出生了,梅香和黄茂林抱着慧哥儿、带着小柱一起回去了。

  路上,梅香与黄茂林商议,“茂林哥,这几天我怕是要经常过来帮忙。慧哥儿刚出生的时候,红莲没少伺候我们呢。”

  黄茂林点头,“你只管去,你不是说给她预备了很多东西?早些送过去,省得他们自己再弄。”

  孩子和产妇用的东西梅香早就送过去了,当天下午,梅香立刻开油锅,自己炸了两百多根油条,送给红莲一百五十根,往叶氏那里送五十根,左邻右舍一家送十根,其余的留着自己家里吃。

  这么些东西,整整装了两大提筐。第二天中午,梅香和黄茂林一起把东西送到了二房。

  梅香之前送的鸡蛋还没吃完,几只鸡也还有两只。杨氏没想到梅香又送来这么多东西,心里很是高兴,“又不是外人,这么客气作甚?”

  梅香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我生慧哥儿的时候,阿娘和弟妹每天精心伺候我。如今我们分家了不住在一起,且我又要带着慧哥儿,我想贴身伺候弟妹都不能,只能多给她备些吃的。以后我每天下午过来,阿娘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我。”

  正好黄茂源也回来了,他谢过大哥大嫂之后,先抱着慧哥儿逗一逗,然后又回房看孩子去了。

  黄茂林问黄炎夏,“阿爹,给孩子取名儿了没?”

  黄炎夏点头,“取了,一个甲字,小名叫榜哥儿。”

  梅香和黄茂林品了品这个名字,连声道好。

  一听这名字就是寄予了厚望,不过与慧哥儿的名字倒是相得益彰,长为元,次为甲,一!看就是兄弟。

  榜哥儿落地后,黄炎夏履行承诺,奖励红莲二两银子。

  黄茂源和红莲不肯要,如今已经分家,阿爹的家资都分光了,手里剩的那两个零花钱,哪能还去要他的。

  黄炎夏生气了,说二房两口子是想让自己落下处事不公的名声。黄茂源最后只得收下了,转眼又给了杨氏一些钱。

  有杨氏和淑娴照看,红莲和榜哥儿被照顾得妥妥帖帖,并不需要梅香插手。

  梅香去屋里看了看榜哥儿,慧哥儿也很好奇,伸头看了看弟弟,看了一会儿之后,用小手指指着榜哥儿,对着梅香啊啊的说话。

  梅香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小声对他说道,“好好,慧哥儿知道这是弟弟是不是

  ?快小点声别说了,吵着弟弟睡觉!”

  慧哥儿放下了小手,仍旧奇怪的看着榜哥儿。他第一次看见这么小的娃娃,很是好奇。

  梅香也不去打听杨家送了什么东西,怕伤了杨氏和红莲的脸面,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榜哥儿出生没几天,又到了端午节。慧哥儿一周两个月了,已经能自己跑好远。

  但他经常摔跤,梅香每天让小柱跟在他后面。慧哥儿也喜欢跟小柱哥玩,小柱有耐心,陪他一起到处跑,在院子里捉蚂蚁,捉迷藏。有时候梅香没工夫管他,还会让小柱单独带着慧哥儿去韩家或者二房玩。

  慧哥儿热衷于看弟弟,经常去了之后会摸一摸榜哥儿的小手。榜哥儿偶尔会抓住慧哥儿的小手指头,慧哥儿立刻高兴得咯咯笑。

  除了看弟弟,他还喜欢去学堂。有一回小柱抱着慧哥儿路过学堂,明朗正好看见了,叫住了他们,亲手抱着慧哥儿逗了逗。

  恰逢学堂里的孩子们歇堂,呼啦都跑出来喝茶水或是方便。

  大伙儿见了慧哥儿,都逗他玩,从此慧哥儿就喜欢上了学堂。但梅香怕他去了瞎捣乱,吱哇乱叫的,没得耽误孩子们读书。

  端午节这一天,学堂放假。慧哥儿一大早起床后,梅香给他穿了一件小褂子,下面一条开裆裤。

  吃过了早饭,慧哥儿拽着梅香的裙摆,用小手指着外面,要出去玩。

  梅香用帕子给他擦了擦嘴角,“急个!个甚?今日学堂放假,连你舅舅们都不在,去了也没人,只能去二叔家看看弟弟。”

  慧哥儿哪里听得懂,只一味的要出去。

  小柱忙过来了,“慧哥儿,走,我带你出去!”

  慧哥儿看了看小柱,小柱反复说出去出去,慧哥儿听懂了,立刻跑过来拉住小柱的手,一摇一摆的就往外走。

  黑虎生的小猫和它一样挑剔,不吃白饭,加了汤也只是偶尔吃两口。梅香每次买鱼的时候会问人家要几条小鱼苗,回来烤干后磨成粉,每次往饭里略微加一点,小猫这才肯吃。

  自从张五叔和刘麻子开始给黄家卖豆腐,梅香家的早餐终于恢复了正常时间,梅香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起早做饭。

  黄炎夏每天早上来磨豆腐,干完活就回去了,偶尔会在这边吃饭。

  今天早上黄炎夏走的时候,梅香把家里包的粽子让他端了十几个回去。还有新做的咸鸭蛋,给黄炎夏拿了五六个。

  厨房里收拾妥当后,还没等梅香去街上买菜,淑娴来了。

  今儿方孝俊来送节礼,里面有一条三四斤肉。杨氏切了一半让淑娴送到梅香家里来,还把自己炸的芝麻团和糖糕送来了一碗。

  梅香也没客气,“这下好了,我还说去割二斤肉回来,妹妹倒给我省了钱。”

  淑娴脸红了红,“阿娘说天热了,方家送来的肉我们一天也吃不完,给大哥大嫂送一些,省得你们花钱去买。”

  淑娴送了肉之后就回去了,她前脚刚走,明盛又来了。

  明盛来也是送东西的,昨日下午,有学生父母在家里水塘里捉鱼,给韩先生送了四条大鱼过来。

  叶氏自己留了两条,让明盛给女儿送过来两条。那鱼可不小呢,昨晚养了一晚上,用草绳串着,尾巴偶尔还动一动,可见还活着。

  梅香看见鱼就笑了,“我还没给阿娘送东西,倒先吃上娘家送的鱼了。”

  明盛笑眯眯把鱼递给梅香,“姐姐总说这些客气话,我还要再跟姐姐说两句客气话。这样客气来客气去,最后东西还是收了,还不如不说。”

  梅香哈哈笑了,“让你哥听见了又要说你!!”

  明盛嘿嘿笑了,“姐夫呢?慧哥儿在不在?”

  梅香摇头,“慧哥儿刚走,不晓得跟小柱一起跑到哪里去了,你姐夫正在豆腐坊呢!”

  明盛去豆腐坊和黄茂林说闲话,明盛性子开朗,说话风趣,黄茂林也不是那种死板的人,郎舅两个在一起经常嘻嘻哈哈说个没完。

  明盛走了之后,梅香看了看那两条大鱼,把其中一条扔在盆子里,拎着另外一条往黄茂源家里去了。

  梅香去的时候,黄炎夏父子二人正在和方孝俊一起说话。

  梅香直接去找杨氏,“阿娘,我弟弟送来了两条鱼。我们也吃不完,我给阿娘送来一条,正好中午招待妹夫。”

  杨氏一看那条鱼,“嚯,这鱼可不小!”

  这读书有了功名就是好啊!

  梅香不知道杨氏心里话,送了鱼之后,去看了看红莲母子,又和方孝俊打过招呼,预备回家准备晌午饭。

  黄茂源连忙邀请哥哥嫂子中午到二房一起吃饭,打的由头是一起陪着妹夫,黄炎夏也赞同两个儿子一起过端午节。

  梅香想了想,“既然阿爹和二弟都这样说,那我们晌午就过来叨扰了。慧哥儿过来了没有?”

  黄炎夏咧嘴笑了,“才刚走的!你们晌午只管来,这里有鱼有肉,菜也有,从过了年就没在一起吃过饭了,正好你妹夫今儿来了,咱们一起聚一聚。”

  梅香和二房人说好了中午一起吃饭的事情,又折回家去了。

  黄茂林也同意中午去二房吃饭,梅香就去把那条鱼继续养起来,又用盐把那块肉腌了起来。

  做完这些,她独自往韩家去了。

  慧哥儿正在韩家玩的高兴呢,二舅和小柱哥陪他捉迷藏。

  小孩子捉迷藏傻气的很,自己随意拿个东西把眼睛一捂,算是躲好了。

  明盛就假装看不见他,在他附近绕来绕去的,“慧哥儿在哪儿呢?我来了哟!”

  慧哥儿立刻就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玩了一会之后,大舅又带着他读书。慧哥儿把那书拎起来,左右倒腾两下,随手一扔,又去摸毛笔。明朗还没来得及阻止,慧哥儿就把毛笔头塞到嘴里去了。

  明朗呆住了,他以为慧哥儿会哭,哪知他又咯咯笑了起来。

  明朗立刻起身,抱着外甥就往水井那边去。水井边正好有一桶水,里面还有个葫芦瓢。

  见到慧哥儿满嘴黑墨,叶氏又好气又好笑。她立刻找来一条手巾,沾了水之后,把慧哥儿的嘴里仔细擦了很多遍。好在慧哥儿听话,让他张嘴他就张嘴。

  最后叶氏端来一杯温水,慧哥儿刚往嘴里吸了一口,还没来得及吞下去,叶氏眼明手快,用手指往他嘴角两边一插。

  慧哥儿立刻张开了嘴,嘴巴里的水带着残余的墨汁流了出来。这样反复两下,慧哥儿嘴里的墨汁总算没了。

  梅香来了之后,听说他这样捣蛋,先对着他的屁股打了两下,打得慧哥儿笑得更厉害了。

  梅香笑了,“阿娘给我送的鱼,我还说晌午炖了吃呢,还得再养一天才能到嘴。因我婆母早上把方家送来的肉分了我一半,我把鱼送了一条给二房。”

  叶氏不在意这些小事情,“你们家的人情往来,不用都跟我说。如今你也是韩家豆腐坊和喜馍铺子的内掌柜,当家人的派头十足,比我都威风呢!”

  梅香哈哈笑了,“阿娘还打趣我!”

  娘俩正说笑,慧哥儿突然啊啊了起来,梅香知道,他想吃东西了。

  叶氏也了解外孙子,赶忙把家里的桃酥饼拿出来给慧哥儿吃。

  慧哥儿吃得满脸都是渣子,吃过了半块桃酥饼,梅香带着慧哥儿和小柱一起回家去了。

  才到家,黄茂林招手叫他们。

  梅香去了倒座房,黄茂林指了指旁边的盘子,“才刚有人挑了一担桃子沿街叫卖,我买了一些,洗了几个,你们都尝尝。”

  梅香先让小柱拿了一个,又给慧哥儿拿了一个,自己拿了一个咬了一口。

  “这谁家的桃子?味道倒是可以!等会子给茂源家送一些过去,我阿娘家里不临街,怕是听不见叫卖声,给他们也留几个。”

  黄!茂林接过了慧哥儿抱在怀里,“放心吧,都有!”

  慧哥儿抱了一个桃子,对着上面红彤彤的尖儿咬了一口。他的牙还没长齐,那一小块儿桃子肉在嘴巴里顶来顶去,半天后又吐了出来,算是吃了个味儿。然后再咬一口,再吐出来。

  梅香捏了捏他的小脸,“这样糟蹋东西,要打你屁股了!”

  黄茂林忙打圆场,“也不算糟蹋,里面的桃汁儿都进肚子里去了!”

  梅香和杨氏一起,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除了红莲在屋里坐月子出不来,其余人都上了桌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黄茂林插的葡萄苗慢慢长大,今年不知道能不能结果子,但必定能长出不少藤蔓。黄茂林计划搭个葡萄架,让藤蔓都往上爬,以后夏天也有个乘凉的地方。

  五月底,榜哥儿满月,两口子又去帮了一天忙。才办了榜哥儿的满月酒,韩敬奇的大孙子出生了。

  梅香又约了叶氏一起,回韩家岗送了份礼。

  媳妇怀了身子之后,周氏又担心是女儿。倒不是她不喜欢孙女,他就怕媳妇像董氏一样,长时间没儿子,忽然间得个儿子,就跟凤凰蛋一样捧着,时间一久,就会惯的不成个样子。

  等明辉家的生了儿子,二房一家子的心终于放下了。

  满月礼上,梅香和莲香坐在一起。

  梅香忍不住问莲香,“还说等你嫁过去之后我们天天在一起了,如今离得这样远,我想找你说话都不成!”

  莲香看了看四周,“我更想找三姐呢,但我公婆说,今年先这样,等明年再提搬家的事情。”

  梅香又问她,“茂松家常出去收山货,你一人在家可还习惯?”

  莲香是个开朗人,又和梅香关系好,也敢把心里话说给她听,“刚开始是有些不习惯呀,三姐想,我在娘家住了十几年,忽然间去了婆家,他再一出门,我还得担忧他。慢慢的也就好了,有时候反倒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多快活呀!”

  梅香哈哈笑了,“要让你婆婆听见了,定要罚你!”

  正说着话,赵氏过来了,“两位妹妹回来的少,今儿可算都凑到一起了。”

  姐妹俩都礼貌的和赵氏打招呼,并给她让座。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