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挑明话归宁之行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1      字数:9082
  第42章

  这一日,叶氏上街卖东西,把梅香也带上了,韩敬美家的孙氏来帮忙把担子送到了镇上。

  叶氏托黄茂林帮忙看摊子,她带着梅香一起往王大夫那里去了。

  梅香这手吊起来有一个月了,王大夫捏了捏伤口那里,又让梅香用左手拿东西,梅香都能做的好。

  王大夫摸了摸胡须,“这绷绑带能去掉了,只是还是不能使大力气,照顾自己日常起居倒无妨,再等个把月,慢慢就可以使劲了。药也不用吃了,只需用心照看就行。”

  王大夫把几人带入内事,吩咐叶氏,“孩子的手已经无碍了,这绷带就由你来拆吧。”当日梅香伤重,王大夫人老心慈,才不顾男女大防帮梅香绑了手膀子。

  叶氏喜得直念佛,再三谢过王大夫,和孙氏一起,把梅香的绑带去了,又给她穿好衣裳。

  梅香去掉绑带后,轻轻甩甩胳膊,笑着对叶氏说道,“阿娘,一点都不疼了。”

  孙氏也笑道,“可算是好了,我们整日担心。”

  叶氏忙道谢,“今儿多谢嫂子送我们过来,后头的事情我们能忙得过来,嫂子有事就先去忙吧,耽误嫂子的功夫了。”

  孙氏还以为今儿又要拿药,正心疼要钱,哪知王大夫说不用拿药了,她心情大好,笑眯眯回叶氏,“弟妹客气了,都是我家的疯牛惹的祸,害梅香受伤。弟妹若无事,我也去杂货铺买二斤灯油。”

  三人一起出来,这没开药没看病,王大夫也不收钱,打发她们走了。

  孙氏别过叶氏母女,自去买灯油。叶氏带着女儿一起回到了摊位上。

  黄茂林见梅香去了绑带,高兴地迎了过来,“妹妹,你手好了?”

  梅香笑着点头,“是呢,王大夫说能动了,就是暂时不能下大力气,但家常家务事总是能干的。再说了,我右手好好的,也算恢复一大半了。”

  黄茂林高兴地搓搓手,“那可是太好了。”

  正说着,有人来买豆腐,叶氏笑着让黄茂林先回对面去。

  梅香养伤期间,黄茂林每两天上一次门。梅香每次都起个大早,等叶氏出门去了,她就在门楼里候着。听见门环响动,立刻就跑去开门。

  梅香也不懂自己为甚会这样,只是渐渐地,逢背集的早晨,她异常期待大门的门环响声。

  自那一日表明了自己的心意,黄茂林见梅香并不曾赶自己走,心里就有了数。每次来的越发勤快,问候她的伤,帮着韩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与梅香一起说一说家常,两个人相处起来,异常的温馨和谐。

  黄炎夏每个月仍旧会给儿子两百文钱,这两个月的钱,都被黄茂林拿去给梅香买东西了。

  梅香和叶氏刚开始拒绝,但他仍旧执着地买,他不敢买那些用的东西,怕坏了梅香的名声,只买吃食,点心、果子,每个集都有,趁人不备塞进叶氏的担子里。

  梅香倒不是个贪嘴的,但俗话说水滴石穿,黄

  茂林这样的水磨工夫一日日做下来,叶氏娘儿几个渐渐认可了他。

  今儿叶氏死活不愿意先回去,梅香已经好了一半,家里的事情以后能操持起来了,不能再这样麻烦茂林。

  叶氏心里也着急,如今茂林两天上一次门,眼见着两个孩子处出一些情分了,这还没过明路呢。茂林毕竟还是个孩子,如今只晓得兴头头的讨好梅香,倒把大事忘了,看样子,她得做一回恶人了。

  叶氏本来想给他做鞋的,又怕中间带着出梅香,说出去不好听,只得在他每次去韩家岗卖豆腐时,嘱咐梅香拿些吃食给他。

  黄茂林见打发不走叶氏,卖过豆腐后就过来帮忙。张老爹在对面看见了,翘着二郎腿,笑眯眯地哼着小调。

  有叶氏在,黄茂林规规矩矩的,把自己的凳子搬了过来,坐在一边帮着招呼客人。梅香乖巧地坐在叶氏身后,一句话不说。

  叶氏再三嘱咐过梅香,在街上卖东西时,能少说话就少说话。梅香知道阿娘心疼自己,听话的很。

  黄茂林招呼客人的空档,拿眼去瞟梅香。梅香也看了他一眼,看过了之后,两个人都笑了。

  笑完了,黄茂林用手指指梅香的手,意思是问她疼不疼。梅香摇摇头,还轻轻抬起手晃了晃,一边晃一边冲他笑。

  黄茂林歪着头看着她,觉得梅香这个样子好看极了。他看着看着有些发呆,梅香抬起手指头,在脸上刮了两下,这是她日常逗兰香的动作,意思就是羞羞。

  黄茂林顿时有些脸红,见她这样俏皮的小模样,恨不得冲上去在她脸上也刮两下。但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他只得继续规规矩矩地坐好。

  叶氏正在招呼客人,倒未曾发现两个孩子在后头挤眉弄眼。只有对面的张老爹,一直关注着这边的动静,见黄茂林和人家丫头没羞没臊地叽叽咕咕,心里笑翻了天,你小子倒是个有本事的。

  叶氏看到菜快卖完了,摸出一些钱,对梅香说道,“梅香,你去买二斤肉和一斤鸡蛋糕来。”

  等梅香买过了东西,叶氏把菜都卖完了,剩下的几斤油她也不想再等了,别过黄茂林,娘儿两个一起往家去了。

  一路上,娘儿两个怕一会子太阳大了太晒人,都快步往家走,倒未曾多说话。

  等回家后,叶氏刚洗过了脸,就对几个孩子说道,“明儿咱们去你外婆家吧,拖了这么久,也该去了。”

  梅香笑了,“怪不得阿娘让我买肉呢,光买二斤肉够吗?”

  叶氏想了想,“再拿

  一包糖,加一百个鸡蛋,切一条咸肉,给你外婆做的棉鞋也带上。”

  梅香又道,“那明儿还得回来早一些,要去菜园摘菜。明儿又该明文嫂子来了。”

  叶氏想了想,“过几天看看,你要是能操持家里的事情,以后除了榨油,就不让她们来了。你也别逞能,能干就干,不能干别勉强。”

  梅香点头应了。

  第二天早晨,黄茂林又来卖豆腐。让他意外的是,今儿出来应门的是叶氏。/黄茂林热情地和叶氏打招呼说话,叶氏让他放下担子,搬了凳子让他坐在院子里。

  梅香带着妹妹过来和他打招呼,“黄大哥来了。”

  黄茂林伸手拉了拉兰香的小辫子,“去了绑带,大妹妹感觉如何了?疼不疼?”

  梅香摇头,“倒没感觉到疼。”

  黄茂林嘱咐她,“这才个把月了,虽然不疼了,里头定然还没长好,千万莫要使大力气。”

  叶氏让黄茂林给她切了块豆腐,塞给他两个煮鸡蛋,对他说道,“茂林,这些日子以来,多谢你整日帮我们干活看摊子。梅香如今绑带去了,家务活慢慢都能操持起来了,以后你不用大清早跑过来给我们干活了。早上多睡一会子,别熬坏了身子。你是个好孩子,你的心意婶子都知道。”

  梅香听见了,脸红了一下,叶氏把裝豆腐的碗给了梅香,“把碗放厨房里,你去菜园摘两根黄瓜回来。”

  梅香没察觉出什么异常,乖巧地听话去了。

  等梅香走了,黄茂林吭哧了半天,鼓起勇气对叶氏说道,“婶子,我,我想来,我愿意的。”

  叶氏又叹了口气,“茂林,你还是个孩子,有些事情,你说了不算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黄茂林知道了叶氏的意思,半晌后点点头,“婶子放心,我,我不是那等不讲规矩的人。”

  --

  叶氏垂下了眼帘,“梅香命苦,我做阿娘的,不想再让她承受任何风言风语。以后你该来卖豆腐还来卖豆腐,不用再整日为我们忙前忙后的,也别和婶子生分了。婶子每天还给你准备吃的,你年纪小,别饿坏了肚子。”

  黄茂林点了点头,“婶子心疼我,我心里有数。”

  叶氏见他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笑了笑,“你明白就好,多的话婶子就不说了。你赶紧去忙吧,卖完了早些回家。”

  黄茂林点头应了,挑着担子心思沉重地往前走,连摇铃都忘了。

  等黄茂林回家后,日头都老高了。

  黄炎夏难得问了一句,“今儿怎地回来这样迟?”

  黄茂林挤了个笑容,“我走得慢了些。”

  交过了账之后,黄茂林吃了饭,开始坐在院子里和黄炎夏一起摘花生。花生整个连苗一起扯了回来,再从根部把花生一个个摘下来,然后晒干了才能长久存放。

  院子里堆的全是花生苗,一家子一起动手,连淑娴都

  没敢偷懒。

  再说梅香家里,叶氏早上对黄茂林说了那一番话之后,心里舒了口气,就看这孩子能不能说动家里人了。看他两个每次在一起说个没完,想来女儿定然也是不反对的。

  黄家没来人,叶氏也不好先问梅香。

  吃过了饭,叶氏给孩子们都换上了体面的衣裳,因韩敬平去了还没一年,也不好穿得太花哨,好歹要齐整些。

  早晨把家里的猪和鸡多喂了一些食,下午回来早一些,倒也

  无妨。

  叶氏提着鸡蛋和红糖,再加一些鸡蛋糕,明朗提着一块新鲜肉和一块咸肉,梅香用一块花布把那双棉鞋包起来,娘儿几个一起往叶家去了。

  叶家离这里七八里路呢,叶氏怕路上孩子们口渴,还带了一大杯热水,庄户人家的孩子,都是至亲骨肉,倒不像城里人那样讲究,各用各的茶杯。

  娘儿几个虽走得早,但兰香小,走着走着就累了,梅香用右手抱起了她,叶氏怕女儿伤了手,过了一会子就把兰香抱走了。这样走走停停,大半个时辰的功夫,才到了叶家。

  大舅妈杜氏眼尖,一眼就看见了小姑子一家子,放下手里的活计就迎了出来,“妹妹回来了?天爷,可算是回来了,阿娘日夜担心,要不是我们拦着,就要去韩家岗看你们了。”

  叶氏笑了,“大嫂忙呢,哥哥弟弟和孩子们呢?”

  杜氏一边把小姑子一家往屋里迎,一边与叶氏说话,“他们都出去忙活去了,眼瞅着就快要收割了,草绳要搓,田里的水也要放干净了,事情多的很。思贤和思远也去了,弟妹去旁人家要鞋样子去了,思贤媳妇去了菜园里,就剩曼曼和枝枝在家里陪着阿娘一起。”

  梅香带着弟弟妹妹们叫了大舅妈,杜氏忙笑着答应了,“梅香的手好了?我们听说后都吓得不行。”

  叶老太太听见有动静,感觉这声音不同以往,立刻起身往出来看,曼曼和枝枝也跟着出来了。

  叶氏还没进门,立刻就喊道,“阿娘,我回来了。”

  叶老太太顿时红了眼眶,等叶氏靠近后,一把搂住她就开始哭,“我可怜的芳萍啊,你这些日子受苦了。阿娘没用,帮不上你的忙。”

  说着说着,叶老太太从小声啜泣变成嚎啕大哭。女儿青年守寡,外孙女又受了伤,女儿一个人田里地里家里,整日忙得跟个陀螺一般。叶老太太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掉眼泪。

  叶氏被老太太说的也想哭,但她今儿回娘家,是高高兴兴的回来的,在娘家掉眼泪也不好,她毕竟是出了门子的姑太太,不能坏了家里的风水。

  叶氏忙劝慰叶老太太,“阿娘,我无事,如今都好了。家里的事情我能忙活得过来,梅香的手也去了绑带,再过一阵子也能干活了。阿娘放心吧,几个孩子又听话又孝顺。”

  杜氏在一边跟着劝慰,“阿娘,今儿妹妹回来看望您老的,孩子们都在一边等着叫外婆呢,您老可别再伤心了,孩子们也要跟着哭了。”--

  叶老

  太太听见大儿媳这样说,擦了擦眼泪,“看我,老背晦似的,你们回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让外婆看看我的小乖乖们,哎哟,这才几个月不见,都长这么大了。”

  自韩敬平去世后,叶氏就再没回过娘家,孩子们长得快,眼瞅着都长了一大截子。

  叶老太太把兰香抱进怀里亲了两口,又摸了摸她头上的小揪揪,笑的脸上褶子都起来了。

  梅香带着弟弟们一起叫外婆,叶老太太笑眯眯地连声说好好好。曼

  曼和枝枝也赶着叫姑妈,叶氏笑着答应了。

  曼曼是大房的次女,比梅香大一岁,枝枝是二房的独女,比梅香小一岁。叶家两房共五个孩子,大房长女已经出门子,连孩子都

  有了,后面是叶思贤和曼曼。二房只有一子一女,叶思远和妹妹枝枝。

  因家里孩子少,家里也能住得下,两房人一直没分家。

  见婆母笑了,杜氏在一边笑道,“可算好了,妹妹快坐下。”

  叶氏把两个篮子放到桌上,“大嫂,这是一百个鸡蛋和一包红糖,这包鸡蛋糕给孩子们吃。这是一条咸肉,能多放一阵子。这块新鲜肉还是昨儿我上街买的,今儿晌午得吃了,再不吃要坏了。”

  说完,她又把梅香手里那个花布包,“我给阿娘做了一双棉鞋,如今我家里事情多,做鞋的时候也匆忙忙的,手艺粗糙的很,阿娘别嫌弃,等天冷了穿着不冻脚。”

  叶老太太笑骂她,“胡说,你的手艺是我教的,说你手艺差,岂不是我手艺也差。”

  杜氏和梅香等人都哈哈笑了,叶老太太一句玩笑话,顿时又让气氛活络了起来。

  叶老太太也不去提女婿的事情,仔细观察女儿,只见她一身淡色素服,头上只有一根银簪子,面容安定,脸颊虽然有些消瘦,但却看起来很有精神。叶老太太不知道的是,这根银簪子是叶氏临走时特意插上的,为的就是怕亲娘担忧自己。

  叶老太太心里暗想,女婿没了,消瘦是常理,但只要精气神还在,有几个孩子拖着,家里一堆事情,忙起来就没空伤心了,渐渐也能忘了伤痛。外孙都十岁了,再熬个四五年,芳萍就能出头了。

  叶老太太暗自思量的功夫,杜氏见小姑子拿出这么多东西来,忙一叠声的客气道,“妹妹回娘家,就是回自己家来,还带这么多东西作甚,你带着几个孩子不容易,我们还想着抽空给你送些东西过去呢,你倒先大框小框的往回提。”

  叶氏笑着把棉鞋带子解开,亲自蹲下身,给老太太试那一双棉鞋的大小,“哥哥嫂子给我送东西,是你们疼我,我往娘家拿东西,也是我的心意。”

  叶老太太穿上棉鞋后,起身走了两步,“正正好呢,也不挤脚。”

  叶氏笑了,“我特意放了一点点,阿娘年纪大了,若是可着脚做,刚开始穿挤的很,且冬天袜子穿得厚,大一些倒无妨。”

  娘儿们说说笑笑,一起坐下了,杜氏笑着对叶氏说道,“妹妹稍坐,跟阿娘好生说说话,我去厨房看看。妹妹破费买了肉来,今儿晌午咱们吃肉

  。曼曼,跟我一起去忙活。枝枝,给你姑妈和表姐表弟倒茶水,然后陪你表姐说话。”

  叶老太太笑道吩咐大儿媳,“去老拐子家里看看,问他今儿逮鱼没,若有的话,买条大鱼回来。把公鸡杀一只,咸肉切一些,剩下的你自己安排。”

  杜氏笑着答应了,自去忙活了,枝枝起身给叶氏娘儿几个都倒了茶水。

  叶氏忙对叶老太太说道,“阿娘,我也不是外人,晌午有肉就够了。不用又杀鸡又买鱼的,等收

  割的时候,哥哥们要下大力气,公鸡先留着吧。”

  叶老太太挥挥手,“今年养了三四十只鸡,有十几只公鸡呢,杀一只无妨。再说了,家常也不杀鸡,难得你回来,家里孩子们也跟着香香嘴。”

  叶氏听亲娘这样说,也不再劝。

  见曼曼走了,叶氏悄声问叶老太太,“阿娘,曼曼的亲事说定了?”

  叶老太太点点头,“是说定了,庚帖都换了,等曼曼满十五了再出门子,还有两年呢。”

  “那可是好事,到时候我这做姑妈的,定要给她添样首饰。”叶氏心里盘算着侄女出门子时要添什么妆。

  叶老太太笑了,“这是你们兄妹之间的情分,我自然只有高兴的,只是你也要量力而行,你还有几个孩子呢。”

  叶氏又看了看枝枝,不好当着孩子的面问亲事。

  叶老太太人老成精,哪里不知道女儿的性子,“她还小呢,十三四岁说亲也正常。梅香那算早的,不过,既然退了王家,再好生挑一挑。可惜了,思远已经说定了人家,不然倒是可以亲上做亲。”

  叶氏忙低声说道,“阿娘可别再提此事,梅香这个犟头,她和思远这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呢。”

  叶老太太笑着小声回她,“小孩子家家的,都是有这些稀奇古怪的理由。这倒无妨,你和你兄弟们好,梅香以后出门子,思贤和思远也能给她撑腰。这回可要仔细挑,不能光图好看。”

  叶氏点头,“可不就是,这回定要挑个可心意的。这过日子,若是不可心意,那可要苦一辈子了,再好看都没用。”

  叶老太太也点头,“我这边也帮你寻摸着,有合适的,我让你嫂子们去跟你说。梅香不比旁人,她才退了婚事,要赶快定下来,不然拖得时间久了,外人会说闲话。”

  叶氏瞥了一眼女儿,见梅香和枝枝正说得起劲,没有往这边看。她低下头悄声和叶老太太说,“阿娘,我这里倒是有个孩子,您帮我参详参详。”

  叶老太太立刻两眼放光,“什么样的孩子,你说给我听听。”

  叶氏忙把黄茂林的事情说给了老太太听,且说的非常仔细。

  叶老太太听说后,沉默了一会子,斟酌着对叶氏说道,“孩子是个好孩子,对梅香上心,只是,他家里后娘怕是难缠。”

  叶氏对叶老太太说道,“阿娘,梅香脾气大,若是亲婆母,怕是要下狠劲治她的性子。就是这样的后婆母,且和小郎君面和心不和的才好呢。两个孩子能一条心,不怕婆母挑唆。

  那孩子是真能干,家里有豆腐坊,才十三岁,就学会了磨豆腐的手艺,这能吃一辈子呢,还能传给儿孙。且他名下还有几亩田地,他虽有后娘,听说他阿爹倒未变成后爹,一向维护他的很。”

  叶老太太点头,“若是亲爹靠得住,倒是不错。主要还是看孩子好,不过,这事儿且再等一等,他小孩子家家做不了主,若是他家里大人来提亲,倒是可以考虑。”

  叶氏笑了,“我也就和阿娘说一说,我连梅香都没说呢。”

  叶老太太笑了,“事情没成,自然是不能往外说的。”

  母女两个低头叽叽咕咕说私房话,那头,梅香和枝枝也说得起劲。只有明朗,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姐姐和表姐说话,他插不上嘴,只得在心里默诵诗书。

  明盛和兰香已经跑到院子里去玩去了。

  枝枝已经十一岁了,一直耐心地找话题与梅香说话。一会儿说花样子,一会儿说如何梳头,又说到怎样干活不伤手,絮絮叨叨,场面就没冷清过。

  说话的功夫,枝枝看了一眼明朗,见他面含微笑坐在一边,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枝枝又起身给几人续了茶水。

  说了一会子话之后,二舅妈李氏回来了,双方又是一阵厮见。今儿是大房掌厨,李氏就留在堂屋一起陪小姑子说话。

  正说着,叶思贤家的王氏回来了,见姑妈来了,忙进来打招呼。

  叶氏亲热地和侄媳妇拉着手说话,王氏说了几句之后就去给杜氏帮忙了。

  厨房里,曼曼已经杀好了鸡,杜氏刚买了鱼回来,娘儿两个一个剖鱼一个剖鸡,正忙得不可开交。王氏到了后,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开始给婆母帮忙。娘儿三个一起忙碌,做顿晌午饭容易的很。

  叶厚则兄弟等饭熟的时候才回来,见叶氏一家子来了,都很惊讶。

  叶思贤带着弟弟过来叫姑妈,“姑妈怎地不提前托人带个话,我们晌午都出去了,倒没陪姑妈说几句话。”

  叶氏摆摆手,“你们忙你们的,我跟你阿奶说的高兴的很,你弟弟妹妹们小,哪里还要你们特意在家陪着。干半天活定是累了,快坐下歇歇。”

  “妹妹家里花生和棉花都弄好了没?”叶厚则一开口就问家里的农活,庄户人家,这是大事。

  叶氏忙正色回答,“多谢大哥关心,棉花都摘完了,花生扯了一大半。这一阵子赶一赶,把芝麻和花生都收拾利落,就等着收割稻子了。”

  叶厚则点点头,“若是实在忙不开,托人带个话,我们去给你帮帮忙。”

  “哥哥弟弟没少给我帮忙,如今还忙的开呢。”叶氏忙客气道。

  叶老太太笑了,“好了,不说那些客气话,饭好了没?我老婆子肚子饿了呢。”

  王氏正进屋来收拾饭桌,“阿奶,饭好了呢,我来收拾桌子。”

  叶氏忙夸赞王氏,“思贤媳妇真能干,从进门就没闲过。”

  “都是我该做的,姑妈夸赞了,我比表妹还是不如的。”王氏连忙满口谦

  虚话。

  叶家妯娌婆媳母女齐动手,收拾好了饭桌,把菜一样样端了上来。

  嚯,一大盆炖肉、一大盆炖鱼、一大盆炖鸡、毛豆炒肉丝、炒茄子、炒空心菜、辣椒炒鸡蛋、韭菜炒鸡蛋、青菜炒豆腐,再加一大海碗蒸鸡蛋,整整十个菜,个个都分量足,扎实的很。庄户人家待姑太太,都诚意十足。

  往常韩敬平在的时候,叶厚则带着兄弟子侄一起相陪,今儿只有叶氏娘儿几个,叶老太太坐在东面首位,杜氏

  强行把叶氏拉倒老太太身边坐下,“妹妹多久没回娘家了,今儿和阿娘坐在一起,咱们娘儿们一起亲香亲香,下回来就得到收割完稻子了。”

  叶厚则也吩咐叶氏陪着老太太坐在一起,兄嫂有令,叶氏不得不从。

  叶厚则兄弟和叶思贤兄弟都上了桌子,再加上梅香兄弟姐妹四个,八仙桌坐得满满的。王氏带着曼曼姐妹两,一起在厨房吃饭。

  杜氏和李氏在桌子旁边加了两个高凳子,坐在一边伺候老太太,并陪着叶氏说话。

  妯娌两个一会儿给老太太夹菜,一会儿给兰香几个夹菜。姑嫂三个边吃边说,叶厚则等人只是在一边听着。

  叶氏高兴地和娘家人吃了顿晌午饭,她许久没回娘家,一向话不多的她,今儿难得嘴巴没停过,连兰香她都是交给梅香照看。

  叶老太太见女儿还愿意说笑,心里渐渐放心下来。

  吃过了晌午饭,杜氏要收拾屋子让小姑子一家歇息,叶氏忙拦住了她。

  “大嫂,您别忙了,我得赶紧回去了。我明儿还要上街,要卖的菜还没准备好呢。”

  杜氏听见这话,停下了脚步,“妹妹真是能干,那街上卖菜如何?要是好,赶明儿我们也去试试。”

  叶氏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娘家人说了实话,“大嫂,若光是卖菜,怕是赚头不多。我家是搭配着菜籽油一起卖,一个月一文钱没挣到手呢,先得去一百文的租子和巡街钱。”

  杜氏听得直咂舌,“妹妹可真不容易,让我一个月先交一百文,我怕是要亏本。”

  叶氏笑了,“以后嫂子和弟妹要是觉得菜太多,挑到街上去,放在我那里一起卖。我那个摊位宽敞,多放一挑菜能放得下。”

  李氏插了一句话,“姐姐这个法子倒是不错,咱们两家凑一家,也能省些租子。姐姐不知道,这个夏天,咱们家菜园里的菜也吃不完呢。”

  叶氏自然是盼着娘家好的,“我每个集都在镇上,你们只管去,多少都无所谓,总能换两个钱。租子我已经交过了,你们不用担心。多去个人,我还能多个说话的。”

  娘家人兄弟们时常上门帮忙干活,若能帮他们多挣两个活钱,叶氏心里也高兴。都是亲兄妹姊妹,互相帮衬也是应该的。

  叶老太太见她们啰嗦个没完,一锤定音,“芳萍,你先回去吧,你家里事情多。若我们真要去,直接挑了菜去找你,自家人,我们也不跟你客气。”

  叶氏笑着应了,带着孩子们就要回家。

  她来的时候提了那么多东西,老太太自然不会让她空手回去,往她篮子里放了一条晌午杜氏多买的一条活鱼,又放了两尺缝鞋边用的白棉布,还有二十个咸蛋。

  叶氏说不要,杜氏直接把篮子放到了梅香手里,“听舅妈的话,带回去吧。你们空着手回去,人家不说舅舅舅妈小气。”

  梅香看了看叶氏的神色,见她笑了,接下了框子。

  娘儿几个告别叶家人,一起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亲亲们早上好~感谢在2020-03-0715:09:37~2020-03-0811:23: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ruaru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飞扬草10瓶;褐瞳9瓶;谭酒5瓶;食故饮思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