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退祖母寻觅倩影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4-06 09:31      字数:8055
  第38章

  叶氏很快做好了晚饭,梅香伤的是左膀子,右手仍旧能拿筷子吃饭,只是不能端着碗,只得把碗放在桌子上吃。

  叶氏往她碗里舀了一大勺鸡蛋羹,又给她夹了一筷子缸豆炒咸肉。

  梅香左膀子仍旧发疼,但她怕叶氏担心,一声不吭,闷头吃饭。

  吃过了饭,叶氏把碗洗了,又烧了一锅热水。

  她先打了一盆水,帮梅香擦洗。梅香只剩下右手能动,忽然间连自己的起居都无法全部自理,洗澡都得叶氏帮忙。

  自六七岁开始,梅香就自己洗澡。如今她都十二了,叶氏忽然要给她擦洗身子,她有些扭捏。

  叶氏摸了摸她的头,“别怕羞,你小时候阿娘哪里没看过,一会子水凉了就不好了。虽说天热,但你有伤呢,不能碰凉水。”

  叶氏帮女儿把能去的衣裳都去了,梅香一只手洗了脸,叶氏给她擦了前胸后背,剩下的,梅香坚决要自己洗,一只手也能。叶氏知道女儿大了知道害羞,也不勉强,出去给兰香洗澡。

  等梅香洗好了之后,她又帮她把衣裳穿好,头发疏通,再把凉席擦一擦,蚊帐里的蚊子都赶干净了,然后让女儿坐到蚊帐里去。

  叶氏忙碌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把梅香和两个小的都打发睡了。明朗见姐姐受了伤,不再窝在房里读书,帮着叶氏照顾弟弟妹妹。

  --

  等一家子都收拾好了后,叶氏嘱咐梅香夜里要侧着睡,有事情要叫人。

  叶氏本来想带着梅香一起睡,但兰香离不开她,东屋的床若睡三个人,兰香夜里睡觉不老实,一个看不住搞不好就要踢到姐姐的手。索性让梅香一个人睡,夜里她多过来看两趟。

  梅香今儿使了大力气,又与人争辩,费劲费神,这会子虽然胳膊还疼,躺下后没多久就睡着了。

  叶氏半夜过来了三趟,每回都静悄悄的,怕吵醒了女儿。帮她把薄褥子搭在肚子上,再把蚊帐边角掖好。听见女儿均匀的呼吸声,叶氏又悄悄返回东屋。

  少女贪睡,勤劳的梅香也不例外。阿娘过来三趟,她一丁点都不知道。睡梦里,膀子还总是隐隐作疼。她一会儿平躺着睡,一会儿右侧着睡,因为左膀子不能随意调整姿势,她睡得也颇是辛苦。

  第二天天没亮,叶氏就起来了。她先给兰香把了尿,又把她放回床上继续睡,然后自己去了厨房。等她刚把米下锅,准备烧稀饭,明朗洗过脸过来了。

  “怎地不多睡一会儿?”

  “阿娘,我来烧火吧。”

  姐姐受伤了,明朗知道家里事情太多,光指望阿娘一个人,劈成两半也忙不完。

  叶氏想了想,没有拒绝,让明朗坐在灶下烧火。她先去东院把鸡圈打开,喂了鸡,又把牛和驴牵出去解决便溺,然后要清理牛栏里的秽物。还要洗衣裳,去菜园摘今儿要吃的菜。

  明朗这边还没烧开锅,明盛也过来了。

  明盛已经六岁了,有些人家六岁的孩子已经能干许多活。因明盛头上有哥哥姐姐,他家常只是带一带妹妹。

  明朗看了看明盛,“自己去把脸洗了。”

  明盛去洗了脸,又蹭到哥哥身边。想到牛还没放,明朗心里有些急。他不放心明盛一个人烧火,怕他把厨房点了。让他一个人去放牛就跟不放心了,那牛见你一个豆丁小孩,搞不好也不听话,要吃人家的秧苗。

  叶氏忙完了之后,过来吩咐明朗,“你去把牛牵出去放一圈,明盛在家里不要去了,等会子带着妹妹。”

  一个早上,娘儿几个忙忙叨叨,总算把牲口都伺候好了,饭菜也端上了桌子。

  梅香起床后自己洗了脸,叶氏抽空给她梳了头发。

  刚吃了饭,吴氏就带着红衣小娃来了,手里还提着个篮子。

  叶氏忙迎了出去,“侄媳妇来了。”

  吴氏笑了,“三婶,我家里都忙好了,过来您这里看看,有什么我能干的,您尽管吩咐我。若是需要下力气的活儿,我叫我当家的来。”

  叶氏笑了,“那真是多谢侄媳妇了,梅香一歇下,我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原来我还觉得都是我带着她干,如今才晓得,她年纪虽然不大,可这家里家外,她抗的事儿竟是比我还多。”

  叶氏一边说一边把吴氏往堂屋里带。

  吴氏忙劝叶氏,“梅香妹妹能干,谁不知道呢。我就怕三婶一个人忙不过来,吃了饭就过来了。这是我家里攒的一百个鸡蛋,还有一包红糖,三婶别嫌弃,给妹妹补补身子。”

  叶氏忙推辞,“侄媳妇太客气了,你能来给我帮忙我就很感激了,怎么还能要你的东西,你拿回去给留哥儿吃吧,他还小呢。”吴氏的独子,那个红衣小娃,就叫留哥儿,还没有大名。

  吴氏把篮子放在桌子上,“家里还有呢,留哥儿有的吃。三婶就别客气了,这可是七爷爷吩咐的,我可不敢不听呢。咱们就别客套了,三婶您只管吩咐我,田里地里家里,我都能干的。”

  叶氏笑了,“那我就不客气了,上午请侄媳妇帮我把家里看好,我去地里把炸了桃的棉花摘一摘。”

  吴氏忙道,“三婶,我跟您一起去地里吧,劳烦弟弟妹妹们帮我把留哥儿看着。我来是干活的,不是来当客的。”

  叶氏很不好意思,吴氏直接开始找篮子。叶氏忙给吴氏找了顶草帽子,又带了一壶水。

  吴氏摸了摸留哥儿的头,“你就在这里和你叔叔姑姑们一起玩

  ,阿娘忙完了就来接你,莫要淘气。”说完,吴氏就和叶氏一起出门去了。

  留哥儿以前和兰香一起玩过,虽然不怎么来,但他一向皮的很,每天在外头疯跑,不大怕人,吴氏知道他的性子,才放心大胆把他留在这里。

  看了看姑姑和叔父们,留哥儿嘿嘿笑了。

  留哥儿和兰香同年的,姑侄两个很快就玩到一起去了。家里的点心都吃完了,梅香让明朗切了两个甜瓜,一人吃了两小块。

  等

  吃过了瓜,梅香又打发明朗兄弟二人去读书。她一边看着两个小的,一边用右手拿着把扫帚轻轻扫地。早上叶氏太忙了,不管是正房厢房还是院子,一处地方都没扫。

  兰香和留哥儿一起蹲在正房廊下,一起给小花点抓虱子。小花点身上被梅香涂过了虱子粉,身上并没有多少虱子。它躺在那里,半眯着眼睛,任由两个小娃在它肚皮上、脖子里、腿拐弯里扒拉,小娃儿肉肉的小手能有多少力气,扒拉的小花点舒服的很,偶尔再摇两下尾巴,表示自己很受用。

  兰香头上两个小揪揪,留哥儿头发都剃没了,只有后脑勺那里留个小辫子。吴氏二十岁才得了这个孩子,宝爱的很,留哥儿小时候吐奶吐的厉害,总是长不胖,吴氏就给他取名留哥儿,还留了小辫子,最后果真就留住了。--

  女娃手总是比男娃巧一些,兰香废了好大的劲儿,终于在小花点右前腿上面找到一个小黑点,忙抓起来炫耀一般给留哥儿看,“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留哥儿仔细看了看,“这才不是虱子呢,这是泥巴。”

  梅香正在旁边扫地,伸头一看,那哪里是虱子,就是个泥巴点。梅香忍不住笑了,笑狠了又感觉伤口有些疼,忙止住了笑,继续轻轻扫地。

  兰香噘起了嘴巴,小花点不明所以,抬起头,摇摇小尾巴。

  兰香摸了摸它的小尾巴,小花点轻轻咬着她的裤脚,甩甩头。兰香高兴地笑了,“小花点,咱们去逮玛尼好不好?”

  小花点听到后继续摇尾巴,站了起来,兰香带着它就往东院里去,留哥儿忙蹬蹬蹬跟了上去。

  东院有水井,虽然水井沿子高,但梅香也不放心,忙跟了上去。正院才扫了一半,先放一放,把东院扫扫吧。

  兰香带着留哥儿和小花点在东厢房门口廊下,找到一个蚂蚁洞,那是她昨天发现的。

  蚂蚁洞里的蚂蚁们刚好出动了,一个接着一个往前走,兰香蹲在地上数,“一、二、三九、十,一、二、三”,数了大半天,永远没超过十个。

  小花点坐在旁边,摇着小尾巴,偶尔用头蹭一蹭兰香。

  留哥儿也在旁边观看,他还不如兰香呢,连十个数都数不全。看了半天,留哥儿觉得无趣,捡了根细小的树枝,在长长的蚂蚁队伍中间划了一道线。

  这下可了不得了,蚂蚁们立刻乱了阵脚,前面的队伍依旧整齐地往前走,后面的被一条线拦住了,顿时乱窜了起来。

  兰香气得瞪着眼睛看向他,“狗尾巴坏!”

  狗尾巴是留哥儿的绰号,留哥儿一听,顿时不干了,大声反驳,“尿床精!”

  留哥儿自己也尿床,但他知道小娃儿都是尿床精,就拿这个笑话兰香。

  兰香听到后,撇嘴就哭了。

  梅香忙过来用右手揽住妹妹安慰,“乖乖,不哭不哭,你是姑姑,留哥儿跟你玩呢。”

  留哥儿见她哭了,又嘿嘿笑了,“不尿床,不尿床。”/p兰香哭了两声,止住了哭声,把地上那条线摸平了。蚂蚁们一顿忙乱之后,又开始组成队伍继续往前走。

  梅香一边扫地,一边陪着两个小娃儿玩耍,中途又带着他们两个上了趟茅房,怕他们尿裤子。

  还没到晌午饭时刻,叶氏和吴氏就回来了。天这样热,不能干太久,若是热坏了可不划算。

  留哥儿一头扎进吴氏怀里,吴氏摸摸他的头,“乖乖,姑姑家里好不好玩?”

  留哥儿点头,“好玩!”

  叶氏笑了,摸了摸留哥儿的头,“侄媳妇中午别走了,跟留哥儿一起在我家吃饭。”

  吴氏忙笑道,“三婶别跟我客气,我当家的和婆母还等着我回去做晌午饭呢,我就不留了,先回去了。”

  叶氏让吴氏稍等,她另外找了个篮子,把吴氏送来的鸡蛋和红糖留下,从东耳房切了一块咸肉放到吴氏的篮子里,让她带回去给留哥儿吃。

  吴氏笑着接下了肉,“为了留哥儿,妹妹受伤了,我没帮上什么忙,还吃三婶的肉。下午我来跟三婶一起去菜园摘菜,明儿一大早我跟您一起去镇上。”

  叶氏笑了,“有侄媳妇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双方别过,吴氏带着留哥儿走了。

  叶氏看着那一篮子鸡蛋,苦笑道,“咱们家的鸡蛋都吃不完了。”

  梅香想了想,“阿娘,你不是说过几天去外婆家里,给外婆送一篮子去不是正好。”

  叶氏摇了摇头,“你如今身子不爽利,我暂时不去了,等过一阵子吧。”

  梅香小声说道,“那,不如把咱们家的鸡蛋卖了,明文嫂子的留下?”

  叶氏用手指头点点她的额头,“明儿肯定是不行的,等过几日再说吧。”

  娘儿两个偷偷笑了。

  还

  没等叶氏去做饭,门外来了个不速之客。

  叶氏一看来人,忙迎了过去,“阿娘来了。”

  崔氏嗯了一声,“梅香呢?”

  梅香也赶着迎了过去,叫了声阿奶。明朗在屋里听见了,忙带着弟弟出来,一起迎接崔氏进正房。

  崔氏看了看梅香吊起来的膀子,一边往堂屋走一边说道,“梅香受伤了,你家里可能忙的过来?”

  叶氏忙陪笑道,“昨儿多谢阿娘帮我们说话了,今儿早晨明文媳妇过来了,帮我干了半上午的活,下午还要跟我去菜园,明儿一大早还要送我去镇上呢。”

  崔氏哼了一声,“那都是她该做

  的,若不是梅香,她家留哥儿还不知要如何呢。如今各家都闲着,自然能给你帮忙。梅香这膀子不休个三四个月哪里能使劲,等八月间收割的时候,还能让人家给你帮忙?再说了,除除早摘摘菜,这有什么难的。但你家里油坊的事儿,梅香干不了,难道要让外人来插手。”

  梅香心里知道,崔氏昨儿相帮,必定是有所图,昨儿人多,自然不好问,今儿她就主动上门了。

  叶氏给崔氏倒了杯茶,明朗给崔氏切两个甜瓜。/崔氏吃了口瓜,“你家的瓜倒是甜得很。”

  叶氏忙道,“等会子让明朗给阿娘送几个过去,以后菜园里再结了瓜,阿娘想吃了,只管去摘。咱们都是至亲骨肉,昨儿要不是阿娘,最后还不知要吵到什么时候。”

  崔氏得意地笑了一声,“那可不,王家人还敢到这里说三道四,哼,看我老婆子能饶了他们。”

  梅香忙拍崔氏马屁,“还是阿奶厉害,昨儿我都吓坏了,要不是阿奶来做主,王家大爷是长辈,比阿爹年纪都大,我们可不敢说什么二话,岂不任他拿捏。”

  崔氏斜眼看了梅香一眼,“你这丫头虽然脾气臭没眼色,倒是个有刚性的,还敢自己提退亲。这点倒是像我,我年轻的时候,要不是自己主意正,也不能嫁到韩家来。”

  明朗忙赶着说,“可不就是,阿奶有才干,我们才能学的一二分呢,以后还要阿奶多教我们。”

  娘儿几个你一句我一句,把个崔氏捧上了天。昨儿听说有人来韩家找事,闲得发霉的崔氏立刻就坐不住了,开玩笑,老三是她的儿子,要打要骂她老婆子还没动手呢,岂能让王家人逞英雄。

  董氏在一边拱火,“阿娘,您是长辈,这王家人也忒不把您放在眼里了。咱们家这么多丫头,若梅香的亲事出了差错,这几个姐妹岂不都要遭殃。再说了,您去帮着说话,三弟妹是个大方人,以后必定会更加孝顺您。”

  崔氏现如今最拿手的就是与人争吵,她年纪大了,辈分也大,什么话都敢说。到了三房这样一闹,果真,两家很快就结束了拉锯战,迅速退亲,且并未伤及双方孩子的体面。

  叶氏心里也是感激崔氏的,若不是崔氏把王家老底子扒了,王存周的爹还要拿乔,非说梅香这样那样不好。

  今儿早上,董氏又在家里嘀咕,什么眼瞅着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收割了,梅香可不能干活了。再有,梅香伤了膀子,也不能榨油了之类的话。

  韩敬义心里又活泛了,若能趁此机会把油坊接过来,又能得好处,又能得好名声,岂不两全其美。他自己要脸,就打发崔氏来了。

  崔氏本不想来,韩敬义劝她,“阿娘昨儿出了力,不说油坊的事儿,三弟妹总得谢您昨儿走一遭。”

  崔氏被三房母子几个一顿夸,美了半天后,忽然想起今儿来的目的,“梅香不能干活了,你这油坊预备怎么办?”

  叶氏赔笑道,“多谢阿娘关心,前几日我们娘儿几个存了好几缸油呢,如今农闲,各家吃油少,少说能用个把

  月。昨儿七叔说了,让他们几家轮着过来帮忙。我们家常一个月也就榨个三四回油,炒菜籽和磨菜籽我都会,就剩个打桩了,他们各家帮着打一两回,支撑个三四个月也就过去了。真要是忙不过来,到时候我出工钱,请大哥二哥来帮忙。”

  崔氏斜眼看了叶氏一眼,“那我老婆子是白操心了。”

  叶氏想了想,知道今儿肯定不能随意打发了婆母,立刻把那一篮子鸡蛋拎到崔氏面前,“阿娘,这是一百个鸡蛋和一包红糖。

  明文媳妇早上带来的,我们家鸡蛋多的吃不完,梅香一个小孩子家家,也不大吃糖,您老若不嫌弃,带回去留着慢慢吃。我再给您切一条咸肉,近来我忙忙叨叨的,也没去看您,就全当我们娘儿几个的孝顺。等九月间您老过生日,我给您做一身好衣裳,您别嫌弃我手艺不好。”

  早晨韩敬义两口子的主意,崔氏当时就知道不大好办。油坊是三房的半条命,岂能随意相让。若要撕破脸,也不是不能多占些便宜,但那样以后就不好办了。

  崔氏原来想的和韩敬义一样,老三不在,三房还不是任人拿捏,哪知道这娘儿几个骨头一个比一个硬,跟韩敬平一个性子。崔氏这么多年和韩敬平斗争,很是能摸着三房的脾气,吃软不吃硬。看看,昨儿她不过来帮腔说了几句话,今儿就能得这么多东西。

  崔氏本来不想说油坊的事情,就算真想谋算,也等三房实在干不下去了再来兜底。但她见老大兴头头的样子,她不来一趟,怕老大不死心,反正她话带到了,说不成也不能怪她。

  如今三房给这么多吃的,还许诺了一套衣裳,她顿时心里满意了起来,这才是儿媳妇该做的,不枉我老婆子昨儿拉下脸出那么大的力。

  崔氏笑了,“我空手来了,没给梅香带吃的,倒要你们的东西。”

  也是知道崔氏心里满意了,忙笑道,“看阿娘说的,您是长辈,我们孝敬您还来不及呢,岂能吃您的东西。”

  说完,叶氏又去东耳房切了一条肉,这条肉可比吴氏那一块大多了,怕有个二斤多。

  叶氏把肉放在另外一个篮子里,又往里头放了几个甜瓜,对崔氏说道,“阿娘,晌午别走了,在我家吃饭吧。”

  崔氏喝了口茶,“罢了,我就是来看看梅香,既然她好好的,我先回去了。若王家人再来闹事,就去叫我,反了他个狼崽子,敢欺负我老婆子的后人!”

  崔氏起身就走,并没拿东西。

  叶氏忙吩咐明朗和明盛,“你们两个送你们阿奶回去,一人提个篮子。”

  明朗把鸡蛋提上了,明盛提着咸肉和甜瓜,哥儿两个一起送崔氏回去了。

  一路上,又遇到了人,明朗记着叶氏的教导,不再四处嚷嚷。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崔老婆子又去三房讨便宜去了。那两大框子,怕是有不少东西呢。

  董氏见三房送来这么多好东西,喜得咧嘴笑,“阿娘回来了,明朗和明盛来了,快进屋坐。”

  明朗带着弟弟客气地叫了大伯和大娘,又喊了哥哥姐姐,“

  大娘,我姐姐如今受伤了,家里事情多,我阿娘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得回去给我阿娘帮忙。这是我们家给阿奶的孝敬,请大娘收好。”

  说完,他把东西都放在堂屋桌子上。

  董氏笑着要去接东西,崔氏先接下了那一篮子鸡蛋,“家里鸡蛋框子都满了,这一百个鸡蛋和红糖放我屋里吧。老大家的,那条肉,分两顿做。甜瓜都切了吃吧,也不能久放。”

  董氏讪讪地收回了手,“阿娘收着,自然是更稳妥。

  ”

  崔氏有自己的想法,她女儿又怀了身子,已经四五个月了,她做外婆的,自然要送些鸡蛋。若从家里拿,那就算韩敬义,她想自己单独出一份,这一百个鸡蛋正正好够她送给女儿。

  明朗一直微笑着站在那里,等崔氏和董氏把框子又还给他了,他礼貌地和众人道别,带着弟弟回家去了。

  崔氏才走的时候,梅香笑了,“阿娘,这下子咱们不用愁鸡蛋的事儿了。”

  叶氏笑了,“这是咱们应该做的,说出去了,于你弟弟们名声好。”

  说完,叶氏就要去厨房做饭。

  梅香要去烧火,叶氏拦住了她,“你莫去,烧火热的一身汗,你那伤口连水都不能沾,若是淌汗淌多了,渍了伤口可不好。”

  梅香只得作罢,在家里等弟弟回来。

  吃过了饭,一家人好生歇了了一会。夏日炎热,中午时分极少有人出门。自从家里摊位越做越红火之后,叶氏不再背着人干活,去菜园摘菜也是等太阳快下山了再去。

  吴氏歇了中觉就过来了,仍旧把留哥儿交给梅香姐妹两看着,她和叶氏一起去菜园摘菜。等摘菜回来后,陪着一起把菜整理好,去青石河里洗干净,一一扎成捆,摆放在篮子里。

  备好了明儿要用的菜,她又跟叶氏一起把明儿要卖的油准备好,一切妥当了之后,她才回去了,叶氏把她送到大门外才回来。

  第二天,吴氏怕叶氏走的早,只烧了一锅稀饭,天还没亮就赶来了,留哥儿还没醒,在家里跟他阿奶一起睡。叶氏听说吴氏还没吃饭,立刻给她盛了一大碗炒饭。二人吃过了饭之后,一人挑个担子,一起往镇上去了。

  二人刚到镇上,黄茂林老远看见叶氏挑着担子来了,再一看,跟着叶氏一起的是个年轻妇人,他心里非常疑惑。

  黄茂林再次张望,仍旧没有发现梅香的影子,顿时心里有些失望。但叶氏已经走进了,他忙迎了上去。

  “婶子,我今儿来的早,您家的柜台我给您摆好了,您只管放东西就行。”

  --

  说完,他又对吴氏笑了笑,“婶子,大妹妹今儿怎地没来?”

  叶氏放下担子,“多谢你了茂林,这是我家侄媳妇,梅香的事儿,我稍后再给你说。”

  黄茂林忙冲吴氏叫了声嫂子,吴氏也叫了声黄小东家,韩家岗的人都认识黄茂林。

  三人一起把菜和油都拜访在合适的位置,吴氏见这里不需要她了,就跟叶氏道别,“三婶,我去买些东西,等会子再来。”

  叶氏忙道,“侄媳妇,你买了东西就先回去吧,今儿让你受累了,剩下的我自己能忙得过来。”

  吴氏笑了,“那也行,卖菜我也不会。”

  叶氏一再道谢,送走了吴氏。然后把冯家的菜挑好了,托黄茂林帮她看一会儿摊子,快步走去冯家送菜。

  黄茂林在两家的摊子之间来回照看,一会儿给人称豆腐,一会儿帮叶氏卖菜。叶氏的菜价他都晓得,连油价他都知道,招呼起客人来,样样都在行的很。

  /作者有话要说:亲亲们早上好,因为明天要上千字文夹子,所以更新时间推迟到了晚上23点,请亲亲们见谅~~

  感谢在2020-03-03

  15:58:28~2020-03-0414:16: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蓓妖妖2个;胖嘟嘟~、zklose、ruarua、紫苏九层塔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吃土豆的鱼31瓶;头发少脾气还不好20瓶;石头、阿边5瓶;zzz2333、星沉一顾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p